燃氣設施操作規程
為加強對食堂燃氣使用和燃氣設備的管理,防止發生爆炸和火災事故,根據現行法規,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規程。
1、食堂要加強對燃氣設施和燃氣使用的管理,建立防火安全責任制,并將責任制落實到人。食堂組長為食堂燃氣使用安全管理人員,具體負責燃氣的日常安全檢查。
2、食堂燃氣使用人員必須懂得燃氣性質、火災危險性、防火措施及使用操作方法,掌握防火、滅火知識及消防應急預案,并經過培訓合格;其他人員必須熟悉消防基本知識。
3、使用燃氣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點燃氣時要按火等氣的原則,在打開總閥后先點火后開氣。燃氣灶等燃氣設施在使用中,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工作現場,以防外溢物或風吹造成熄火漏氣。下班前關閉總閥門,鎖好門后方可離去。
4、對燃氣設施,每天都要進行漏氣檢查,每周用肥皂液和洗潔精等對接頭處進行檢漏;對使用的軟管到規定的時間(2年左右)和發現變硬開裂時都要及時更換;各種閘閥都要確保有效。
5、如發現燃氣泄露,應及時關閉總閥,并進行通風,嚴禁各種火種靠近,嚴禁開啟任何電氣設備,防止產生電火花。燃氣散發后進行查漏處理。
6、更換液化氣瓶時,首先將液化氣罐閥門關閉,然后將罐體與限壓閥的螺紋連接口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使液化氣罐與限壓閥分離,再把限壓閥螺紋連接口和新罐連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擰緊即可;液化氣瓶中有殘留燃氣時不得自行傾倒或排放。
7、存在腐蝕、變形等異常的液化氣瓶要嚴禁使用,發現液化氣瓶漏氣等無法處理情況時,將液化氣瓶送專業檢測站處理;到期液化氣瓶要及時更新。
8、對燃氣灶具等設施,要做好日常檢查和維護,每天對煙罩、煙道進行清理,不定期開展燃氣煙道等全方位清洗維護,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并將檢查維護情況寫入檢查記錄。
9、燃氣設施的安裝必須由專業部門操作,嚴禁私自拆卸安裝。使用燃氣場所安裝電器設備必須在斷氣情況下,按照國家規范安裝。在有燃氣設施的場所及附近施工要嚴格報批手續,在安全措施到位的情況下規范安裝。
10、在燃氣設施周圍及使用場所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可燃雜物,嚴禁作為休息間、工作間、倉庫使用,嚴禁吸煙和其他明火作業;禁止安裝臨時用電設備;禁止將電線纏繞在天然氣管道上;禁止在管道上懸掛任何物品。
11、食堂及辦公室定期對燃氣使用情況進行安全檢查,檢查情況報公司主管部門,重大隱患報公司安全主管部門。
12、食堂人員要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對違反本操作規程造成泄露、爆炸、火災等事故的,將視情況進行處罰。
篇2:燃氣管網設施巡視檢查管理制度
為確保天然氣管線及設施的安全運行,及時發現消除燃氣管線運行中的隱患,防止天然氣管線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所有天然氣中、低壓管線(帶氣運行、未帶氣建設)以及附屬設施(調壓站、調壓箱、閥門井、凝水缸等)的巡視檢查。
管線的管理監護單位必須安排專職人員對所管理的管線每天進行巡視檢查,并定期組織人員對管線設施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管線設施安全運行。
1.管道巡線隊負責已帶氣管線的管理監護;安全部負責已建成未帶氣管線的管理監護;
2.管線巡檢人員工作時必須按規定著裝,隨身攜帶巡檢隊所需的工具及儀器;
3.天然氣管線巡視檢查人員,必須掌握所巡視檢查范圍內天然氣管線及設施的準確位置、埋深、投運時間、運行狀況、技術參數、性能,同時了解管線周圍情況和天然氣用戶基本情況(用氣戶數、用氣量);
4.天然氣管網的推車巡視檢查每兩個月為一周期,巡檢人員在負責區域徒步用手推式檢測儀全線檢查一次,無法用手推式檢測儀檢測的管線用打釬法進行檢測,檢查天然氣管線的運行安全狀況;
5.天然氣管線巡視檢查人員對所管轄區域內的燃氣管線及設施每天進行一次檢查,對區域內的閥門井、凝水缸、放散點等用便攜式檢測儀進行檢測,對燃氣管線周圍的其它井,如通訊井、上水井、下水井等每周至少進行二次檢測。在雨季要定期打開閥門井檢查井內是否有積水,有積水者及時采取措施將水抽干,確保井內無積水。檢查管線及設施有無泄漏、塌陷、占壓、周邊施工等不安全因素,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不能立即解決的采取有效措施后上報,同時認真做好記錄;
6.對用普通燃氣表的民用戶,要對戶內進行安全檢查和安全知識宣傳,對查出問題(泄漏、私自改管、接熱水器、啟封、盜氣、第二火源、軟管過長、軟管穿墻、管道上堆壓物品、未裝報警器、管道腐蝕等)的用戶進行安全知識講解并督促用戶立即整改,消除安全隱患,拒不整改者認真做好記錄并上報處理,IC卡燃氣表用戶每年至少進行二次管線及設施安全普查;
7.公福戶、工業用戶檢查人員每周至少檢查二次,檢查人員要仔細檢查天然氣管線、設施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或隱患(泄漏、燃氣表運行狀況、盜氣、報警器狀況、管線腐蝕、管線狀況、短處增灶、漏氣、第二火源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處理,對拒不整改的用戶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認真做好記錄并上報公司有關部門;
8.巡視檢查人員要將每天巡查情況做好記錄,記錄要求內容具體、準確、完整、規范、清晰;
9.管線管理單位對巡視檢查人員所查報的問題立即進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指定專人負責,限定時間對隱患整改。本單位不能立即解決的應立即上報總公司;
10.天然氣管線巡視檢查實行責任制,檢查人員對管轄區域內的管線設施負有安全運行責任,未按規定對本轄區域內管線及設施進行巡查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下崗,造成嚴重后果者依法追究其責任;
11.巡視檢查人員未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管轄區域內安全隱患(突發性除外)而由其他人發現的,未釀成任何后果者,給予巡檢人員罰款處罰并通報批評;對造成后果者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罰款100-500元罰款、待崗、下崗等行政處罰,事故嚴重者依法追究其責任,對第一時間發現管線及設施安全隱患者,給予100-500元獎勵;
12.對巡線人員發現問題上報后處理不及時的有關單位、部門、人員依據問題的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罰款、待崗、下崗等行政處罰,嚴重者依法追究其責任;
13.天然氣管線突發事件的應急搶險按應急搶險預案的組織體系進行。
篇3:燃氣設施檢修作業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了規范燃氣設備設施檢修狀態作業程序,預防煤氣爆炸和中毒事故的發生,保護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根據GB6222《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GB50028《城鎮燃氣設計規范》、《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煤氣安全管理制度》、《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動用明火作業管理規定》和相關標準,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2?適用范圍?
本管理規定適用于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各作業場所。規定明確了燃氣設備設施檢修中動火和進入設施內應履行的作業程序和安全保證措施,以及應遵守的安全生產規范及要求。
3?管理內容和要求
3.1?術語
3.1.1?燃氣:指目前本公司生產、回收、輸配、貯存和使用的轉爐煤氣、高爐煤氣、焦爐煤氣和天然氣。
3.2燃氣系統的分類
3.2.1?高爐煤氣系統:從高爐下降管至各用氣點的設備設施。
包括高爐本體、旋風除塵器、環縫洗滌塔、脫水器、捕滴器、重力除塵器、布袋除塵器、TRT和BPRT透平機、高爐煤氣放散塔、煤氣預熱器、高爐煤氣柜、高爐煤氣加壓機、熱風爐、鍋爐、煤粉加熱爐、軋鋼加熱爐、高爐煤氣管道及附屬設備。
3.2.2?轉爐煤氣系統:從轉爐一次除塵至各用氣點的設備設施。
包括文氏管、脫水器、捕霧器、一次除塵風機、轉爐煤氣放散塔、轉爐煤氣柜、電除塵器、轉爐煤氣加壓機、熱處理加熱爐、白灰窯、轉爐煤氣管道及附屬設備。
3.2.3?焦爐煤氣系統:從天鐵冶金煉焦化工有限公司焦爐煤氣輸送管道至各用氣點的設備設施。
包括:礦槽烘烤、燒結機、熱風爐、鍋爐、焦爐煤氣管道及附屬設備。
3.2.4?天然氣系統:從天然氣公司天然氣輸送管道至各用氣點的設備設施。
包括:天然氣調壓站、鍋爐等用戶、天然氣輸送管道。
3.3?管理職能
3.3.1?各部門的管理職能按《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煤氣安全管理制度》和《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動用明火作業管理規定》的規定執行。
3.3.2?技術中心負責可燃氣體含量和氧氣含量的分析,并出具分析報告。
3.3.3?煤氣防護站負責可燃氣體濃度和氧氣濃度的現場檢測。
3.4?設備所屬部門
負責檢修設備可燃氣體的取樣、送樣工作,負責燃氣管理制度、工藝規程、檢修規程的執行。組織本部門燃氣設施的正常檢修、事故搶修和作業程序的落實。
3.5?管理規定
3.5.1?燃氣設備設施檢修的基本要求
3.5.1.1?煤氣設施的焊接工作,必須由持有資質證的焊工擔任,除焊接煤氣設施本體外,不允許用煤氣設施做二次導線,焊接煤氣設施本體時,二次導線接點要與焊接處保持最短距離(300mm)。
3.5.1.2?經常檢修的部位應設可靠的隔斷裝置。
3.5.1.3?為防止煤氣串入蒸汽或氮氣管內,只有通蒸汽或氮氣時,才能把蒸汽或氮氣管與煤氣管道連通,停用后必須斷開或堵盲板。
3.5.1.4?在設備停止生產而保壓又有困難時,則應可靠地切斷煤氣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掃置換干凈。
3.5.1.5?吹掃和置換煤氣設施內部的煤氣,應使用氮氣或蒸汽作為置換介質。
3.5.1.6?煤氣系統的各種塔器及管道在停產通蒸汽吹掃煤氣合格后,不應關閉放散管;開工時,若用氮氣、蒸汽置換空氣合格后,可送入煤氣,待檢驗煤氣合格后,才能關閉放散管,但嚴禁在設備內存在蒸汽時驟然噴水,以免形成真空壓損設備。
3.5.1.7?進入煤氣設施內工作時,應檢測一氧化碳及氧氣含量。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24ppm時,可較長時間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40ppm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不超過80ppm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半小時;在不超過160ppm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5-20分鐘。
3.5.1.8?經檢測合格后,允許進入煤氣設施內工作時,應攜帶一氧化碳及氧氣監測裝置,并采取防護措施,設專職監護人。
3.5.1.9?在運行中的煤氣設備上動火,設備內煤氣應保持正壓,動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動火部位附近要裝壓力表或與附近儀表室聯系。
3.5.1.10?在停產的煤氣設備上動火,要用可燃氣體測定儀測定合格,并經取設施內氣樣分析,其含氧量接近作業環境空氣中的含氧量。將煤氣設備內易燃物清掃干凈或通上蒸汽,確認在動火全過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3.5.1.11?電除塵器的檢修:應辦理檢修許可證,采取安全停電的措施。斷開電源后,電暈極應接地放電。入內工作前,除塵器外殼應與電暈極連接。
3.5.1.12?各種形式的煤氣柜、電除塵器、煤氣加壓機、煤氣引風機、煤氣透平機、轉爐煤氣水封逆止閥前設備管道、負壓管道,禁止在運行狀態下動火檢修作業。
3.5.1.13?動火作業時,應嚴格執行《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動用明火作業管理規定》,落實滅火措施,責任到人。
3.5.2?燃氣系統運行狀態動火要求
3.5.2.1?高爐煤氣系統、轉爐煤氣系統
3.5.2.1.1?必須辦理1級動火票。
3.5.2.1.2?在動火前做好安全交底,施工單位必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和事故應急預案,對可能影響到的設備和人員提前告知,并做好防范。
3.5.2.1.3?在動火作業前,動火組織部門要征得生產技術部(總調度室)和設備部的同意,方可實施動火操作。
3.5.2.1.4?設備設施均必須保持正壓狀態,設施內煤氣壓力應保持在500Pa以上,動火部位要可靠接地。
3.5.2.1.5?保持設備內部介質流通,防止出現死角。
3.5.2.1.6?動火現場需防護站人員現場監護。
3.5.2.1.7?如果設備設施及管道內部介質不流通,動火部位處于端部應取樣分析,氧氣含量≤1%方可作業。
3.5.2.1.8?設備設施及管道需要降壓作業時,相應系統壓力不應降至系統設備停機連鎖值。
3.5.2.2?焦爐煤氣系統、天然氣系統
3.5.2.2.1?執行4.2.1.1至4.2.1.7規定。
3.5.2.2.2?設備設施及管道需要降壓作業時,相應系統壓力最低不能低于100Pa。
3.5.3?燃氣系統停運狀態動火要求
3.5.3.1?通用要求
3.5.3.1.1?必須辦理1級動火票。
3.5.3.1.2?在動火前做好安全交底,施工單位必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和事故應急預案,對可能影響到的設備和人員提前告知,并做好防范。
3.5.3.1.3?檢修的部位內煤氣設備設施及管網應設可靠的隔斷裝置。
3.5.3.1.4?對可靠隔斷后的煤氣設備設施及管網用氮氣(或蒸汽)置換煤氣。
3.5.3.1.5?進行動火部位氣體含量檢測分析。
3.5.3.1.6?根據檢測分析結果,進行動火確認。
3.5.3.1.7?防護站人員現場監護。
3.5.3.2?高爐煤氣系統
3.5.3.2.1?動火部位氣體檢測一氧化碳<500ppm。
3.5.3.2.2?動火部位取樣分析氧氣含量>20.5%(或≤1%)。
3.5.3.2.3?高爐至環縫洗滌塔前作業,必須高爐點火休風。
3.5.3.3?轉爐煤氣系統
3.5.3.3.1?動火部位氣體檢測一氧化碳<500ppm。
3.5.3.3.2?動火部位取樣檢測氧氣含量>20.5%(或≤1%)。
3.5.3.3.3?一次除塵風機前檢修動火,必須轉爐停爐狀態下進行。
3.5.3.4?焦爐煤氣系統
3.5.3.4.1?動火部位氣體應進行氣體分析,檢測可燃氣體含量<1%。,一氧化碳<500ppm。
3.5.3.4.2?動火部位取樣分析氧氣含量>20%(或≤1%)。
3.5.3.4.3?打開凈化、貯存及煤氣系統設備設施時,必須采取防止易燃物等自燃的措施。
3.5.3.4.4?動火中應在充氮氣或充蒸汽狀態下進行。
3.5.3.4.5?每次動火前應進行氣體含量分析。
3.5.3.5?天然氣系統
3.5.3.5.1?動火部位氣體應進行氣體分析,檢測可燃氣體含量<1%。
3.5.3.5.2?動火部位取樣分析氧氣含量>20.5%(或≤1%)。
3.5.4?進入設備設施內部檢修和動火要求
3.5.4.1?辦理《坑、池、罐、溝及井下作業許可證》(動力廠范圍內)。
3.5.4.2?做好安全交底、施工單位必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和事故應急預案,對可能影響到的設備和人員提前告知,并做好防范。
3.5.4.3?用氮氣或蒸汽置換煤氣合格、必須再用空氣置換氮氣合格。
3.5.4.4?檢測設備設施內部一氧化碳<24ppm。
3.5.4.5?在設備設施內部取樣分析氧氣含量>20.5%。
3.5.4.6?防護站人員現場監護。
3.5.4.7?保持設備內部通風良好、攜帶一氧化碳報警器及氧氣檢測儀。
3.5.4.8?如需動火作業辦理1級動火票,按動火規定執行。
3.6?檢查與考核
3.6.1?對違反本規定的部門和人員,按違規違紀進行經濟考核和處理。
3.6.2?凡因不按規定作業發生事故的,按“四不放過”管理制度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責任者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