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采購操作規程
企業在開展藥品購進活動中,必須制定能夠確保購進藥品符合質量要求的進貨質量管理程序,進貨質量管理程序就包括以下環節:
一、確定供貨企業的法定資格及質量信譽;
二、審核所購入藥品的合法性和質量可靠性;
三、對與本藥店進行業務聯系的供貨單位銷售人員,進行合法資格的驗證;
四、對首營品種,填寫“首營品種審批表”,并經企業質量管理機構和企業主管領導審核批準;
五、簽訂有明確質量條款的購貨合同;
六、購貨合同中質量條款的執行。
1供貨企業合法性
藥店應從具備合法資質的藥品生產企業或藥品批發企業購進藥品,不得向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購入藥品。GSP要求購進藥品時必須嚴把質量關,審核供貨單位的合法性和購入藥品的合法性,并確保按照藥品購進質量管理的規定組織采購活動。同時,藥店應對與本店進行業務聯系的供貨單位銷售人員,進行合法資格的驗證。
業務購進部門負責索取并審核供貨企業合法性的有關資料,審核內容應包括:供貨方《藥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合法性、真實性、有效性,供貨方?“證照”核準的經營方式和經營范圍,供貨方通過藥品認證的相應證書等。業務購進部門應建立包括所有供貨方資料的“合格供貨方檔案”,可對合格供貨方實行企業代碼識別控制管理,對在本店已經建立“合格供貨方檔案”或享有企業代碼的供貨企業,業務部門可與之正常進行業務往來;對未建立“合格供貨方檔案”且無企業代碼的供貨企業,在進貨時應對供貨單位按首營企業進行審核。
2購進藥品合法性
購進的藥品應符合以下基本條件,以確保其合法性:
2.1合法企業所生產或經營的藥品;
2.2具有法定的質量標準,即國家藥品標準;
2.3進口藥品應有符合規定的、加蓋了供貨單位質量管理機?構原印章的《進口藥品注冊證》和《進口藥品檢驗報告?書》或《進口藥品通關單》的復印件;
2.4包裝和標識符合有關規定和儲運要求;業務購進部門應嚴格按照進貨質量管理程序的要求,查詢并核實藥品的合法性資料,認真審核所購進藥品的合法性,質量管理部門應負責建立所經營藥品的質量檔案。
3供貨方銷售人員合法性
3.1根據藥品監督管理有關法律法規,本店應對來本單位進行藥品銷售、推廣等業務聯系的人員進行合法性資格審核,索取其有關證明資料,并對供貨方銷售人員建立相應的管理檔案,對其經營行為及身份的合法性實行動態的監督審核。對不再具備合法資格的銷售人員應及進采取有效措施,停止業務往來。審核資料的主要內容:
3.1.1供貨企業證照復印件。審核《藥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核準的經營方式、經營范圍與銷售員的經營行為是否相符;
3.1.2藥品銷售員身份證;
3.1.3供貨企業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授權委托書應加蓋供貨企業原印章,其法定代表人應加蓋印章或簽字,并明確授權經營活動范圍或經營品種,標明有效期限;
3.1.4省級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銷售人員從業資格證書。
以上原件審驗后應留復印件。
3.2購進計劃的編制與審核
藥品購進計劃是業務經營活動的重要工作內容,本店應認真研究市場需求的各種信息,緊密結合企業管理實際,按照從實際出發,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原則,科學合理地制定購貨計劃。
編制購進計劃一般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3.2.1業務購進部門在編制藥品購進計劃時,應堅持“質量第一”原則,立足經營需要及市場需求,合理設計藥品庫存結構,提出一定時期內的購進計劃內容,報質量管理機構審核;
3.2.2質量管理部門應認真查閱合格供貨方檔案及藥品質量檔案,以藥品質量作為重要依據,并根據上一經營周期的購進藥品質量評審結果,有效行使質量否決權,作出審核結論;
3.2.3經質量審核的購進計劃應報質量工作負責人審批,由業務經營部門實施。
從質量審核的目的出發,藥品購進計劃的質量審核內容主要是對供貨企業、購進品種的確定進行審查。凡列入質量管理部門審核合格的供貨企業名單、購進品種目錄的供貨企業和購進品種,業務部門可按照經營管理的實際需要,自主開展業務經營活動。未列入供貨企業名單、購進品種目錄的,應根據具體情況,報質量管理機構審核。
3.3.采購合同管理
藥品采購合同是藥品經營過程中明確供銷雙方責權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據GSP要求,簽訂采購合同應明確質量條款,其目的就是使供銷雙方在經營活動中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明確雙方的質量責任,促使企業自覺主動的加強質量控制,依法規范經營,確保藥品經營質量。
3.3.1采購合同的形式
藥品采購合同的形式一般分為:
①標準書面合同;
②質量保證協議;
③文書、傳真、電話記錄、電報、電信、口頭約定等。
本店在藥品購銷活動中簽訂的藥品采購合同,應明確相應的質量條款內容,當所形成的合同不是標準書面合同形式,如文書、傳真、電話記錄、電報、電信、口頭約定等方式,企業應與供貨單位提前簽訂明確質量責任的質量保證協議,并明確有效期,質量保證協議一般應按年度重新簽訂。
?3.3.2書面合同的項目與內容
①合同項目
購銷雙方企業名稱、地址及郵編、電話、傳真、郵件地址、銀行帳號與稅號、簽約代表、簽約時間、合同正文。
②合同正文內容
藥品名稱、規格、批準文號、供貨價、包裝單位、數量及,總金額;
交貨時間、方式、地點;
結算方式與付款期限;
質量標準與質量條款及質量責任分擔;
違約處理方式。
4首營企業與首營品種
4.1定義
首營企業指購進藥品時與本企業首次發生供需關系的藥品生產或經營企業。首營品種指本企業向某一藥品生產企業首次購進的藥品,包括新產品、新規格、新劑型、新包裝。
4.2質量審核的目的
對首營企業與首營品種的質量審核可以確認供貨企業的合法資質和質量保證能力,保證所購進藥品的質量及合法性,從而有效把好藥品購進質量關,防止假藥、劣藥流入藥品流通領域,保證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因此GSP將首營企業與首營品種的審核列為購進質量控制的首要環節。
4.3質量審核的作用
通過對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質量審核,全面、準確地收集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相關資料,并建立檔案,充分了解首營企業質量保證能力,掌握首營品種的質量信息,保證企業購進行為的合法性。
4.4質量審核的資料內容
①首營企業的質量審核,要求必須提供加蓋首營企業原印章的合法證照復印件;藥品銷售人員須提供加蓋企業原印章和企業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簽字的委托授權書,并標明委托授權范圍及有效期;藥品銷售人員身份證復印件。還應提供首營企業質量認證情況的有關證明。
②首營品種的質量審核,應提供加蓋生產單位原印章的合法證照復印件;藥品質量標準、藥品生產批準證明文件復印件;首營品種的藥品出廠檢驗報告書;藥品包裝、標簽、說明書批件和實樣以及價格批文等。
4.5質量審核的程序
①首營企業審核程序:
根據GSP要求,藥店對首營企業應進行包括合法資格和質量保證能力的審核。業務部門按規定將審核資料收集齊全后,填寫“首營企業審批表”,報質量管理機構進行質量審核;首營企業的審核以資料的審核為主,如依據所報送的資料無法作出準確的判斷時,業務部門應會同質量管理部門對首營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并由質量管理部根據考察情況形成書面考察報告,再上報審批;質量管理部將“首營企業審批表”報分管質量負責人審核批準后,業務部門方可從首營企業進貨。
②首營品種審核程序:
業務購進部門按規定將審核資料收集齊全后,填寫“首營品種審批表”,報質量管理機構進行質量審核;質量管理機構將“首營品種審批表”報分管質量負責人審核批準后,業務部門方可購進首營品種;質量管理機構負責建立首營品種的質量檔案。
收銀制度
篇2:附屬醫院藥品采購員職責
附屬醫院藥品采購員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下,按藥品采購計劃和醫院批準的新、特藥采購指令進行采購,并承擔提貨、借藥等外勤工作。
2、嚴格按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有關規定采購藥品,對非招標藥品按醫院的規定從正規渠道采購。采購中嚴守藥政法規及物價政策,手續清楚。采購藥品堅持質量第一,價格合理的原則。嚴禁購進假劣藥品。建立供貨企業的資質證件檔案。
3、經常與有關廠商,醫藥公司聯系,掌握好貨源及價格信息,保證臨床用藥及時供應。搶救急需藥品缺貨時,緊急組織供應。
4、切實保管好藥品材料發票、入庫單等票據,每月交院長批簽。
5、對上門推銷新、特藥的人員應驗明各種證件及省、市主管部門核發的
6、"銷售注冊登記證",并將有關資料交到科主任處。
7、經常深入臨床科室征求對藥品供應的反映,向臨床介紹有關新藥信息,盡量滿足臨床用藥要求。
8、在藥品采購中廉潔守法,嚴格執行省、市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醫療單位采購藥品的有關規定》,并接受審計部門的監督。
篇3:安全責任制:藥品采購員
藥品采購員安全責任制
一、在院長的領導下進行工作。
二、負責藥房藥品的請領、發放、劃價和保管工作。
三、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防止差錯事故發生。
四、保證藥品的供應,發現短缺及時到藥庫領取。
五、經常向臨床科室介紹新藥知識,近期失效藥品及時向臨床科室聯系使用。
六、毒、麻、限劇藥品按規定保管,發現問題及時向院長報告。
七、藥品按類擺放,經常保持清潔衛生。
八、認真做好每日藥品和處方的統計,每月按時盤點。發現盈虧及時查找原因。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