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W衛生院分級診療制度

W衛生院分級診療制度

2024-07-14 閱讀 7508

衛生院分級診療制度

分級診療和轉診程序

(一)分級診療和轉診基本程序。參保患者需住(轉)院,應在統籌地區內遵循“鄉鎮中心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一級定點醫療機構(首診醫療衛生機構)→二級定點醫療機構→三級定點醫療機構”分級診療和轉診的程序。無鄉鎮中心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鄉鎮(社區),由統籌地區或縣(市、區)經辦機構根據實際確定參保職工和居民住院首診醫療衛生機構,原則上可在統籌區域內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在統籌區域外住院治療,須經相應的醫療機構認定且通過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經辦部門審批。

(二)轉診審批程序。參保職工和居民在首診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經醫生確認無法診治的疾病,首診醫療衛生機構出具《青海省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分級診療審批表》(以下簡稱《審批表》),并經鄉鎮衛生院院長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簽字、單位蓋章后轉往二級醫療衛生機構。在二級醫療衛生機構無法救治的疾病,由二級醫療衛生機構出具《審批表》,經二級醫療衛生機構主管院長簽字、單位蓋章,經縣(區、市)級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經辦機構審批出具《審批表》后轉往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審批表》見附件)。

(三)特殊情況住院審批程序。離退休定居內地,省內異地居住,縣、鄉(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確認必須向上級醫療機構轉診的特殊、急、危、重癥參保患者,參保的異地就讀大學生,參保的外地務工農民工,參保職工和居民在出差、旅游、探親途中突發急、危、重癥患者可以先按“就近、就急”的原則進行搶救和住院治療。患者或其家屬應在72小時告知當地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經辦機構,并在7個工作日內由家屬憑醫生開具的急診(或病重、病危)通知書到統籌地區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經辦機構辦理備案和審批手續。

(四)省外住院轉診審批程序。對于在省內無法救治的疾病,由三級甲等定點醫療機構出具《審批表》,并經本統籌地區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經辦部門審批后出省治療。實行省外轉診患者個人需先承擔符合規定醫療費用10%。

(五)實行雙向轉診制度。轉入上一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患者,對診斷明確,經治療病情穩定,可在下一級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治療和康復的,應轉回下一級醫療衛生機構。

篇2:某區醫院分級護理制度

附屬醫院分級護理制度

一、特級護理:

1、護理對象:病情危重,復雜多變,隨時可發生生命危險,需要搶救或極度虛弱、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員;。

2、護理要求

1)安置病人于危重監護室或單人病室。24小時專人護理,班班交接;建立危重患者護理記錄單,記錄規范。

2)備有各種搶救儀器和藥品。嚴密觀察病情,隨時監測生命體征等指標、觀察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運行情況,并做好記錄。

3)按醫囑及時執行各種治療操作,收集各種標本,送藥到口。

4)保證各種導管暢通、清潔,按時更換引流袋(瓶),詳細記錄引流量及色澤,必要時消毒處理。

5)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痰,病情允許要拍背排痰。

6)氣管切開者按氣管切開常規護理,如:每天更換切口處敷料及定時消毒內套管等。

7)做好病人心理護理、衛生及健康教育指導。

8)做好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

①洗臉、口腔護理和頭發護理(梳頭)每天2-3次;

②床邊擦浴每日1次,包括洗腳及會陰護理等;

③每日更換床單,有污染隨時更換(病情允許);

④預防褥瘡護理每日2次,病情允許建立翻身卡,每2小時翻身一次并記錄,如病情不允許,要有記錄說明。

二、一級護理:

1、護理對象:病重、需絕對臥床休息者;特大手術后7天內,各大、中手術后1~3天內;昏迷、休克、腎衰、驚厥、子癇等;腦癱生活不能自理者

2、護理要求:

1)嚴密觀察病情,每30分鐘至1小時巡視病人一次。

2)按醫囑及時執行各種治療和護理,收集各種標本,送藥到口。

3)晨、晚間護理每日各一次(濕掃床、洗臉、漱口、刷牙、梳頭、洗腳或擦澡、剪指甲等)。

4)口腔護理:手術病人每天2次,清醒且禁食病人指導其每日刷牙漱口一次。

5)預防褥瘡護理:手術病人每日2次;必要時建立翻身卡,不能自行翻身的臥床病人每2小時協助翻身一次。

6)保持各種引流通暢、清潔、消毒,定期更換并記錄引流量及色澤等。

7)協助完成就餐、服藥、功能訓練等。每周更換被褥一次,隨臟隨換。

8)做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有愛傷觀念,做好出院指導。

9)能活動的病人每周要測量體重。

三、二級護理:

1、護理對象:已脫離危險期,病情較穩定,還不能完全生活自理者;年老體弱、慢性病不宜過多活動者;大、中手術后病情穩定者

2、護理要求:

1)注意觀察病情變化,每1-2小時巡視一次。每天定時測T、P、R,按醫囑測血壓,并做好記錄。如發熱病人,超過37。2℃,每天4次,超過39℃以上者,每4小時測一次。

2)按時正確執行各種治療與護理,協助指導晨晚間護理,督促個人衛生,送藥到口。

3)保持導管的通暢,如留置導尿病人每天更換引流袋,并清洗導尿口。收集各種標本。

4)根據病情協助病人每天在床上或床邊輕微活動。

5)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協助或指導就餐、個人衛生及二便護理,指導病人剪指(趾)甲,每周稱體重一次。

6)每周更換床單被褥一次,隨臟隨換。

7)做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有愛傷觀念,出院指導。

四、三級護理

1、護理對象:一般慢性病,手術前及手術后恢復期或即將出院的病人。

2、護理要求:

1)每班巡視病人二次,掌握病人病情及活動情況。

2)按醫囑執行治療,收集各種標本,送藥到口。

3)每天測T、P、R一次,按病情及醫囑測血壓并做好記錄。

4)協助做好晨晚間護理。注意關心病人飲食及休息,督促病人做好個人衛生、修剪指甲。每周測體重一次。

5)每周更換床單被褥一次,隨臟隨換。

6)督促遵守院規,做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

7)協助送水送飯。

篇3:南五醫院分級護理制度

第五醫院分級護理制度

一、目的

分級護理指根據病人的病情,確定特級護理或一、二、三級護理,進行病情觀察和治療護理,并根據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定給予基礎護理。

二、適用范圍

1、特級護理

(1)臟器功能衰竭(心、腦、腎、肝、呼衰)。

(2)各種復雜的新開展的大手術。

(3)各種嚴重的創傷、燒傷,多臟器功能損傷。

2、一級護理

病情嚴重或病情不穩定需嚴密監測和觀察者。

3、二級護理

病情基本穩定者。

4、三級護理

病情穩定者。

三、主要護理要求

1、特別護理要求。

(1)專人護理或轉入ICU,

(2)根據病情監測生命體征、出入量。

(3)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隨時記錄病人的重要生理、心理反應。

(4)準確執行醫囑,及時完成治療。

(5)做好基礎和專科護理,防止護理并發癥。

2、一級護理要求

(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根據醫囑和病情監測記錄生命體征、出入量。

(2)觀察病人的生理、心理反應,了解心理需求,做好身心整體護理。

(3)準確執行醫囑,及時完成治療。

(4)做好與疾病有關的專科護理,防止護理并發癥。

(5)做好健康教育,協助或指導功能鍛煉。

3、二級護理要求

(1)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及生理、心理反應,做好身心護理。

(2)準確執行醫囑,及時完成治療。

(3)做好健康教育,協助或指導功能鍛煉,防止護理并發癥。

4、三級護理要求

(1)準確執行醫囑,及時完成治療。

(2)了解病人病情,做好健康教育。

四、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評定和護理要求護士應對病人進行ADL評定,并提供相應的護理。

1、級別

(1)一級:完全獨立,各項活動能在正常時間內安全完成。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要借助幫助。

(2)二級:部分獨立,在完成各項日常生活活動中,需要使用輔助器具并超過正常完成活動時間,動作不夠安全。若提供必要的物品,生活可以自理。

(3)三級:部分依賴,已盡最大努力仍不能獨立完成日常活動。需要指導、監督或說服,協助生活護理和功能鍛煉。

(4)四級:完全依賴,完全需要幫助。需要協助被動活動,指導部分主動活動。

2、護理質量標準

(1)床鋪平整、清潔、舒適,無碎屑、無尿漬、無血漬。

(2)臥位舒適,符合病情和治療要求。

(3)口腔清潔,妥善處理口腔黏膜潰瘍、出血等。

(4)皮膚清潔、完整無破損,會陰、肛門清潔無異味,指、趾甲、須發等潔凈。

(5)滿足進食的需求。

(6)滿足飲水、排泄的需求。

(7)根據肢體功能,協助和指導適當的功能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