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廠生產過程工藝流程中《危險辨識及控制措施》
序號系統名稱危險潛在內容及危險程度造成危險原因控制措施1木型作業木工作業場地易發生火災木工機械易發生絞碾,刨手,鋸片碎裂崩傷釘子扎手扎腳手持電動工具易發生觸電傷害木料及木屑多,煙頭明火易引起火災安全防護裝置失靈或拆卸對木料未進行檢查長期不檢查線皮露電嚴禁吸煙,不明火作業,配好消防器材安全防護裝置完好有效檢查時發現釘子及時拔出定期檢查,保證絕緣2原料2-1原材料在堆放過程中易造成倒塌砸傷原材料由于潮濕或混入彈藥在進爐時易發生爆炸裝卸原材料時易造成物體打擊原材料選點不當易造成坍塌事故加工割料時割到封閉容器易發生爆炸原材料擺放超高,不穩原材料中混異物,混入彈藥裝卸時超重或選鋼繩不當選點時不調查,不知地下情況割斷前沒認真檢查按規定擺放,平衡整齊進入前嚴格檢查,剔除選合適鋼絲繩,不超載超重選點前嚴格勘察,看資料磁盤吊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鑄鋼2-2易發生爆炸事故倒鋼水時易發燙傷出鋼包易發生爆炸沙箱倒塌傷人易產生職業病原料中混有彈藥或潮濕鋼水包盛裝太滿,吊車劇烈晃動爐坑潮濕有水沙箱擺放超高,不平衡工藝落后,設備除塵效果不好把好材料進爐關吊運平穩,鋼水包勿裝滿保證出鋼坑干燥文明生產,安全擺放,不超高定期體檢,除塵設備良好鑄件清理2-3鑄件擺放超高易造成砸碰傷氣焊切割作業易發生火災和爆炸電焊機極易發生觸電事故鑄件擺放超高,不穩乙炔,氧氣膠管老化,沒清理現場電爐機接地接零不合要求,一二次線接線柱無護板嚴禁超高擺放備好消防器材,作業場所沒有易燃品按規定接線,定期檢查焊把線3熱處理油溫不當,油量不適,易發生火災易發生燙傷事故易發生砸傷事故發生觸電事故油溫過高,油量不足,加熱爐旁有易燃物取件不慎,過急過快裝卸工件超重,捆綁不當電爐通電前及拉閘后,不遵守規定,設備接地失靈。控制油溫,油量,配備消防器材配戴好護具物件捆牢,不超重按規定操作,定期檢查設備接地情況4焊接作業在電焊、氣割作業中易發生火災或發生爆炸吊運滑落傷人由于氣瓶口沾油,焊花濺落在油桶上等都易發生爆炸事故由于焊機等原因易發生觸電事故在電焊、氣割作業中易發生弧光、電熱傷害在易燃物上燒焊,乙炔、氧氣膠管老化、泄漏氣體遇明火爆炸、沒清理現場吊索具、鋼繩有缺陷氣瓶不按規定檢查,明火作業周圍有燃爆物電焊機接零接地不符合要求,一二次接線柱無護罩,手持電動工具,焊把線有裸露處對焊槍沒及時檢修,電流、乙炔氣等選量不當備好消防器材,明火作業遠離易燃品處經常檢查吊索具氣瓶按規定使用,油桶等物要遠離電焊、氣割場地焊機接零接地要符合規定,手持電動工具要定期檢查,定期檢查把線及手持電動工具絕緣情況定期檢查焊槍,各種工作參數要匹配,按規定佩戴好防護用品5粗加工式卡,刀具,工件裝卡不牢固,飛出砸人設備安全防護裝置缺陷,發生絞碾事故刀架與工件相撞金屬切屑飛濺燙傷或扎傷裝卡不牢固或不合理手接觸旋轉工件或(戴手套)未調整工件與刀架間距斷屑不好裝卡牢固,使用檔板嚴禁戴手套或接觸旋轉部位合理調整工件與刀架距離正確使用刀具6半精加工同精加工吊卸部件砸傷車床絞手或長發絞入長料甩彎傷人觸電刀具破碎飛出工件或卡盤爪(壓板)亂,絞衣物選繩不合理或捆綁不牢,超重歪拉斜拽手或長發接觸旋轉部位未采取防甩彎措施地線失靈或照明線裸露刀具爪或壓板超出夾盤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杜絕野蠻操作戴好防護用品,防止接觸旋轉部位合理應用頂尖,中心架,拖架及防護欄經常檢查,及時修復夾緊刀具,合理調整進刀量根據加工件尺寸合理選擇設備并加防護檔板7鍍鉻作業吊卸工件時易發生砸碰傷害晚婚生酸堿灼傷易發生鉻酸霧中毒易造成觸電事故工件捆綁不牢或鋼絲繩斷裂工件滑落或酸液噴濺廠房通風設備失效電解槽體帶電,絕緣措施不良選繩合適,按規程操作佩戴好防護用品經常檢查通風設備,保證通風槽上帶電設備與槽體的絕緣措施好8試壓試壓機管路崩裂,造成傷害壓蓋崩起傷人砸碰傷害管路老化或接點不牢固工作后沒放壓超重或吊繩斷絲及時更換管路,檢查接點按規程操作,避免失誤選擇合適吊具,翻活時選好地點9裝配在裝配超高產品時易發墜落事故多層多人作業發生物體打擊事故裝配作業使用電動工具易發觸電事故熱裝或冷裝作業易發燙傷或凍傷事故動平衡作業時易發生絞傷事故高處作業不系帶,不掛網工具部件從高處脫落,或大型另件滑滾使用電動工具時電工接,拆線作業者不戴絕緣手套不配戴護品,,人體或手接觸另部件手或其它部位接觸運行工件系數安全帶,掛防護網作業地沒圍欄,吊運部件要捆牢,作業場地無多余物電工接拆線,作業人員戴好護具配戴好護品,不得隨意亂放處理過的部件運行中無關人員不得接近平衡機,不準撫摸工作旋轉部位10試驗高壓水泵試車時易發高壓水噴出傷人油泵試車時易發生噴油導致火災事故測試儀器中的有害液體散落易發中毒事故試驗場地易發高處墜落或落入水池等傷人事故試驗大型產品時易發生滑落或傾倒事故試車前檢查不細,連接部位不牢試車場地流動吸煙,或有易燃物品儀表失靈或超壓操作,汞液噴出揮發作業場地防護網或防護欄失效吊索不合理或斷絲,超重試車前嚴格檢查水泵電機和其它機件連接是否牢固,嚴密嚴禁流動吸煙,工作場地清除易燃物,配備消防器材按規程操作,發現汞液噴出要及時收集,防止揮發作業場地防護設施必須完好,登高作業要戴好安全帶經常檢查吊具,不符合規定載重,不得超重11噴漆易發生火災易發生中毒窒息易發生觸電事故噴涂大型物件時發倒塌砸傷易造成環境污染作業處有明火或可燃物無通風設施,濃度超標,無人監護作業時所用照明線接頭過多,旦不采用安全電壓大件擺放不平穩,支撐不好亂倒廢油液作業場地5M內無明火,不得有打磨作業,配備好消防器材作業場地通風設施良好,設專人監護,輪換作業,配戴好口罩或防毒面具電氣設備要整體防爆,使用安全電壓,照明線不得有接頭部件擺放要平穩,不規則件要搞好支撐廢油廢液回收統一處理12包裝包裝大型產品時易發生磕碰砸傷包裝場地易發生火災多人抬物易砸傷物件擺放不平穩,或其它另件滑落,吊繩不符合規定,多人作業配合不協調流動吸煙,作業場地易燃物多多人作業配合不協調吊繩必須符合規定,物件平穩擺放,多人作業時要有專人指揮清除作業場地易燃,不流動吸煙,配備消防器材多人作業時要有專人指揮13入庫及發運產品在交庫存發運中易發生傾倒砸傷發運過程中汽車運輸易造成其它傷害產品吊卸時易發生物體打擊因設計或工藝方面有不安全因素易造成事故擺放不整齊,不平穩,多人搬運配合不當產品捆綁不牢,人員站住不當選繩不當或超重吊運,物件墜落設計或工藝
篇2: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的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電力安全監督管理,規范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以下簡稱并網安評)行為,保障發電機組安全可靠并網運行,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根據《電力監管條例》、《電網運行規則(試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并網運行的單機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電機組(含抽水蓄能機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100兆瓦及以上的火電機組,核電機組,500千瓦及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它并網運行的發電機組參照執行。
第三條新建、改建和擴建發電機組在進入商業運營前應當通過并網安評。已投入運行的并網發電機組應當定期進行并網安評,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
第四條并網安評工作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電力監管機構編制轄區內并網安評工作計劃;
(二)發電企業在自查、自評滿足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提出并網安評申請;
(三)發電企業自主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并符合規定要求的安全評價中介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
(四)電力監管機構審核中介機構派出的并網安評人員資格;
(五)并網安評人員進行現場查評,中價機構提出并網安評報告;
(六)電力監管機構組織評審并網安評報告,公布并網安評結論。
第五條并網安評主要內容應當包括:
(一)涉網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二)電氣主接線系統及廠、站用電系統;
(三)發電機組勵磁、調速系統;
(四)發電機組自動發電控制、自動電壓控制、一次調頻功能;
(五)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電力通信、直流系統;
(六)二次系統安全防護;
(七)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直接影響的電廠其它設備及系統。
第六條并網安評應當堅持“誰評價、誰負責”、“誰評審、誰負責”和“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做到科學、公正、客觀。
第七條電力監管機構按照并網發電機組的電力調度關系,負責組織轄區內并網發電機組的并網安評工作,并履行以下監督管理職責:
(一)組織制定并網安評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標準;
(二)審查并公布符合并網安評要求的中介機構名單;
(三)監督中介機構的并網安評工作,協調解決并網安評中的問題;
(四)監督、檢查發電企業的并網安評工作。
第八條發電企業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按照并網安評標準進行自查、自評和整改工作;
(二)按有關規定向電力監管機構提交并網安評申請;
(三)選擇符合要求的中介機構開展并網安評;
(四)協助、配合并網安評工作;
(五)對并網安評中查出的問題,按要求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電力監管機構。
第九條電力調度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配合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參加電力監管機構組織的并網安評活動;
(二)督促調度范圍內并網發電廠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三)執行電力監管機構有關發電機組并網安評的決定。
第十條中介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進行并網安評工作:
(一)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在規定范圍內開展并網安評活動;
(二)選聘業務素質滿足要求的專家參加并網安評工作;
(三)并網安評工作應當做到獨立、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對并網安評報告承擔相應責任;
(四)按照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和標準收取費用;
(五)并網安評業務接受電力監管機構的監管。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并網安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可向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或者舉報。
第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電力監管機構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三條區域電監局可根據本辦法,組織本區域內有關城市電監辦制定本區域的并網安評管理實施細則和中介機構的監管辦法,并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備案。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電力安全監督管理,規范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以下簡稱并網安評)行為,保障發電機組安全可靠并網運行,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根據《電力監管條例》、《電網運行規則(試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并網運行的單機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電機組(含抽水蓄能機組)、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機組,100兆瓦及以上的火電機組,核電機組,500千瓦及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它并網運行的發電機組參照執行。
第三條新建、改建和擴建發電機組在進入商業運營前應當通過并網安評。已投入運行的并網發電機組應當定期進行并網安評,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
第四條并網安評工作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電力監管機構編制轄區內并網安評工作計劃;
(二)發電企業在自查、自評滿足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提出并網安評申請;
(三)發電企業自主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并符合規定要求的安全評價中介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
(四)電力監管機構審核中介機構派出的并網安評人員資格;
(五)并網安評人員進行現場查評,中介機構提出并網安評報告;
(六)電力監管機構組織評審并網安評報告,公布并網安評結論。
第五條并網安評主要內容應當包括
(一)涉網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二)電氣主接線系統及廠、站用電系統;
(三)發電機組勵磁、調速系統;
(四)發電機組自動發電控制、自動電壓控制、一次調頻功育琶;
(五)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電力通信、直流系統;
(六)二次系統安全防護;
(七)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直接影響的電廠其它設備及系統。
第六條并網安評應當堅持“誰評價、誰負責”、“誰評、公審、誰負責”和“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做到科學正、客觀。
第七條電力監管機構按照并網發電機組的電力調度關系,監督負責組織轄區內并網發電機組的并網安評工作,并履行以下管理職責
(一)組織制定并網安評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標準;
(二)審查并公布符合并網安評要求的中介機構名單;
(三)監督中介機構的并網安評工作,協調解決并網安評中的問題;
(四)監督、檢查發電企業的并網安評工作。
第八條發電企業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按照并網安評標準進行自查、自評和整改工作;
(二)按有關規定向電力監管機構提交并網安評申請;
(三)選擇符合要求的中介機構開展并網安評;
(四)協助、配合并網安評工作;
(五)對并網安評中查出的問題,按要求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電力監管機構。
第九條電力調度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配合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參加電力監管機構組織的并網安評活動;
(二)督促調度范圍內并網發電廠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三)執行電力監管機構有關發電機組并網安評的決定。
第十條中介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進行并網安評工作:
(一)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在規定范圍內開展并網安評活動;
(二)選聘業務素質滿足要求的專家參加并網安評工作;
(三)并網安評工作應當做到獨立、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對并網安評報告承擔相應責任;
(四)按照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和標準收取費用;
(五)并網安評業務接受電力監管機構的監管。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并網安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可向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或者舉報。
第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電力監管機構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三條區域電監局可根據本辦法,組織本區域內有關城市電監辦制定本區域的并網安評管理實施細則和中介機構的監管辦法,并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備案。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