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衛生作業環境評價—勞動衛生防護設備合格率
1.設置目的
勞動衛生防護設備(防塵、防毒、防物理因素危害的設備、設施),是控制生產性有害因素發生,使操作者避免或減少職業危害的有效手段。只有勞動衛生防護設備(設施)的完好、有效,才能防止職業中毒和職業病的發生,保障職工身體健康。特設置本項目。
2.適用范圍
選用于防塵、防毒危害的通風、除塵、凈化,降低噪聲、輻射屏護防物理因素等裝置。但一般用來降溫設備(如移動風扇、壁扇、吊扇向內送風制冷降溫空調裝置等)不在此列。
3.查證方法
3.1文本資料
3.1.1防護設備(設施)管理制度。
3.1.2防護設備(設施)臺帳(設備名稱、編號、投入使用時間、分布地點等。
3.1.3防護設備檔案:登記表、使用地點、隨機技術資料、效果鑒定、維修資料等。
3.2防護設備(設施)計數
防護設備(設施)臺數以獨立成系統的為一臺。如某臺設備專用的除塵器計為一臺;多臺設備或多個工位的抽風除塵若集中于一個主管道進行處理的,只計為一臺;一個系統有多級除塵和凈化裝置,甚至于在風機上有消聲裝置的,也只計為一臺;但多臺高頻淬火或高頻焊接的工位屏護雖共用一個接地系統,則應按設備工位計算臺數。
3.3合格設備(設施)的判定
3.3.1系統中各級均能正常運行和運行參數不低于90%的設計參數。
3.3.2主管道及70%以上的支管應無破裂、泄漏。
3.3.3集塵(毒)風罩90%(個數)以上完好有效。
3.3.4閘板靈活可靠無泄漏。
3.3.5濾料(或元件)有效。
3.3.6不產生嚴重的二次污染。
3.3.7凡對物理因素治理后監測合格者,放射線應有聯鎖裝置,無射線泄漏。
前六條中任何一條未達到要求,則該臺設備判定為不合格。
4.計分方法
本項目分值為20分,當合格率≥80%時,得20分。當合格率<85%時,則每小于1%扣除1.2分,扣完為止。
實得分=20-1.2(85%-合格率)×100
篇2:焊接勞動衛生防護措施
一、焊接煙塵和有毒氣體的防護
焊接通風措施是消除焊接塵毒和改善勞動條件的有力措施,根據動力來源來劃分,其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而根據通風范圍來劃分,其分為局部通風和廠房通風。如廠房具有標準的整體通風條件,創造出良好的作業環境,當然最為理想,但無疑會使設備投資、管理費用甚至廠房造價加大,而且也未必能完全滿足實際焊接生產變化的需要。因而,目前多數工廠采用強化局部的機械通風,配以廠房自然整體通風或適量機械通風。
1.焊接通風技術措施設計的要求
(1)車間內施焊時,必須保證焊接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能及時排出,保證車間作業地帶的條件良好、衛生。
(2)有害物質抽排至室外大氣之前,原則上應該凈化處理,否則將對大氣有所污染。
(3)采用通風措施后必須保證冬季室溫在規定范圍內,滿足采暖需要。
(4)應根據作業現場及工藝等具體條件設計,不得影響施焊和破壞焊接過程的保護性。
(5)應便于拆卸和安裝,適合定期清理和修配的需要。
2.焊接工作場所局部通風
局部通風一般有送風與排氣(又稱抽風)兩種方式。
局部送風是把新鮮空氣或經過凈化的空氣,送人焊接工作地帶,它用于送風面罩、口罩等有良好的效果。
局部機械排氣,是將所產生的有害物質用機械的力量由室內(焊接區域帶)排出,或將經過濾凈化后的空氣再送人室內。此種方法使用效果良好,操作靈活方便,設備費用低廉,應用較為普遍。其常見的類型如下。
(1)固定式排煙罩,如圖6-1所示。
這類排氣裝置有上抽、側抽和下抽三種,適合于焊接操作地點固定、焊件較小情況下采用。其中下抽的排氣裝置操作方便,排氣效果也較好。
(2)可移動式排煙罩,如圖6-2所示。
這類通風裝置可以根據焊接地點和操作位置的需要隨意移動。焊接時將排煙罩置于電弧附近,開動風機即能有效地把煙塵和有毒氣體吸走。
(3)氣力引射器,如圖6-3所示。
其排煙原理是利用壓縮空氣從主管1中高速噴出時,在管2形成負壓區,從而將電焊煙塵和有毒氣體吸出。
(4)多吸頭排煙罩,如圖6-4所示。
這類排煙罩適用于焊接大而長的焊件時排除電焊煙塵和有毒氣體。
(5)隱弧排煙罩,如圖6-5所示。
這類排煙罩對焊接區實行密閉,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臭氧等有毒氣體的彌散。同時,把光輻射、金屬氧化物煙塵等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3.個人防護措施
盡管作業環境良好,如果忽視個人防護,人體仍有受害危險(尤其密閉容器內作業),因此,加強個人的防護措施至關重要。一般個人防護措施除穿戴好工作服、鞋、帽、手套、眼鏡、口罩、面罩等防護用品外,可根據需要使用送風盔式面罩及防護口罩等。
如圖6-6所示,送風盔式面罩可分為:頂送風式、下送風式以及風機內藏式。必須注意,風源應是經過凈化的新鮮空氣,不許用氧氣來代替,以免發生燃燒爆炸事故。
4.合理選擇焊接工藝和焊接材料
(1)在保證產品技術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地設計容器結構,減少以至于完全不在容器內部焊接,盡可能采用單面焊雙面成形的先進工藝。
(2)工業機械手是實現焊接自動化的重要途徑,它在焊接操作中的廣泛應用,可以從根本上消除塵毒對焊工的直接危害。
(3)采用無毒或毒性小的焊接材料代替毒性大的焊接材料,在滿足產品要求的前提下用發塵量較少的鈦鈣型焊條代替發塵量較多的低氫型焊條。
二、電弧光防護
(1)焊接作業時必須按有關規定穿戴好工作服、鞋、帽、手套、眼鏡等防護用品,不允許卷起衣袖、敞開衣領或將上衣扎在褲內。
(2)焊接操作時必須使用適用、可靠且鑲有特制濾光鏡片的防護面罩。濾光鏡片對強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應有良好的吸收或反射能力,并根據焊工視力和焊接電流的強度加以選擇。
(3)為防止焊接弧光傷害他人,可在焊接作業場地周圍設置具有耐火、隔熱性能的防護屏風,引弧時要注意避閃和提示周圍人員。
(4)如發現因電弧光引起電光性眼炎,一般可采用奶汁點治法、涼物敷蓋法、涼水浸敷法和火烤治療法進行治療或醫院就醫。
(5)對于特殊焊接方法(如氬弧焊、等離子弧焊),應改變工作服(如毛料工作服)。
三、放射性防護
(1)磨尖釷鎢棒應備有專用砂輪,砂輪應安裝除塵設備。砂輪機地面上的磨屑經常作濕式掃除,并集中深埋處理。地面、墻壁宜鋪設瓷磚或水磨石,以利清掃污物。
(2)焊接地點應設單室。釷鎢棒儲存地點應固定在地下室,并存放在封閉箱內。大量存放應放于鐵箱里,并安裝通風裝置。
(3)手工焊接操作時,必須戴送風式頭盔,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通風措施。磨尖釷鎢極時應戴除塵口罩。
(4)根據生產條件盡可能采取穩弧排煙罩,并且在操作中不應隨便打開罩體。
(5)要合理地選用工藝規范,避免釷鎢極的過量燒損。
(6)接觸釷鎢極后應以流動水和肥皂水洗手。
四、噪聲防護
等離子弧焊接與切割時必須對噪聲采取防護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1)選用小型消音器。
(2)佩戴隔音耳罩或隔音耳塞。耳罩的隔音效果優于耳塞,但體積較大,戴用不太方便。耳塞的隔音效能,低頻為10~15dB,中頻為20~30dB。
(3)等離子弧焊接工藝產生的噪聲強度與工作氣體的種類、流量等有關,因此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擇小規范、小氣量。
(4)盡量采用自動化,使操作者在隔音良好的控制室工作。
(5)等離子切割時,可以采取水中切割方法,利用水來吸收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