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防護用品使用保養規范
一、立法和規章制度
由于企業管理者和勞動者本身對個體防護用品重要性的認識不足,企業管理者認為購買個體防護用品加大生產成本而不愿意使用;勞動者佩戴個體防護用品感覺不習慣等原因,在不少企業個體防護用品未得到很好的應用。因此,應從立法和規章制度上來規范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一些發達國家,從立法角度強制性使用個體防護用品,如有違反,企業主被處于高額罰金,嚴重者吊銷經營許可證,勞動者除了被課以罰金外,并有解除勞動合同的可能。針對我國個體防護用品的制造和使用也制定了一些國家標準,但大多數是技術規范,對強制使用還缺乏有力的法律條款,應進一步完善。
二、正確選擇防護用品
應針對防護要求,正確選擇性能符合要求的用品,決不能選錯或將就使用,特別是決不能以過式呼吸防護用品代替隔離式呼吸防護器,以防止發生事故。
三、加強教育和訓練
應利用各種途徑,如培訓班、宣傳冊、車間板報和標語等,對使用個體防護用品者加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使用目的和意義,反復訓練,熟練掌握使用方法。對于結構和使用方法較為復雜的用品,如呼吸防護器,宜反復進行訓練,使能迅速正確的佩戴上、卸下和使用,并逐漸習慣于呼吸防護器的阻力。又如用于緊急救災時的呼吸防護器,要定期嚴格檢查,并妥善地存放在可能發生事故的鄰近地點,便于及時取用。
四、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應按每種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規范使用。在使用是,必須在整個接觸時間內認真充分佩戴。其防護效果以有效防護系數(EPF)來衡量,在接觸時間內99%以上時間佩戴,有效防護可達到100%;不佩戴時間增多,器有效防護系數遞減。
工廠車間內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分發、收集和維護保養防護用品。這樣不僅可以延長防護用品的使用期限,更重要的事能保證其防護效果。口罩、耳塞、面具等用后應以肥皂清水洗凈,并以藥液消毒、晾干。過濾式呼吸防護器的濾料要按時更換,藥罐在不用時應將通路封塞,以防失效。防止皮膚污染的工作服,用后應立即集中處理洗滌。
篇2:中建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中建六局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采購、個人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帶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等,必須符合《安全帽》(GB2811)、《安全帶》(GB6095)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不得采購和使用無安全標記或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
二、采購勞動防護用品時,應查驗勞動防護用品生產廠家或供貨商的生產、經營資格,驗明商品合格證明和商品標識,收集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或由供貨商簽字蓋章的檢驗報告復印件。以確保采購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三、購置的勞動防護用品按照相關規定按批量進行安全性能試驗、檢驗,并按照有關要求進行周期性檢驗。
四、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和管理堅持“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免費發放,不得以貨幣或實物替代。購置的勞動防護用品應有采購、發放管理臺帳,臺帳中應明確領取人簽字手續,管理臺帳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
五、勞動防護用品應專人管理,貯存過程中通風,避光,隔熱,并避免化學品的侵蝕。
對施工作業人員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定期檢查,督促相關分包企業和人員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六、加強對施工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保證施工作業人員能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工程項目部應有教育培訓記錄,有培訓人員和被培訓人員的簽名和時間。
七、對損壞或性能不符合防護條件的防護用品應予以報廢。
篇3:特種防護用品管理檢驗制度
(1)、特種防護用品暫定為: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安全繩、安全鞋、防靜電導電安全鞋、絕緣靴鞋、過濾式防毒面具、濾毒罐、電焊面罩、防噪聲護具、電焊護目鏡、爐窯面罩、防塵口罩、防塵口罩濾料、防靜電工作服、防酸工作服、防堿工作服、防塵工作服、防水工作服、阻燃防護服、專用防護手套等。
(2)、采購特種防護用品必須向生產廠家、銷售單位索取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安鑒證、銷售許可證、檢驗報告書等有關證件。規定的證件不全的特防品不得采購。
(3)、特防品入庫前必須經作業隊設備物資室與安全質檢室對其質量、安全性能等進行嚴格檢查驗收,證件不全、質量不合格、安全性能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不得驗收入庫。
(4)、特防品必須設專人保管、維護和檢驗。建立發放使用管理臺帳,隨時掌握其質量安全狀況,失效和報廢的特防品必須及時更換。
(5)、特防品必須按規定的使用周期到當地有關權力機關批準的檢驗單位進行定期檢驗和測試,不合格的或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特防品不得繼續使用。
(6)、特防品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輕微破損要及時修復,嚴重破損達報廢程度時必須報廢。每年開工前,物資設備室與安全質檢室聯合組織專人對特防品進行檢驗和試驗,確保其使用狀態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