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個人防護用品使用規范

安全個人防護用品使用規范

2024-07-14 閱讀 3500

個人防護用品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職業病危害而隨身穿戴和配備的各種物品的總稱。

按照防護部位,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分為防護頭盔、防護服、呼吸器官防護用具、防護眼鏡、面部防護用品、聽覺器官防護用品、皮膚防護用品七大類。

一、防護頭盔:

在生產現場,為防止意外重物墜落擊傷、生產中不慎撞傷頭部,或防止有害物質污染,工人應佩戴安全防護頭盔。防護頭盔多用合成樹脂類橡膠等制成。我國國家標準GB2811-81對安全頭盔的形式、顏色、耐沖擊、耐燃燒、耐低溫、絕緣性等技術性能有專門規定。根據用途,防護頭盔可分為單純式和組合式兩類。單純式有一般建筑工人、煤礦工人佩帶的帽盔,用于防重物墜落砸傷頭部。機械、化工等工廠防污染用的以棉布或合成纖維制成的帶舌帽亦為單純式。組合式的主要有電焊工安全防護帽、礦用安全防塵帽、防塵防噪聲安全帽。

二、防護服:

防護服包括帽、衣、褲、圍裙、套裙、鞋罩等,有防止或減輕熱輻射、*-射線、微波輻射和化學污染機體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種:

防熱服:防熱服應具有隔熱、阻燃、牢固的性能,但又應透氣,穿著舒適,便于穿脫;又分為非調節和空氣調節式兩種。

防化學污染物的服裝:一般有兩類:一類是用涂有對所防化學物不滲透或滲透率小的聚合物化纖和天然織物做成,并經某種助劑浸軋或防水涂層處理,以提高其抗透過能力,如噴灑農藥人員防護服;另一類是以丙綸、滌綸等織物制作,用以防酸堿。對這些防護服,國家有一定的透氣、透濕、防油拒水、防酸堿及防特定毒物透過的標準。

微波屏蔽服:有兩類:①金屬絲布微波屏蔽服;②鍍金屬布微波屏蔽服。這種屏蔽服具有鍍層不易脫落、比較柔軟舒適、重量輕等特點,是目前較新,效果較好的一種防微波屏蔽服。

防塵服:一般用較致密的棉布、麻布或帆布制作。需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防塵性,式樣有連身式和分身式兩種,袖口、褲口均須扎緊,用雙層扣,即扣外再縫上蓋布加扣,以防粉塵進入。

三、防護眼鏡和防護面罩:

防護眼鏡:

防護眼鏡一般用于各種焊接、切割、爐前工、微波、激光工作人員防御有害輻射線的危害??筛鶕饔迷韺⒎雷o鏡片分為兩類:

反射性防護鏡片:根據反射的方式,還可分為干涉型和衍射型。

吸收性防護鏡片:根據選擇吸收光線的原理,用帶有色澤的玻璃制成,例如接觸紅外輻射應佩戴綠色鏡片,接觸紫外輻射佩戴深綠色鏡片,還有一種加入氧化亞鐵的鏡片能較全面地吸收輻射線。

復合性防護鏡片:將一種或多種染料加到基體中,再在其上蒸鍍多層介質反射膜層。由于這種防護鏡將吸收性防護鏡和反射性防護鏡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防護效果。

防護面罩:

防固體屑末和化學溶液面罩:用輕質透明塑料或聚碳酸酯塑料制制作,面罩兩側和下端分別向兩耳和下頜下端及頸部延伸,使面罩能全面地覆蓋面部,增強保護效果。

防熱面罩:除與鋁箔防熱服相配套的鋁箔面罩外,還有用鍍鉻或鎳的雙層金屬網制成,反射熱和隔熱作用良好,并能防微波輻射。

電焊工用面罩:用制作電焊工防護眼鏡的深綠色玻璃,周邊配以后硬紙纖維制成的面罩,防熱效果好,并具有一定電絕緣性。

四、呼吸器官防護用具(RPE):

包括防塵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根據結構和作用原理,可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呼吸防護器兩大類。

過濾式呼吸防護器:是以佩戴者自身呼吸為動力,將空氣中有害物質予以過濾凈化。適用于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不高,且空氣中含氧量不低于18%的場所,有機械過濾式和化學過濾式兩種。

隔離(供氣)式呼吸防護器:經此類呼吸防護器吸入的空氣并非經凈化的現場空氣,而是另行供給。按其供氣方式又可分為自帶式與外界輸入式兩類。

各種防毒口罩及呼吸防護器見下圖:

五、防噪聲用具:

耳塞:為插入外耳道內或置于外耳道口的一種栓,常用材料為塑料和橡膠。按結構外形和材料分為圓錐形塑料耳塞、蘑菇形塑料耳塞、傘形提籃形塑料耳塞、圓柱形泡沫塑料耳塞、可塑性變形塑料耳塞和硅橡膠成型耳塞、外包多孔塑料紙的超細纖維玻璃棉耳塞、棉紗耳塞。對于耳塞的要求為:應有不同規格的適合于各人外耳道的構型,隔聲性能好、佩戴舒適、易佩戴和取出,又不易滑脫,易清洗、消毒、不變形等。

耳罩:常以塑料制成呈矩形杯碗狀,內具泡沫或海綿墊層,覆蓋于雙耳,兩杯碗間連以富有彈性的頭架適度緊夾于頭部,可調節,無明顯壓痛,舒適。要求其隔音性能好,耳罩殼體的低限共振率越低,防聲效果越好。

防噪聲帽盔:能覆蓋大部分頭部,以防強烈噪聲經骨傳導而達內耳,有軟式和硬式兩種。軟式質輕,導熱系數小.聲衰減量為24dB,缺點是不通風。硬式為塑料硬殼,聲衰減量可達30至50dB。

對防噪聲工具的選用,應考慮作業環境中噪聲的強度和性質,以及各種防噪聲用具衰減噪聲的性能。各種防噪聲用具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選用時應認真按照說明書使用,以達到最佳防護效果。

六、皮膚防護用品:

主要指防護手和前臂皮膚污染的手套和膏膜。

(一)手套:防護手套必須足夠結實,確保在工作過程中不破損或開裂。皮革或縫制的工作手套不適合處理化學品時使用。在戴、脫手套時,確保工人裸手不接觸污染手套的外面。

(二)防護油膏:在戴手套感到妨礙操作的情況下,常用膏膜防護皮膚污染。干酪素防護膏可對有機溶劑、油漆和染料等有良好的防護作用。對酸堿等水溶液可用由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制成的膠狀膜液,涂布后即形成防護膜,唯洗脫時可用乙酸乙酯等溶劑。防護膏膜不適于有較強摩擦力的操作。

七、復合防護用品:

對于有些全身都暴露于有害因素,尤其是放射性物質的職業,例如介入手術醫生,應佩帶能防護全身的由鉛膠板制作的復合防護用品。考慮到醫生工作的特殊性,防護用品不僅要有可靠的防護效果,還要輕便、舒適、方便使用。

篇2:危險品運輸安全防護設施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一、定義

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1、安全管理員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管理員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輛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

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員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人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

篇3:煤氣防護用品使用維護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保證煤氣防護用具能夠得到及時維護、有效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圍

本管理制度適用于從事煤氣生產、回收、輸配、貯存、使用等作業單位、人員。

3職責

3.1各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負責煤氣防護用品的具體管理,并責成專人管理。

3.2安全科負責監督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使用。

4管理要求

4.1煤氣防護用具只允許作業人員進行煤氣作業時使用,不準隨意外借和挪作他用。

4.2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建立防護用具管理臺帳。

4.3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對防護用具進行經常性檢查,并做好記錄,防止丟失、損壞或急用時出現故障,隨時保證空氣呼吸器氣瓶內有足夠的壓力和氣量。

4.4檢查內容:

4.4.1空氣呼吸器要保持氣瓶內滿瓶或最高壓力。

4.4.2每次使用后對空氣呼吸器用具進行清潔,把氣瓶存滿或存到備用狀態下,壓力應達到額定壓力,再存放到箱內保存,存放箱要放在本崗位操作室,專人監護,防止丟失、損壞。

4.5煤氣防護用品使用人員必須經安全科培訓后方可進行獨立操作使用。

4.6使用空氣呼吸器時,應首先檢查面罩是否嚴密,檢查辦法遵照產品說明書。

4.7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煤氣檢測儀、空氣呼吸器如發生故障或損壞,及時匯報安全科,并由專業人員處理。

4.8空氣呼吸器規定使用二年,到期提前上報安全科進行年檢。

4.9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有非正常損壞,要追究責任,照價賠償。

5相關記錄

5.1《煤氣防護用具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