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防護用具維護規范
呼吸防護用具的種類較多,要充分發揮各種呼吸防護用具的功能作用,除了正確選擇使用外,對可重復性使用的呼吸防護用具正確地維護、保持原有功能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呼吸防護用具的檢查與保養①應按照呼吸防護用具使用說明書中有關內容和要求。由受過培訓的人員實施檢查和維護,對使用說明書未包括的內容,應向生產者或經銷商詢問。②應定期檢查和維護呼吸防護用具。③對攜氣式呼吸器,使用后應立即更換用完的或部分使用的氣瓶或呼吸氣體發生器并更換其他過濾部件。更換氣瓶時不允許將空氣瓶與氧氣瓶互換。④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在具有相應壓力容器檢測資格的機構定期檢測空氣瓶或氧氣瓶。⑤應使用專用潤滑劑潤滑高壓空氣或氧氣設備。⑥使用者不得自行重新裝填過濾式呼吸防護用具的濾毒罐或濾毒盒內的吸附過濾材料。也不得采取任何方法自行延長已經失效的過濾元件的使用壽命。
(2)呼吸防護用具的清洗與消毒①個人專用的呼吸防護用具應定期清洗和消毒。非個人使用的每次用后都應清洗和消毒。②不應清洗過濾元件,對可更換過濾元件的過濾式呼吸防護用具,清洗前應將過濾元件取下。③清洗面罩時,應按使用說明書要求拆卸有關部件。使用軟毛刷在溫水中清洗,或在溫水中加適量中性洗滌劑清洗,清水沖洗干凈后在清潔場所避日風干。④若需使用廣譜清洗劑消毒,在選用消毒劑時,特別是需要預防特殊病菌傳播的情形,應先咨詢呼吸防護裝備生產者和工業衛生專家。應特別注意消毒劑生產者的使用說明。
(3)呼吸防護用具的儲存①呼吸防護用具應儲存在清潔、干燥、無油污、無陽光直射和無腐蝕性氣體的地方。②若呼吸防護用具不經常使用,應將呼吸防護用具放人密封袋內儲存。儲存時應避免面罩變形,且防毒過濾元件不應敞口儲存。③所有緊急情況和救援使用的呼吸防護用具應保持待用狀態,并置于管理、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得隨意變更存放地點。
(4)佩戴呼吸護具的氣密性檢查在每次使用呼吸防護用具時,使用密合性面罩的人員應首先進行佩戴氣密性檢查,以確定使用人員面部與面罩之間有良好的密合性;若檢查不合格,不允許進人有害環境。
篇2: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文章引用自:
一、定義
1.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1.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2.1安全管理部門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2安全管理部門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2.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3.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3.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3.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間部門應派專人保管,建立臺帳。車間、工段、崗位上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并按班交接。
3.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3.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車間部門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電氣絕緣工具定點專人保管,定期進行耐壓試驗,嚴禁使用不合格的絕緣工具從事電氣作業。
(4)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3.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
篇3:煤氣防護用具管理辦法
1目的
為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保護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防止煤氣中毒事故的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和《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煤氣安全管理制度》等規范,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各部門。
3管理內容和要求
3.1定義
3.1.1呼吸器:個體安全防護器具,由氣瓶、壓力表、減壓器和面罩組成。主要用于煤氣環境的作業防護。分為空氣呼吸器和蘇生器。
3.1.2檢測儀:檢測一氧化碳或多種氣體含量的儀器,主要用于設備設施氣體含量檢測分析。
3.1.3報警器:監測一氧化碳氣體含量的儀器,主要用于作業環境一氧化碳含量超標報警。分為固定式和手持式兩種。
3.1.4安全管理部是煤氣防護用具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煤氣場所配置使用呼吸器和報警器的審批、選型、組織檢定及管理。
3.2管理職能
3.2.1設備部負責煤氣防護用具的采購。
3.2.2自動化部負責按規定周期安排呼吸器壓力表的檢驗。
3.2.3動力廠煤氣防護站負責全公司呼吸器的氣瓶充填和管理。
3.2.4使用部門負責對本部門煤氣防護用具做好使用管理和按時報驗工作。
3.3管理內容與要求
3.3.1由動力廠煤氣防護站對呼吸器進行編號登記,建立基礎管理臺帳。新領用的呼吸器須經動力廠煤氣防護站登記注冊,方可使用。
3.3.2由安全管理部對報警器進行編號登記,建立管理臺帳。新領用的報警器須經安全管理部登記注冊。
3.3.3使用部門應建立煤氣防護用具的檢驗管理臺帳和相應的管理辦法。對本部門使用的呼吸器氣瓶、壓力表、報警器要按時限上報檢驗。
3.3.4煤氣防護用具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并設專人負責管理。呼吸器只能作為人員防護使用,嚴禁其它用途的使用。
3.3.5動力廠煤氣防護站對氣瓶的填充,必須嚴格執行《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氣瓶填充前檢查,對不合格的氣瓶必須進行維修并經氣瓶檢驗單位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過期未檢和漏檢的氣瓶嚴禁充填及使用。
3.3.6報警器、氣瓶、壓力表按規定定期檢驗,未經鑒定和存在問題的用具禁止使用。
3.3.7煤氣防護用具的檢驗、檢測、維修、更換部件等發生的費用,由使用部門的成本支付。
3.4檢查與考核
3.4.1發現呼吸器及報警器非正常損壞,應按損壞部件價格進行賠償
3.4.2呼吸器及報警器丟失或配件丟失,應按丟失部件價格進行賠償。
本辦法由安全管理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