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企業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建筑企業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2024-07-14 閱讀 2138

為認真貫徹、實施《勞動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和《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安全和健康,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負責個人防護用品實施計劃、采購、驗收、保管、發放的部門和使用人員。

一、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原則要求

1、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根據勞動條件,需要保護的部位和要求,科學合理地進行選型。

2.使用人員必須熟悉勞動防護用品的型號、功能、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

3、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正確使用。使用前,要認真檢查,確認完好、可靠、有效,嚴防誤用,或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護具,禁止違章使用或擅自代用。

4、特殊防護用品,如防毒面具等還應經培訓、實際操作考核合格。

5、職工進入生產崗位、檢修現場,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并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否則,按違章論處。

6、許穿戴(或使用)不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不許濫用勞動防護用品。對于在易燃、易爆、燒灼及有靜電發生的場所,明火作業的工人,禁止發放、使用化纖防護用品。

防護服裝的式佯,應當以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為主,做到適用美觀、大方。

7、勞動防護用品應妥加保護,不得拆改,應經常保持整潔、完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如有缺損應及時處理。

二、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

1、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和發放周期,由公司的安全技術部門根據《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根據各工種的勞動環境和勞動條件,配備具有相應安全、衛生性能的勞動防護用品。

2、對于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帶、絕緣護品,防毒面縣,防塵口罩等職工個人特殊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根據特定工種的要求配備齊全,并保證質量。

3、用人單位應建立和健全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驗收、保管、使用、更換、報廢等管理制度。安技部門應對購進的勞動防護用品進行驗收。安全技術部門和工會組織進行督促檢查。

4、用人單位采購、發放和使用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具有安全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和安全鑒定證。對一般勞動防護用品,應該嚴格執行其相應的標準。

5、凡是從事多種作業或在多種勞動環境中作業的人員,應按其主要作業的工種和勞動環境配備勞動防護用品。如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在從事其他工種作業時或在其他勞動環境中確實不能適用的,應另配或借用所需的其它勞動防護用品。

6、防毒面具的發放應根據作業人員可能接觸毒物的種類,準確地選擇相應的濾毒罐(盒),每次使用前應仔細檢查是否有效,并按國家標準規定,定期更換濾毒罐(盒)。

7、生產管理、調度、保衛、安全部門等有關人員,應根據其經常進入的生產區域,配備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8、企業應有公用的安全帽、工作服,供外來參觀、學習、檢查工作人勵臨時借用。公用的勞動防護用品應保持整潔,專人保管。

9、在生產設備受損或失效時,有毒有害氣體可能泄漏的作業場所,除對作業人員配備常規勞動防護用品外,還應在現場醒目處放置必需的防毒護具,以備逃生、搶救時應急使用。用人單位還應有專人和專門措施,保證其處于良好待用狀態。

10、用人單位應根據上級部門規定的使用期限,結合企業經濟條件,根據實際情況增發必需的勞動防護用品,并規定使用期限。

11、企業要建立和健全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登記卡片。按時記載發放勞動防護用品情況和辦理調轉手續。定時核對工種崗位勞動防護用品的種類和使用期限。

12、凡發給車間、工段、班組公用的勞動防護用品,應指定專人管理。如有丟失,要查清責任,折價賠償。屬于借用的,應按時交還。

13、使用單位必須建立勞動防護用品定期檢查和失效報廢制度。

14、禁止將勞動防護用品折合現金發給個人,發放的防護用品不準轉賣。

三、勞動防護用品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國家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和安全鑒定證制度。對一般勞動防護用品,應該嚴格執行其相應的標準。

2、能夠有效地預防對人各個暴露部位的危害達到全面防護。

3、必須符合安全要求,適用、美觀、大方、時裝化,使職工穿著舒適,佩戴使用方便,不妨礙作業活動。

4、選用優質、輕質材料,耐腐蝕,抗老化,對皮膚無刺激,各部、配件的吻合嚴密,牢固,經濟耐用。

5、外觀光潔,色澤均勻協調,美觀大方。

篇2:建筑勞動防護用品發放使用管理制度

1安全防護用品的種類和產品

1.1防護用品: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密目式安全網。

1.2防護用具:漏電保護器。

1.3架設用具:鋼管、腳手架扣件。

2施工現場用安全防護用具實施“登記備案”制度。

2.1工程項目所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品,必須制定采購計劃,并報公司質量安全部備案,經企業法人簽字認可后,方可采購。各項目經理部不得擅自采購。

2.2安全防護用品的采購必須選擇具有相應生產資質和生產能力的生產廠家生產的產品,所采購的安全防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

2.3安全防護用品進場必須經現場安檢部門和相關部門人員到施工現場驗收,不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準在現場使用。

3對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用具實行不定期抽查檢測制度。

現場安全機構和工地安全員要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檢,發現不合格品或技術指標和安全性能不能滿足施工安全要求的產品,應立即停止使用或進行更換。

4有關情況的處理。

4.1凡在各級建筑安全監督機構檢測過程中發現所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具與備案時的生產廠家、品牌、數量、批號不符合時由建筑安全監督機構當場進行抽樣封存,送至具有相應檢測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合格的可繼續使用。如檢測結果為不合格,將對該批次產品進行查封,嚴禁使用。

4.2在檢測過程中發現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具在進入施工現場前未經檢查或檢查不合格即投入使用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

4.3各類安全防護用具已到報廢年限或破損、殘缺不能滿足其安全防護功能的,一律強行報廢,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4.4由于違章指揮、違章作業、使用不合格安全防護用品導致傷亡事故的屬于非保險范圍,不予辦理賠付。

4.5凡因采購,使用假冒、偽略安全防護用品,造成安全事故的,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導致重大安全事故的,一律從嚴查處,情節嚴重的將依據相關法律追究其刑事責任。

4.6項目部按照工作性質給職工配備勞動保護用品,勞動保護用品的采購由各項目部根據工作需要自行采購。

4.7項目部安全員對勞動保護用品配備情況進行監督。如有不滿足工作要求情況立即予以糾正。

4.8做好防護用品資金管理、采購計劃對比的成本核算工作,保質保量按期組織貨源,注意點滴節約,提高經濟效益,確保事故生產的需要。

4.9防護用品庫房內布局合理,儲運方便,符合安全防火要求,要分類存放,上蓋下墊,防止腐爛、銹蝕。

4.10倉庫管理要做到:管理科學化、擺放規格化、整潔衛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