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務樓物業管理處部門職責
商務樓物業管理處部門職責
1、管理組
(1)管理室
負責管理處各項工作的協調、調度與管理。
負責質量體系的宣貫、運行、督促檢查和落實。
負責開展宣傳教育、公益活動及精神文明活動。
負責每半年一次的客戶滿意度調查工作。
(2)管理服務中心
具體負責日常物業管理以及客戶服務工作
負責接待業主投訴、意見、新聞媒體、上級部門等信息的收集、記錄、歸納、統計、分析處理和及時傳遞,并提供分析報告,為質量分析、決策提供依據。
按受各部門工作人員投訴,通過相關部門處理,并對投訴進行跟蹤、回訪和記錄。
充分利用現代化管理手段獲取信息并進行整理和利用。對重點區域進行全面的管理服務。
2、工程組
(1)設備管理、維修
負責檢查智能化、供配電、給排水、空調、電梯、消防等公用設備設施的運行、與設備房、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
負責各類技術資料的收集、歸納、整理。
負責節電、節水、節能計劃及措施的制訂,并實施。
負責設備突發事故的處理。
配合各能源供給及通訊等業務單位的維修檢查工作。
負責建筑物本體維護及公共交通道路、配套的公共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工作。
負責建筑物配套的公共照明、泛光等燈光系統維修養護工作。
負責停車場的維修養護工作。
負責其它臨時維修工作。
3、清潔、綠化組
負責整個商務樓的清潔保潔工作。
負責清潔情況的質量監督并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負責垃圾收集、處理。
負責"四害"的清殺工作。
負責將垃圾清運至垃圾中轉站,并督促環衛部門及時清運垃圾。
負責建筑物外墻的清洗工作。
負責商務樓綠化的養護管理(施肥、造型、修剪等),維護整體環境形象,創最佳生態環境。
負責綠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對綠化工作進行質量監督、記錄。
4、保安組
負責安全管理工作計劃的制訂和實施。
負責各樓層的保衛巡視,按規定巡邏路線、時間實行24小時巡查值班。
控制來訪人員,按規定程序辦理來訪手續,按規定路線通行。
負責突發事件應急方案及預防措施的制訂和實施。
負責消防檢查和防火監督管理。
負責監控中心的24小時值班,發現異常情況迅速通知相關人員進行處理,并報告值班領導。
密切監視商務樓外來人員進入主要商務樓區域的行為,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
密切監控消防設備設施的運行情況,發現異常,立即按有關程序操作,防止火災發生。密切監視交通情況(如車輛的進出等)。參加義務勞動與便民服務活動。
篇2:道路交通運輸管理處長崗位安全職責
1、向局分管局長負責,按照“管行業、審批、許可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對本單位業務范圍內的源頭安全監督管理負責。
2、認真執行國家、上級和行業交通主管部門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章制度,對全市交通系統運政管理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生產企業源頭監督管理,負有指導、監督、考核和獎懲的責任。
3、定期召開本單位安全領導小組會議或道路交通“春節”、“五一”、“十一”重大節假日前或上級臨時交辦任務前的專項會議,制定方案,及時解決安全生產監管中存在的問題,部署、組織實施好安全運輸等重大活動。
4、負責起草、修訂運管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辦法、業務管理規定和指導性安全文件,內部實行縱到底、橫到邊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5、負責宣傳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行業管理規章制度,指導各類運輸業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審查,嚴把各種營運車輛“市場準入關”,對各汽車客運站實行“安全監督”,積極構建長效安全管理機制。
6、定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危險品運輸”、“客、貨運輸”等專項治理整頓,督導按期完成本單位、局機關和上級下達的“事故隱患”及不安全問題的整改。
7、負責匯總統計全市交通運輸企業和行業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情況,定期分析安全生產形勢,按要求上報專項安全工作總結,并強化行業安全監管的措施。
8、建立協調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建立信息同步共享制度,包括企業、車、司乘人員年審資料、各種車輛營運統計等信息;二是建立聯動制度,在檢查過程中如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電話、局域網等方式告知相關單位,并要求協助方應第一時間響應,立即予以協助,對一般性、較復雜的協作、協辦件,應在一周內或是一定時限內給予辦理并回應,對影響大、情況嚴重的協作、協辦件,應第一時間報局機關,由局機關統一組織處置。
9、負責本單位人員、設施、設備、車輛的安全管理,責任到處室和人員,預防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10、遇有特大道路交通行車事故,按“局應急預案”要求,隨分管局長或受局領導委托帶隊前往救援處理。參與本系統內重特大道路行車責任事故的調查處理。
篇3:港航管理處處長崗位安全職責
1、向分管局長負責,按照“管行業,審批許可證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對本單位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監督管理負責。
2、認真執行國家、上級和行業主管部門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章制度,對全市水上運輸管理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負有指導和監管的責任。
3、負責建立健全水上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標準、辦法、規定和指導性文件。
4、定期召開本單位和水上交通安全會議,研究分析安全生產形勢,及時解決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方案,組織開展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治理整頓等重大活動。
5、定期組織開展水上交通運輸安全大檢查,督導水運企業按期完成本單位、局機關和上級下達的“事故隱患”問題的整改。
6、負責匯總、統計全市水上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情況和專項工作總結匯報,及時提出工作意見和措施。
7、建立協調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建立信息同步共享制度,包括企業、船年審資料、特種人員從業資格證等信息;二是建立聯動制度,在檢查過程中如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電話、局域網等方式告知相關單位,并要求協助方應第一時間響應,立即予以協助,對一般性、較復雜的協作、協辦件,應在一周內或是一定時限內給予辦理并回應,對影響大、情況嚴重的協作、協辦件,應第一時間報局機關,由局機關統一組織處置。
8、負責本單位車輛、設備、設施和人員的安全管理,責任到人,預防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9、遇有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按“局應急預案”,隨分管副局長或受局領導委托帶隊前往救援處理。工作需要,參與本市水上特大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