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yè)公司火災應急救援預案6
物業(yè)公司火災應急救援預案6
(一)臺風侵襲
*防臺準備
1.制定全年防風防臺計劃,落實臺風處置預案及期間當值表及責任人,人員聯(lián)絡名單;
2.臺風季節(jié)到來,提前作好防臺準備,查看防臺物質齊備適用,檢查疏通相應管路,組織防臺領導小組人員開會,預演防臺步驟;
*臺風到來前
3.密切關注最新的天氣消息,發(fā)出臺風公告:告知臺風事宜并提醒業(yè)戶一些必要安排,告知緊急聯(lián)絡電話;
4.檢查物業(yè)內設施、設備,保護及穩(wěn)固;
①各區(qū)域高空懸掛物件是否牢固,有無松脫;
②各機房(電梯、水泵、電機房等)是否安全,備用電機是否可以隨時開動;
③天臺水箱、天線等物件是否牢固,有無不安全因素;
④物業(yè)內所有管道、閥門是否正常,有無堵塞,滲漏及失靈;
5.負責檢查所有客房門窗內關閉情況,有無各類危險情況(如花盆在窗臺,易墮落物件在陽臺);
①鎖緊窗門;
②玻璃貼上防風膠紙(必要時),避免爆裂;
③裝上防風卷閘或防風板(如有);
6.建筑物若有維修棚架、圍板或吊船等物體在外置放,應檢查是否安全及穩(wěn)固,如有需要須移走或通知施工隊做好防風措施;
7.全面檢查物業(yè)防風措施,查看各處下水道、落水管、雨水渠等,并及時通知清潔部或協(xié)助維修部清除可能引起淤塞的垃圾、泥沙及雜物;
8.備好沙包、雨衣、頭盔、水靴、繩索、后備照明等緊急用具以隨時應用;
9.應加強與部門的聯(lián)絡,加強巡檢力度,發(fā)現問題及時反映并督促有關部門改進;
*臺風中
10.逗留室內安全位置或進入指定防風處;
11.佩帶硬身安全帽(如外出);
*臺風后
12.觀察臺風消息及預防余風;
13.照顧受傷人士;
14.清理受損范圍,注意避免受傷;
15.設備部及物業(yè)部主管巡視所轄區(qū)域內的物業(yè),統(tǒng)計受損情況;
16.清理淤塞渠口雜物,補充緊急用具;
17.事后填寫《事件報告》呈交服務中心。
(二)電力故障
1.物業(yè)管理員及秩序維護員應清楚物業(yè)內配電房、水泵房、發(fā)電機房、電梯機房等電力設備、電源總閘及樓層分閘的位置,經常協(xié)助設備班檢查其工作狀態(tài);
2.設備班應經常性演練斷電的切換操作,以便緊急情況下訓練有素地處理;
3.發(fā)生電力故障時,應立即通知維修班及時修理,客戶服務部應發(fā)出告示通知各客戶;
4.任何情況下,除專業(yè)維修人員外,其他人員均不得自己進行修理,以避免發(fā)生危險事故;
5.秩序維護部要加強出入口的人員檢查,防止有人趁機混入作案,并對圍墻等區(qū)域增加巡視人員、次數;
6.秩序維護隊平時應預備應急電燈,充好電源,保證停電期間的巡查時照明使用;
7.如停電事故可能導致停水或電梯停運等事故發(fā)生,則在停電前應早作準備,告知客戶或加以防范;
8.記錄一切有關資料并填寫《事件報告》呈交服務中心。
(三)交通意外
*一般而言,交通意外可分為四大類:
1.意外中無人受傷,但引起車輛或物業(yè)設施受損;
2.意外中有人受傷,并引起車輛或物業(yè)設施受損;
3.意外中僅僅發(fā)生人員受傷;
4.意外中僅僅發(fā)生車輛或物業(yè)設施受損。
*但無論如何情形,秩序維護員人員到達交通事發(fā)現場,首先要防止現場再有意外事件發(fā)生,排除惡性的連鎖反應,其步驟如下:
1.無人受傷的交通意外:
①維持秩序,使現場交通恢復通暢無阻;
②財物、車輛受損時,先進行拍照存查;
③如意外事件中可能危及其他人員,應設置圍護區(qū)加以局部封鎖,必要時還須樹立警告標志;
④如有需要,通知維修人員到場采取措施;
⑤在處理財物損害賠償時,如爭議較大,根據情況而決定是否需要報警。不可自行作主,應當及時報告服務中心或有關職能部門;
⑥記錄一切有關資料,并寫《事件報告》呈交服務中心。
2.有人受傷的交通意外:
①立即報警;
②指揮交通,給予尾隨車輛警示并繞行;
③傷勢嚴重者先報120,并進行拍照存查;
④派員協(xié)助維持現場秩序;
⑤及時取證、記錄現場情況,保護現場,報警等候處理,必要時,對事故現場進行錄像、拍照取證;
3.在現場尋找是否有目擊證人,待警員到場立即報告;
4.交通失事后,如有人受傷,則在警方未到場前,肇事車輛不得移或駛離原位;
5.事后記錄一切有關資料,書寫《事件報告》呈交服務中心。
(四)水管爆裂
1.尋找水管爆裂,造成水浸的原因;
2.關閉有關水閥或總閘,切斷水源,如當時無法迅速關閉,則借助衣物、消防水帶等引領水流離開電梯等危險區(qū)域;
3.如水浸是由于水管爆裂所引起,應立即通知設備班進行搶修;
4.利用沙包遏止水勢蔓延到其它區(qū)域;
5.當警鈴報警時,監(jiān)控中心當值人員應立即通知設備員,并告知其報警位置;
6.將接近水浸地區(qū)的電梯升高及暫停使用;
7.通知清潔部利用拖畚、掃把及潛水泵等工具清理現場,并打開門窗或用抽濕機(風扇)吸干水分;
8.清理現場前,有條件的應當拍照記錄;
9.事后將有關資料包括水浸原因、涉及面積,破壞程度、搶修過程等記錄并填《事件報告》呈報。
(五)氣體泄漏
1.監(jiān)控中心應備好煤氣公司的電話,以便緊急情況下聯(lián)絡;
2.物業(yè)管理員、秩序維護員應熟知物業(yè)內使用何種氣體燃料及氣體管道的走向、開關等正確位置;
3.接到氣體泄漏報告或異味時,應迅速前往現場;
4.到達現場,切勿按門鈴或觸動任何電器及開關,以免發(fā)生爆炸,只能設法打開門窗,以疏導氣體;
5.關閉氣體總閥,如發(fā)覺氣體泄漏未能受控或廣泛擴散,須立即報警及通知專業(yè)公司;
6.封鎖現場,禁止任何人企圖進入,同時由物業(yè)部通知其他住客離開;
7.如發(fā)現傷員、中毒者,先設法轉移到空曠、開闊地帶,保證空氣流通、新鮮,同時拔打救護電話等待救援;
8.在現場切勿使用對講機、手機等任何電器;
9.進入現場不能開燈,并熄滅現場及鄰近室號、樓層的所有明火,防止引起火災;
10.事后將有關資料記錄并填《事件報告》呈報。
(六)高空墜物
1.高空墜物是涉嫌犯罪的一項嚴重事件,接到該類投訴,必須采取下列行動:
①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調查,設法尋找作惡者;
②如有需要須向作惡者發(fā)出嚴重警告,并向警方報案;
③如未能查明作惡者,物業(yè)部應發(fā)文通知所有客戶,指出該行為的危害性與違法性;
④拍照存案,必要時錄像取證。
2.如高空墜物已引起人員傷害,秩序維護員人員應當:
①視情況而定是否需要將傷員送往醫(yī)院或拔打120救護電話,派員在路口引導;
②立即通知警方,并協(xié)助開展偵查,設法查明肇事人;
③物業(yè)部應協(xié)助秩序維護員尋找證人,提供入住情況等資料;
④封鎖現場,拍照取證,保護現場,維護秩序;
⑤記錄一切有關資料及注明警方立案檔號;
3.事后書寫《事件報告》呈交服務中心。
(七)電梯故障
1.監(jiān)控中心備有電梯維修公司最新電話號碼,以便緊急情況下聯(lián)系;
2.電梯發(fā)生故障,先通知專業(yè)維修人員搶修,如有人員被困,可用電話安慰被困人"被困事項已知,正加緊處置",同時,攝像定格該電梯,隨時關注并攝像。如有可能在場就近安慰被困者,保持與被困者聯(lián)絡,讓他們知道救援行動已經開始;
3.在修復前,設備部應掛好"暫停服務"告示牌,如需開梯作業(yè),則在梯門外加隔離繩;
4.如修理時間較長,物業(yè)部應通知各業(yè)戶,需
24小時以上,由服務中心發(fā)公告說明;
5.秩序維護員切勿自行企圖開啟電梯門救援被困者,除非由有操作資格的維修人員處理,一般情況下,先關閉主機電源再安排救人;
6.如果電梯維修人員在30分鐘后,仍未到現場處理,或被困者中有孕婦、老人、病人需要救援,可報警,待消防人員到場處理;
7.被困者救出后,必須主動了解是否無恙,如有人不適,應立即致電救護車送院治療;
8.盡可能留下被困人的姓名、地址、聯(lián)系電話以便聯(lián)系或報險;
9.記錄一切有關資料,并寫出《事件報告》呈交服務中心。
注意事項:
①處理冷靜,首先注意被困者的安危;
②日常注意觀察電梯運作狀況,有異常及時報服務中心跟進。
(八)火警
*防火安排
1.制定消防管理制度,確定管理指揮小組和義務消防隊人員組成;
2.儲備滅火物資,定期檢查,作聯(lián)動測試,確保處于適用狀態(tài);
3.組織人員培訓和演習(急救、滅火、跑位等);
4.制作消防管理預案,并定期演練;
*滅火
5.接到火警預報,立即現場查看;
6.確定屬于誤報才可消音;
7.通知當值最高管理人員;
8.現場處理員工注意客戶安全措施;
9.用準確滅火器滅火,適時由滅火轉為組織逃生;
10.安全環(huán)境許可時,開啟門及通道,以免阻塞逃生之路;
11.監(jiān)控人員做好錄像和整體組織調度;
12.維修人員作好走火區(qū)域電源切斷及保證水的供應;
13.門崗人員作好人流控制,只出不進,引導急救車輛車道通暢并引導消防車輛至水接駁口;
14.其他員工作好人員疏散及安撫工作;
15.必要時撥打119報警;
16.協(xié)助消防員滅火;
17.通報服務中心主任;
*后繼處理
18.記錄一切有關資料,并寫出《事件報告》呈交服務中心;
19.拍照留存,必要時報險理賠。
注意事項:
①秩序維護員人員應熟悉消防設備、滅火器、水喉位置;
②走火通道嚴禁堆放雜物,防煙門必須保持關閉;
③即使是假火警,亦現場查看后再消警。樹立"火警無誤報"的觀念,時刻保持警惕性。
(九)災難現場(塌樓、爆炸等)
1.立即致電110報警,清楚說明何種災難,確實地點及目前情況;
2.立即通知管理人員到場;
3.現場注意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災難現場環(huán)境惡化,危害生命財產;
4.救護傷者,在可能情況下?lián)尵缺焕е耸?
5.協(xié)助有關人員控制或封鎖災區(qū);
6.協(xié)助管理人群秩序及交通,以便緊急車輛盡速到現場搶救;
7.拍照留存;
8.填寫《事件報告》呈報。
注意事項:
①處理必須冷靜;
②盡力保護任何人生命財產。
(十)供水中斷
1.發(fā)生供水中斷,設備班當值人員應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了解情況,查明事故原因,及時作出處理;
①如屬于水泵控制系統(tǒng)出現故障,導致供水中斷,應將水泵工作狀態(tài)由自動變?yōu)槭謩?并及時排除故障;
②如果是水閥出現故障,在有配件情況下,及時更換;沒有配件時進行修理,暫停使用,待配件到位后更換;
③檢查供水總閥是否正常,如人為關閉,及時打開,并將情況反饋設備班長及設備部主任;
2.如屬水廠停水,應告知物業(yè)部向業(yè)戶做好解釋工作。
3.恢復正常供水后,巡視供水范圍,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4.填寫《事件報告》呈報。
(十一)排水、排污系統(tǒng)堵塞的處理
1.當發(fā)現或接到業(yè)戶投訴排水、排污系統(tǒng)堵塞時,及時報告主管并通知設備員到達現場;
2.當情況不嚴重時,組織人員分析堵塞原因,進行疏通;
3.當情況緊急時(如回噴等),打開此堵塞管道下端合適部位檢查口幫助排泄,然后進行疏通,同時清理回噴現場。
4.填寫《事件報告》呈報。
(十二)停電
1.如發(fā)現臨時/突然停電情況時,秩序維護員應立即用對講機或對講電話通知設備員確定停電范圍。
2.堅守崗位,服從領班命令,統(tǒng)一調配,不準驚慌,更不允許亂跑喧嘩。
3.協(xié)助提供臨時照明,保證公共區(qū)域安全,以防不測,堅守崗位,加強巡視。
4.領班協(xié)助現場指揮,配合工程維修人員搶修,協(xié)調各中心工作,增派力量到達指定部位。
5.做好單元安定和防范工作,并向業(yè)戶解釋及安慰業(yè)戶。同時注意外圍巡視,檢查進出人員和物品,防止有人故意搗亂和破壞。一旦電力恢復正常后,每位秩序維護員巡視單元設施是否正常或有可疑情況。
6.事后填寫《事件報告》呈交服務中心。
篇2:公司火災應急救援預案:應急響應
某公司火災應急救援預案:應急響應
六、火災事故應急響應
1.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根據火災事故的級別,發(fā)生特大、重大事故后、一般事故需要擴大應急或有以下情形:
⑴火災現場火勢未得到有效控制。
⑵可能對廠區(qū)員工、設備構成極大威脅。
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
由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啟動《****股份有限公司火災應急救援預案》,成立火災事故現場指揮領導小組。
2.應急救援原則
應急救援過程中要堅持"救人重于救火"、"先重點,后一般"、"先控制后消滅"、"杜絕二次事故和救援過程對環(huán)境二次污染"、"以專業(yè)消防隊為主,其他經過訓練的或有組織的非專業(yè)力量為輔"的原則。
3.火災事故應急響應程序
⑴火災事故發(fā)生后采取的措施
火災事故發(fā)生后,由成立的火災事故現場指揮領導小組負責協(xié)調指揮應急救援工作,如果節(jié)假日或夜間發(fā)生特大、重大火災事故,則由公司值班領導、加班人員、保安及各生產部門、倉庫的值班人員組成火災事故現場臨時處置組,進行前期的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工作。待指揮領導小組到達后,接替現場臨時處置組繼續(xù)工作。
①重大火災事故發(fā)生后,火災事故現場人員應當立即報告部門負責人或值班人員,并積極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防止火災事故蔓延擴大。
②發(fā)生火災部門,應當立即向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提出啟動公司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建議,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批準后立即實施。
③應急預案啟動后哦,有關部門和人員應當根據預案規(guī)定的職責要求,服從指揮領導小組的統(tǒng)一指揮,立即到達規(guī)定崗位,采取有關的控制措施。
④領導小組到達火災現場后,迅速了解火災情況和救援狀態(tài)。
⑤領導小組指揮探測火災現場危險物質情況,建立現場工作區(qū)域,確定重點保護區(qū)域,制定防護行動方案,設定隔離管制方案。
⑥當確定重大火災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時,領導小組應上報指揮部請求天津市消防局、天津市安監(jiān)局等政府有關部門緊急支援。
⑦領導小組指揮救援隊伍或協(xié)助當地政府的救援組織開展傷亡人員的救護、火災危害的控制。
⑧火災現場各處置小組組織或配合事故的調查分析,適時恢復生產。
⑨根據事故發(fā)展態(tài)勢,領導小組指揮救援隊伍疏散、撤離。
⑩現場所有危險因素被消除時,指揮部宣布應急狀態(tài)結束。
(11)有關領導慰問傷亡人員及其家屬,安撫受到影響的群眾。
⑵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根據火災現場及周圍情況,按照附件三《緊急疏散集合點說明》進行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緊急疏散時應注意:
①迅速將警戒區(qū)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②離火源比較近的人員,需要佩戴防毒面具等個體防護用品。
③應向上風向轉移,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按安全通道標識方向,由專人引到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qū)。
④由安全疏散組負責在緊急疏散集合點進行人員的清點,查清是否有人仍留在著火區(qū),以便采取進一步的救援措施。
⑶現場警戒
為防止無關人員誤入火災現場造成傷害,劃定火災事故現場警戒區(qū)范圍。
①警戒區(qū)范圍是以火災中心半徑為50米的圓形區(qū)域。特殊火災,如化學品的火災、爆炸等,警戒區(qū)半徑為100米。
②警戒區(qū)外的道路疏導由現場警戒組負責。禁止無關車輛和人員進入,并負責指明道路繞行方向。
⑷搶險救援
㈠搶救原則
①發(fā)生傷亡事故,搶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爭,及時、果斷、正確,不得耽誤、拖延;
②救援人員進入火場區(qū)域必須兩人以上分組進行;
③救援人員必須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救護;
④救援人員必須聽從指揮,了解火場情況,防護器具佩戴齊全;
⑤迅速將傷員抬離現場,搬運方法要正確。
㈡搬運傷員時需遵守下列規(guī)定:
①根據傷員的傷情,選擇合適的搬運方法和工具,注意保護受傷部位;
②呼吸暫時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傷員,禁止背運,應使用擔架或雙人抬送;
③搬運時動作要輕,不可強拉,運送要迅速及時,爭取時間;
④嚴重出血的傷員,應采取臨時止血包扎措施;
⑤救護在高處作業(yè)的傷員,應采取防止墜落、摔傷措施;
⑥搶救觸電人員必須在脫離電源后進行。
㈢人員監(jiān)護
參加救援、救護的人員以互助監(jiān)護為主,按照必須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救援的原則處理。在救援中因為不可預見的因素而導致隊員受傷的,其他救援人員發(fā)現時必須向領導小組報告,并做出是否申請支援的決定,若申請志愿時,由領導小組下達預備救援人員進入火災現場參加救援的命令。
㈣異常情況下?lián)岆U人員的撤離條件
①火災已經失控;
②應急救援、搶險隊員個體防護裝備損壞,危及隊員的生命安全;
③可能或突然發(fā)生劇烈爆炸,危及到現場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
㈤火災事故應急處理和控制措施
因火災發(fā)生位置、可燃物種類、可燃數量等不同,發(fā)生火災后,應急處理和控制措施也不同。具體應急處理和控制措施見"各生產部門、倉庫分預案"。
⑸受傷人員現場醫(yī)療急救
㈠燒傷的現場急救:
燒傷分為物理性燒傷和化學性燒傷。
①化學性燒傷現場急救:立即脫離火場,迅速清除傷員患處的殘余化學物質,脫去被污染或浸濕的衣褲,用自來水反復沖洗燒傷的部位,以稀釋或除去化學物質,時間不應少于半小時。沖洗后可用消毒敷料或干凈被單等物覆蓋傷面以減少污染。
如發(fā)生酸堿化學性眼損傷,要立即用大量細流清水沖洗眼睛,但要注意水壓不能高,還要避免水流直射眼球和用水揉搓眼睛。沖洗時要睜眼,眼球要不斷地轉動,持續(xù)20分鐘左右。然后將眼睛用紗布或干凈手帕等物蒙起,送往醫(yī)院治療。
②物理性燒傷現場急救:立即去除致傷因素,火焰燒傷時,應就地滾動,或用棉被、毯子等覆蓋著火部位,切忌奔跑、呼喊,以手撲火,以免助火燃燒而引起頭面部、呼吸道和手部燒傷。
呼吸道燒傷的要置于通風良好的地方,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氧氣吸入,并迅速送往醫(yī)院治療。
在急救中,對危急病人生命的
合并傷,應迅速給予處理,如活動性出血,應給予壓迫或包扎止血。開放性損傷爭取滅菌包扎,合并顱腦、脊柱損傷者,應在注意小心搬動。合并骨折者,給予簡單固定等。
㈡觸電的現場急救
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拔掉插銷,用干燥的木棍、模板等撥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千萬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屬及潮濕物件作為急救工具。
如觸電者在高空,應預先采取保證觸電者安全的措施。如救人現場很暗應采用臨時照明。
如果觸電者還沒有失去知覺,必須使其保持安靜,觀察2-3小時。
如呼吸及心跳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摩,并送往醫(yī)院救治。切忌不經搶救而長時間運輸,以免失去搶救的時機。
篇3:公司火災應急救援預案:預防與預警
某公司火災應急救援預案:預防與預警
五、火災事故預防與預警
1.火災事故預防
公司設有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安全科負責安全、消防管理工作,各生產部門、倉庫負責具體防火工作。
公司擁有市政供水的室內、室外消火栓及配置在各車間、倉庫、辦公室、宿舍的干粉滅火器。
2.火災事故預警及通訊保障
⑴應急救援辦公室、安全科、各生產部門、倉庫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報告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⑵公司應急聯(lián)系電話(見表一)。
⑶指揮部成員及其聯(lián)系方式見附件一。
⑷火災事故上報原則
火災事故上報執(zhí)行"即刻上報,層層上報,報告清晰"的原則,特殊情況可直接上報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