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現場管理安全用電措施

施工現場管理安全用電措施

2024-07-14 閱讀 1702

  1、編制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技術交底。

  2、施工現場對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指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緣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和現場施工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安全垂直距離。其具體規定如下表:

  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緣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

外電線路電壓(kv) 1以下 1~10 35~110 154~220 330~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 4 6 8 10 15

  注:上、下腳手架的斜道嚴禁設在外線路的一側

外電線路電壓(kv) 1以下 1~10 35
最小垂直距離(m) 6 7 7

  現場施工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安全垂直距離

  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接地與防雷

  ⑴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

  接地類別: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重復接地、防雷接地。

  接地電阻包括:接地電阻、接地體本身的電阻及流散電阻。一般認為接地電阻就是流散電阻。

  ⑵人的跨步電壓一般按0.8m考慮,大牲畜的跨步電壓按1~1.4m考慮。安全電壓額定值的等級為50v、42v、36v、24v、12v、6v。

  ⑶防雷:當雷暴時,在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應盡量少在場地逗留。在戶外或野外作業時,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盡量離開小山、小丘或隆起的小道,盡量離開河邊、鐵絲網、煙囪、孤獨的樹木等。在戶內應注意雷電侵入波的危險,應離開電話線、廣播收音機電源線等設備。雷電時應關閉門窗。4、施工現場的配電線路

  ⑴ 室內配電線路的要求:導線的線路應減少彎曲,導線絕緣層應符合線路的安全方式和敷設的環境條件。導線的額定電壓應符合線路的工作電壓,導線截面積要滿足供電容量要求和機械強度要求,導線連接應盡量減少分支、不受機械作用。線路中應盡量減少接頭,線路布置盡可能避開熱源,應便于檢查。水平敷設的線路距地面低于2m或垂直敷設的線路距地面低于1.8m的線段應防止機械損傷。

  ⑵ 架空線路的要求:架空線路必須采用絕緣銅線或絕緣鋁線,鋁線的截面積大于16mm2,銅線的截面積大于10mm2。架空線路嚴禁架設在樹木、腳手架及其他非專用電桿上,且嚴禁成束架設。架空線路的檔距不得大于35m,線間距不得大于30mm,架空線的最大弧垂處與地面最小距離(施工現場一般為4m,機動車道為6m,鐵路軌道為7.5m。

  ⑶ 電纜線路的要求:確定敷設電纜的方式和地點,應以方便安全、經濟、可靠為依據。敷設地點應保證電纜不受機械損傷勤苦他熱輻射。電纜的埋地深度不小于0.6m,并在電纜上下均勻鋪設不小于50mm的細砂,再覆蓋磚等硬質保護層,并在地上插有標志。電纜架空敷設時,應沿墻壁或電桿設置。嚴禁用金屬裸線作綁線,電纜的最大弧度垂距地不小于2.5m。

  5、施工現場的配電箱和開關箱

  ⑴施工現場應設置總配電箱,總配電箱以下設分配電箱,分配電箱下設開關箱。總配電箱裝設位置應便于電源引入,靠近負荷中心,減少配電繢,縮短配電距離。開關箱與所控制的用電設備的距離不宜過長保證當損傷開關箱開關時用電設備起動、停止和運行情況能在操作者的監護視線范圍之內。

  ⑵配電箱和開關箱的裝設環境應防雨、防塵、干燥、通風,在常溫下無熱源烘烤,無液體浸濺,無外力撞擊和強烈振動,配電箱、開關箱應保證有足夠的工作場地和通道,周圍不應有雜物。配電箱、開關箱的箱體材料一般用鐵板,也可用絕緣板。鐵質箱體應作可靠的保護接零。保護接零應與工作接零相區別。

  ⑶配電箱和開關箱安裝應符合技術要求,工作位置安裝端正、牢固、不倒置、歪斜、松動。移動工配電筱、開關箱應牢固安裝在穩定、堅實的支架上。安裝高度能適應操作,通常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下底面安裝高度為1.3~1.5m,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底面安裝高度為0.6~1.5m。配電箱、開關箱的進出口導線敷設時應加強絕緣,并卡固。進出口線應一律設在箱體的下面,導線不得承受超過導線自重的拉拽力,以防止導線被拉斷或在箱內的接頭被拉開。

  ⑷加強對配電箱、開關箱的管理,防止誤操作造成危害,由專人負責。配電箱、開關箱的操作人員必須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熟悉掌握有關電器的正確操作方法,上崗應按規定穿戴合格的絕緣用品。

  6、施工現場照明安全要求:經常有人的環境中的照明,如局部照明燈、行燈、標燈等的電壓不得超過30v。潮濕場所或金屬管道照明不超過12v。行燈電源線應使用橡套纜線,不得使用塑料軟線。辦公室、宿舍的燈,每盞應設開關控制,工作棚、場地采用分路控制。

  7、配電箱、開關箱、電氣線路、用電設備和保護設施進行檢查處理應專業人員完成。

  8、項目經理部組織有關人員對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進行不定期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

篇2:易燃易爆環境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易燃易爆環境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1)供用電設施投人運行前,用電單位應建立、健全用電管理機構,組織好運行、維護專業班組,明確管理機構與專業班組的職責。

2)用電單位應建立、健全供用電設施的運行及維護操作規定;運行及維護人員必須學習這些操作規定,熟悉本單位的供用電系統。

3)用電單位必須建立用電安全崗位責任制,明確各級用電安全負責人。

4)用電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5)施工現場供用電電氣設備及電力線路的選型和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及《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6)在易燃、易爆環境中,嚴禁產生火花。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取安全措施。

7)照明燈具應選用防爆型,導線應采用防爆橡膠絕緣線。

8)使用手持式或移動式電動工具應采取防爆措施。

9)嚴禁帶電作業。更換燈泡應斷開電源。

10)電氣設備正常不帶電的外露導電部分,必須接地或接零。保護零線不得隨意斷開;當需要斷開時,應采取安全措施,工作完結后應立即恢復。

篇3:腐蝕環境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腐蝕環境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1)供用電設施投人運行前,用電單位應建立、健全用電管理機構,組織好運行、維護專業班組,明確管理機構與專業班組的職責。

2)用電單位應建立、健全供用電設施運行及維護操作規定運行,維護人員必須學習這些操作規定,熟悉本單位的供用電系統。

3)用電單位必須建立用電安全崗位責任制,明確各級用電安全負責人。

4)用電作業人員需持證上崗o

5)變電所、配電所宜設在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不宜設在腐蝕性物質裝置的下風側。

6)變電所、配電所與重腐蝕場所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15―11的規定。

表15―11變電所、配電所與重腐場所的最小距離(單位:m)

工類腐蝕環境Ⅱ類腐蝕環境

露天變電所、配電所5080

室內變電所、配電所3050

注:工類腐蝕環境和Ⅱ類腐蝕環境的確定應符合國冢現行標準規范的規定。

7)6~lOkV配電裝置設在戶外時,應選用戶外防腐型電氣設備。

8)6~10kV配電裝置設在戶內時,應選用戶內防腐型電氣設備。戶內配電裝置的房外部分,可選用高一級或兩級電壓的電氣設備。

9)在腐蝕環境的lOkV及以下線路采用架空線路時,應采用水泥桿、角鋼橫擔和耐污絕緣子。絕緣子和穿墻套管的額定電壓,應提高一級或兩級。1kV及以下架空線路,宜選用塑料絕緣電線或防腐鋁絞線。1kV以上架空線路,宜選用防腐芯鋁絞線。

10)配電線路宜采用全塑電纜明敷設。在工類和Ⅱ類腐蝕環境中,不宜采用絕緣電線穿管的敷設方式或電纜溝敷設方式。

11)腐蝕環境中的電纜芯線的中間不宜有接頭。電纜芯線的端部,宜用接線鼻子與設備連接。

12)密封式配電箱、控制箱等設備的電纜進、出口處,應采取密封防腐措施。

13)重腐蝕環境中的架空線采用鋼導線。

14)重腐蝕環境中的照明,應采用防腐密閉式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