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期限規定辦法
病假期限規定【1】
疾病或非因工負傷休假日數應按實際休假日數計算,連續休假期內含有休息日、節假日的應予剔除。
而以上公式中提到的計薪日概念,是指國家規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例如小馮單位的制度工作日是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6月份單位制度工作日是20天,如果是5月份就得加上“五一”3天法定休假日,而不是統一的國家規定的20.92天月平均工作天數。
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2】
1、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3、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后,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后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4、勞動法第四十八條中的“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最低工資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單位支付的伙食補貼,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社會保險福利。
5、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病假工資計算方式【3】
1、對于病假工資,用人單位可以在合同中與職工進行約定,只要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的80%就可以。
根據勞動部《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中的規定,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調整為0.9天和67.4小時,可以照此折算出員工日平均工資。
2、對于事假工資,企業完全可以不支付。
3、職工請事假(含病假)期間的工資待遇,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實行照發工資的制度。
企業根據職工的不同性質而實行不同的制度,企業中的工人由于享受加班加點工資待遇,所以一般在事假期間不發工資;企業中的行政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不享受加班加點工資待遇,請事假每個季度在兩個工作日以內的,照發工資,超過兩個工作日以上的,其超過天數不發工資。
職工休探親假期間的工資待遇,在規定的探親假期間和路程期間內,照發本人的標準工資。
職工本人結婚或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時,經過單位領導批準,給予一至三天的婚喪期。
職工結婚時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職工在外地的直系親屬死亡時需要職工本人前去料理喪事的,可以根據路程遠近,給予路程假。
在批準的婚喪假和路程假期間,工資照發。
職工可以享受本單位的帶薪年休假。
年休假一般為5至15天。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醫院疾病診斷證明病假證明制度
醫院疾病診斷證明和病假證明制度
一、疾病與病假證明,必須由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臨床醫師開具,并加蓋醫療證明專用章。
二、診斷證明必須按《國際疾病分類9》(ICD-9)或《國際疾病分類10》(ICD-10)進行書寫,不得自創病名。
三、住院醫師有權開具二周內的病假證明,主治醫師有權開具三周內的病假證明,副主任及以上醫師有權開具四周內的病假證明。如病假超過上述規定時間,需有上級醫師雙簽名或科主任簽名。最長病假,不得超過三個月。開具病假證明時須注明病假起止日期。
四、疾病證明須依據充分,與病歷記載內容相符,如尚待確診,須注明。病假證明的休假時間,須客觀、真實,符合疾病的診療需要,休假時間在病歷中須注明。
五、臨床執業醫師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范圍內開具疾病與病假證明,不得跨科開具證明。
六、本院職工的各類醫學證明按醫院相關規定執行。
七、實行診斷證明書院、科兩級管理,醫療業務科負責統一發放和管理,科主任負責各臨床科室內診斷證明書的調配和管理。診斷證明書為同一編號的兩聯,醫生必須在兩聯上按內容同時詳細書寫,證明聯交付患者,存根聯由各科室暫行保管,定期上交醫療業務科存檔并換取新的診斷證明書。
八、臨床執業醫師開具疾病與病假證明必須嚴肅、慎重,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各臨床科主任必須按照規定進行診斷證明書的管理。一經發現有開具證明不規范(包括存根)、跨科開具證明、濫開病假、弄虛作假、管理混亂等情況,對相關科室或責任人作扣款100至500元的處罰,造成醫療糾紛的進一步追究責任。
收銀制度
篇3:公司病假事假制度
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公司對于員工的病假和事假如何制定相關的制度,如何按規定辦事呢以下是公司病假事假制度范文,可供參考。
一、請假制度
員工因病因事需休工者,必須執行請假制度,未經批準擅自誤工者,按曠工處理。
(一)事假。在通常情況下,員工必須持請假條事先向領導請假。特殊情況,可通過電話向領導請假。請假要按下級向上一級領導請假的原則,工人請假一天由段長批準,二天由部長批準,三天以上者,由主管經理批準。
(二)病假。病休兩天以上者,要持市級醫院診斷書請假。
(三)根據國發(82)59號文件規定,員工無正當理由曠工,經批評教育無效,連續曠工時間超過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曠工時間超過十天的,予以除名。
二、假期待遇
(一)事假待遇
管理人員享受一年十四天事假待遇(只限當年),超過十四天的事假,扣發工資。因工作需要占用節假日的,經領導批準,原則上可在淡季串休。
享受加班加點工資待遇的人員(只限生產工人),不享受一年十四天事假待遇。請一天事假扣一天工資。
(二)節日加班待遇
1、由于我公司生產季節集中的特殊性,生產工人享受節日加班待遇,根據國務院《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規定,屬于節日加班范疇內的有,新年放假一天(1月1日);春節放假三天(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國際勞動節放假一天(5月1日);國慶節放假二天(10月1日至10月2日),節日串休不計入加班范疇之內。
2、加班工資的計算依據,加班日工資以月基本工資和月平均25.5天為基本工作日為依據,計算出日工資額。
3、節日加班的工資報酬,即另支付給工人工資的200%的報酬。
4、臨時雇工、季節工及農民工不享受節日加班待遇。
(三)病假待遇
1、按黑勞險字(1987)207號文件,員工患病(非因工負傷,下同)停工治療在六個月以內的短期病假工資為:
(1)本行業連續工齡不滿五年的,按本人標準工資的百分之六十發給;
(2)本行業連續工齡不滿十年的,按本人標準工資的百分之七十發給;
2、員工患病停工治療在六個月以上的長期病假,其生活救濟費標準為:
(1)本行業連續工齡不滿十年的,按本人標準工資的百分之六十發給;
(2)本行業連續工齡不滿二十年的,按本人標準工資的百分之六十五發給。
3、病假時間計算,應在當年內累計計算,對跨年連續病休的,應連續計算病休時間。
4、凡弄虛作假,開假證明病休的,一經查出,應按曠工處理,同時扣回已發的病假工資。
(四)婚喪假
1、員工本人結婚或員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和子女)病故,給予三天假的待遇。
2、在批準的婚喪假和路程假期間,員工工資照發。途中的車船費,全部由員工自理。
(五)產假
根據國務院(88)9號文件之規定,女職工正常產假九十天,難產或雙生另加十五天。
以上假期,如超過規定天數者,一般按事假處理,如本規定與上級有關規定有抵觸時,按上級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