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食堂管理規定辦法
機關食堂管理規定【1】
為更好地保障機關工作人員中午就餐,節約開支,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食堂工作人員職責
(一)食堂管理員職責:
1、負責采購物品的鑒定、驗收和監督管理。
2、負責建立食堂物品臺帳,對物品使用全過程進行動態監督管理。
3、負責炊事員的日常工作安排和事務管理。
4、在特殊情況下,食堂需要幫助料理廚務時,負責組織機關幫廚人員。
5、與炊事員共同擬定每周食譜。
(二)炊事員職責:
1、負責日常飲食的采購和加工,與管理員共同擬定每周食譜。
2、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的思想,學習研究營養學,不斷改進炊事技術,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搞好職工用餐服務。
3、做好廚房廚具的維護保養工作,保證正常使用。
4、搞好個人衛生、食堂衛生,保持環境整潔。
5、下班前要對食堂的水、電、氣、門窗等進行安全檢查,嚴防安全事故發生。
第二條食堂物品及財務管理制度
(一)所有物品均應登記造冊并由專人管理。
(二)管理和使用人員對所管理和使用物品要熟知其技術性能和維護保養方法,以經常保持其性能良好,整潔干凈。對所管理物品的非正常損壞要負經濟連帶責任。
(三)管理人員應對采購人員購進的食品原材料的數量、質量、價格以及安全情況進行檢查驗收,驗收無誤后采購人員、食堂管理人員分別在購物發票上簽字確認,并作為記賬憑證,對檢查驗收安全合格的食品原材料交炊事人員進行食品加工。
第三條機關人員就餐管理制度
(一)機關食堂承擔工作人員中午就餐。
(二)機關全體工作人員每日上班后9時前先到值班室確認中午是否在食堂就餐,需要在食堂就餐的,在當日就餐人員表格內劃簽名簽到,食堂按簽到供餐。
在當日就餐人員表格上簽到后沒有在食堂就餐的,當天就餐費用在工資中照扣。沒有在當日就餐人員表格上簽到的,食堂原則上不予供餐,要求供餐的,在其工資中扣除當天常規就餐雙倍的費用。
(三)就餐人員進入食堂后不得大聲喧嘩,食堂工作人員按照當日就餐簽名表上的名單依次分餐,并做好標記。對未簽名要求就餐的做好記錄。
(四)在餐廳就餐人員應根據自己用餐量取餐,避免浪費,主副食品不得帶出食堂,飯后應將自用餐具和剩飯放在指定位置。
(五)非食堂工作人員不得進入食品加工操作間。
第四條食堂衛生管理制度
(一)應有紗門、紗窗、紗罩,保持無蠅。
(二)每餐后要及時進行環境擦掃,保持環境整潔。
(三)保持排水暢通,污水應及時倒入污水池,不積存臟水污物。
(四)禁止在食堂飼養家禽家畜,禁止攜帶有毒化學藥劑等進入食堂。
(五)盛生食物和熟食物的容器不得混用;切生食物和切熟食物的刀板不能混用并分別保管。
(六)小炊具用后要及時清洗晾干、放置有序;較大的炊具用后以熱水洗凈擦干,每周用堿水刷洗一次;機械用具用后熱水洗凈,擦干保存。
第五條炊事員個人衛生管理制度
(一)定期接受衛生部門的健康檢查。
(二)做到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
(三)上班時不吸煙,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儀表整潔。
(四)禁止穿工作服離開廚房、食堂或做與制作飯菜無關的工作;工作前、便后或接觸臟物后必須洗手。
(五)不能對著食物咳嗽、打噴嚏,不能用工作服擦鼻涕、擦汗、擦手或廚具等,不能隨地吐痰。
第六條加強機關食堂規范化管理
(一)機關食堂實行賬、錢、物分開管理,由辦公室分別安排專人負責,各項收支做到日清月結。
(二)成立機關食堂管理小組,加強食堂管理,提出改進飲食服務的意見,監督食堂開支情況。
(三)機關每名工作人員都有對機關食堂管理和服務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權利和義務,有關意見和建議可隨時向每位機關食堂管理小組成員反映。
(四)機關食堂管理小組成員要注重聽取每名干部職工對食堂伙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將大家的意見反饋給食堂管理人員,促進伙食改進。
(五)機關食堂管理小組發現食堂管理和服務中存在問題,可隨時召開機關食堂管理小組工作會議,及時告知管理人員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以確保機關食堂管理規范,服務良好。
機關食堂管理規定【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推動中央國家機關食堂工作的改革,逐步實現規范化管理,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更好地為機關工作和職工生活服務,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中央國家機關食堂(以下簡稱食堂)是實行內部核算的集體福利性機關后勤服務單位。
第三條食堂的主要任務是:堅持“服務第一”的方針,為機關職工提供衛生、營養、方便、經濟的就餐服務;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努力挖掘自身潛力,積極擴大服務范圍,增加服務項目,方便職工生活,增強內部活力。
第四條食堂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是:
(一)食堂受本單位機關后勤主管部門的領導,并接受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行業指導;
(二)實行多種形式的承包責任制,做到責、權、利相結合,努力提高勞動效率和經濟效益,減少行政經費支出;
(三)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四)貫徹“按勞分配,獎優罰劣”的原則,充分調動食堂職工的積極性;
(五)建立食堂管理工作會議制度,加強食堂內部的民主管理。
第二章業務管理
第五條采購工作應做到品種對路,質量可靠,價格合理。數量適當,購貨及時,努力降低采購成本,嚴格遵守國家糧、油及其它副食品供應政策。
第六條保管工作要加強入庫、存庫、出庫三個環節的科學管理,做到貨物出入庫及時,驗收核對手續嚴格;定期盤庫、數量準確,帳貨、帳卡相符;發揮倉儲設備的效能,降低保管費用;采取相應措施,防火、防盜、防鼠、防蟲、防霉變、防殘損。
第七條食品加工要加強計劃性,建立每周食譜制,制定食品質量標準,建立各項操作規程,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做到食品加工時間省,損耗小,質量優,銷路暢。搞好單項核算。
第八條銷售工作應堅持文明服務,建立銷售服務規范,改善銷售方式,合理設置銷售窗口和攤點,盡量縮短就餐人員排隊時間,努力為職工提供熱情、方便、快捷的服務。就餐環境要整潔、秩序要好。
第三章服務質量管理
第九條食堂要以提高服務質量為中心,推行全面質量管理。
(一)建立健全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做到工作有計劃,行為有規范,操作有程序,質量有標準,勞動有紀律。要結合機關食堂的特點,從食品質量、花色品種、服務方式、飲食衛生等方面制定服務規范或質量標準,不斷提高食堂的服務水平。
(二)對食堂工作的全過程,即采購、保管、生產加工、銷售等業務工作進行全面質量管理,把事后服務質量的檢查考核同事前各項業務工作的質量控制結合起來。
(三)加強質量檢查與考核,建立質量檢查小組,定期實施質量檢查工作,記錄檢查結果,建立質量檢查檔案,組織職工在日常工作中開展質量自查、互查活動。
(四)主動收集就餐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分析服務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改進工作。
(五)堅持對食堂職工進行質量管理教育,使全體人員了解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樹立質量意識。
第四章財務管理
第十條食堂實行核定管理費收支,定額補助,結余留用,超支不補的內部核算辦法。
第十一條食堂管理費收入包括:機關撥入的定額補助費,外單位人員的搭伙費,以及食堂在保證職工日常就餐需要以外,通過擴大服務項目所收取的管理費。
第十二條機關撥入食堂的定額補助費,按機關編制人數計算,采取經費包干方式,由機關行政財務部門按規定標準逐月撥給。行政單位聯合辦食堂或共用一個食堂的,按此規定執行。
外單位人員(包括職工家屬)在機關食堂就餐,應交納搭伙費,其標準可略高于機關支付的人均補助費定額。
食堂在保證日常就餐外,為滿足機關職工不同層次的需要,擴大服務項目所提供的食品,應按一定比例向服務對象加收管理費。具體標準按本《辦法》第二十二條執行。
第十三條食堂管理費的支出范圍:食堂工作人員的工資,補助工資,職工福利費、公雜費、勞動用品費、差旅費、水電費、燃料費、購置費、維修費及應由食堂開支的其他費用。
房屋維修費、取暖費、單價在一百元以上的固定資產購置費以及長休人員工資由機關行政財務部門開支。食堂的各項開支執行行政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
第十四條食堂職工加班應嚴格控制,確因工作需要必須加班又無法安排倒休的可發加班費。平日和公休日按機關日平均工資的100%發給,法定節假日按機關日平均工資的200%發給。
第十五條食堂管理費收支結余用于建立食堂基金,留給食堂使用。食堂基金分為發展基金和福利獎勵基金。具體比例,發展基金為20%,福利獎勵基金為80%。
食堂的發展基金主要用于改善用餐條件、增加服務項目、節日伙食補助和彌補虧損等方面的開支;福利獎勵基金用于發放書報費、洗理費等福利待遇方面的開支,以及按規定發放獎金和上交獎金超額費。
第十六條食堂職工的獎金,按照中央國家機關的統一規定執行,全年人均獎金限額不超過機關二個半月的平均工資,由福利獎勵基金開支。發放將近超限額部分,按有關規定向行政財務部門交納獎金超額費。
第十七條食堂要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食堂的固定資產要設置帳卡,詳細登記。
第十八條食堂要加強財務管理工作,遵守財經紀律。食堂會計核算執行《中央國家機關食堂會計制度》。
第五章食品成本核算與內部價格管理
第十九條食品成本按制做食品實際耗用的主料、輔料、調料等原材料的進價計算。制做食品所開支的水電費、燃料費,不計入食品成本,由食堂管理費開支。
第二十條建立健全食品成本核算制度,加強成本核算管理,做到單項有核算,每日有匯總,每月有結算,盈虧有分析,堵塞各種漏洞,降低食品成本,為合理制定和調整食品價格提供依據。
第二十一條食堂為保證職工正常就餐需要所提供的食品,以食品成本作為定價標準,年累記盈虧不超過2%。年終如發生伙食虧損,由食堂管理費彌補;如有盈余,應轉入下一年度。
第二十二條食堂在保證職工正常就餐以外,擴大服務項目,為滿足職工不同層次需要所提供的食品,按食品成本加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定價。主要標準是:
(一)對外加工食品、承辦職工宴席,加收管理費不超過食品成本的20%。
(二)小炒、客飯、糕點、鹵醬制品,加收管理費不超過食品成本的10%。
(三)自購農副產品和未經加工的食品,加收管理費不超過食品成本的5%。
第六章勞動管理
第二十三條從實際出發,根據崗位要求,勞動條件和其他方面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職工的勞動定額和勞動定員。
需要補充人員時,應經主管部門和人事勞動部門同意招工。新招的工人不論是合同制工還是臨時工都要經過醫院體檢,患有不適合在食堂工作疾病的,不得錄用。
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的規定,重視勞動保護教育,落實勞動保護措施,逐步改善勞動條件,確保職工的安全與健康。
要照顧女職工的生理特點,嚴格執行國務院發布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注意女職工在經期、孕期和哺乳期的勞動保護。
第二十四條根據工作需要和發展要求,制定各類人員培訓規劃,并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認真組織實施。
要結合培訓,定期對職工進行技術考核,并將考核成績列入職工技術考核檔案,作為職工升級、調資和評聘技術職稱的依據。
第二十五條結合食堂工作的特點和職工思想實際,采取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方法,經常地、有針對性地對職工進行四項基本原則教育、形勢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職工道德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和優良傳統教育,使職工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熱愛本職工作,學先進、講奉獻,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第二十六條根據多勞多得、獎優罰劣的原則,制定職工的獎懲辦法,職工的獎金分配應與日常考核結合起來。對有突出成績或有突出貢獻的職工,應給予表彰,并給予一次性物質獎勵。
對違章違紀的職工,應在思想教育的基礎上,區別不同情況,按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處罰。
第七章衛生與安全
第二十七條認真執行食品衛生法和衛生部、商業部聯合頒發的《食品加工、銷售、飲食業衛生“五、四”制》,并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衛生制度,使衛生工作經常化,防止疾病傳染和食物中毒。
第二十八條建立嚴格的安全保衛制度,做好防火、防盜、防毒和防傷亡工作。
第八章職工伙食的民主管理
第二十九條在機關后勤主管部門領導下,成立職工伙食管理委員會。職工伙食管理委員會代表由各就餐單位民主協商推選產生。其主要職責是:
(一)定期聽取食堂工作匯報,提出改進食堂工作的建議。
(二)配合食堂主管部門監督、檢查、考核食堂工作,并提出獎懲意見。
(三)收集就餐職工對食堂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加強食堂與就餐職工的情況交流,增進雙方的相互理解,并與食堂主管部門一起完成群眾滿意率的調查工作。
第九章考核與評比
第三十條食堂要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定期考核,同時要接受中央國家機關食堂工作考評小組的定期考核與評比。
中央國家機關食堂工作考評小組由有關部門的專業人員組成,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指導下開展工作。
第三十一條食堂工作考核評比的內容主要包括服務質量、管理工作、勞動效率與經濟效益、安全與衛生等四個方面。
第三十二條中央國家機關食堂工作考評小組組織的考核作為評比中央國家機關先進食堂的依據。被評為中央國家機關先進食堂的,有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給予表彰和獎勵。考核評比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另行制定。
第十章附則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適用于中央國家機關行政單位職工食堂,事業單位職工食堂可參照執行。
第三十四條本辦法由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86]國管財字238號通知發布的《中央國家機關食堂財務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篇2:機關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區機關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和及時控制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有序組織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衛生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廣大機關干部的食品衛生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機關食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組織機構:
為了應對食品衛生突發事件,機關食堂成立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
(二)職責:
1、組長職責
(1)全面負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實施;
(2)組建應急救援隊伍;
(3)領導督促小組成員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4)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5)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6)向局主管領導匯報事故情況;組織事故調查,總結事故經驗教訓。
2、副組長職責
(1)副組長是機關食堂食品安全的直接責任人;
(2)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3)負責危險源的確定及食物中毒潛在危險性的評估,協助組長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4)控制現場秩序、封存可疑食品、現場拍照取證、協調配合做好檢驗檢測有關工作;
(5)協作組長調查事故責任,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3、組員職責
(1)負責治安保衛疏散工作;
(2)負責協助現場醫療救護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3)負責對食物中毒人員進行心理撫慰工作;
(4)清理現場恢復生產秩序,清理所有可疑食物。
三、應急響應及程序
(一)當食堂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及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食堂應立即停止伙食供應,并封存導致食物中毒及可疑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保護現場,嚴禁故意破壞現場,掩蓋事實真相。
(二)食堂工作人員應立即向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報告,副組長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組長向局主管領導報告,同時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急救中心進行救援。
(三)領導小組組長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同時派專人保護現場、封存留樣食品、封閉食堂廚房加工場地、收集封存可疑食品。
(四)按衛生防疫部門意見,配合做好病人救治等協助工作,對同時就餐但未發病人員進行密切觀察。
(五)事故及緊急情況得到控制后,注意保護現場,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對食品安全事故開展事故調查。
(六)做好中毒人員的安撫和撫恤工作,待衛生防疫部門出具檢測報告后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七)事故處理完畢后,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要組織局下屬各食堂認真總結事故教訓,自覺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加強管理,汲取教訓,杜絕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同時按規定向上級部門作出書面報告。
四、事故報告
(一)報告范圍及內容
接到食物中毒報告后,應在初步核實情況后立即向區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信息報告按照事件發生、發展、控制過程,分首次報告、進程報告、結案報告。
首次報告應說明信息來源、初步判定的事件類別和性質、可能原因、波及范圍、已采取的措施、報告單位、報告人及通訊方式等。進程報告和結案報告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要求進行。
(二)報告方式和時限
接到重大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信息報告后,組織應急小分隊完成事件性質的初步核實、確認,并在接到報告后1小時內(不含路途時間)向區衛生局電話或傳真報告初步調查結果。
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級別的公共衛生事件,報經區衛生局批準后,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同時進行報告。
五、責任追究、獎勵
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衛生行政處罰辦法》和《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對在食物中毒事件處置中表現積極,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必要表揚和獎勵。對在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置過程中,有玩忽職守、麻痹大意、隱瞞實情、措施不當、工作不力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區機關事務管理局
篇3:機關食堂管理制度范本
一個機關單位,對于員工在食堂管理方面,對于用餐時間,用餐衛生制度方面都有哪些具體的機關食堂管理制度呢以下是一份食堂管理制度范本,僅供參考。
為使機關食堂管理有章可循,充分發揮機關食堂為機關干部職工服務的職能,特制定機關食堂管理制度。
(一)機關食堂確保機關干部職工午餐供應,并不斷提高供餐質量和服務水平。
(二)機關食堂由辦公室負責管理。食堂工作人員必須自覺服從辦公室工作人員管理。
(三)食堂工作人員應按時上班,堅守工作崗位。定期參加體檢。
(四)保持餐具、廚具和操作間衛生。餐具必須洗涮干凈,流水沖刷;經常清理廚房污漬,保持清潔干凈;生、熟菜板(刀)要分開,不能混用;操作間每月徹底清理擦洗1次。
(五)食品采購要有明細賬目,食用油、肉類采購須定點,保證質量和安全。
(六)工作日午餐時間:11:50—12:30。
(七)本機關食堂概不對外。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帶客人和家屬到食堂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