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內容
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綜合素質將成為錄取參考
教育部日前出臺《關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根據意見,《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學業水平考試范圍,學生可以對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有一定了解后確定選考科目。不得僅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校和教師的依據。
意見規定,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考試,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通用技術、信息技術考試,可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統一要求,確定具體組織方式。
意見還規定,在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的省(區、市),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由學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學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內容的學習,對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有一定了解后確定選考科目。
考試內容方面,意見要求各省(區、市)根據國家發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規定及要求確定考試內容。要對相關科目的實驗操作、外語聽力和口語的考試提出要求。命題應緊密聯系社會實際與學生生活經驗,在全面考核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注重加強對能力的考查。
意見強調普通高中在校學生均須參加學業水平考試。高中階段其他學校在校生和社會人員也可報名參加。學校要均衡安排每學年的授課科目,統籌確定每個年級的學生參加考試的科目數量,原則上高一年級2個科目左右,高二年級6個科目左右,高三年級6個科目左右。各省(區、市)每年組織安排的考試要覆蓋所有科目,滿足不同學生選考的需要,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學期結束時。各省(區、市)要積極創造條件,為有需要的學生參加同一科目兩次考試以及更換已選考的科目提供機會。
此次出臺的考試新規規定考試成績以“等級”或“合格、不合格”呈現。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現。以等級呈現成績的一般分為五個等級,位次由高到低為a、b、c、d、e。原則上各省(區、市)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依次為:a等級15%,b等級30%,c等級30%,d、e等級共25%。e等級為不合格,具體比例由各省(區、市)根據基本教學質量要求和命題情況等確定。
意見還強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根據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給學生排隊,不得僅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校和教師的依據。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今日公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根據意見,明年起高中將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分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5項,中學須真實記錄學生3年表現,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為高校招生錄取提供重要參考。
篇2:公司5S推進(改革)工作會議辦法
公司20**年5S推進工作(改革)會議
(5S活動說明會)
改革會議內容:
1、對5S檢查區域進行了重新劃分。
原則:"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詳見:《5S劃分區域表》,內部共享路徑:ZW005。
2、檢查時間更改:
每月的25~26號(遇休息時向后推遲1天)。
3、檢查方式的改變:
檢查時,分新廠、舊廠2個檢查小組,2個檢查小組人員不同,采用交叉進行的方式(可同時進行,可分開進行)。
4、獎金的設定:
新廠、舊廠設2名優勝獎,1名進步獎,獎金各為:300元。
5、每個檢查區域每個月都要制作一個5S改善課題:(例:8月份5S工作改善計劃【計劃、分擔表、改善事項、完成日期(檢查后的7個工作日之內)、效果確認】,標示。用A4紙)
A、取消目前張貼在二樓樓梯走廓的5S張貼欄,改為各責任區域分別張貼。
B、各責任區域劃分一個板塊,題目為:《5S改善專欄》。(大約占6張豎A4紙的面積,用于張貼工作計劃,需改善的圖片)
C、每次5S檢查后,由5S委員長把各區域需要整改的項目張貼在《5S改善專欄》,然后各區域責任人根據項目進行改善,改善后的項目圖片貼在右邊,以備查考。
D、每次5S檢查小組來檢查時主要是聽取各區域擔當者陳述本月的改善課題,然后查看現場。如果沒有改善課題或上次改善項目沒能改善,本次檢查扣10分。(公司高層的另一個意思是看各責任區域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
6、制作3面錦旗:
2面"先進集體獎",1面"工作進步獎",分別掛在表揚的責任區域顯眼的地方。(此旗為流動錦旗)
7、每月進行1次5S工作會議:
會議內容:優秀事跡展播,檢查的問題點,整改事項確認,下一步的工作計劃等。
8、每個區域責任人是指定的5S執行專員,協助5S委員長日常工作。
對策:
1、80分以上為合格,不足之處自行改善,60~80分的須向檢查小組作出書面改善報告(書面報告要區域責任人直接上司簽字確認),60分以下,除寫書面報告外,還將全廠通報批評。
2、如果有必要將增加1名"尚需努力獎",獎給每月5S評審最后一名。
設想:
1、每月舉辦一次"5S宣傳專欄"。(要求每個部門每月至少提供2篇有關5S的文章)
2、5S會議最好能采用PPT展播。
缺點:
1、采分標準不明確,打分的隨機性比較強。(暫不考慮)
2、評分標準太統一,不同的部門應采用不同的評分標準。(暫不考慮)
3、5S檢查員沒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
需要配備的資源:
1、需配備1名助手或文員。專用照相機一部。
篇3:食品企業工作用車改革辦法
食品公司工作用車改革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適應我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機構編制改革的需要,合理配置車輛及人力資源,降低車輛運行成本,確保生產經營正常用車,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范圍
第二條公司機關(含四個二級機構機關,下同)15個職能部室中,除公司領導、技術部、安保部以及生產班組人員外其余人員屬本次工作用車改革范圍。
第三章改革方案
第三條公司機關各部室,除各部保留生產用車,各部保留公務接待用車外,其他部門一律不再配備車輛。現有車輛全部收回,經公司領導研究后再做安排。
第四條不保留公車的部室人員在本公司內開展公務活動,自行解決交通問題。
第五條本公司以外的因公出差,原則上不予安排車輛,產生的交通費按有關規定另行報銷。因工作需要,確需安排車輛的,提出用車申請,經公司分管領導批準后,可由公司辦公室派車(用車審批表見附件)。
第六條實行車改部門工作人員的交通費用實行部室限額報銷方式,超支自行負責。費用報銷嚴格按財務規定執行,應提供與車輛使用相關的合法票據按月報銷(如:打的票、租車票、修車票、汽油票、停車過橋票等)。
第七條交通費用限額標準結合工作性質、職務等因素綜合考慮后核定。其中:
1.各部室專工每人每月250元,部室部長每人每月1200元;
2.各部門專工每人每月280元,部室副部長每人每月500元;
3.公司專工每人每月120元,部室主管每人每月300元。
第四章監督與考核
第八條實行車改部門人員未履行用車申請手續,借用有車單位或生產班車輛的,對雙方相關責任人和部門領導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并在全公司通報批評。
第六章附則
第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