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制度(范本)
一,做好班主任常規工作
(一),重點落實四項工作
1制定切實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計劃。計劃的具體內容要細化到周、月、學期。做到班主任工作有方向、有目標;操作有方法、落實有舉措。
2樹立班級整體形象,創設班級魂魄精神。各校根據年級的不同,每個年級要創設班級精神,提出班級口號,預定班級學習目標。創設一切條件,把班級打造成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
3強化“四種”教育。即:對學生進行1愛國教育;2學習教育;3感恩教育;4親情教育。
4強化班級組織管理機制,營造班級文化氛圍。除班級的組織建設,“三表”,《學生守則》、《學生行為規范》張貼上墻外,班級的大字塊、名人名言、條幅、學習園地等的選擇與布置,要體現班級的學習氛圍,班級文化品位。班級的學習氛圍、文化品位能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
(二)抓好班主任常規工作的落實。
1班主任要掌握所在班級各類學生(特困生、父母離異生、特長生、暫差生等)的基本情況,對他們進行平等的學習教育,適時公平的人格尊嚴,并留有各類生的文字材料。
2班主任要記好班級大事記,填寫好班級日志。設計好班會課教案,上好班會課。
3組織開展好班級的兩個“活動”。即:班級活動;團隊活動。
4學生、家長、班主任經常溝通,建立交流平臺。通過家訪、座談、電話交流、短信溝通等形式,把班主任工作延伸到社會,讓學生家長,社會各界人士和班主任一道關心學生成長,關心學校發展。
5指導學生填寫好學生成長記錄冊。
6開展好課外閱讀活動。
7搜集整理學生全面發展成果展示材料。
8撰寫班主任工作經驗材料。
二,重視班主任工作的課題研究工作。
班主任工作課題研究,要從以下方面著手研究,并確定研究子課題。
研究學習教育;研究感恩教育;研究親情教育;研究課外閱讀內容、方法和途徑。
三,班主任工作行事安排
1深入各校檢查班主任工作計劃的制定落實情況。征集優秀班主任工作計劃。
2深入各校了解檢查班級文化建設落實情況。
3征集班主任工作研究課題,參與各校班主任工作研究課題的設計制定工作。
4舉辦學生課外閱讀成果展。
5舉辦班主任工作研討會
**中心學校
篇2:三中學見習班主任制度
第三中學見習班主任制度
依據學校提出的“樹名師育英才,創世紀名校”的奮斗目標,學校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中關鍵要有一批有高超的教學水平和懂管理藝術的班主任骨干。但從現實條件看,由于時代的發展,學生素質條件的變化,培養一批新型班主任勢在必行。一個學校有一批優秀的班主任,對學生和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目前學校正處新老交替之際,也急需一大批能勝任,并且讓家長和學校放心的班主任。期因此,我校創立“見習班主任”的培養機制,盡快打造一批班主任骨干。
一、培養對象的產生辦法:
凡新調入我校的新教師和新分配來的大學生均可列為培養對象,不經過培養不能從事班主任工作。經學校依情況選擇,征求個人意見,確定培養具體對象。
二、培養方式:
1.見習班主任以“副班主任”的身份參與班級管理。指導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的進行指導,逐漸讓見習者明確班主任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和技能,依據見習者的優勢,因勢利導,把見習者培養成一名具有特色的班主任。
2.見習途徑:一是參加學校班主任的理論學習。二是直接參加實踐。
3.對見習班主任進行階段性考評,以交流方法為主,促進迅速成長。
4.見習班主任培養的重點是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能全面評價學生,對學生的終身負責;另一方面是學習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策略和藝術。
三、見習班主任的考核與驗收。
1.詳見“見習班主任”合同書。
2.對考核優勝者適時任命正式班主任,對不能勝任者在征求個人意見的前提下繼續培養。
篇3:小學班主任培訓制度(7)
小學班主任培訓制度(七)
一、班主任必須積極參加學校以及上級主辦的各種培訓活動。
二、定期利用會議、資料等形式培訓班主任(做到每月有一次以上)。
三、組織班主任積極參加上級有關比賽。
四、定期組織班主任參觀、交流。
五、每學年舉辦一次班主任工作技能技巧競賽。
六、利用專題會議開辟班主任培訓通道。
本規定從20**年*月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