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安全操作保養要求
園林機械安全操作及保養要求
1.0目的
規定各園林機械的安全操作及保養要求,以確保機械運行良好,滿足服務要求。
2.0適用范圍:公司園林機械的操作及保養
3.0內容:
3.1對于大型綠化機械設備,要求定期做檢查及保養,填寫相關記錄。對于其它小型綠化工具由使用人進行日常清理與保潔。
3.2剪草機操作及保養
草坪修剪機在使用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機械使用說明書上要求進行操作,以確保人身安全、減少機械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3.2.1剪草機作業前的檢查
A)檢查各部位螺絲是否緊實、有無損壞,注意檢查鎖刀片的螺絲及固定齒輪處的螺絲。
B)檢查機油及汽油。機油油位應在機油標尺范圍內。油量不能太多,多了會弄潮空氣濾清潔器,發動機不能啟動,或冒藍煙。機油、汽油不能混用。
C)檢查檢查空氣濾清器。有無臟堵,每使用8個小時,應清理空濾芯。
D)調整好剪草高度。按照草坪養護的三分之一原則,將調茬手柄調到合適高度。
E)根據需要裝上集草袋或出草口。
F)作業前必須檢查地上是否有石頭、木棍、及其它雜物。
3.2.2剪草機作業操作說明
A)清除草地上所有石頭及雜物,不可移障礙物要做上醒目標志,避免損壞草地內噴頭等設施。
B)啟動時,將油門開關打開,使控制桿與熄火螺釘斷開,帶加濃裝置的,冷啟動時,先按加濃裝置3次,增加油氣混合度,以便啟動。握住拉繩手把,先緩慢啟動拉繩,再連續快速拉動啟動繩,待啟動后現將啟動手柄放回原處。將油門控制手柄調整到所需的轉速位置,即可開始工作。
C)根據草的高度及茂盛情況,掌握草坪機的推行速度。自行式只需合上離合器,即以恒定速度自動向前推進。轉彎操作時,自行式剪草機先松開離合器手把,然后兩手將手推把向下按,使前輪離地現轉彎。
D)停機將油門控制手柄推至慢速位置,運轉2分鐘后再推到停機位置,讓發動機熄火。
E)刀片不要碰到石頭、鐵條等硬物,萬一碰到,要關掉發動機,檢查是否有異常。
F)作業每兩個小時須停機檢查機油及空氣濾清器。
G)連續操作1小時,須停機休息10分鐘。
3.2.3保養和貯存
A)經常檢查刀片和聯軸套的連接情況。刀片磨損嚴重的應及時更換。
B)機殼內部要經常清理,碎草、污泥等物緊附殼內會影響出草順暢并產生銹蝕。傾斜機殼時,必須使空濾芯的一側朝上。
C)前后滾輪每季至少用輕質機油潤滑1次。自行部分的偉動機構,應定期清洗、更換潤滑脂。
D)長期不用時應放盡機內汽油,然后拉響機器,至機器自行熄滅。這樣化油器的汽油全部燃燒干凈。貯存前應徹底清洗機器內外表面,并在轉動部件和刀片表面涂油防銹。
3.2.4注意事項
A)新剪草機第一次作業8個小時后要及時更換機油。
B)1.5米內高低不平、斜坡太陡的綠化地帶不宜使用推式剪草機。
C)雨天草濕、雜草太長時不能使用剪草機。
D)操作時不許赤腳,穿托鞋,要穿長褲,穿保護鞋,戴上防護眼罩。
E)操作中只許前進,不許后退,不得跑步操作。
F)有異常震動或異物相抨擊時,要立即停車。
3.3割灌機的操作及保養
3.3.1適作范圍割灌機主要適用于不規整、不平坦及綠籬圖案內小塊綠地草坪或稀疏雜草的修剪。
3.3.2工作部件割灌機的工作部件是切割頭,切割頭主要有整體式刀片、可折式刀片及尼龍繩割刀等。割灌機切割頭的選用必須根據工作環境慎重選擇。一般尼龍繩割頭適用于沿路邊、樹木旁、樹籬下和墻邊的草地。
3.3.3使用注意事項
A)使用前必須對各零部件認真檢查,在確認沒有螺絲松動、漏油、等異常情況后方可開始作業。
B)操作者在操作過程中嚴格按要求操作。操作者應穿工作服,戴防護眼鏡,以保證作業時人身安全。
C)發動機燃料中汽油與機油混合比一般為25:1。
D)長期存放前須徹底檢修,確保化油器內燃料燃燒干凈,以便存放。
3.4綠籬機操作及保養
3.4.1綠籬機作業前的檢查。
A)各部位螺絲是否緊實。
B)綠籬機汽油及機油的混合體積比例為25:1。
3.4.2作業一小時必須停機休息10分鐘。
3.4.3每次作業后及時清潔各部位零件,若長時間放置時將油箱及化油器的燃料全部倒出。
3.4.4作業50小時進行保養一次。
A)及時清潔機殼表面衛生及各部位零件。
B)化油器的清洗及火花塞的清洗和調整。
C)老化機件的更換。
3.5噴藥機操作及保養
3.5.1噴藥機作業前的檢查。
A)檢查各部位螺絲是否緊實。
B)高壓閥門有無漏水,遠程飛輪及轉動皮帶須調整到適合位置。
3.5.2噴藥機作業后就及時清洗機體內外沾上的農藥,預防腐蝕機體。
3.5.3作業50小時進行全面保養一次。
A)及時清洗機殼衛生及各部位零件。
B)火花塞的清潔及調整。
C)燃料過濾器的清潔,去除消音器出入口、汽缸、活塞上的積炭及清洗化油器。
D)機油和滑脂油的更換。
篇2:工作面機械設備檢修保養制度范本
一、目的作用
為了科學地管理好公司的機械設備,使機械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原則、有標準、有規程地進行,以達到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長、綜合效能高和適應生產發展需要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二、設備的合理使用
1.根據生產特點與生產任務合理配置設備,設備的功率要與區隊的生產任務相適應,既要避免“大馬拉小車”,負荷不足。也要避免“小馬拉大車”超負荷運作現象。
2.安裝設備的場地要符合規程要求,如果發現凸凹不平、積水、淋水等現象必須進行妥善處理,達到規定標準后再進行安裝。新安裝的設備必須經過檢驗、調試、試運轉后才能使用。
3.為確保設備在良好狀態下運行,設備的操作和維修人員,必須經上崗前技術培訓和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4.要為設備運轉創造良好的運行條件,要搞好文明生產,設備清潔。還要安裝必要的防護、保安、防潮、防凍、通風、散熱等裝置,并按照規定適時加注潤滑油油脂。
三、設備的維護與保養
1.提高安裝質量,為生產與檢修創造條件。在安裝設備前,應認真做好設備的檢查、試驗工作,達到要求后方可下井安裝。設備安裝好后,要及時進行驗收試運轉,凡達不到規定標準要及時修理與更換,避免設備帶病投入運轉。
2.正確處理生產與檢修的關系,既要保證生產的需要,又要保證檢修的人力、物力,以保證設備的完好率。
3.設備維護工作應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應把設備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其主要任務是防止連接件松動和不正常的磨損,監督操作者按設備使用規程的規定正確使用設備,防止設備事故的發生,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和檢修周期,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為生產提供最佳狀態的生產設備
4.合理使用設備,堅持正規循環作業。要根據設備的性能與使用條件合理使用,嚴禁野蠻操作。要通過科學手段組織正規循環作業,及時進行設備的維護與保養。保證檢修班的檢修時間不少于6小時。
5.認真執行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和設備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單人使用的設備實行專責制。主要設備實行包機制(包使用、包維護、包檢修)、機長負責制,設備使用實行定人、定機、定職責,憑證上崗操作。
6.堅持使用和維護相結合原則,操作人員在設備日常維護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維護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三懂”(懂構造、懂原理、懂性能)。各種設備操作者(司機),必須經過培訓,達到本設備操作的技術等級“應知”、“應會”要求,經考試合格后,取得操作證方能上崗。
7.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維護)和定期保養(維修)制度。日常保養:操作者每班照例進行保養,包括班前的檢查;班中注意檢查設備運轉是否正常;班后清掃、維護,發現隱患,及時排除。
8.堅持合理規劃、科學維護的原則,設備維護工作重點,體現在提高維修工作質量、減少故障停機時間、提高設備作業率。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做到合理規劃,預防性計劃檢修,同時注意采用科學的維護方法,以達到效率的最大化。
9.實行巡回檢查,由專人對設備的重點部位和易損部位進行巡回檢查。
10.交接班時,交班人員要對接班人員交待設備運轉狀況及注意事項。
11.對發生的機電事故要進行分析,查出原因,采取措施,預防事故重復發生。
12.對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其技術業務素質和操作水平,確保設備檢修質量。
篇3:機械設備等級保養維修規定
為使機械設備處于良好的安全狀態,確保機械設備對環境影響達標,處長使用壽命,應對機械設備實行單級或多級的定期保養:定期保養時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具體規定如下:
1.設備的定期保養周期,作業項目、技術規范,必須遵循設備各總成和零部件的磨損規律,結合使用的條件,參照說明書的要求執行。
2.定期保養一般分為例行保養和分級保養:分級保養為二級保養,以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為主要內容。
3.例行保養是由機械操作工或設備使用人員在上、下班或交接班時間進行,重點是清潔、潤滑、檢查、并作好記錄。
4.一級保養由機械操作工或機組人員執行,主要以潤滑、緊固為中心,通過檢查、緊固外部緊固件,并按潤滑圖表加注潤滑脂,加添潤滑油,或更換濾芯等。
5.二級保養由機管員協同機操工、機修工等人員執行,主要以緊固、調整為中心,除執行一級保養作業項目外,還應檢查電氣設備、操作系統、傳動、制動、變速和行走機構的工作裝置,以及緊固所有的緊固件。
6.各級保養均應保證其系統性和完整性,必須按照規定或說明書規定的要求如期執行,不應有所偏廢。
7.項目部機管員應每月督促操作工進行一次等級保養,并保存相應記錄,整理匯總后備查。
8.機械設備的修理,按照作業范圍可區分為:
(1)小修:小修是維護性修理,主要是解決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故障和局部損傷,維護設備的正常運行,應盡可能按功能結合保養進行并做好記錄。
(2)項目修理:以狀態檢查為基礎,對設備磨損接近修理極限前的總成,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性、恢復性的修理,延長大修的周期。
(3)中修:大型設備在每次轉場前必須進行檢查與修理,更換已磨損的零部件,對有異議的總成部件進行解體檢查,整理電器控制部分,更換已損的線路。
(4)大修:大多數的總成部分即將到達極限磨損的程度,必須送生產廠家修理或委托有資格修理的單位進行修理。
9.通過定期保養,減少施工機械在施工過程的噪聲、振動、強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在保養過程中產生的廢油、廢棄物作業人員及時清理回收,確保其對環境影響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