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墻面貼磚工程分項工程質量技術交底
室內墻面貼磚工程分項工程質量技術交底
施工單位
工程名稱分部工程
交底部位日期年月日
交底內容
一、施工準備
(一)作業條件
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按照建筑構造各部位的具體做法和工程量,預先挑選出顏色一致、同規格的面磚,分別堆放并保管好。
鑲貼前,基體必須經驗收,無空鼓。墻面有防水房間要做好蓄水試驗,并隱檢完畢,結構已驗收,沉降穩定,基體表面平整度必須經過處理,飾面磚施工圖(排磚圖)應根據基體的幾何表面狀況確定。
(二)材料要求
1、水泥: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或復試報告。若出廠超過三個月,應按試驗結果使用。
2、白水泥:32.5級白水泥。
3、砂:中砂或粗砂,用前過篩。
4、內墻面磚:應表面平整,顏色一致,尺寸正確,邊棱整齊,無掉梭、缺角。
5、混凝土界面處理劑。
(三)施工機具
磅秤,孔徑5mm篩子,手推車,大桶,木襪子,水平尺,方尺,靠尺板,合金鏨子,托線板,盒尺,云石機等。
二、質量要求
質量要求符合《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的規定。
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主控項目1飾面磚品種、規格、性能等第8.3.2條
2飾面磚粘貼材料第8.3.3條
3飾面磚粘貼第8.3.4條
4滿粘法施工第8.3.5條
一般項目1飾面磚表面質量第8.3.6條
2陰陽角及非整磚第8.3.7條
3墻面突出物周圍第8.3.8條
4飾面磚接縫、填嵌第8.3.9條
5滴水線(槽)第8.3.10條
6允許偏差(mm)項目外墻面磚內墻面磚
立面垂直度32
表面平整度43
陰陽角方正33
接縫角線度32
接縫高低差10.5
接縫寬度11
三、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貼標志磚→鑲貼→擦縫→清潔
四、操作工藝
(一)施工開始
首先進行的是抄平、彈線、套方。其中畫排磚圖按內墻磚規格(尺寸很多)結合基體尺寸進行預排,可以合理安排破活。在同一墻面上的磚塊橫豎排列,原則上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磚,如發生時,應科學、合理安排,使之協調、美觀。遇到突出的管線、燈具、潔具、暖氣設備時,應用整磚套割吻合,不得用破磚拼湊鑲貼。門窗兩側排整磚,向兩側排,大面積施工前應先做樣板,樣板完成后必須經質檢部門鑒認合格后,方能大面積施工。如墻面設計有防水,注意廁浴問墻面不要使用柔性卷材,四周墻體防水高度不得低于1.8m,樓地面防水上卷300mm。
(二)基層處理
基層結構,磚和混凝土的做法不同:
磚基層:將磚面澆水潤濕后,用1:3水泥砂漿(體積比)按套方、彈線的樣筋高度或標志,用木抹子壓實,搓毛厚度為10~20mm。
混凝土底面:將底面澆水潤濕后,用水灰比為0.4~0.5的索水泥漿,摻有水泥重的3%~5%的108膠滿刷一遍,再抹1:3水泥砂漿(體積比)按套方、彈線的標筋高度或標志,用木搓板壓實搓毛,搓毛厚度為10~20mm。
如果結構施工中使用脫模劑,混凝土面需用10%火堿液清洗,以防基層空鼓,對于沉降較大或新砌梁下墻急于貼磚需固定鋼板網打底灰,以防由于沉降等原因拉裂。有防水房間特殊處理,需經隱檢合格后施工。
(三)貼標志磚
標志點是用廢面磚用水泥砂漿粘貼在找平層上,按此拉通線或用靠尺板作為鋪貼面磚的控制點。
標志點間距為1.5×1.5m或2×3m為宜,面磚鋪貼到此處時再敲掉。注意標志點貼完,有強度后進行一次預檢。
(四)鑲貼
鑲貼面磚以前,磚墻面要提前一天潤濕好,混凝土墻可以提前3~4h潤濕,瓷磚要在施工前浸水,浸水時間不少于2h,然后取出晾至手按磚背無水跡方可貼磚。
鑲貼用1:1水泥砂漿(體積比),使用水泥不低于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加2O%的108膠,砂子為中細砂(過篩),施工環境溫度最低在5℃以上,在瓷磚背面滿抹灰漿,四邊刮成斜面,厚度5mm左右,注意邊角滿漿,瓷磚就位后用次木柄輕輕敲擊磚面,使之與鄰面平。粘貼8~10塊,用靠尺板檢查表面平整,并用卡子將縫撥直。陽角拼縫可用云石機或磨砂機將面磚邊沿切磨成45°斜角,保證接縫平直、密實。掃去表面灰漿用卡子劃縫,并用棉絲拭凈,鑲完一面墻后要將橫豎縫內灰漿清理干凈。陰角應大面磚壓小面磚,并注意考慮主視線面向。確保在陰陽角處的縫通順。廁浴間的縫隙一般采用塑料十字卡控制。
鑲貼面磚工程,室內一般由下向上鑲貼,面磚鑲貼前,墻面要先清理干凈并灑水潤濕,每面墻從下向上鑲貼,從最下兩排磚的位置穩好靠尺,豎縫用水平尺吊垂直,上口拉水平通線。鑲貼高度一般為每天1.2~1.5m。必須檢查瓷磚上口灰縫是否飽滿,不飽滿一定要先喂灰飽滿,采用塑料卡子,以確保灰縫通順,隨貼隨將縫口的灰漿劃出。
(五)擦縫
待面磚貼好24h后,用白水泥漿涂滿縫隙,再用棉砂蘸漿將縫隙擦平實,待稍有強度,用鎦子勾縫,鎦子可采用3mm不掉色塑料圓線。
保證平滑凹縫l~2mm,但必須一致(彩色面磚可加適量顏料調成色漿擦縫)。縫餾完后要澆水養護。
(六)清潔
待嵌縫材料硬化后再清洗表面,必要時用布或棉紗頭蘸稀鹽酸擦洗一遍,再用清水沖洗一遍。
五、成品保護
每次貼磚完畢后,用棉絲將面磚仔細清理干凈。鑲貼好的面磚應有切實可靠的防止污染的措施,同時要及時清擦干凈殘留在門窗框、扇上的砂漿。特別是鋁合金門窗框、扇,事先應粘貼好保護膜,防止污染。灰層在凝結前應防止風干、水沖、撞擊和振動。注意其他專業施工時,不要破壞現有成品。
六、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面磚排磚不正確。解決辦法是:
(1)從頂板(吊頂面)往下排,防止頂部出現20~30mm的破磚,如頂部是整磚,下部出現20~50mm的破磚時,應把頂部面磚裁小一些,使上下兩部位均為兩個大半磚。
(2)門窗口及陽角處須以整磚
鑲貼,破磚位置應放在陰角或門窗洞口中間部位,如果陰角處及門窗洞口中間部位的破磚大于1/3面磚寬度時.可以鑲貼,如果小于1/3瓷磚寬度,應鑲貼兩塊相等的大半磚。
2、面磚套割尺寸過大、不吻合及出現破磚。解決辦法是:
(1)鑲貼時,應確定管道及支、托架大概位置,在鑲貼到管道支托架位置時,預留上下或左右兩塊面磚。
(2)根據投影到兩塊面磚的豎縫或水平縫的位置確定管道支、托架位置,在安裝管道支、托架后,按照支、托架的厚度,從上、下或左、右方向量出距面磚邊緣的距離,最后按此尺寸套割面磚補貼。
3、鑲貼瓷磚應事先挑選,凡外形歪斜、缺角、脫邊、翹曲和裂縫的不得使用。顏色和規格不一的應分別存放。
4、注意事先預排,使得磚縫分配均勻,遇到突出的管線、支架等部位應用整磚套割吻合,不能用破磚湊合。
5、為了防止空鼓和脫落,墻面基層必須清理干凈,潑水潤濕。瓷磚使用前,必須清洗干凈,用水浸泡時間不少于2h,然后取出,待表面晾干后方可鑲貼。必要時在水泥砂漿中摻入水泥重量3%~5%的108膠或眾霸膠,使粘結的砂漿和易性和保水性較好,并有一點緩凝作用,不但增加粘結力,而且可以減少粘結層的厚度,易于保證鑲貼質量。
6、衛生間(浴廁間)要求設置防水層時,注意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材料必須要有出廠合格證和試驗證明,在樓地面有防水要求的房間內的四周墻面上的防水層要高出樓地面以上300mm。墻面防水不低于1.8m。
7、大模板結構,注意電開關盒在開洞時一定要注意和磚縫的配合,在規范允許范圍內調整在對稱位置上。
8、衛生器具在墻面固定一定要按圖集選用,以免在使用過程中造成和排磚不相稱。
9、注意吊頂標高和排磚要配合起來。
專業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
篇2:墻面貼磚施工方法措施
本工程衛生間采用釉面磚,外墻背立面局部貼面磚。
1)材料要求:
面磚的品種、規格、圖案符合設計要求,顏色均勻,厚度一致,無缺楞掉角現象,有出廠合格證。
水泥有出廠合格證,進場后經復檢合格。
砂為中粗砂,使用前用5mm孔徑篩子篩。
2)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澆水濕潤→貼灰餅→抹底層砂漿→彈線分格→排磚→浸磚→鑲貼面磚→擦縫。
3)施工要點:
①、施工前繪制墻面磚排列圖,經各方審核認可后施工,施工時加強專業之間的配合,做好事前控制。
②、面磚粘貼前,應當對房間進行套方,并按工藝要求貼灰餅,保證面磚貼完后,室內陰陽角方正。
③、在貼面磚之前應先放出吊頂標高控制線,墻面貼磚至吊頂上100mm。
④、面磚粘貼前先進行沖筋、抹灰餅,以確定面磚的出墻厚度,保證墻面的平整、垂直度。
⑤、面磚粘貼時,在陰角部位應當側面面磚壓正面面磚。陽角部位的面磚在粘貼前,應先進行內側磨邊處理,磨45度角時應留2mm的邊,以免碰掉飾面磚面瓷。
⑥、地面面磚在墻面面磚之后施工時,墻面面磚粘貼時最下一排暫不進行粘貼。
⑦、墻面磚粘貼時采用米厘條控制面磚之間的縫隙。
4)質量要求:
①、面磚的品種、規格、顏色、圖案符合設計要求。
②、飾面磚鑲貼必須牢固,無歪斜、無缺楞掉角和裂紋等缺陷。
③、表面平整、潔凈,顏色一致,無變色、起堿、污痕,無顯著的光澤受損,無空鼓。
④、接縫填嵌密實、平直,寬窄、顏色一致,陰角壓向正確,陽角對縫吻合,非整磚的使用部位適宜。
篇3:墻面地面貼磚瓷磚玻化磚施工方法
墻面、地面貼磚施工方法(瓷磚、玻化磚)
1施工準備
1.1材料
1.1.1水泥: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應有出廠證明或復試單,若出廠超過三個月,應按試驗結果使用。
1.1.2白水泥:425號白水泥。
1.1.3砂子:粗砂或中砂,用前過篩。
1.1.4陶瓷磚:應表面平整,顏色一致,每張長寬規格一致,尺寸正確,邊棱整齊,一次進場。錦磚脫紙時間不得大于40min。
1.1.5石灰膏:應用塊狀生石灰淋制,淋制時必須用孔徑不大于3mm×3mm的篩過濾,并貯存在沉淀池中。
1.1.6生石灰粉:抹灰用的石灰膏可用磨細生石灰粉代替,其細度應通過4900孔/cm2篩。
1.1.7紙筋:用白紙或草紙筋,使用前三周應用水浸透搗爛。使用時宜用小鋼磨磨細。
1.1.8澳洲卓能膠和礦物顏料等。
2作業條件
2.1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按照建筑物各部位德具體做法和工程量,實現挑出顏色一致,同規格的陶瓷磚,分別堆放并保管好。
2.2預留孔洞及排水管等應清理完畢,門窗扇要固定好,并用1:3水泥砂漿將縫隙堵塞嚴實。鋁合金門窗框邊縫所用嵌縫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堵塞密實,并事先粘貼好保護膜。
2.3腳手架或吊籃提前支搭好,最好選用雙排架子,其橫豎桿及拉桿等應距離門窗口角150-200mm。架子的步高要符合施工要求。
2.4墻面基層要清理干凈,腳手眼堵好。
2.5大面積施工前應先做樣板,樣板完成后,由項目技術組、監理工程師及設計人員現場共同認定,方可組織班組按樣板要求施工。
3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吊垂直、套方、找規矩--貼灰餅--抹底子灰--彈控制線--貼陶瓷錦磚--揭紙、調縫--擦縫。
4相關要求:基層為混凝土墻面時
4.1基層處理:先將凸出墻面的混凝土剔平,鑿毛,并用鋼絲刷滿刷一遍,再澆水濕潤,如果基層混凝土很光滑,亦可用"毛化處理"的方法處理干凈,用10%的火堿水將墻面的油污刷掉,沖凈、晾干。然后用1:1水泥細砂漿內摻水重20%的澳洲卓能膠,噴或用笤帚將砂漿甩到墻上,甩點要均勻,終凝后澆水養護,直至水泥砂漿疙瘩全部粘到混凝土光面上,并且有較高的強度,用手掰不動為止。
4.2吊垂直、套方、找規矩、貼灰餅:根據墻面結構平整度找出貼陶瓷磚的規矩,在四周大角和門窗邊用經緯儀打垂直線找直,然后根據陶瓷錦磚的規格、尺寸分層設點、做灰餅。橫線則以樓層為水平基線控制。每層打底時則以此灰餅作為基準點進行沖筋,使其底灰做到橫平豎直,方正。
4.3抹底子灰:底子灰一般分二次操作,先刷一道摻水重15%的卓能膠水泥素漿,緊跟著抹頭遍水泥砂漿,配合比為1:2或1:3,并摻20%水泥重的卓能膠,薄薄的抹一層,壓實,第二次用相同配合比的砂漿按沖筋抹平,用短杠刮平,低凹處事先填平補齊,最后用木抹子搓出麻面。底子灰抹完后,隔天膠水養護。
4.4彈控制線:貼瓷磚前應放出施工大樣,根據具體高度彈出若干條水平控制線,在彈出水平線時,應計算磚的塊數,使兩線之間保持整磚數。非整磚,應將其鑲貼在較隱蔽的部位。
4.5貼瓷磚:鑲貼應自上而下進行。按設計要求掌握水泥、砂子、水、卓能膠的配比。鑲貼的高度應根據當時氣溫條件而定。
4.6揭紙、調縫:貼完瓷磚的墻面,要一手拿拍板,靠在貼好的墻面上,敲平,然后將瓷磚上的紙用刷子刷上水,約等20-30min便可開始揭紙,檢查縫子大小是否均勻,撥正撥直為止。
4.7擦縫:粘貼后48h,用抹子抹水泥漿擦縫,并要求刮滿、刮實、刮嚴,再用麻絲和擦布將表面擦凈。
4.8基層為磚墻面時
4.8.1基層處理:抹灰前墻面必須清掃干凈,檢查窗臺窗套和腰線等處,對損壞、松動部分要處理好,然后澆水潤濕墻面。
4.8.2吊垂直、套方、找規矩:同基層為混凝土墻面做法。
4.8.3基層為加氣混凝土墻面時,可酌情選用下述兩種方法中的一種。
4.8.1用水濕潤加氣混凝土表面,修補缺棱掉角處。然后用1:3:9=水泥:白灰膏:砂子混合砂漿分層補平,隔天刷聚合物水泥漿,并抹1:1:6混合砂漿打底,木抹子搓平,隔天澆水養護。
4.8.2用水濕潤加氣混凝土表面,在缺棱掉角處刷聚合物水泥漿一道,用1:3:9混合砂漿分層補平,待干燥后,釘金屬網一層并繃緊。在金屬網上分層抹1:1:6混合砂漿打底,砂漿與金屬網應結合牢固,最后用木抹子輕輕搓平,隔天澆水養護,其他做法同混凝土墻面。
5質量標準
5.1瓷磚的品種、規格、顏色、圖案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標準的規定。
5.2瓷磚鑲貼必須牢固,無歪斜、缺棱、掉角和裂縫等缺陷。
5.3表面:平整、潔凈、顏色協調一致。
5.4接縫:填嵌密實、平直、寬窄一致,陰陽角處的磚壓向正確,右面整磚的使用部位適宜。
5.5套割:用整磚套割吻合,邊緣整齊,墻裙、貼臉等突出墻面的厚度一致。
5.6坡向、滴水線:流水坡向正確,滴水線順直。
6成品保護
6.1鑲貼好的瓷磚墻面,應有切實可靠的防止污染的措施,同時要及時清擦干凈殘留在門窗框、扇上的砂漿,特別是鋁合金門窗框、扇,事先應粘貼好保護膜,預防污染。
6.2各抹灰層在凝結前應防止風干、暴曬、水沖、撞擊和振動。
6.3少數工種(水電、通風、設備安裝等)的各種活動應做在瓷磚鑲貼之前,防止損壞面磚。
6.4拆除架子時注意不要碰撞墻面、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