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面開裂原因分析解決措施
墻面開裂的原因分析與解決措施
一、墻面開裂的原因分析
1、墻面表面開裂問題
墻面表面開裂是指墻面漆漆膜上生成線狀、多角或不定狀裂紋或裂縫。很多業主的新居在裝修后一段時間,甚至極短的時間內,就會發現墻面出現或多或少的開裂情況。墻面表面漆膜開裂,會嚴重影響到墻面的裝修視覺效果,甚至造成漆膜開裂擴大,影響墻面壽命。
2、墻面表面開裂原因分類
造成墻面表面出現開裂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但基本上可以歸納為五方面。分別是涂料漆層開裂、膩子層開裂、墻面抹灰層開裂、接縫處開裂以及墻體本身結構性開裂。
①漆層開裂:墻面漆漆層產生開裂導致的墻面表面出現裂紋,其原因主要有墻面漆產品質量不過關以及墻面漆施工過程中的不當操作造成的。
氣溫過低,達不到墻面漆的成膜溫度而不能形成連續的涂膜,導致墻面漆開裂
處理方法:如果只是表面漆膜的龜裂,用細砂紙將裂紋打磨掉,選擇顏色相同的墻面漆,重新涂刷就可以。
②膩子層開裂:墻面刮膩子能夠使得墻面更加光滑細膩,平整度遠高于水泥墻面,使墻面上漆效果更佳,同時也節省漆料。膩子層如果產生裂紋,也容易導致表層出現開裂。因此施工的時候要注意避免使膩子層產生裂紋。
處理方法:如果裂縫已經深入膩子層,可先用尖銳工具將裂縫擴大到一個改錐大小,填入嵌縫石膏并進行打磨找平,貼上網格布或牛皮紙后用膩子進行找平,最后按照正常的工序刷漆或者貼壁紙都可。
③抹灰層開裂:墻面抹灰層裂縫又分為正常開裂和非正常開裂兩種,正常開裂主要指由于水泥砂漿收縮引起的抹灰層出現裂縫;非正常開裂主要是由于材料或者施工工藝不當引起的裂縫。正常開裂很難避免,但是非正常開裂情況就可以注意避免。
處理方法:如果抹灰層出現大面積空鼓,應該敲掉原有抹灰層,重新做一次水泥沙漿的抹灰層,找平后再按正常工序刷漆。不過,這樣處理后造價會相對提高。如果只是出現小面積開裂,沒有翻砂、空鼓、脫落情況,可以滿墻貼的確良布,再按正常工序刷漆。
④接縫處開裂:墻面接縫基層處開裂會導致墻面表層出現裂縫。接縫處開裂主要發生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與陶粒磚的接縫處、鋼筋混凝土梁與陶粒磚接縫處、后堵砌的門口處、石膏板隔墻與原有墻體接縫處。接縫處開裂主要是由于受周邊環境或者外力影響,石膏板、預制隔墻板和預制樓板會出現收縮、位置變動,導致接縫處裂縫,一般為垂直縫或者水平縫。
處理方法:建議等整個樓體變形趨于穩定之后修復,短時間之內的修復容易出現反復。
⑤墻面本身結構層開裂:墻體本身結構層開裂也會導致表面墻面出現裂紋。包括兩種情況,其一,原墻面本身已有裂縫,在后期裝修過程中未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其二,原墻面在裝修時尚無開裂,在后期因地基沉降不均勻、溫度變化大等原因而產生裂縫。
處理方法:普通裝修方法無法修復,必須找專業建筑結構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上面幾種開裂類型,都可能導致最終墻面漆墻面出現裂紋,復雜程度和危害程度按上面順序逐漸增加。了解了這些知識,我們就可以采取措施減輕甚至避免墻面開裂情況發生。表中列出了墻面表層裂縫原因判斷的方法,大家可以據此找出墻面開裂的原因,對癥下藥。
二、預付墻面開裂選好主材和輔材
正值秋季,許多家庭都開始裝修自己的新居,因此,為了幫助大家裝修出好的墻面,文章將主要從預防角度談,如何減少墻面開裂問題的發生。首先是從選材方面來講。從前面墻面出現裂紋的原因中,我們可以發現,如果選用的墻面裝修材料不合格,會使得墻面容易出現開裂問題。
1、選購墻面漆注意抗裂性能
很多情況下,墻面開裂是由于選購的墻面漆產品質量不過關造成的。因此,與其到時候出現問題修修補補,不如一開始就選擇恰當的墻面漆產品。
重點關注墻面漆的抗裂性能:選購墻面漆的時候,為防止墻面開裂,可以選購抗裂性能突出的產品。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專門的抗裂性能突出的彈性墻面漆,彈張力大、延展性好,在保證漆膜更加牢固不開裂的同時還能有效遮蓋墻面細紋。消費者選購的時候可以了解一下。
2、選用配套的底漆和面漆產品
墻面漆包括底漆和面漆,底漆主要起到填平墻面、支撐面漆、提高漆面豐滿度的作用,而面漆主要起到裝飾和保護作用。涂刷墻面的時候,一般都需要先刷底漆,然后刷面漆。底漆和面漆選購的時候,建議選擇配套產品,這樣可以防止底漆面漆不相配而造成的墻面開裂問題。
篇2:砼結構開裂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建筑結構產生裂縫是很普遍的現象,其中最常見的要數鋼筋砼構件以及磚墻裂縫。多年的實踐證明,在工程裂縫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通過設計手段、施工手段來克服。
一、鋼筋砼常見裂縫原因分析
砼是一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當發生溫度、濕度變化、地基不均勻沉降時,極容易產生裂縫。
1、材料質量
材料質量問題引起的裂縫較常見的原因是水泥、砂、石等質量不好,若工程上用了這等不合格的材料就會產生“豆腐渣工程”。所以說只有材料的質量關把好了,工程質量才會在根本上得到保證。
2、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涉及的面很廣,不可能一一敘述,一般常涉用到的有:
(1)、水分蒸發、水泥結石的砼干縮通常是導致砼裂縫的重要原因。
(2)、砼是一種人造混合材料,其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成型后砼的均勻性和密實程度。因此砼的攪拌、運輸、澆搗、振實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是裂縫產生的直接或間接原因。
(3)、模板構造不當,漏水、漏漿、支撐剛度不足、支撐的地基下沉、過早
拆模等都可能造成砼開裂。施工過程中,鋼筋表面污染、砼保證層太小或太大,澆筑中碰撞鋼筋使其移位等都可能引起裂縫。
(4)、砼養護,特別是早期養護質量與裂縫的關系密切,早期表面干燥或早期內外溫度較大更容易產生裂縫。
(5)、避免在極端天氣條件下施工,可以減少砼結構的開裂情況。
3、地基變形
在鋼筋砼結構中,造成開裂主要原因是不均勻沉降。裂縫的大小、形狀、方向決定于地基變形的情況,由于地基變形造成的應力相對較大,使得裂縫一般是貫穿性的。
4、溫度變形
砼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其線膨脹系數一般為1×10-5/0C.當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就會產生溫度變形,由此產生附加應力,當這種應力超過砼的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縫。在工程中,這類裂縫較多見,譬如現澆屋面板上的裂縫,大體積砼的裂縫等。
5、濕度變形
砼在空氣中結硬時,體積會逐漸減小,一般謂之干縮。收縮裂縫較普遍,常見于現澆墻板式結構、現澆框架結構等,通常是因為養護不良造成。砼的收縮值一般為0.2~0.4‰,其發展規律是早期快、后期緩慢。因此對于超長的建筑物或構筑物,通常是摻加微膨脹劑等,這樣可基本解決砼的早期干縮問題。
6、結構受荷
結構受荷后產生裂縫的因素很多,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現裂縫。例如早期受震、拆模過早或方法不當、構件堆放、運輸、吊裝時的墊塊或吊點位置不當、施工超載、張拉預應力值過大等均可能產生裂縫。而最常見的是鋼筋砼梁、板受彎構件,在使用荷載作用下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普通鋼筋砼構件在承受了30~40%的設計荷載時,就可能出現裂縫,肉眼一般不易察覺,而構件的極限破壞荷載往往是在設計荷載的1.5倍以上,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鋼筋砼構件是允許帶裂縫工作的(有些資料上稱無害裂縫)。在鋼筋砼設計規范中,分別不同情況規定裂縫的最大寬度為0.2~0.3mm.對那些寬度超過規范規定的裂縫,以及不允許出現裂縫則應認為有害,需加以認真分析,慎重處理。
7、設計構造
結構構件斷面突變或因開洞、留槽引起應力集中,構造處理不當,現澆主梁在擱次梁處如沒有設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以及各種結構縫設置不當等因素均容易導致砼開裂。
8、徐變
砼徐變造成開裂或裂縫發展的例子工程中也和很常見。據文獻記載受彎構件截面砼受壓徐變,可以使構件變形增大2~3倍,預應力結構因徐變會產生較大的應力損失,降低了結構的抗裂性能。
二、預防措施
1、材料選用
(1)、水泥:應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嚴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粗骨料:宜用表面粗糙、質地堅硬的石料、級配良好、空隙率小、無堿性反應;有害物質及粘土含量不超過規定。
(3)、細骨料:宜用顆粒較粗、空隙較小、含泥量較低的中砂。
(4)、
外摻加料:宜采用減水劑等外加劑,以改善砼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減少收縮。
2、配料
(1)、配合比設計:應采用低水灰比、低用水量,以減少水泥用量。
(2)、禁止任意增加水泥用量。
(3)、配制砼時計量應準確,要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攪拌均勻,離析的砼必須重新拌勻后,方可澆筑。
3、配筋
鋼筋的配置應嚴格按施工圖施工,尤應重視以下各點:
(1)、鋼筋品種、規格、數量的改變、代用,必須考慮對構件抗裂性能的影響。
(2)、鋼筋的位置要正確,保護層過大或過小都可能導致砼開裂,鋼筋間距過大,易引起鋼筋之間的砼開裂。
4、模板工程
鋼筋砼結構裂縫的預防,在模板工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模板構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桿件間的變形不同而導致砼裂縫。
(2)、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夠的剛度,防止施工荷載(特別是動荷載)作用下,模板變形過大造成開裂。
(3)、合理掌握拆模時機,拆模時間過早,應保證早齡期砼不損壞或不開裂,但也不能太晚,盡可能不要錯過砼水化熱峰值,即不要錯過最佳養護介入時機。
5、砼澆筑
(1)、砼澆筑時應防止離析現象,振搗應均勻、適度。
(2)、加強砼的早期養護,并適度延長養護時間,在氣溫高、濕度低或風速大的條件下,更應及早進行噴水養護,在澆水養護有因難時,或者不能保證其充分濕潤時,可采用覆蓋保濕材料等方法。
6、設計構造
(1)、建筑平面選型時在滿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簡單,平面復雜的建筑物,容易產生扭曲等附加應力而造成墻體及樓板開裂。
(2)、合理布置縱橫墻,縱墻開洞應盡可能小。
(3)、控制建筑物有長高比,長高比越小,整體剛度越大,調整不均勻沉降的能力越強。
(4)、合理地調整各部分承重結構的受力情況,使荷載分布均勻,盡量防止受力過于集中。
(5)、減少地基的不均勻沉降,除了前述的措施外,在基礎設計中可以采取調整基礎的埋深度,不同的地基計算強度和采用不同的墊層厚度等方法,來調整地基的不均勻變形。
(6)、適當加強基礎有剛度和強度。
(7)、層層設置圈梁、構造柱,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體性,提高磚石砌體的抗剪、抗拉強度,防止或減少裂縫,即使出現了裂縫,也能阻止其進一步發展。
(8)、正確地設置沉降縫。沉降縫位置和縫寬的選定應合適,構造要合理,可以和其結構縫合并設置。
(9)、限制伸縮縫間距。對體形復雜、地基不均勻沉降值大的建筑物更應嚴格控制,同樣,也可以和其它結構縫合并使用。
(10)、部分窗臺砌體應加強。對寬大的窗臺下部宜設置鋼筋砼梁,以適應窗臺的變形,防止窗臺處產生豎直裂縫。
7、施工技術
(1)、加強地基的檢查與驗收工作,基坑開挖后應及時通知勘察及設計單位到
現場驗收,對較復雜的地基,設計方在基坑開挖后應要求勘察補鉆探,當探出有不利的地質情況時,必須先對其加固處理,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2)、開挖基槽時,要注意不擾動其原狀結構。
(3)、合理安排施工順序。當相鄰建(構)筑物間距較近時,一般應先施工較
深的基礎,以防基坑開挖破壞已建基礎的地基礎。當建(構)筑物各部分荷載相差較大時,一般應施工重、高部分,后施工輕、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