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墻混凝土養護: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技術交底記錄編號工程名稱****工程交底提要混凝土泵送安全操作規程交底交底日期交底內容:1、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混凝土施工中的溫度裂縫,混凝土澆筑必須連續進行,不留設施工縫。2、因底板混凝土施工在10月份左右,混凝土內部本身的水化反映產生的熱量與室外溫差要接近于45℃,遠遠大于規范所控制的25℃,我單位采用分層澆筑的方法控制混凝土內部的溫度。3、基礎混凝土從一側開始進行澆注,第一層混凝土澆注厚度為400mm,第二層混凝土澆注厚度同樣為400mm,第三層混凝土澆注至基礎的頂面。當第一層混凝土澆注至第一個單元樓時,返回最開始澆注的位置進行澆注第二層混凝土,當第二層澆注至第一個單元樓的位置時,返回最開始澆注的位置繼續澆注第三層混凝土,依次重復施工,直至基礎混凝土澆注完成,可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內部的溫度,從而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內部與外界的溫度差,減小混凝土內部的溫度應力。4、基礎混凝土澆注完成,在混凝土達到初凝后、終凝前或12h后,及時安排作業人員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二次摸壓,可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裂縫。5、在二次摸壓后,安排專人對混凝土進行澆水養護工作,澆水養護的次數必須保證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保證混凝土在強度增長初期對水分的需求。6、澆水養護的時間不得少于7天,摻加緩凝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7、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8、防止現場噪聲污染。9、澆水養護用水嚴禁使用消防用水。10、注意現場文明施工。11、施工現場必須要有充足的照明。12、當冬季室外溫度平均氣溫低于5℃時,不得進行澆水養護工作。13、混凝土養護測溫:在養護期間至少每4小時1次;對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在強度未達到3.5N/mm2以前,每2小時測定1次,以后每6小時測定1次,持續觀察。14、在澆筑完成的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N/mm2前,不得進行上人作業,更不得隨意將混凝土表面的保溫養護設施掀起。15、遇有大風天氣時,應在棉門簾上面用重物壓好,防止大風將混凝土保溫設施掀起。16、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17、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18、現場所有的用電設備必須由專業電工接電源。19、墻、柱涂刷養護液必須利用腳手架時,必須系好安全帶。20、澆水過程中,禁止將電源線浸入水中進行作業。21、涂刷養護液過程中,禁止工人打鬧。22、不得徒手進行涂刷養護液,應佩戴防腐手套和護目鏡。23、在混凝土養護薄膜和棉門簾的位置不得隨意吸煙,不得采用明火進行取暖。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本表一式三份: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員一份(存檔)
篇2:剪力墻結構高層住宅土方回填施工措施
剪力墻結構高層住宅土方回填施工
1、本工程土方回填為基槽2∶8灰土回填。
2、回填土施工前,首先應進行土壤擊實試驗,根據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及干容重,來確定回填用土的含水率控制范圍及壓實遍數。
3、回填前應對基礎、防水層、保護層進行驗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
4、回填前應將填土部位的垃圾及雜物等清理干凈。
5、土質應優先選用原土,但回填前應檢測土質內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使用前應過篩,確保粒徑不大于50mm。
6、2∶8灰土應做到配比準確、拌和均勻、含水率適中。
7、回填土施工時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控制在250mm內。
8、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每層至少夯實三遍,并做到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并加強對邊緣部位的夯實。
9、回填土每層夯實后,應按規范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根據設計要求,干容重不得小于15.5kN/m3。
10、回填土的質量控制:
基槽取樣每層按長度每30m取樣一組,取樣部位應在每層壓實后的下半部。
篇3:剪力墻結構高層住宅砌筑工程施工方法
剪力墻結構高層住宅砌筑工程施工方法
地上部分外墻部分采用200厚現澆鋼筋混凝土墻和部分陶?;炷量招钠鰤KM5砂漿砌筑;內墻分戶墻大部分用200厚現澆鋼筋混凝土墻,部分采用200厚陶粒混凝土砌塊,戶內分隔墻采用100厚GRC板。
1、施工準備:
(1)砌筑前一天將砌塊和結構相接的部位灑水濕潤,保證砌體粘結牢固;
(2)穿墻管線及時預留到位;
(3)每隔500mm預留6拉結筋。
(4)墻體根部先砌好兩層實心磚,高度為踢腳板高度。
(5)剪力墻、柱上按500mm水平標高控制線彈出砌塊層數,灰縫厚度預先計算,相應的部位彈出門窗洞口尺寸線,并在樓板上標出窗口邊線。
2、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砌筑部位墻根的磚表面清掃干凈,抹砂漿找平層,拉線用水平尺檢查平整度;
(2)砌筑:
1)砌筑前根據墻體尺寸、砌塊的尺寸,進行排磚設計,不夠整塊時可切割成合適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塊長度的1/3;
2)水平和豎向灰縫的寬度應控制在12~18mm左右,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豎向灰縫應采用加漿的方法,嚴禁用水沖漿灌縫;
3)砌塊施工時應滿鋪滿擠,上下錯縫,搭接長度不應小于90mm;
4)墻體與結構的拉結:拉結筋作為墻體與結構拉結的重要措施,拉結筋為6@500,長度不小于1000mm,拉結筋應理直鋪在水平灰縫內。柱、墻在混凝土澆注時預埋8×8cm的鐵件,拉結筋與結構柱、墻的預埋鐵件相焊接;拉結筋在構造柱部位采用通長或伸入柱內不少于墻厚20mm;
5)配筋帶的設置:墻體沿高度方向每0.9~1m設置配筋帶,配筋帶高度為60mm,配筋26、6@300,遇到門口時,應在門口上增設配筋帶與門口過梁相連;
6)圈梁設置:對于高度大于3.6m的墻體,除按上述設置配筋帶外,沿高度方向每隔3m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配筋為410、6@300。
7)墻體頂部的固定:墻體砌筑到最后一皮磚后,應用木楔將墻體和頂部梁底頂緊,木楔間距為500mm,后用C20細石混凝土填實;
8)墻體與門窗口的連接:墻體與門窗洞口的連接的部位作成鋼筋混凝土邊框,邊框內預埋鐵件或木磚,數量應符合門窗安裝的要求。
3、GRC隔墻安裝:
(1)作業條件:
1)隔墻的安裝應在屋面防水完成、頂棚和墻體抹灰后進行。
2)室內50cm水平控制線已彈完并校驗。
(2)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
混凝土墻墊施工→隔墻放線→安裝沿地、沿頂龍骨→豎龍骨分檔、安裝→安裝橫向卡檔龍骨→罩面板安裝→接縫處理。
2)混凝土墻墊施工:墻墊采用C20素混凝土澆筑,高度為120mm,與踢腳板同高,墻墊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下一道工序。
3)隔墻放線:在墻墊上放出隔墻位置線,并放出頂龍骨位置邊線。
4)安裝沿地、沿頂龍骨:按照放好的隔墻位置線,安裝地龍骨和頂龍骨,用射釘固定在結構上,射釘間距為600mm。
5)豎龍骨分檔、安裝:根據罩面板的規格,確定豎龍骨的分檔尺寸,一般對于900mm和1200mm的板寬,可采用453mm和603mm的分檔尺寸。不足模數的分檔應避開門口邊第一塊罩面板位置。分檔后即可安裝豎向龍骨,豎龍骨上下兩端應插入沿頂、沿地龍骨內,調整位置和垂直后,用抽心鉚釘固定,靠墻邊龍骨固定采用射釘,間距為1000mm。
6)罩面板安裝:
①安裝前檢查龍骨安裝質量,門口框是否符合要求,并進行調整。
②安裝無門口的隔墻應從墻體一端開始;有門口的隔墻應從門口處開始安裝。安裝完一側的罩面板后進行隔墻內40厚巖棉填塞和內部電盒、電箱等設備的安裝。
③罩面板的安裝采用自攻螺絲,板邊釘距為200mm,板中間距為300mm,螺絲釘距石膏板邊緣距離不得小于10mm,也不得大于16mm,自攻螺絲緊固時罩面板必須與龍骨靠緊。
(3)注意事項:
1)豎向龍骨不得緊頂上下龍骨,應留置30mm的伸縮量,以防止產生墻體的收縮變形。
2)隔墻周邊應留置3mm,減小因溫度和濕度影響產生變形和裂縫。
3)隔墻和混凝土、磚不同基層進行墻面面層施工前,應在交接處貼一道玻纖帶,防止不同界面產生不同的收縮而引起面層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