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管道附屬構筑物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管道附屬構筑物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9478

1.一般要求

(1)上下溝槽、基坑必須走安全梯或土坡道、斜道。

(2)管道檢查井、閘室的井蓋品種,應與管道的類別一致;道路上井蓋的額定承重荷載不得小于道路的交通荷載,并應有鎖固裝置。

(3)進入溝槽前,必須檢查土壁的穩定性,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作業;作業中發現土壁出現裂縫等坍塌征兆時,必須立即撤離危險地段,待處理完畢、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

(4)施工前,應先檢查地基,確認符合設計文件規定后方可實施。

(5)高處作業應設作業平臺,并符合下列要求:

1)作業平臺寬度應滿足施工安全要求,在平臺范圍內應鋪滿、鋪穩腳手板。

2)在斜面上作業宜架設可移動式的作業平臺。

3)作業平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上下作業平臺應設安全梯或斜道等設施。

4)腳手架、作業平臺不得與模板及其支承系統相連。

5)腳手架應根據施工時最大荷載和風力進行施工設計,支搭必須牢固。

6)作業平臺、腳手架,各節點的連接必須牢固、可靠。

7)支搭、拆除作業必須由架子操作工負責。

8)腳手架和作業平臺,使用前,應進行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應設專人隨時檢查,發現變形、位移應及時采取安全措施并確認安全。

(6)進入已建管道或井、室內作業前,必須打開井蓋進行通風。進入前,必須先檢測其內部空氣中的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確認空氣質量符合安全要求,并記錄后方可進入作業。如未立即進入作業,當再次進入前應重新檢測,確認合格并記錄。作業中必須對作業環境的空氣質量進行動態監測,確認合格并記錄。

(7)管道檢查井、閘室的井蓋應由有資質的企業生產,具有合格證,并經驗收,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

(8)上下高處和溝槽(基坑)必須設攀登設施,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采購的安全梯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

2)采用固定式直爬梯時,爬梯應用金屬材料制成;梯寬宜為50cm,埋設與焊接必須牢固;梯子頂端應設1.0m~1.5m高的扶手;攀登高度超過7m以上部分宜加設護籠;超過13m時,必須設梯間平臺。

3)溝槽、基坑施工現場可根據環境狀況修筑人行土坡道供施工人員使用。

4)人行土坡道寬度不宜小于1m,縱坡不宜陡于1∶3;施工中應采取防揚塵措施,并經常維護,保持完好;坡道土體應穩定、堅實,宜設階梯,表層宜硬化處理,無障礙物;兩側應設邊坡,溝槽(基坑)側無條件設邊坡時,應根據現場情況設防護欄桿。

5)現場自制安全梯結構必須堅固,梯梁與踏板的連接必須牢固。梯子應根據材料性能進行受力驗算,其強度、剛度、穩定性應符合相關結構設計要求;梯腳應置于堅實基面上,放置牢固,不得墊高使用。梯子上端應有固定措施;攀登高度不宜超過8m;梯子踏板間距宜為30cm,不得缺檔;梯子凈寬宜為40m~50cm;梯子工作角度宜為75°±5°;梯子需接長使用時,必須有可靠的連接措施,且接頭不得超過一處;連接后的梯梁強度、剛度,不得低于單梯梯梁的強度、剛度。

6)采用斜道(馬道)時,腳手架必須置于堅固的地基上,斜道寬度不得小于1m,縱坡不得陡于1∶3,支搭必須牢固。

7)人員上下梯子時,必須面向梯子,雙手扶梯;梯子上有人時,他人不宜上梯。

2.檢查井、閘室(井、室)

(1)井、室的踏步材料規格、安置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作業中應隨砌隨安,不得砌筑完成后,再鑿孔后安裝。

(2)井、室完成后,應及時回填土,清理現場;當日回填土不能完成時,必須設圍擋或護欄,并加安全標志。

(3)井、室施工作業現場應設護欄和安全標志。

(4)井、室完成后,應及時安裝井蓋。施工中斷未安井蓋的井、室,必須臨時加蓋或設圍擋、護欄,并加安全標志。

(5)位于道路上的井、室井蓋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與道路等工程同時施工的井、室,其井筒的加高與降低,應與道路等施工進度協調一致,快速完成。

2)井蓋應與道路齊平。

3)井蓋的品種、材質、規格、額定承重荷載,應符合設計文件規定;安裝井蓋時,尚應核對井蓋品種與管道類別并符合道路功能要求。

4)加高與降低電力、信息管道井、室時,應邀請管道管理單位赴現場監護,并對井、室內設施采取保護措施。

3.止推墩、翼墻、出水口

(1)管道、管件的止推墩(錨固墩)、翼墻、出水口等,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

(2)管道臨河道的出水口宜在枯水期施工。

(3)管道、管件的止推墩、錨固墩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時,混凝土必須澆筑在原狀土土層上;采用砌筑結構的止推墩,砌筑墻體與原狀土層間,應用混凝土或砂漿填筑密實。

(4)止推墩的強度未達設計規定強度前不得承受外力振動。

篇2:管道附屬構筑物:安全技術交底

1.一般要求

(1)上下溝槽、基坑必須走安全梯或土坡道、斜道。

(2)管道檢查井、閘室的井蓋品種,應與管道的類別一致;道路上井蓋的額定承重荷載不得小于道路的交通荷載,并應有鎖固裝置。

(3)進入溝槽前,必須檢查土壁的穩定性,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作業;作業中發現土壁出現裂縫等坍塌征兆時,必須立即撤離危險地段,待處理完畢、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

(4)施工前,應先檢查地基,確認符合設計文件規定后方可實施。

(5)高處作業應設作業平臺,并符合下列要求:

1)作業平臺寬度應滿足施工安全要求,在平臺范圍內應鋪滿、鋪穩腳手板。

2)在斜面上作業宜架設可移動式的作業平臺。

3)作業平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上下作業平臺應設安全梯或斜道等設施。

4)腳手架、作業平臺不得與模板及其支承系統相連。

5)腳手架應根據施工時最大荷載和風力進行施工設計,支搭必須牢固。

6)作業平臺、腳手架,各節點的連接必須牢固、可靠。

7)支搭、拆除作業必須由架子操作工負責。

8)腳手架和作業平臺,使用前,應進行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應設專人隨時檢查,發現變形、位移應及時采取安全措施并確認安全。

(6)進入已建管道或井、室內作業前,必須打開井蓋進行通風。進入前,必須先檢測其內部空氣中的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確認空氣質量符合安全要求,并記錄后方可進入作業。如未立即進入作業,當再次進入前應重新檢測,確認合格并記錄。作業中必須對作業環境的空氣質量進行動態監測,確認合格并記錄。

(7)管道檢查井、閘室的井蓋應由有資質的企業生產,具有合格證,并經驗收,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

(8)上下高處和溝槽(基坑)必須設攀登設施,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采購的安全梯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

2)采用固定式直爬梯時,爬梯應用金屬材料制成;梯寬宜為50cm,埋設與焊接必須牢固;梯子頂端應設1.0m~1.5m高的扶手;攀登高度超過7m以上部分宜加設護籠;超過13m時,必須設梯間平臺。

3)溝槽、基坑施工現場可根據環境狀況修筑人行土坡道供施工人員使用。

4)人行土坡道寬度不宜小于1m,縱坡不宜陡于1∶3;施工中應采取防揚塵措施,并經常維護,保持完好;坡道土體應穩定、堅實,宜設階梯,表層宜硬化處理,無障礙物;兩側應設邊坡,溝槽(基坑)側無條件設邊坡時,應根據現場情況設防護欄桿。

5)現場自制安全梯結構必須堅固,梯梁與踏板的連接必須牢固。梯子應根據材料性能進行受力驗算,其強度、剛度、穩定性應符合相關結構設計要求;梯腳應置于堅實基面上,放置牢固,不得墊高使用。梯子上端應有固定措施;攀登高度不宜超過8m;梯子踏板間距宜為30cm,不得缺檔;梯子凈寬宜為40m~50cm;梯子工作角度宜為75°±5°;梯子需接長使用時,必須有可靠的連接措施,且接頭不得超過一處;連接后的梯梁強度、剛度,不得低于單梯梯梁的強度、剛度。

6)采用斜道(馬道)時,腳手架必須置于堅固的地基上,斜道寬度不得小于1m,縱坡不得陡于1∶3,支搭必須牢固。

7)人員上下梯子時,必須面向梯子,雙手扶梯;梯子上有人時,他人不宜上梯。

2.檢查井、閘室(井、室)

(1)井、室的踏步材料規格、安置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作業中應隨砌隨安,不得砌筑完成后,再鑿孔后安裝。

(2)井、室完成后,應及時回填土,清理現場;當日回填土不能完成時,必須設圍擋或護欄,并加安全標志。

(3)井、室施工作業現場應設護欄和安全標志。

(4)井、室完成后,應及時安裝井蓋。施工中斷未安井蓋的井、室,必須臨時加蓋或設圍擋、護欄,并加安全標志。

(5)位于道路上的井、室井蓋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與道路等工程同時施工的井、室,其井筒的加高與降低,應與道路等施工進度協調一致,快速完成。

2)井蓋應與道路齊平。

3)井蓋的品種、材質、規格、額定承重荷載,應符合設計文件規定;安裝井蓋時,尚應核對井蓋品種與管道類別并符合道路功能要求。

4)加高與降低電力、信息管道井、室時,應邀請管道管理單位赴現場監護,并對井、室內設施采取保護措施。

3.止推墩、翼墻、出水口

(1)管道、管件的止推墩(錨固墩)、翼墻、出水口等,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

(2)管道臨河道的出水口宜在枯水期施工。

(3)管道、管件的止推墩、錨固墩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時,混凝土必須澆筑在原狀土土層上;采用砌筑結構的止推墩,砌筑墻體與原狀土層間,應用混凝土或砂漿填筑密實。

(4)止推墩的強度未達設計規定強度前不得承受外力振動。

篇3:道路附屬構筑物工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編號:市政施管-10工程名稱分部名稱分項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人交底人職務交底內容:1.道路附屬構筑物應按道路施工總體部署,由下至上隨道路結構層的施工相應的分段、分步完成,嚴禁在道路施工中掩埋地下管道檢查井。2.進人溝槽前必須檢查槽壁的穩定狀況,確認安全;作業中應隨時觀察,發現槽壁有不穩定征兆,必須立即撤離危險地段,處理完畢,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作業。3.施工現場的各類檢查井(室)應隨施工工序相應升高(降低),并用相應專業的檢查井井蓋蓋牢,嚴禁掩埋;不需保留的井、坑、孔必須及時接技術規定回填至其頂部;需暫時保留的,必須根據現場情況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各種管線的井(室)蓋不得蓋錯,井蓋(籮)必須能承受道路上的交通荷載。4.道路范圍內的各類檢查井(室)應設置水泥混凝土井圈。5.作業區內不宜碼放過多構件,應隨安裝隨適量搬運,并碼放整齊。6.倒虹吸管完成后,應進行閉水試驗和隱蔽工程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及時回填土;倒虹吸管兩端的檢查井在施工中和完成后,必須及時蓋牢或設圍擋。7.手推車運輸構件時,除應按順序裝卸、碼放平穩,嚴禁揚把猛卸外,使用手推車應符合下列要求:(1)裝土等散狀材料時,車應設擋板,運輸中不得遺灑。(2)運輸桿件材料時,應捆綁牢固。(3)在坡道上運輸應緩慢行駛,控制速度,下坡前方不得有人。(4)卸上等散狀材料時,應待車輛擋板打開后,方可揚把卸料,嚴禁撒把。(5)路塹、溝槽邊卸料時,距塹、槽邊緣不得小于1m,車輪應擋掩牢固,槽下不得有人。已運輸路緣石、隔離墩、方磚、混凝土管等構件時,應先檢查其質量,有斷裂危及人身安全者不得搬運。9.用起重機吊裝構件等作業時,應符合起重機吊裝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10.雨水支管采用3600混凝土全包封時,混凝土強度達75%前,不得開放交通,需通行時,應采取保護措施。11.升降檢查井、砌筑雨水口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前,應在檢查井周圍設置安全標志,非作業人員不得人內。(2)砌筑作業應集中、快速完成。(3)升降現況的電力、信息管道等檢查并時,應在管理單位人員現場監護下作業,并對井內設施采取保護措施。(4)下井作業前,必須先打開擬進和相鄰井的井蓋通風,經檢測,確認井內空氣中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規定,并記錄后方可進人作業;經檢測確認其內空氣質量合格后,應立即進人作業;如會簽欄參加單位(部門、班組)參加人員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道路附屬構筑物工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10工程名稱分部名稱分項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人交底人職務交底內容:未立即進人,當再進人前,必須重新檢測,確認合格,并記錄;作業過程中,對其內空氣質量必須進行動態監測,確認符合要求,并記錄;操作人員應輪換作業,井外應設專人監護。(5)檢查井(室)、雨水口完成后,井(室)蓋(算)必須立即安牢,完成回填土,清理現場;下班前未完時,必須設圍擋或護欄和安全標志。(6)需在井內支設作業平臺時,必須支搭牢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12.用斜道運輸應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前,應根據運輸車輛的種類、寬度、載重和現場環境狀況,對斜道結構進行施工設計,其強度、剛度、穩定性應滿足各施工階段荷載的要求。(2)斜道應堅實、直順,不宜設彎道;斜道寬度應較運輸車輛寬1m以上,坡度不宜陡于1:6。(3)斜道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進出口處的欄桿不得伸出欄柱。(4)支、拆斜道必須由架子工操作;使用前,必須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5)施工中應經常檢查,確認安全;發現隱患必須立即處理,確認合格。13.溝槽作業時,必須設安全梯或土坡道、斜道等設施;上下高處和溝槽必須設攀登設施,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采購的安全梯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2)現場自制安全梯應符合下列要求:1)梯子必須堅固,梯梁與踏板的連接必須牢固;梯子結構應根據材料性能經受力驗算確定。2)攀登高度不宜超過8m;梯子踏板間距宜為30cm,不得缺檔;梯子凈寬宜為40cm~50cm;梯子工作角度宜為750士50。3)梯腳應置于堅實基面上,放置牢固,不得墊高使用。梯子上端應有固定措施。4)梯子需接長使用時,必須有可靠的連接措施,且接頭不得超過一處;連接后的梯梁強度、剛度,不得低于單梯梯梁的強度、剛度。(3)人員一t下梯子時,必須面向梯子,雙手扶梯;梯子上有人時,他人不宜上梯。(4)施工現場可根據環境狀況修筑人行土坡道供施工人員使用;人行土坡道應符合下列要求:1)坡道上體應穩定、堅實,宜設階梯,表層宜硬化處理,無障礙物。2)寬度不宜小于1m,縱坡不宜陡于1:3。3)兩側應設邊坡,溝槽側無條件設邊坡時,應根據現場情況設防護欄桿。4)施工中應采取防揚塵措施,并經常維護,保持完好。會簽欄參加單位(部門、班組)參加人員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道路附屬構筑物工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10工程名稱分部名稱分項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人交底人職務交底內容:(5)采用斜道(馬道)時,腳手架必須置于堅固的地基上,斜道寬度不得小于1m,縱坡不得陡于l:3,支搭必須牢固。14.路緣石、隔離墩安裝、方磚鋪砌應符合下列要求:(1)路緣石、隔離墩、大方磚等構件質量超過25kg時,應使用專用工具,由兩人或多人抬運,動作應協調一致。(2)步行道方磚應平整、堅實、有粗糙度,鋪砌干整、穩固。(3)構件就位時,不得將手置于構件的接縫間;調整構件高程時,應相互呼應,井采取防止砸傷手腳的措施。(4)切斷構件宜采用機械方法,使用混凝土切割機進行;人工切斷構件時,應精神集中,穩拿工具,用力適度;構件斷開時,應采取承托措施,嚴禁直接落下。15.高處作業必須設作業平臺,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支搭、拆除腳手架應符合腳手架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2)在平臺寬度范圍必須鋪滿、鋪穩腳手板;腳手架寬度應滿足施工安全的要求。(3)上下平臺應設安全梯等設施供作業人員之用。(4)作業中應隨時檢查,確認安全。(5)臨邊作業必須設防護欄桿,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欄桿和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應為1.2m,下桿離地高度應為50cm~60c。。欄桿柱間距應經計算確定,且不得大于2m。2)桿件的規格與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①木質欄桿上桿梢徑不得小于7cm,下桿梢徑不得小于6cm,欄桿柱梢徑不得小于7.5cm,并以不小于12號的鍍鋅鋼絲綁扎牢固,綁絲頭應順平向下。②鋼筋橫桿上桿直徑不得小于16mm,下桿直徑不得小于14mm,欄桿柱直徑不得小于18mm,采用焊接或鍍鋅鋼絲綁扎牢固,綁絲頭應順平向下。③鋼管橫桿、欄桿柱均應采用直徑48min×(2.75~3.5)mm的管材,以扣件固定或焊接牢固。3)欄桿柱的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會簽欄參加單位(部門、班組)參加人員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道路附屬構筑物工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10工程名稱分部名稱分項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人交底人職務交底內容:①在路塹、溝槽邊緣固定時,可采用鋼管并錘擊沉入地下不小于50cm深;鋼管離路塹、溝槽邊沿的距離,不得小于50cm。②在混凝土結構上固定,采用鋼質材料時可用預埋件與鋼管或鋼筋焊年;采用木欄桿時可在預埋件上焊接30cm長的L50×5角鋼,其上、下各設一孔,以直徑10mm螺栓與木桿件拴牢。③在砌體上固定時,可預先砌人規格相適應的設預埋件的預制塊,采用鋼質材料時可用預埋件與鋼管或鋼筋焊牢;采用木欄桿時可在預埋件上焊接30cm長的L50×5角鋼,其上、下各設一孔,以直徑10mm螺栓與木桿件拴牢。④欄桿的整體構造和欄桿柱的固定,應使防護欄桿在任何處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③防護欄桿的底部必須設置牢固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擋腳板;擋腳板下的空隙不得大于1cm;擋腳板上有孔眼時,孔徑不得大于2.5cm。會簽欄參加單位(部門、班組)參加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