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路面基層:安全交底

路面基層:安全交底

2024-07-13 閱讀 3962

一、水穩拌合場施工安全技術

1.作業人員不得穿拖鞋進入拌和施工現場作業,與施工無關的人員禁止進入拌和施工現象。

2.拌合場內倉庫、變配電房、油庫等危險點源處要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門窗上鎖,并注明“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字樣。

3.拌合場用電要由熟悉用電專業知識的電工專人管理,各種用電設備要安裝漏電保護器,接地良好。各種電纜電線的架設要符合用電安全的要求。

4.拌合場各種機械要粘貼安全操作規程、注意事項等。操作人員要持證上崗。

5.拌合機等用電設備進行檢修時,必須與電工聯系,必須停機斷電后方可進行維修作業。

6.拌合場要配備1-2名安全員,負責拌合場的日常安全巡查及安全生產管理等工作。

7.拌合場危險點源較多,要對每個危險點源建立臺賬,每天巡查,定期檢測。

8.攪拌機不得超負荷使用。運轉中嚴禁維修保養,嚴禁用工具伸入攪拌倉內扒料。若遇中途停電時,必須將料卸出。

9.機械運轉中,嚴禁在拌合機或皮帶輸送機下穿越行走。

10.機械運轉中,嚴禁將頭或手伸入皮帶輸送機與機架之間查看或探摸等作業。

二、水穩運輸安全技術

1.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和有關規定,駕駛車輛必須證、照齊全,不準駕駛與證件不符的車輛,嚴禁酒后開車。

2.發動前應將變速桿放到空檔位置,并拉緊手剎車。

3.發動后,檢查各種儀表、方向機、制動、燈光等是否靈敏可靠,確認周圍無障礙物時方可鳴號起步。

4.坡道上被熄滅停車,應拉緊手制動器,下坡掛倒檔,上坡掛前進檔,并低檔起步。

5.泥濘路面應低速行駛,不得急剎車。

三、攤鋪安全操作技術

1.攤鋪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了解機械性能、構造。掌握保養知識,訓練地掌握本機性能及操作概念各安全事項,并經有關部門確認合格后,方可單獨操作。

2.起動發動機前必須檢查:油量是否充足,風扇上皮帶松緊度,有無漏油及其部件松動現象。檢查當天工作所需的各種配件、附件、工具等是否齊備。

3.起動發動機后,慢速運行至少兩分鐘后檢查各監控系統指示是否正常。

4.運料車輛倒料必須有人指揮,準確將料卸入機器料斗內。

5.攤鋪機工作前須和左右調平人員取得聯系,確保其他人員不在作業內,方可作業。

6.在作業檔向行車檔轉換時,必須在小油門,機器完全停穩后,各工作部件停止工作情況下進行。

7.操作人員嚴禁酒后操作,操作設備時必須穿戴整齊,不得穿拖鞋,不得有吸煙、飲食等其他有礙安全作業行為。

8.攤鋪機在工作后,所有防護裝置必須安裝在指定位置上。

9.操作室必須保持清潔,及時清理油污等污物,不得亂放工具等其他物品。

10.攤鋪結束后,清洗材料輸送、搗實裝置,停機時必須把熨平板旋轉在墊木上,機器停放下不得妨礙交通,且應旋轉警示牌。

四、碾壓安全操作技術

1.壓路機的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操作。

2.壓路機工作前試驗檢查所有操作部件、儀表、制動器、轉向機構是否正常,只有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下方可開始工作。壓路機應起步后才能起振。

3.壓路機在不平路面和場地上工作要小心謹慎,在堅硬路面不允許振動,檢查并清除地面上的危險物。

4.壓路機轉彎時,應降低速度,在坡道上行駛時,不允許換檔變速,更不可使壓路機滑行和溜車。

5.壓路機工作完畢,應停在寬闊的平地上,停在坡道上時,應用止動鎖住輪子,必要時前后均應置止動塊。

6.停機時應先停止振動,然后將轉向機置于中間位置,最后拉起手制動操縱桿,內燃機慢速運轉數分鐘后熄火。駕駛員離開壓路機前,必須使壓路機處于制動狀態。

7.不得在運行過程中對壓路機進行調節、維修、保養等作業項目。

五、職業健康與衛生防疫管理

1.工地衛生管理網絡、衛生防疫管理系統,并明確具體責任人,進行定期檢查、考核。

2.工地設有環境衛生宣傳牌和責任區包干圖,現場無大面積積水,并有滅四害設施。

3.茶水供應做到冬熱夏涼、茶桶清潔、茶具消毒。

4.炊事人員有健康證,食堂有衛生許可證,各種設置及操作流程符合衛生防疫要求。

5.廁所有化糞池,有沖淋裝置,無異味,主要生活區內廁所鋪磁磚。沿線每隔1000m設置便溺設施一座。

6.聯系所在地環保部門定期處理生活垃圾,所有垃圾箱加蓋并及時清理。

7.關懷職工,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讓工人在勞動之余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8.職工宿舍安排兩到三人一間,每人有5平米的空間,不得安排通鋪休息。

9.在生活區設立“職工之家”,提供報刊、雜志、電視機等設施,給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休息和娛樂的場所。

10.督促工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宿舍、更衣室達到“五線、四清、一方正”。

篇2: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底基層施工工序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底基層施工工序

路面各結構層施工前,提前進行試驗段的施工,并報請監理工程師和指揮部審批,在審批通過后,及時展開大面積的施工,要注意各工序的銜接,合理的安排機械,形成流水作業。其具體的施工工序如下:

一、底基層施工

為確保石灰粉煤灰穩定土底基層大面積施工,使工程質量達到設計要求,特編制本施工方案,使用于青銀高速公路齊河至夏津段五合同二灰土底基層的施工。

1.1施工日期

計劃于20**年7月進行,20--年5月前完成全部底基層施工。

1.2工作內容

本合同段石灰粉煤灰穩定土底基層厚度為18cm,根據《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及《招標文件》的要求,決定采用路拌法施工。

1.2.1導線點、水準點聯測

我部在施工前對五合同全線的水準點導線點進行聯測,滿足路面施工控制的需要后方可進行實驗段施工。

1.2.2下乘層

項目部組織有關人員提前進行下乘層的檢查和驗收,確保驗收路段各項技術指標滿足規范要求,達不到規范要求的路段,及時報請監理工程師,在監理工程師指導下及時處理,使其滿足規范要求,確保正常施工。

1.2.3機械

提前做好機械的檢修,確保所用機械的良好的狀況投入施工

1.2.4人員

實行定崗定員,制定出明確的崗位責任制,開工前進行人員培訓,使每個人都明確本項目的工作任務、施工方法和質量標準。

1.2.5材料

所有進場材料已及監理工程師檢測認可,檢驗合格,確保有充足的合格材料供給生產用料。.

石灰采用河北邢臺產石灰,生石灰進場前檢驗其氧化鈣、氧化鎂含量,已符合石灰技術指標,為確保工程質量。

粉煤灰購于德州華魯電場,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的總量大于70%,燒失量≤20%粉煤灰的比表面積>2500cm2/g,濕粉煤灰的含水量不宜超過35%。

本合同段用土采自南韓土場(K57+000)苦水土場(K69+000)經山東大學土木工程實驗室檢測,滿足二灰土施工要求。

1.3配合比設計

(1)、根據設計要求,選取石灰:粉煤灰=1:2~1:4,石灰為8,10,11,12,14分別進行擊實試驗,確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按預定的干密度制備試件,在20±2℃下保溫養生6天,浸水1天,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

(3)、根據強度試驗要求及試驗結果,確定混合料的配合比。

1.4路面施工工藝

本結構層18cm,采用路拌法施工。

(一)、工藝流程

(二)各工序質量控制

1.準備下承層

對路基進行檢查,如發現表面過干,應適當灑水。

2.測量放樣

a、在已成型路基上,恢復中樁,中樁加密到每20m一樁。

b、根據中樁及二灰土的設計寬度,放出邊樁,石灰土的鋪筑寬度每側至少超過設計寬度5cm。

3.運輸、攤鋪土

a.根據實測高程與施工配比計算實際用土量,據運輸車每車裝運數量,在下承層上適當劃方格。

b.運輸車每車裝土數量要基本相等,以達到準備計量的目的。

c.卸土必須按劃好的方格,避免土不夠或過多,以利于攤鋪均勻。

d.人工配合推土機攤鋪,攤平后用推土機穩壓一遍,再用工配合平地機找平,使土穩壓整平后的厚度為14cm。

e.在兩側用石灰劃出二灰土的邊線(兩側各寬出設計寬度5cm)。

4.攤鋪拌和粉煤灰

a.據配合比計算出每延米路段粉煤灰用量為2.1m3。根據運輸車運輸量大小決定卸料間距。

b.用人工攤鋪均勻。

c.用路拌機拌和一遍。

5.路面整平

a.對拌和時出現的坑洼進行人工找平。

b.用推土機排壓一遍。

c.平地機刮平

6.擺放、攤鋪石灰

a.根據配合比計算出每延米路段石灰用量為1.0m3。

b.路段中央擺放梯形石灰條,即底寬2.5m頂寬1.5m,高為0.5m的石灰條。

c.經監理工程師檢測認可后,用扣锨法撒布石灰,使石灰攤鋪均勻后,厚度為7cm。

7.拌和

采用寶馬路拌機拌和2~3遍,使其粒徑符合規范要求,在各種集料灑布完成后,即進行拌和。

a、拌和時派人跟機檢查拌和厚度,嚴防出現夾層。

b、拌和時,實驗人員及時檢查石灰土的含水量及石灰劑量。

c、若含水量、石灰劑量不足,應及時進行補灑,補灑后再進行拌和,若含水量石灰劑量均符合規范要求,且混合料均勻一致,就不再拌和,取樣測定七天無側限抗壓強度。

d、路拌從邊到中進行,拌和機切入已拌和的相鄰幅不少于30cm。

e、二灰土混合料的拌和質量應符號技術要求,拌和完成后,沒有灰條、灰團和花面,沒有粗集料"窩",而水分均勻合適。

8.整型

a.混合料拌和均勻后,首先用人工對拌和時出現的坑洼進行找平,再用推土機排壓一遍。

b.根據1.20松鋪系數進行水準測量,埋磚控制標高。

c.用平地機進行精確整平,整平后的標高、橫坡、平整度、路面寬度等應達到規定的標準和設計要求。

9.碾壓

整型后,在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時,立即按擬定程序與機械組合進行碾壓。若表面過干,應適當灑水。

碾壓程序如下:

①采用YZ16振動壓路機靜壓一遍;

②采用YZ16振動壓路機重振二遍;

③采用YZ18A振動壓路機重振二遍;

④采用18-21t光輪壓路機壓路機靜壓二遍;

⑤采用YL16膠輪壓路機靜壓一遍,消除輪跡

應注意以下幾點:

a.壓路機碾壓速度頭兩遍采用一檔,后可采用二檔。

b.兩側邊緣處應多壓兩遍。

c.碾壓過程中,如發現"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挖開,采取適當方法處理。

d.嚴禁壓路機在完成或正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以保證結構層不受破壞。

e.接頭處,預留5-8m不碾壓,已利于下段的接頭處理。

10.接頭處處理

a.接頭處標高整理到位,防止出現"鼓包"現象。

b.檢測接頭處石灰劑量,防止石灰劑量不均勻

c.后一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應再加一些水,以達到最佳含水量,并與后一段一起碾壓。

d.拌和時嚴格檢查其拌和厚度,防止素土夾層出現。

11.檢測

碾壓后,及時檢測壓實度、縱段高程,橫坡度、寬度、平整度等各項技術指標是否達到規范要求。

12.養生

a.碾壓并檢測完成后,采用覆蓋草苫子灑水養生的方式,視天氣情況,在施工完畢的第2~3天開始灑水養生,每天灑水次數視天氣情況而定,養生期為14天,直至鋪筑下一結構層前,應始終保持表面濕潤。

b.灑水養生期間,除灑水車外,嚴禁其他車輛或機械通行,工程車輛限速15Km/h。

篇3:路面基層施工常見問題處理方法

路面基層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

(1)、機械設備生產能力協調配套

1)為機械的生產能力、運距配備、攤鋪厚度、材料種類、工作量等進行合理的配套,形成機械化施工工藝流程,充分發揮各種機械的效能,保證整個施工能連續、高效、協調地進行;

2)盡量防止和減少走走停停間斷作業的現象發生,以免影響工程質量。

(2)、控制和保持最佳含水量

在穩定混合料中,都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個作業過程,保證材料的初凝期。

1)拌和設備按規范要求加入定量的拌和用水,并保持混合料與水的均勻混合,使各種材料顆粒間含有合適的水分;

2)減少運輸過程中水分的丟失,尤其是氣候炎熱時采取縮短周期、覆蓋防曬苫布、增加1%-2%含水量的預防措施,防止水分丟失;

3)盡快攤鋪、盡快碾壓,減少水分丟失。一旦水分丟失要適量灑水,以保證混合料質量。

(3)保持攤鋪作業連續不間斷

1)攤鋪作業前保證施工現場有足夠的混合料;

2)當出現其它原因影響供料,造成供料不足,現場指揮調度人員及時了解原因并采取果斷措施,適當調整作業速度,以維持不間斷的作業;

3)若供料停機時間長,立即結束攤鋪作業,并處理好工作面。

(4)、壓實

壓實過程中由于選擇壓路機的質量等級、振動幅度和振頻,導致鋪層混合料出現推移、起坡波和損壞集料等現象。

1)根據鋪層厚度正確選擇壓路機的質量等級、振動幅度和振頻,避免使用輪胎驅動的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最佳方案是選用全輪驅動的鋼輪壓路機;

2)當鋪層表面發生始終無法壓實的情況,并呈松散狀時,立即停止碾壓,在鋪層表面灑水后穩壓一下,再繼續鋪下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