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輸煤系統著火煤粉自燃安全保障措施

防止輸煤系統著火煤粉自燃安全保障措施

2024-07-13 閱讀 5083

為了防止輸煤系統著火及發生煤粉自燃,確保輸煤系統安全、可靠供煤,特制定以下安全保障措施:

一、火源控制措施

1、輸煤系統設備應保持健康正常運行,禁止過載運行,帶病運行,以杜絕電纜超溫,機械摩擦超溫而引起火災現象的發生。

2、在輸煤系統進行動火作業時,必須將此設備處的煤粉清理干凈,上、下層動火作業應采取可靠的安全隔離措施,并加強現場的監護工作。

3、輸煤系統電纜開關接頭應連接牢固,防止開關接頭積塵,電氣設備應符合防爆要求;嚴禁在輸煤棧橋內私自亂接電源。

4、嚴密監視輸煤系統轉動設備的溫度,杜絕超溫現象。

5、輸煤棧橋廊道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險品。

6、輸煤系統現場嚴禁吸煙。

二、輸煤皮帶防火和防止煤粉自燃的措施

1、加強輸煤皮帶巡檢,注意皮帶上的煤是否有超溫和自燃的現象,如有異常立即匯報,并做好記錄。

2、每次上煤結束后,待輸煤皮帶上的煤全部走空后,系統應適當延時運行,巡檢人員必須對皮帶系統進行全而檢查,保證皮帶上不留有積煤。

3、注意監視各倉的下煤情況,檢查給料機導煤板有無積煤自燃的現象,如遇異常應及時匯報,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4、保持輸煤系統及設備周圍環境的清潔衛生,對輸煤皮帶附近地面上散落的煤渣和煤粉要及時清理十凈,不在輸煤皮帶附近堆放煤渣煤粉。同時在皮帶運行中和停用中(包括長時間停用),每班都要按規定全面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予以消除。避免積煤積粉自燃引起皮帶系統著火,具體措施如下:

(1)對所有的落煤筒進行檢查清理,不得有積煤積粉。

(2)對輸煤系統所有的儀表箱和控制箱內進行檢查,發現有積煤積粉應及時通知電氣儀控班進行清理,并定期清掃電纜槽架上的積煤積粉。

(3)皮帶滾筒下不得有積煤積粉。

(4)嚴格執行設備定期切換試驗制度,如遇設備檢修或其他情況導致的輸煤皮帶長時間無法投運的狀況,應將留在皮帶上、落煤筒內和輸煤槽內的煤及時清走,避免長時間堆積造成煤粉自燃。

5、保證水噴淋、干霧抑塵和各除塵器運行正常,不能有煤粉將噴嘴堵塞的現象。

6、檢修人員應及時消除輸煤系統的粉塵泄漏點,杜絕或減少因設備缺陷造成的煤粉漏泄事件。

7、巡撿人員應仔細對煤倉進行檢查,發現煤倉口冒煙應立即通知匯報調度,安排盡快將該煤倉存煤燒空。

8、及時與調度聯系了解運行煤倉情況。若鍋爐較長時間停運時,應保證將煤倉燒空,若遇非計劃停爐,巡檢人員應對煤倉隨時檢查,做到不缺漏,并做好記錄。

三、可燃物控制措施

1、在輸送過程中,根據煤粉塵的狀況以及煤質的干濕情況,可靠投入輸煤系統水噴淋和干霧抑塵,避免粉塵的飛揚,造成輸煤系統積粉,污染環境,保證輸煤棧撟廊道的粉塵濃度符合規定。

2、輸煤系統地面、設備、電纜及廊道內的油污油垢應及時清理,避免著火危險,保證清潔衛生。

3、輸煤系統內各操作盤、電源箱(柜)要隔半月進行徹底清理,還要對重點部位電纜槽盒進行檢查,檢查槽盒是否完好、嚴密,如遇不嚴或漏粉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并將電纜槽盒內積粉清理干凈。

4、輸煤系統每日必須保證至少一次清掃或水沖洗,確保輸煤系統內不留死角。

四、消防設施保障措施

輸煤系統應配備有消防設施,備有充足的專用滅火器材。消防系統水壓符合要求。消防滅火設施應保持完好,并按期進行檢查,做好記錄。具體規定如下:

l、保證移動消防器材的配備到位與好用,并定期進行檢查與試驗。

2、消防水系統、消防自動噴淋系統應完整處于備用狀態。

3、各種通道應暢通無阻,嚴禁在通道處堆放雜物。

五、人員保障措施

1、輸煤專業巡撿人員的每班定期巡檢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應認真負責加強監視,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匯報,并做好記錄。

2、運行班長應督促巡檢人員按要求進行巡檢,并每兩小時至少對輸煤系統沿線巡回檢查一次,對巡檢人員檢查出的重要異常,應到現場確認,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并匯報。

3、運行專工每周至少兩次對輸煤系統全面檢查,查看相關缺陷記錄,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應組織相關專業處理。

4、安全專工每周至少兩次對煤場全面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應組織相關單位處理或及時匯報。

5、項目部主管每周至少兩次對輸煤系統全面檢查,匯總安全隱患,安排制定相關整改措施,認真組織落實。

篇2:某礦煤粉制備巡檢崗位安全職責

煤粉制備巡檢崗位是本崗位安全操作的直接責任者,負責本崗位的日常安全工作。

1、嚴格遵守國家及地方政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貫徹執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嚴格組織落實。

2、根據公司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目標,執行本崗位的實施計劃和考核辦法,確保完成全年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目標。

3、參加各類相關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技能,確保本崗位達標。

4、嚴格執行檢修動火作業審批制度,現場做好防火防爆措施,加強對本崗位的安全日常檢查、監督,及時杜絕“三違”現象。

5、熟練掌握煤粉制備的原理、性能及技術特征,確保設備安全可靠運行。按照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做好本崗位工作的安全落實,做到“四不傷害”。

6、負責本崗位的安全裝置、防護設施的運行、維護,并對警示標志的懸掛和消防設施器材進行維護保養。

7、開展隱患排查及治理工作,落實分工、實施監控并及時上報。

8、對生產現場和作業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辨識,并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熟悉崗位危險有害因素,工作中認真做好控制措施。

9、積極參加應急演練,掌握事故應急處理辦法,熟練使用各種消防設施。

10、接受本部門進行的安全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

11、發生安全事故時及時趕赴現場,進行搶救并上報事故情況。

12、開展本崗位定置管理工作,確保本崗位達標。

篇3:煉鐵噴吹煤粉一般安全規定

1噴吹無煙煤時,煤粉制備系統、噴吹系統及制粉間、噴吹間內的一切設備、容器、管道和廠房,均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噴吹煙煤(混合煤)時,應符合GB16543的規定。

2原煤輸送系統,應設除鐵器和雜物篩,揚塵點應有通風除塵設施。

3煤粉倉、儲煤罐、噴吹罐、倉式泵等設備的泄爆孔,應按GB16543的規定進行設計;泄爆片的安裝和使用,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泄爆孔的朝向應不致危害人員及設備。

泄爆片后面的壓力引引管的長度,不應超過泄爆管直徑的10倍。

泄爆片安裝應牢固,法蘭壓墊安裝應均勻。

4崗位與崗位之間、噴吹值班室與高爐中控室之間,應有直接通訊聯系的裝置。

5操作值班室應與用氮設備及管路嚴格分開。

6煤粉管道的設計及輸送煤粉的速度,應保證煤粉不沉積。停止噴吹時,應用壓縮空氣吹掃管道,噴吹煙煤則應用氮氣或其他惰化氣體吹掃。

7向高爐噴煤時,應控制噴吹罐的壓力,保證噴槍出口壓力比高爐熱風壓力大0.05MPa;否則,應停止噴吹。

8噴吹裝置應能保持連續、均勻噴吹。

9煤粉倉、貯煤罐、噴吹罐、倉式泵等罐體的結構,應能確保煤粉從罐內安全順暢流出,應有罐內貯煤重量指示或料位指示。

噴吹罐停噴煤粉時,無煙煤粉儲存時間應不超過12h;煙粉煤儲存時間應不超過8h,若罐內有氮氣保護且罐內溫度不高于70℃,則可適當延長,但不宜超過12h。

10罐壓、混合器出口壓力與高爐熱風壓力的壓差,應實行安全聯鎖控制;噴吹用氣與噴吹罐壓差,也應實行安全聯鎖。突然斷電時,各閥門應能向安全方向切換。

11在噴吹過程中,控制噴吹煤粉的閥門(包括調節型閥門和切斷閥門)一旦失靈,應能自動停止向高爐噴吹煤粉,并及時報警。

12煤粉、空氣的混合器,不應安設在風口平臺上。混合器與高爐之間的煤粉輸送管路,應安裝自動切斷閥。所有噴煤風口前的支管,均應安裝逆止閥或切斷閥。

13全系統的儀器、儀表,應符合表1的規定。

14噴吹煤粉系統的設備、設施及室內地面、平臺,每班均應進行清掃或沖洗。

15檢查制粉和噴吹系統時,應將系統中的殘煤吹掃干凈,應使用防爆型照明燈具。檢修噴吹煤粉設備、管道時,宜使用銅制工具,檢修現場不應動火或產生火花。需要動火時,應征得安全保衛部門同意,并辦理動火許可證,確認安全方可進行檢修。

16煤粉制備的出口溫度:煙煤不應超過80℃;無煙煤不應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