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煤防突技術安全措施模版
一、?基本情況
1、巷道布置:12運輸石門開口點坐標為:*=2852722.319,y=.730,z=+1500.00,巷道開拓方向方位角329°,坡度為3‰,長度約370米,;開挖斷面為13.8m2,寬為4600mm,高為3500mm,支護厚度為100mm。該巷道成巷寬為4400mm,高為3400mm。回采期間的通風、運輸。
2、地質構造及煤層、瓦斯賦存情況:本礦區位于盤關向斜黎明勘探區中部,0-792勘察線之間,總體為一單一向斜,地質走向北東東,傾向北北西,傾角25°~44°。礦區內構造以斷層構造為主,并伴有小型褶曲。斷層走向主要為北東向,其次為北西向和少量的南北向。
5#煤:煤層厚度0-4.08m,平均厚度1.32m,煤層結構單一,較穩定,礦區內出現一個尖滅點,其次在3線、351線傾向上有變薄趨勢,在走向上煤層厚度往東有變薄的趨勢,頂板泥質粉砂巖為主,底板以泥巖為主。
由于建設單位未提供該礦區建設的相關地質資料,為指導施工,采用邊探邊掘的施工方案,在2011年7月15日12運輸石門的超前地質鉆孔施工中,探明現k0+295米位置距5#煤層底板法線距離12m,探明揭煤點無地質構造,實測k1ma*=0.58ml/g.min1/2,瓦斯壓力為0.85mpa。打鉆過程中各孔均出現噴孔現象,迎頭最高監控瓦斯為1.26%。詳見12運輸石門地質探孔成果資料圖
3、防突工程量:12運輸石門掘進至5#煤層底板5m垂距起至出5#煤層頂板2m垂距止,累計防突工程量為25m(地面起295m~320m)。
4、巷道施工支護情況:12運輸石門掘進施工時采用普通鉆眼爆破法施工,為半圓拱巷道;設計采用錨網+錨索支護,過5#煤層段采用u型鋼拱架支護,掘進斷面15.8m2,凈斷面12.9m2。
5、通風系統:12運輸石門形成了獨立的通風系統。選用一臺ybf2/160m2-2(2*30kw)型主扇和一臺ybf2/160m2-2(2*30kw)型輔扇配合φ800mm的膠質阻燃性風筒壓入式通風,局部通風機安設在地面距離井口20米以外,并按掘進裝備系列化進行裝備,實行“三專兩閉鎖、雙風機、雙電源”。安裝主、輔扇自動切換裝置,確保供風可靠。
新風:地面→局扇→磧頭。
回風:磧頭→12運輸石門→地面。
6、臨界指標:煤層突出危險性預測(檢驗)臨界指標按《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規定執行,即k1≥0.5ml/g﹒min-1/2(干煤)或k1≥0.4ml/g﹒min-1/2(濕煤);s≥6kg/m(φ42mm);瓦斯涌出異常、有噴孔、卡鉆等現象視為超標。
二、區域措施
(一)區域預測
12運輸石門5#煤層揭煤點埋深約200m,標高+1500m,5#煤層瓦斯含量9-11m3/t。5#煤層屬煤與瓦斯突出煤層,根據石門揭煤的相關規定,石門揭突出煤層,在距突出煤層頂(底)板5.0m垂距至出煤層底(頂)板2.0m垂距范圍均屬揭煤過程,具有突出危險性。
(二)區域防突措施
1、揭煤預抽鉆孔施工情況
(1)磧頭補打穿層鉆孔情況
2011年7月,在12運輸石門12m巖柱磧頭打揭煤穿層鉆孔,共計施工64個鉆孔,鉆孔終孔于5#煤層頂板0.5m,并且取5#層煤樣進行瓦斯含量快速測定,測出12運輸石門見、出煤點處5#層瓦斯含量分別為8.9m3/t、10.6m3/t。磧頭補打鉆孔于8月5日全部形成抽放,接入移動泵抽放。
2、預抽效果
磧頭施工穿層鉆孔從2011年8月5日抽放至10月1日,共抽放58天,累計抽出瓦斯量27680m3,預抽率為37.8%。(未計算鉆孔前期瓦斯排放量)
12運輸石門穿層鉆孔預抽率。通過換算煤層殘余瓦斯含量=10.6*(1-37.8%)=6.59m3/t。
(三)區域措施效果檢驗
12運輸石門采用“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預測5#煤層突出危險性,在距5#煤層底板7m垂距時在磧頭向揭煤處施工5個φ65mm檢驗鉆孔,鉆孔分別控制揭煤點中部、揭煤點前方、后方、右方5m位置及揭煤點中部左幫距預抽范圍1.5m處各施工一個,鉆孔見煤后每米測定k1值,并觀察施工中的動力現象。
測的5#煤層實測最大k1值分別為1#=0.12ml/g·,2#=0.08ml/g·,3#=0.11ml/g·,4#=0.12ml/g·,5#=0.21ml/g·,施工過程中均無動力現象。所測得煤層鉆屑瓦斯解屑指標k1值均小于臨界值,符合《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相關規定,該區域為無突出危險性。
三、局部綜合防突措施
12運輸石門對區域措施進行效果檢驗,經檢驗該上山揭5#煤層區域無突出危險性,因此采用進行局部綜合防突措施進行揭煤。
(一)揭煤
第一步:在12運輸石門距5#煤層底板5m巖柱時施工5個φ65mm預測預報孔,鉆機施工,水或壓風排粉,見煤后每米測k1值,并觀察施工中的動力現象。
若預測不超標和無瓦斯涌出異常、有噴孔、卡鉆等現象,則無突出危險性,則保證5m超前距淺掘淺進(進尺不超過1米)至5#煤層底板3m巖柱;若預測超標和經綜合判定有突出危險性,,則必須施工抽(排)放防突措施鉆孔,鉆孔控制范圍:石門上部和兩側輪廓線8m以外,下部5m,經檢驗有效后保證5m超前距掘進至5#煤層底板3m巖柱。
第二步:在12運輸石門距5#煤層底板3m巖柱時施工5個φ65mm預測預報孔,鉆機施工,水或壓風排粉,見煤后每米測定k1值,并觀察施工中的動力現象。
若預測不超標和和無瓦斯涌出異常、有噴孔、卡鉆等現象,則無突出危險性,則保證5m超前距淺掘淺進(進尺不超過1米)至5#煤層底板2m巖柱;若預測超標和有瓦斯涌出異常、有噴孔、卡鉆等現象,則有突出危險性,則必須按第一步檢測超標控制范圍重新設計抽(排)放防突措施鉆孔,鉆孔控制范圍:石門上部和兩側輪廓線8m以外,下部5m,經檢驗有效后保證5m超前距掘進至5#煤層底板2m巖柱。
第三步:在12運輸石門距5#煤層底板2.0m巖柱時施工5個φ65mm預測預報孔,鉆機施工,水或壓風排粉,見煤后每米測定k1值,并觀察施工中的動力現象。
若預測不超標和有瓦斯涌出異常、有噴孔、卡鉆等現象,無突出危險性,則采用遠距離放炮揭開煤層,若預測超標和經綜合判定有突出危險性,則必須按第一步檢測超標控制范圍重新設計抽(排)放防突措施鉆孔,經檢驗有效后采用遠距離放炮揭開煤層。若未能一次揭穿至煤層頂板,則仍按照遠距離爆破的要求執行,直至完成揭煤作業的全過程。
詳見附圖:12運輸石門揭5#煤層局部防突技術措施設計圖
12運輸石門揭5#煤層揭煤放炮設計圖
第四步:煤門施工直至進入煤層頂板2m期間,在工作面設計打設5個預測孔,測定煤屑k1ma*及s值。預留超前預測屏障5米,進行突出危險性預測,如預測超標,則有針對性的補打抽(排)放孔(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另行設計),如不超標則按措施直至過完煤層并進入煤層頂板2m。煤門施工直至進入煤層頂板2m期間執行12運輸石門撤人遠距離放炮。(過煤段預測孔布置圖根據現場揭露煤層情況實際布置)
(7)煤門施工直至進入煤層頂板2m期間,鋼拱架間距可依據現場圍巖巖性及巖層穩定情況進行調整。
(8)任何一輪預測或檢驗超標時,采用抽(排)放或抽(排)放措施。抽(排)放或抽(排)放鉆孔視具體超標情況另行設計,經項目總工程師審批后實施。各步實施抽放措施并經評估達到要求后再行檢驗,直至檢驗不超標為止。
(二)探掘措施
1、在揭煤進入距離煤層底板5米法線前,各班必須堅持“先探后掘”的原則實施釬探,釬探采用5m鉆桿,布置在工作面頂部正中,腰線部兩側、巷道中心及底板中心,共計5個探孔。探孔方位頂板部以垂向煤層為準,實際前探距離投影距離約4米,掘進進尺低于1米,直徑φ42mm,以便每炮前超前掌握煤層頂板位置和傾角。地質人員或采掘技術人員必須每班到現場值班并收集地質情況,當工作面接近安全屏障控制位置時,各班必須嚴格控制掘進進度,按照許進掘進進尺施工。
2、巖柱掘進前由項目部作出“巖(煤)柱掘進跟蹤圖”掛于調度室和12運輸石門現場,并由值班技術人員負責填好當班進尺、累計進尺和剩余巖柱尺寸;由地質測量人員工作面附近圍巖完整的兩幫腰線處各布置一個深0.3m的眼孔作為標記點,并復核控制掘進距離。
3、值班人員必須認真負責,進班后必須督促施工人員按設計圖要求打探眼,不打探眼嚴禁進尺。
(三)揭煤段支護設計
1、25號u型鋼拱架加強支護
巷道巖層主要為砂質泥巖,巖層薄層、節理裂隙發育,極易產生層間脫落。因此揭煤施工中,從其3m垂距區開始進行巷道的加強支護,也可根據現場情況進行適當增加距離,加強支護采用超前管棚支護+加密鋼拱架+鋼筋網噴射混凝土支護,鋼拱架安裝間距0.5m。
從其3m垂距區到2m垂距區和過煤層進入煤層頂板2m期間,采用超前管棚采用dn50鋼管制作,單棚長度3.0m,棚間搭接2m,鋼管相對巷道坡度仰角10度,間距0.3m;在2m垂距位置揭煤施工前和揭開煤層后各施工一排超前管棚采用dn50鋼管制作,單棚長度6.0m,棚間搭接5m,間距0.3m,,管棚沿設計安裝輪廓線布置,第二排管棚必須穿過煤層進入煤層頂板,兩層管棚將該段煤層全部抬起。
由于冒落未抵實空腔部分,采用15cm*15cm*120cm木料接頂處理,最后架設鋼筋網片并噴射c20混凝土封閉加固。
鋼拱架安裝期間,配合使用前探支護,防止冒頂傷人。
鋼拱架安裝到位后,經檢查安裝質量合格,淺掘淺進至距離煤層底板2m法距處,每循環進度不超過1.0m。(詳見加強支護施工圖)
四、安全防護措施
(一)通風、瓦斯管理
1、12運輸石門過防突期間,12運輸石門的局部通風機必須加強維護,不得無故停轉。局部通風機必須安設風電、瓦斯電閉鎖裝置,并定時進行檢查,保證靈敏可靠。
2、通風風路暢通,回風系統內嚴禁設置堅固控風設施。
3、瓦斯監測監控,瓦斯監測傳感器布置詳見瓦斯監測系統圖,磧頭報警瓦斯濃度為1.0%、斷電點瓦斯濃度為1.5%,回風報警瓦斯濃度為1.0%、斷電點瓦斯濃度為1.0%。每七天必須用標氣樣和空氣樣對監測探頭進行一次調校,每7天對瓦斯超限斷電功能進行一次測試。
3、12運輸石門防突期間,必須配備專職安瓦員,隨時檢查磧頭及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當發現有異常情況時,由當班負責人在安瓦員協助下,立即撤出人員至進風流中的安全地點,并向礦調及總工匯報請示處理。
(二)自救系統
第一組壓風自救器距磧頭25-40m范圍內,面罩個數不少于當班出勤人數,然后放炮站崗位置、站崗位置和回風流中有人作業地點安設一組壓風自救器,面罩5~8個,且每個面罩的供風量不低于0.1m3/min。凡進入該區域的人員必須隨身攜帶壓縮氧自救器,且會正確使用。
(三)隔爆、防塵及噴霧設施
1、隔爆設施:隔爆水袋安設在12運輸石門中,位置距磧頭的距離為60~200m,按每平方米不少于200l,斷面積12.8m2,即安設40l水袋64個。
2、防塵凈化水幕和放炮噴霧器:防塵凈化水幕磧頭組距磧頭30~50m,回風組距回風口10m范圍內。放炮噴霧器安設在距磧頭不大于30m處,水霧能封鎖全斷面,放炮前開啟。
(四)防突鉆孔施工
1、施工防突鉆孔前,必須先在12運輸石門下車場雙風門外揭示警標“正在施鉆、嚴禁入內”;檢查撤退路線是否暢通;安全設施是否完好;除施鉆、防突員外,其它人員禁止入內。若有一項不符合規定當班禁止施工。(當班負責人負責、防突員監督)。
2、施工防突鉆孔當班,12運輸石門回風流中嚴禁安排其它工作。檢查人員進入時,必須先向礦調度室請示,經礦調度室同意后由安瓦員切斷動力電源后方可進入。
3、防突工作面施鉆人數不超過3人(其中鉆工2人,防突員1人)。施鉆人員必須經專門培訓,取得操作資格證方可上崗。
4、施工防突鉆孔時,由防突員指揮打孔,收集資料,監督措施在現場的執行,防突員不在現場嚴禁施工防突鉆孔。
5、防突鉆孔必須嚴格按設計參數施工,防突鉆孔的開孔間距不得超過±0.05m,方位及傾角不得超過±1°,孔深不得超過±0.5m。
6、凡施工過程中,出現噴孔、卡鉆、吸鉆、瓦斯忽大忽小、瓦斯涌出異常、響煤炮等明顯的突出預兆時,由防突人員指揮,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至+290機軌巷進風流中的安全地點,并立即向礦調及總工匯報請示處理。
7、凡進入防突工作面施工,當班負責人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并將其吊掛在距磧頭不大于5m的回風流中。當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查明原因進行處理;當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至進風流中的安全地點,并向礦調及總工匯報請示處理。
(六)遠距離爆破
1、遠距離放炮、斷電、撤人及警戒:在防突范圍內掘進期間嚴格執行遠距離撤人、斷電放炮措施,詳見12運輸石門揭5#煤層撤人、站崗、放炮系統示意圖。
(1)距離煤層底板5m至及出頂板2m垂距期間放炮:拉炮點在主斜井距離井口側20米以外的工業廣場內,并搜索撤出主斜井和12運輸石門所有人員至警戒外。斷電范圍:切斷撤人范圍內除局部通風機的一切動力電源。
(2)必須在井口側20米開外設置警戒人員站崗,禁止人員進入該區域。
(3)警戒人員,必須隨身攜帶壓縮氧自救器,搜索撤出負責撤人范圍內的全部人員至規定地點,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礦調度室核實放炮地點的當班值班隊干和放炮員,撤人、站崗無誤后,經請示揭煤總指揮同意后,方可下達放炮命令。
(4)揭煤及過煤門放炮30min后,救護隊員必須先在12運輸石門監測主機上觀測瓦斯濃度,只有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方能進入磧頭檢查安全情況,確認無異常后向礦調度室匯報檢查情況,礦調度室經請示揭煤總指揮同意后,方可通知各處警戒人員撤崗和恢復撤人區域的工作。其余放炮30min后檢查,由安瓦員、班長和放炮員按以上要求執行。救護基地設在地面距離井口50米外,由至少兩名救護隊員帶機值班。
2、在防突范圍內,裝藥前所有不裝藥的眼孔必須用不燃性材料進行封堵,且封堵深度不少于當班炮眼深度的1.5倍。裝藥時必須采用正向裝藥,嚴禁反向裝藥。必須按照炮眼布置設計和放炮說明書要求進行打眼、裝藥、連線及放炮。
3、所有放炮,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三人聯鎖放炮制”和“放炮請示匯報制度”。
4、在防突范圍內,必須按總工程師審批的石門揭煤防突報告單允許掘進進尺進行掘進,嚴禁超挖超掘安全屏障。12運輸石門距5#煤層底板3m巖柱至出5#煤層頂板2m巖柱除揭開煤層的放炮外,必須嚴格控制掘進循環進度,采取“淺掘淺進”的防突措施,每循環掘進進度不大于1m,裝藥量不大于30kg(煤礦許用乳膠炸藥)。詳見“淺掘淺近”炮眼布置圖。
(七)揭煤掘進施工期間,井下所有電氣設備嚴禁失爆,必須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失爆檢查。井口前方50m、兩側20m范圍內嚴禁有任何火源。
(八)避災路線:12運輸石門磧頭→12運輸石門→地面。
(九)凡本措施未涉及到的嚴格按《12運輸石門作業規程》、《煤礦安全規程》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相關規定執行。
五、保障技術安全措施
1、施工前由總工程師組織有關人員學習本措施,補充措施由技術員向該頭施工人員貫徹,并組織施工人員進行考試,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考試成績和試卷備查。
2、12運輸石門進入5#煤層底板10m巖柱前,由項目部技術員發出書面通知給相關部門。
3、項目部施工技術部門、安檢部門、通風部門、礦監管部門、調度室、通風隊、掘進隊等,應密切注意該斜坡過防突范圍期間的煤層、瓦斯、地質變化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礦調及總工匯報。地測人員加強對12運輸石門的地質資料進行預測、預報。
4、壓風自救器、隔爆水袋由施工隊負責安設,并負責日常維護、移動和管理。
5、12運輸石門的現場防突管理牌版必須保證清晰,填寫內容準確,牌版進尺欄由施工隊負責填寫,其余由防突員負責填寫。
6、防突組負責該巷掘進防突標記及現場防突基點標志牌安設,且懸掛牢固、可靠、醒目。
7、測試防突參數的wtc瓦斯突出預測儀,在領用時必須保證檢測合格且充電充足;嚴禁帶病或不完好的儀器。
8、每輪施工預測孔時,防突組必須取煤樣測定硬度系數,并換算瓦斯壓力。
9、防突員必須嚴格按規定測定防突參數,并如實記錄鉆孔施工情況,嚴禁弄虛作假。
10、防突鉆孔施工完畢后,防突員必須及時填繪好防突報告單、防突鉆孔施工大樣圖,并送礦防突負責人及總工程師審批。
11、12運輸石門在過防突范圍期間,施工技術部門、安檢部門、通風部門及掘進3隊必須隨時掌握該面的瓦斯、地質、煤層變化情況,發現異常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至進風流中的安全地點,并向礦調及總工匯報請示處理。
12、12運輸石門的通風系統必須保證穩定、可靠,風量必須滿足該工作面作業規程所規定的風量,通風隊每旬對該地點的配風量進行核實。
13、施工隊嚴格按作業規程規定,加強巷道支護,嚴格執行先探后掘、淺近淺掘的措施,施工技術部門、安檢部門加強檢查和監督。
14、放炮母線距磧頭的距離不得超過5m,放炮母線不得接觸金屬、電纜,放炮前、后,放炮母線必須扭結成短路并加箱上鎖(放炮員負責)。
15、施工隊施工當班必須有隊干現場值班,處理安全隱患,并向礦調和值班領導匯報當班的安全生產情況。
16、組織定期和不定期的防突專項執法檢查,及防突措施現場執行情況督查。隊每周對防突頭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執法檢查;項目部安監部,每月不少于3次。對存在問題及時整改,并做好檢查記錄。
17、每月由項目部總工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對該地點防突措施進行會審,同時將會審意見下發相關隊執行。
六、組織管理措施
為了保證12運輸石門揭煤防突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礦成立“12運輸石門揭煤防突”領導小組,按照各自職責,有條不紊地開展相關工作,并實行項目負責制。
(一)成立揭煤指揮部
組?長:李勇
副組長:胡家歷董?良
成?員:龍啟倫?鐘克勇?王龍倫?歐相兵?劉翔金寶榮
(1)組長負責組織檢查、考核防突措施的編制、審批、貫徹落實和監督檢查情況,每周及時組織召開防突專題會,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研究、協調、平衡施工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及下一周的工作安排。
(2)副組長協助組長開展工作,督促防突措施現場的落實,積極參與防突專題會,提出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參加防突措施專門設計及其補充措施的審查,。
(3)小組成員負責指導、監督檢查防突措施的落實,組織、協調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掌握措施在現場執行的動態過程,防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3、防突措施的貫徹保障措施
巷道掘至防突位置前,由施工隊負責人組織,項目部防突技術人員進行貫徹學習本措施(項目部安全技術人員協助),并由技術人員出題考試,經考試合格者施工隊方可安排上崗;凡請假或其它原因未參加者,必須由項目部技術員再次貫徹措施,考試合格后,施工隊方可安排上崗。防突措施貫徹考試后,要有考試成績及臺帳可查。
4、實施防突預測孔的安全技術組織保障措施
施工防突預測鉆孔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防突員、鉆工操作要規范,并按規定要求認真測定k1值,嚴禁弄虛作假;當班施工的防突鉆孔,防突員在現場必須向調度室匯報,內容有孔數、孔深、測定指標、工作面瓦斯情況,瓦斯超標、有噴孔現象的鉆孔或卡鉆現象發生的部位,要有記錄;在施工防突鉆孔的過程中若出現噴孔、卡鉆、頂鉆、吸鉆、響煤炮、瓦斯涌出忽大忽小、瓦斯持續上升、礦壓顯現等明顯的突出預兆時,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切斷電源,撤出人員至進風流中的安全地點,并向調度室及項目總工程師匯報請示處理;鉆孔見煤后,保持勻速鉆進,并邊旋轉邊進、退鉆,保持鉆孔暢通。
5、放炮站崗的安全技術保障措施
正常放炮時,經檢查無問題,由班長安排人員站崗,站崗人員沿途搜索所有人員撤至警戒區域外,并由放炮員在12運輸石門井口設置警戒。站崗人員到位后,向調度室匯報,并防止任何人進入警戒區域。調度室只有在確認所有人員撤離、崗哨布置完畢,方可指揮放炮,調度室必須作好放炮匯報記錄備查。放炮后、經檢查無異常后,由檢查人員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方可通知撤崗。
6、防突設施的安裝、使用、維護管理保障措施
防突設施安裝后,由德昌煤礦通風、安監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施工隊必須正確使用、維護管理好各類防突設施,保證防突設施的完好及正常使用,不得隨意打開、關閉、拆卸、毀損各類通風安全設施;若遇防突設施損壞或不能正常使用,必須及時向調度室匯報,及時處理。
7、通風系統的穩定保障措施
項目部必須嚴格按該頭作業規程規定要求配備風量,并派測風員每周對該頭的風量、以及通風系統進行檢查,保證系統的穩定、暢通。瓦檢員必須每班對工作面風量、局部通風機、風筒等通風設施完好情況進行檢查,遇問題及時處理并匯報。任何人不得隨意停開局部通風機。
8、掘進工作面煤層、構造、瓦斯等的檢查匯報保障措施
施工隊在每循環放炮后,必須由班組長對工作面煤巖出露情況進行檢查,及時向調度室匯報;瓦斯員必須按規定檢查瓦斯,施工隊每班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檢儀,并懸掛于施工地點回風側5m以內。作業過程中,若工作面出現明顯的地質構造、煤層急劇變化、打孔遇瓦斯異常,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在班長或瓦檢員帶領下,全部人員按避災路線撤至風井廣場地面,并由班長向調度室匯報。
9、技術監督保障措施
井巷掘進及支護工程質量由項目經理及項目總工負責指導與檢查;防突工程施工由項目總工及安全負責人、通風、安全部隨時進行監督檢查;機電運輸設備及其安全設施完好情況由項目部及德昌礦安全部負責監督檢查;每步巖(煤)柱控制及探孔資料由項目部駐德昌礦現場負責人報項目總工,并由項目總工及時發出允許進尺通知單。掘進施工中專職安全員對該區域的通風、安全設施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每月對該頭防突鉆孔施工情況、安全措施執行情況檢查不少于3次,并有記錄可查,保證措施有效實施。
防突掘進施工期間,項目部每班必須派管理人員到現場監督檢查施工進度、探眼施工、巷道支護及防突鉆孔施工等情況,每次放炮后,必須根據現場防突標記牌的位置(另在巷幫上刻標記)核定每次放炮進尺,并向調度室匯報,由項目部總工確定下步掘進進尺,得到調度室批準后方可先探后掘,嚴禁超掘誤入控制區。
10、在揭煤施工期間嚴格執行項目部和德昌煤礦對揭煤工作下達的安全生產指令。
篇2:開拓科科長防突安全生產責任制
1、嚴格落實黨的防突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
2、協助開拓礦長搞好開拓掘進業務范圍內綜合防突措施、計劃、工程的具體實施。
2、負責掘進工作面瓦斯防治評價工作的督辦、認定、上報、建檔。
3、參與防突機構負責編制的防突措施的會審工作,落實措施學習、貫徹、考核工作。
4、參與集團公司、礦組織的防治突出措施實施情況檢查,負責對檢查出屬于業務范圍內問題的整改落實工作。
5、配合培訓科搞好本系統職工的防突知識培訓工作,提高職工防突意識。
6、負責本系統內防突新技術、新工藝的現場推廣工作。
篇3:生產科科長防突安全生產責任制
1、協助生產礦長搞好生產科業務范圍內綜合防突措施、計劃、工程的具體實施。
2、負責回采工作面瓦斯防治評價工作的督辦、認真、上報、建檔。
3、參與防治突出措施的會審工作,落實措施學習、貫徹、考核工作。
4、參與集團公司、礦組織的防治突出措施實施情況檢查,負責落實對檢查出屬于業務范圍內問題的整改工作。
5、配合培訓科搞好本系統職工的防突知識培訓工作,提高職工防突意識。
6、負責本系統內防突新技術、新工藝的現場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