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工作面梭車運行技術安全措施
一、概述
9856綜采工作面兩道為運送及回收物料,在材料道外口穩設一臺sq-80無極繩絞車(機頭采用地錨加澆灌基礎穩設,機尾采用單體打“兩壓兩迎”單體,運送距離1000m,巷道最大傾角12度)。為了保證運行安全,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二、技術安全措施
1、絞車司機、信號工、把勾工要持證上崗,梭車讀卡器索車司機必須隨身攜帶。
2、每班梭車運行前,索車司機要對梭車機頭張緊裝置進行檢查,其中包括:檢查張緊裝置的墜陀是否有刮卡現象;墜陀用的鋼絲繩斷絲、銹蝕是否超限;鋼絲繩的卡子是否松動;托輪、壓繩輪上的鋼絲繩是否出槽,發現隱患要立即處理。
3、每班梭車運行前,信號工要檢查鋼絲繩斷絲、銹蝕是否超限,鋼絲繩接頭是否有抽頭現象,發現異常要及時處理;并且要對整個巷道的托繩輪、壓繩輪、機尾導向輪進行檢查,發現損壞或不轉的要及時更換;機尾導向輪與機尾架連接的鋼絲繩繩徑不得低于21.5mm,出現斷絲超過規定要及時更換,鋼絲繩的卡子個數不低于兩個,螺絲要上緊;機尾架的“兩壓兩迎”要堅實有勁并拴好防倒繩,定期對“兩壓兩迎”進行二次補液;信號工要在機尾對信號進行檢查,要確保信號靈敏可靠;經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后,信號工方可聯系索車司機,試運行一次,試運行無問題后再帶料運行。
4、運行過程中繩道內嚴禁有人,必須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規定,信號規定為:一停,二拉,三松,四行人,絞車司機與信號工必須用可靠準確的聲光信號聯系,信號不清嚴禁開車。
5、在梭車運行時,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車。安排專人給梭車停送電,必須聯系清楚后,人員才可進入巷道檢查。
6、運料時,每次不得超過3個礦車,礦車裝料應符合規定運輸“四超”車輛時,每次只允許掛一車,車輛捆綁應符合要求,把勾工要仔細檢查車輛連接裝置、捆綁情況等全部合格后方可運行。(單車運送時,每車物料不得超過14t,工作面最重物件為液壓支架,支架未解體前重量為17t)。運輸“四超”車輛時,采用直徑不小于15.5mm的鋼絲繩繩頭配合相匹配的馬鐙(卡蘭)將梭車與重物車連接牢固,螺絲必須上滿絲。
7、梭車運料時,嚴禁人員乘坐。
8、在梭車運行時,梭車司機要時刻注意索車運行狀況,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車檢查,經排除確認無隱患后,方可再運行梭車。
9、尾輪處須設一名專職副司機,時刻注意觀察尾輪的固定情況,發現異常立即通知司機停機,并進行加固好后方可打點運行。
10、處理車輛掉道時:
1)、處理車輛掉道時,必須由跟班區長或班長在現場指揮。
2)、車掉道時,只準在掉道車的上方進行人工拿道,嚴禁采用絞車牽引拿道;
3)、斜巷掉道拿道時,將沒有掉道的車輛用直徑12.5mm,長1m的鋼絲繩繩頭配合卡子固定在軌道上,以防脫鉤。掉道車輛正下方及有可能歪倒的一側嚴禁站人并用兩塊1.2m長的道板打上十字撐。車輛拿上道后,應將固定裝置取下,然后再正常走鉤。車輛拿道時,下方嚴禁有人;
4)、發生掉道時,采用兩臺3t手拉葫蘆相互配合拿道;手拉葫蘆必須完好自保且鉤頭齊全,應選擇牢固的起吊點,起吊時應試吊,并觀察起吊點是否牢固,否則更換起吊點。起吊點處頂幫浮矸活石及時找掉。
5)、起吊車輛時,應隨車輛起高用道板或板皮等墊在車輪下方,同時不能將一邊起吊過高,并隨時觀察車輛平衡情況,防止車輛歪倒;掉道車輛有可能歪倒的一側嚴禁站人,手拉葫蘆正下方及斷鏈可能波及的范圍內嚴禁站人。
10、在梭車使用期間,每天早班配有1~2名維修人員,配合絞車司機做好設備及軌道的日常保養維護工作,仔細檢查鋼絲繩、張緊裝置等安全設施。
篇2:工作面設備運行維修保養制度
一、設備的合理使用:
?1、根據生產特點與生產任務合理配置設備,設備的功率要與區隊的生產任務相適應,既要避免“大馬拉小車”,負荷不足。也要避免“小馬拉大車”超負荷運作現象。
?2、安裝設備的場地要符合規程要求,如果發現凸凹不平、積水、淋水等現象必須進行妥善處理,達到規定標準后再進行安裝。新安裝的設備必須經過檢驗、調試、試運轉后才能移交使用。
?3、為確保設備在良好狀態下運行,設備的操作和維修人員,必須經上崗前技術培訓和,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4、要為設備運轉創造良好的運行條件,要搞好文明生產,設備清潔。還要安裝必要的防護、保安、防潮、防凍、通風、散熱等裝置,并按照規定適時加注潤滑油油脂。
二、設備的維護與保養:
?1、提高安裝質量,為生產與檢修創造條件。在安裝設備前,應認真做好設備的檢查、試驗工作,達到要求后方可下井安裝。設備安裝好后,要認真履行交接手續,并按照設備完好標準嚴格驗收,凡達不到規定標準要及時修理與更換,避免設備帶病投入運轉。
?2、正確處理生產與檢修的關系,既要保證生產的需要,又要保證檢修的人力、物力,以保證設備的完好率。
?3、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通過調查研究,掌握設備運轉時的磨損規律,加強設備的早期診斷與維護保養,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同時做好設備的班檢、日檢、月檢工作,做到有計劃的檢修。
?4、合理使用設備,堅持正規循環作業。要根據設備的性能與使用條件合理使用,嚴禁野蠻操作。要通過科學手段組織正規循環作業,及時進行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兩班生產的隊組檢修時間不少于2小時,三班生產的隊組檢修時間不少于4小時。交接班時要安排一定的檢修時間。
?5、實行責任操作制度,單人操作的設備實行單人單機制,多人操作設備實行機長負責制。操作人員要按照規定的保養期限、保養項目和作業范圍進行設備保養。
?6、實行巡回檢查制,由專人對設備的重點部位和易損部位進行巡回檢查。
?7、實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時,上班人員要對下班人員交待設備運轉狀況及注意事項。
?8、實行事故分析制,對發生的機電事故要進行分析,查出原因,采取措施,預防事故重復發生。
?9、對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其技術業務素質和操作水平,確保設備檢修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