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播出電影放映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1總則1.1編制目的做好秭歸有線網絡安全傳輸、電影放映日常管理工作,防范不法分子的干擾破壞,防止*宣傳品在網絡上插播,對突發事件及影響重大的網絡故障快速響應、搶險排障,保證重點時間、重大活動、重要節目的網絡安全傳輸、電影放映的正常運行,確保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傳達到千家萬戶,維護社會的穩定。1.2編制依據《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業務管理辦法》、《廣播電視管理條例》、《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以及省市關于安全播出、電影放映應急預案的相關規定。1.3分類分級1.3.1突發事件范圍與分類第一類廣播電影電視播出、發射、轉播、放映系統受到敵對分子蓄意破壞,傳輸網絡出現非法信號、路由受到惡意阻擋或設備發生不明原因故障時。第二類播出、放映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重大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危害時。第三類廣播電影電視設施受到洪水、臺風、冰雹、地震、火災等具有不可抗拒性的重大災害的危害時。第四類廣播電影電視播出、放映機構受到非法沖擊以及綁架、劫持、爆炸等恐怖活動的襲擊時。1.3.2突發事件等級廣播電影電視播出放映機構對于廣播電視播出、發射、轉播系統的突發事件,根據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確定為甲級或乙級突發事件的等級。1.3.2.1當廣播電影電視播出機構發生上述突發事件并且事態嚴重,影響范圍難以控制,可視為甲級突發事件。1.3.2.2當廣播電影電視播出機構發生上述突發事件并且事態易于控制,影響范圍有限,無擴大延伸趨勢,可視為乙級突發事件。1.4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秭歸有線、無線電視網絡傳輸覆蓋的所有區域和縣影劇院所發生的公共突發事件,包括有線電視傳輸網和有線電視分配網、以及省、市至我縣的干線網、高山無線轉播臺站。1.5工作原則1.5.1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在縣廣播電影電視局領導下,實行崗位責任制。1.5.2依法規范,加強管理。依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加強應急管理,使應對突發播出安全公共事件的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1.5.3快速處置,協同應對。加強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制度,充分動員和發揮縣廣播電影電視局、鄉鎮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工程技術人員和社會管理隊伍的作用,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1.5.4依靠科技,提高素質。采用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突發播出安全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避免發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提高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素質。1.5.5預防為主,重點防范。高度重視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強憂患意識,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做好應對突發播出安全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2組織體系2.1秭歸縣廣播電影電視安全播出指揮調度中心總調度:王功權()副總調度:冀士清()、馬德彪()成員:雷愛軍、梅玉堂、向平、史永東、李道國、周鵬飛、傅金誠、汪元亮、鄭幫恒、梅云忠、秦士偉、張成、羅青林、鄧永鋒、周功宙縣鄉聯網、機房、放映、高山臺站調度中心辦公室主任:雷愛軍(),應急分隊:雷愛軍、李道國、宋曉衛、史永東、梅玉堂、梅岑、宋云、譚頌華、付軍、譚勇軍、鄭祥軍、袁普生、朱國春、劉均、周鵬飛、傅金誠、汪元亮、鄭幫恒、梅云忠、秦士偉、張成、羅青林、鄧永鋒、周功宙城區網絡調度中心主任:梅玉堂(),應急分隊:梅玉堂、梅岑、宋云、史永東、宋曉衛、譚頌華、付軍、譚勇軍、鄭祥軍、袁普生指揮調度中心電話:0717-2101015、2865777傳真:0717-2101008網絡工程部24小時電話:0717-2101777(2865777)網絡的安全運行管理工作,由秭歸縣廣播電影電視安全播出指揮調度中心負總責,主管副局長具體負責,各鄉鎮文化體育廣播服務中心主任和各部門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2.2責任劃分秭歸縣廣播電視網絡安全責任區域劃定及責任人確定由縣廣電局根據每年網絡建設發展情況和人力資源變動情況確定:2.2.1局辦負責有線網絡安全傳輸各類信息發布和應急處理各項命令的發布。2.2.2技術部負責中心機房、分前端機房、縣鄉聯網主干線、省市縣傳輸網絡、發配電及ups電源系統、衛星接收系統、信號處理播出系統、網絡管理系統及業務支撐系統的技術保障和運行安全。2.2.3網絡工程部負責呼叫中心機房的運行安全,負責用戶管理、呼叫系統和信息服務反饋系統,受理并及時處理用戶投訴和查詢等事宜,確保各種信息正確、完整有效的傳遞、城區及城郊所有地埋管線、架空桿線及線纜的安全。2.2.4各鄉鎮廣播電視服務中心負責所轄區域有線網絡機房、分前端機房、地埋管道和架空桿路及線纜、光站和光接收機、設備及設施、分配電纜網絡的安全。2.2.5數據業務部協助搞好有線寬帶網絡、系統、設備和線纜的安全。2.2.6縣電影公司負責影劇院電影放映、會務及演出事務的安全。⊥6
篇2: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管理辦法
為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切實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的“雙贏”,保護項目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受侵犯,項目部特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
一、重大危險源的管理辦法
1、組織管理
在重大危險源的管理上,寧杭22標實施項目經理負總責,各專業部門按專業分工負責,崗位職工具體負責。
(1)項目經理在重大危險源管理上要組織人員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登記建檔;制定應急預案,對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組織安排應急預案演習和事故救援演習等。
(2)總工辦、工程科、試驗室、財務科、材料科、綜合科以及前后場施工部門等按照分工要求,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管理、檢查和相關預案的演習等。
(3)崗位職工要清楚事故應急預案內容、工作職責、報告程序,要了解與重大危險源工作崗位有關的各種危險、危害因素以及可能發生的后果,向上級部門報告重大危險源管理中的嚴重問題等。
2安全檢查和管理
(1)對重大危險源的檢查分四級進行檢查,項目部安全部門按月進行檢查,各施工負責人對所負責的重大危險源管理情況進行自檢。檢查內容包括安全措施執行情況、應急預案熟知情況及相關管理情況等。
(2)在重大危險源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所在場所應設有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保持暢通的出口,應與職工宿舍、休息室保持安全距離。
3、事故應急救援
(1)應急救援組織由項目經理主持全面工作,主管領導負責組織應急救援協調指揮工作,安全管理部門負責應急救援實施工作,工程科及前后場施工人員應參與應急救援的實施工作。施工現場所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地方應指定兼職應急救援人員,其中包括:現場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技術管理人員、生產管理人員以及應急救援所必需的專業人員。
(2)建立應急救援檔案,其中包括: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名單、救援救護基本技能學習和培訓活動記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目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維修保養記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記錄等。
(3)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場所設立值班室,并保證24小時由管理人員值班。值班室明示本單位應急救援組織通訊聯系的人員和電話等。
(4)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員――現場值班室――兼職應急救援人員――項目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上級有關部門。
二、重大危險源應急預案的編制實例(以火災救助為例)
1、應急救援的組成
總指揮:項目經理
副總指揮:項目副經理、項目書記
成員:工程科長、材料科長、財務科長及試驗室主任
滅火總指揮:項目安全員副指揮:施工負責人成員:民工負責人、當班值班長
2、滅火分工和事故應急對策
(1)一旦發生火情,發現人應立即拉響報警器或敲鐘,逐級匯報。
(2)發生火情報警后,由值班指定專人到現場探查,同時派人封鎖火災現場,專人把守,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消防車到達后提供消防栓位置。
(3)相關負責人接報告后,立即匯報上級部門,并請求消防系統緊急救援。
(4)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在崗人員按責任分工進行滅火工作。
現場負責人:指揮并與施工人員開啟消防栓等消防設備。
班組長:堅守工作崗位,觀察火情發展情況,及時匯報并視情況報警,報警時說明著火物質及部位。
發生火災時,現場人員必須聽從指揮,積極按滅火分工各負其責,并依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以下措施:
(1)拌和樓及原料倉周圍著火時,應立即關閉相關危險源,切斷可燃物質來源,防止火災蔓延。
(2)電氣線路發生火災,首先切斷電源,同時可采用干粉或1211滅火器滅火。
(3)油罐發生火災時應立即關閉著火罐相關的有關進出口截門。
(4)罐區發生火災時,相關責任人應立即關閉罐區外排水截門,防止液體外流。
(5)油罐外其它地區發生初期小火時,現場負責人應組織崗位人員用滅火器進行救撲,必要時可按分工用消防栓組織滅火。
3、事故報警與應急通訊
一旦發生火情,發現人立即拉響報警器或敲鐘,逐級匯報,項目值班調度接到火情電話立即向119報警臺、項目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火情情況,電話通知各成員職能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搶險救災工作,向上級部門調度室匯報并與消防部門聯系,將院內存放的可燃物品及時調走、疏散。
4、條件保障
(1)應急救援指揮部設在項目調度室,救援組織中各部門通過生產調度方式進行聯系通訊,救援現場可通過無線電和移動通訊方式進行聯系。
(2)拌和場內設有獨立泡沫消防系統和清水消防系統,各崗位按消防規定設有規定數量的滅火器和一處應急的防火器材庫,當班的崗位職工按職責分工對所負責的設備轄區每小時進行巡檢一次。
事故發生后救護隊伍立即奔趕現場,開辟搶救場地,接收傷員。
5、培訓與演練
應急人員培訓內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應急預案、防火知識、急救知識。
形式:項目定期進行培訓內容的學習和訓練。
考核:日常管理不到位、工作有漏洞,按項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進行考核。
通過建立上述應急預案,對于預防事故,控制事故擴大化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制定應急預案是防止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客觀世界千變萬化,寧杭22標項目部在這方面剛剛邁出第一步,依靠科技防災、減災,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全社會對突發事件應急能力還任重道遠。
篇3:編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
為加強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一、公司所屬分公司、工程項目部從事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拆除等施工活動,均應當編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分公司安全科負責分公司所屬工程所在地的建筑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監督管理。
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由工程項目承包單位編制。實行工程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編制。實行聯合承包的,由承包各方共同編制。、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包括如下內容:
(一)建設工程的基本情況。含規模、結構類型、工程開工、竣工日期;
(二)建筑施工項目經理部基本情況。含項目經理、安全負責人、安全員等姓名、證書號碼等;
(三)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救護組織。包括具體責任人的職務、聯系電話等;
(四)救援器材、設備的配備;
(五)安全事故救護單位。包括建設工程所在市、縣醫療救護中心、醫院的名稱、電話,行駛路線等。
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作為安全報監的附件材料報工程所在地市、縣(市)負責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監督的部門備案,同時報分公司安全科備查。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告知現場施工作業人員。施工期間,其內容應當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