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縣基層法律工作者考核制度
為加強基層法律工作者的管理和指導,促進基層法律服務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司法部《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省基層法律服務條例》和《縣基層法律工作者協會章程》的規定,制定本考核辦法。
一、考核對象
通過年檢注冊并在縣基層法律服務所從事法律服務的基層法律工作者。
二、考核內容
詳見《縣基層法律工作者考核細則》
三、考核辦法及程序
考核工作由局基層工作管理科具體負責,采取日常監管與每季抽查、年終核查相結合的辦法,按考核細則評分,以每年的4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為年度計分。
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加強對基層法律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教育,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樹立良好的法律服務職業形象,爭創文明法律工作者。
四、獎懲措施
考核結果將在每年的年終總結大會上通報,并作為獎懲和執業年檢注冊的重要依據。
考核對象的年度考核積分為90分以上者為優秀;
年度考核積分為80-89分者為合格;年度考核積分為70-79分的,一律暫緩年檢注冊6個月;
年度考核積分為60-69分的,一律暫緩年檢注冊一年,在再次上崗前必須經集中培訓合格,才能上崗執業;
年度考核積分低于60分的,視為不合格,當年不進行執業年檢注冊,并向上級主管行政機關建議取消執業資格。
篇2:公司中基層員工績效考核制度
公司中基層員工績效考核制度
工作績效考核制度是對原有的月考核制度進行“繼承”和優化,吸收其理念和框架上的優點,同時提出新的內容和改進要求。對高中級領導的績效考核將另行制訂相應的工作述職與評價制度,以下內容只適用于中基層員工。
一、考核對象
中基層員工相對于高中級領導而言,指大系統三級部門及其它二級部門副經理以下正式員工(不包括鐘點工、臨時工和計量制人員)。
二、考核形式
根據職位的主要職責和工作內容制定考核要素,通過考核量表的形式,以實際的工作表現(事實或數據)對照考核標準進行評價??己肆勘砹η髮嵱眯院筒僮餍?并保留較大空間供考核者填寫評價意見。
三、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核心是工作績效,這里面包含了工作能力或崗位技能的轉化部分,即表現出來的能力部分。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直接的可量化的績效成果,二是反映能力的可衡量的績效特征。
四、考核要素
按分類的原則確定相應的考核要素,開發類重點考核項目進度與質量,營銷類重點考核銷售額及市場潛力,專業類重點考核工作目標的達成情況,事務類則重點考核日常工作的數量和質量等等。要素力求簡化,以點帶面,而且考核要素必須具有較高的可衡量性,易于評價。
五、考核基準
考核基準指公司內通用的考核標尺,尺度的掌握原則是:S(“杰出”)指實際工作遠遠超過目標要求;A(“很好”)指實際工作超過目標要求或某些方面遠遠超過且其它方面達到要求;B(“好”)指達到目標要求;C(“需改進”)指有些方面未達到目標要求;D(“差”)指主要方面未達到目標要求。
六、考核標準
考核的標準指對具體考核要素進行評價的績效標準,通常表現為可衡量的工作目標數量、比率等或可檢測的品質標準,前者在考核期初由考核雙方確認,后者則由相關職能部門提出規范。
七、考核依據
考核的依據指能夠反映員工工作績效水平的實際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客觀、準確的事實或數據,數據主要在業務活動中采集,事實主要由考核者從工作過程中記錄和收集。相關協作部門的評價意見也作為績效考核的參考依據,可應用規范的表格通過正式渠道獲得。
八、考核結果
根據考核要素對員工工作績效進行評價,再對照考核基準確定績效考核的等級,即得出考核結果。在制度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到考核結果應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效度指結果確實能夠準確反映工作績效的真實水平,信度指不同的考核者對同一工作績效的考核結果能夠保持一致性。考核結果不只是一個等級概念,而且包括考核者所作的規范性評價意見。
篇3:中基層員工考核制度范本
中基層員工考核制度
一、考核目的
1、明確員工主要工作職責和目標;
2、加強員工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開發,激勵員工奮發向上,不斷提高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
3、通過考核為員工工資調整、職務晉升、崗位變動及培訓提供客觀依據,為公司招收、錄用、調配人員提供決策方案;
4、通過考核使員工明白個人素質與職位要求之間的差距,以確定員工今后培訓與發展的方向。
二、考核原則
1、實事求事、公正、客觀地評價每一位員工;
2、職業道德、業務知識、工作能力、組織紀律性等均應體現在工作績效上,并著重考慮績效改進;
3、將考核作為培養員工的手段,考核的過程作為管理的過程。
三、考核對象
公司中基層員工(生產一線操作員工除外)
四、考核內容
主要從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業績三個方面進行考核,主要側重于績效考核(詳見員工考核表)。
1、工作態度:主要考核員工在工作上是否具有積極性、主動性,是否肯鉆研業務、實事求是、踏實肯干,是否具有良好的組織紀律;
2、工作能力:主要考核員工的業務知識和工作能力,即是否熟悉本職業務,具有所在職位應必備的文化知識、專業技能、管理能力;
3、工作業績:主要考核員工的工作成績,完成工作任務的速度、數量、質量及工作的改進程序。
五、考核方式及程序
1、中基層員工的考核采用考核量表的方式;
2、以月為單位進行考核,每年十二月份進行綜合考核,以判定全年工作績效;
3、基層員工考核以二級主管考核為主,一級主管審核與監督直接主管的考核工作,如無二級部門者,直接由一級主管考核。二級主管由一級主管進行考核;
4、每月末員工應填寫“員工月度工作總結表”,對本月工作做好總結及下月工作做出計劃(可用甘特圖)。計劃要具有可操作性,必須明確每項任務的開始時間及完成時間,以備部門主管在考核期間對員工的工作進度進行控制,并針對不足對下屬進行指導,提出新的目標;
5、每月10日前二級主管將上月考核結果、工作計劃及完成情況上報一級主管,并由一級主管將考核結果反饋給員工。如員工對考核結果持不同意見,需在12日前填寫“員工考核申訴表”,上報一級部門主管,一級主管需在接到投訴2日內拿出處理意見。如二級主管對本人考核結果持不同意見,需在12日前填寫“員工考核申訴表”,報人力資源部,人力資源部需在接到投訴2日內拿出處理意見;
6、每月20日前人力資源部將考核結果審核、匯總、歸檔。
六、考核結果
考核結果分為五個等級:
卓越(≥90)――實際工作超過目標要求,有一定的創造性。
較好(80-89)――多數方面超過目標要求,工作能力較高。
能勝任(70-79)――實際工作達到一般要求。
需要改進(60-69)――工作勉強達到最低要求,有待于提高和改進。
不合格(<60)――實際工作與目標要求有很大差距,需要培訓或調換崗位。
七、附則
1、本制度的解釋、修改、廢止權在人力資源部;
2、本制度自簽發之日起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