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方案

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方案

2024-07-12 閱讀 6431

為了全面落實市政府環境保護藍天工程,按照《山東省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要求,特編制本工程防治方案。一、工程基本情況工程名稱北苗家村安置區1-A#、1-B#住宅樓、1-C#、1-D#商業樓及地下車庫工程地點太公一路南,山海天路西周邊環境周邊環境良好,利于施工。建筑面積(m2)66434.5m2建筑高度(m)1-A#樓97.75m、1-B#樓91.95m、1-C#17.55m、1-D#樓13.25m基礎形式筏板基礎主體結構車庫及商業為框架、住宅為剪力墻抗震等級-4.7米以下為三級,-4.7米以上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7度地上層數1-A#樓32層、1-B#樓30層、1-C#樓4層、1-D#樓3層、地下層數車庫1層,儲藏室1層標準層層高(m)2.9m其它主要層高(m)商業4.8m、4.2m車庫4.6m、7.45m各責任主體名稱建設單位日照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設計單位青島騰遠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日照城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監理單位山東省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胡亞瓊總監理工程師宋昭明技術負責人邢相亮專業監理工程師班秀芹二、制度與網絡建設1、針對本工程特點及揚塵防污要求,制定落實公司、項目部、班組的三級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在執行制度中,明確各級所承擔的職責。2、建立揚塵防污三級管理網絡,在項目部成立領導管理班組,落實責任人,不定期針對現場實際工作情況召開工作會議,嚴格控制揚塵。設立揚塵防治工作電話:。揚塵防治網絡領導小組專項治理組長胡亞瓊專項治理副組長許崇彬成員潘濤、張守森3、管理班子平時對本項目的揚塵情況建立工作作業臺帳,明確控制點、措施及整改情況。對各班組成員進行防塵治理衛生教育,做好防塵工作。三、施工現場揚塵主要來源1、土方開挖及土方回填產生的揚塵;2、清理施工建筑垃圾產生的揚塵;3、噴錨、注漿時攪拌水泥產生的揚塵。4、裝飾分部粉刷時攪拌水泥產生的揚塵。5、現場各種來往車輛產生的揚塵。四、現場揚塵控制目標確保達到日照市環境保護藍天工程方案,既施工現場道路清潔、無揚塵、現場材料擺放整齊。五、揚塵防治措施1、建立揚塵控制的教育和技術交底制度。把環境保護知識納入“三級教育”。對新進場人員進行環保教育,作業前對工人進行揚塵控制的技術交底。2、施工現場實行封閉式管理。設置符合要求的圍欄。圍欄外側做好宣傳標語,美觀、大方,與城市的整體色調保持一致。3、明確施工揚塵防治責任人,落實施工現場揚塵防治責任人和具體現場保潔員,并掛牌上崗。施工現場主要道路,保潔員每天進行2次清掃,早上一次,晚上一次,進行灑水清掃。4、施工現場的主要道路進行硬化處理,土方應集中堆放。裸露的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應采取覆蓋、固化或綠化等措施。5、施工現場土方作業時,應采取覆蓋、灑水壓塵等措施。6、從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運輸應采用密閉式運輸車或采取覆蓋措施;施工現場出入口應采取車輛清潔措施,工地設置車輛清洗設施或設備,運輸車輛應當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施工工地。7、施工現場的材料和大摸板等存放場地必須按平面圖布置分類分規格存放。水泥和其他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密閉存放或采取覆蓋等措施。8、建筑物內施工垃圾集中清運,并及時灑水壓塵,嚴禁凌空拋擲。9、施工現場設置密閉式垃圾集中點,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類存放,并及時清理出場。10、施工現場使用清潔能源。11、場地機械設備、車輛的尾氣排放應符合環保排放。12、對腳手架掛設的安全密網必須全封閉設置并經常保持整潔或沖刷。13、施工機具應做好平時維修、保養整潔工作。14、施工現場嚴禁焚燒各類廢棄物。六:抗浮錨桿防止揚塵污染措施1、水泥等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或建筑渣土應安排在庫內存放或嚴密遮蓋。運輸時必須封閉、包扎、覆蓋、不得沿途泄漏、遺灑、卸運時應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以防止揚塵。將車輛槽幫和車輪沖洗干凈,防止帶泥上路和遺撒現象發生;2、施工現場的永久道路為混凝土式道路。同時要隨時修復因施工而損壞的路面,以防止浮土產生;3、施工現場要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配備灑水設備,指定專人負責現場灑水降塵和及時清理浮土。4、施工過程中的揚塵,應采取遮擋措施或灑水降塵等方式降塵,現場可采取搭設三腳架防塵網圍擋;鉆孔部位采取噴霧防塵措施,必須保證施工現場內清潔,無空氣污染(即:揚塵)現象。2)防止水源污染措施1、施工作業產生的污水,必須經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施工污水嚴禁流出施工區域,污染環境;2、現場油料,必須存放于庫房內。庫房地面必須進行防滲處理。油料儲存和使用時,必須防止出現跑、冒、滴、漏現象,避免污染地下水體;3、現場合理規劃排水設施和排水溝,將雨水等集中排到污雨水管道內,防止水流到場外。3)防噪音污染措施1、施工過程中,機械及其他施工作業產生的噪音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2、機械及易產生噪音的工序施工時,嚴格將施工作業時間控制在:上午8:00至12:00;下午2:00至8:00;夜間禁止進行機械施工等相應噪音大的工序作業。3、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日照市建筑工程相關防止噪音施工規定及《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規定的降噪限值進行控制。4、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5、進行噪聲作業的,必須嚴格控制作業的時間,特殊情況需連續作業,應按規定辦理夜間施工證。6、對認為活動噪聲應有管理制度,特別要杜絕人為敲打、叫嚷、野蠻裝卸等現象,最大限度的減少噪聲擾民7、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備有消聲降噪的施工機械。施工現場的強噪聲機械(如:攪拌機、電鋸、電刨、砂輪機等)要設置封閉的機械棚,以減少強噪聲的擴散。8、加強施工現場環境噪聲的長期監測,采取專人管理的措施。七、揚塵防治的施工現場布置1、施工現場設置的辦公室、宿舍、廁所、淋浴間、開水房等臨時設施,嚴格按平面圖布置。臨時設施所用建筑材料符合環保、消防要求,淘汰磚砌臨時設施。2、辦公區和生活區設置密閉式垃圾桶。3、施工現場應設專職或兼職保潔員,負責衛生清掃和保潔。

篇2:煤場料渣場揚塵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1適用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防治各工業企業煤場、料渣場揚塵污染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措施。

本技術規范適用于我省所有電力、鋼鐵、水泥、建材等露天貯存的煤場、料渣場及易產生揚塵的露天堆存場的揚塵污染防治。

2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12月26日實施,2011年更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修訂);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1997年1月1日實施);

《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2012年12月5日發布);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年9月12日發布);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2013年9月7日);

《環境保護部與31個省(區、市)簽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2014年1月7日);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33號)(2010年5月14日);

《關于未納入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與監管問題的通知》(環發〔2011〕85號)(2011年7月21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北省鋼鐵水泥電力玻璃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冀政函〔2013〕154號)(2013年11月26日);

《*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的通知》(2013年9月6日)。

3術語與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大氣污染

由于人類的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的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持續存在足夠的時間,達到了危害人體的舒適、健康、福利及危害了環境的程度。

3.2料場揚塵

指各種工業料場(如煤場、物料場以及礦石堆等)、工業固體廢棄物(如冶煉渣、化工渣、燃煤灰渣、廢礦石、尾礦和其他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等由于堆積、裝卸、傳送等操作以及風蝕作用等造成的揚塵。此外,采石、采礦等場所和活動中產生的揚塵也歸為料場揚塵。

3.3噴淋系統

噴淋系統一般由噴槍、電磁閥、供水泵、管路、閥門、配電及控制等組成。噴淋是將具有足夠壓力的水噴灑到場地上,有效地對堆場進行防塵、固塵,同時將水均勻地噴灑到煤堆表面,進行加濕,起到防塵降溫的作用,噴灑覆蓋率高,是揚塵治理的有效方式。

3.4封閉式料倉

封閉式料倉是以物料封閉儲存的方式控制料堆揚塵的有效措施。即是物料棚化封閉儲存,一般設計成條形封閉料場或者圓形封閉料場,內部抑塵處理,使粉塵達到環保要求。

3.5抑塵劑

抑塵劑是由新型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組合而成。聚合物分子間的交聯度會形成網狀結構,同時分子間存在各種離子基團,能與離子之間產生較強的親合力。它的作用機理是通過捕捉、吸附、團聚粉塵微粒,將其緊鎖于網狀結構之內,起到濕潤、粘接、凝結、吸濕、防塵、防浸蝕和抗沖刷的作用。抑塵劑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可以有效的固定塵埃并在物料表面形成防護膜。

3.6防風抑塵網

防風抑塵網是通過大幅度降低風速而達到減少露天堆放物料揚塵的目的,適用于風速較大或環境較敏感的地區,采用防風抑塵網料堆的風蝕和作業揚塵可基本得到控制,從而有效地消減揚塵污染。

4實施原則

4.1煤場、料渣場揚塵污染防治是一項需多行業協同參與的綜合性工作。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經濟發展水平、大氣污染環境管理需求等實際情況,結合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門制定本地揚塵污染防治規劃或規定,并對煤場、料渣場揚塵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4.2各市環境保護部門應加快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煤場、料渣場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的實施。

5煤場、料渣場揚塵污染防治技術

5.1鋼鐵行業

5.1.1物料運輸、裝卸

粉狀物料運輸車輛應采用密閉車斗或罐車。

塊狀物料運輸車輛裝載高度最高點不得超過車輛槽幫上沿40厘米,兩側邊緣應當低于槽幫上緣10厘米。車斗應用苫布覆蓋,苫布邊緣至少要遮住槽幫上沿以下15厘米。

設置洗車平臺,完善排水設施,防止泥土粘帶。運輸車輛在煤場、料場出口內側設置洗車平臺,車輛駛離工地前,應在洗車平臺清洗輪胎及車身,不得帶泥上路。洗車平臺四周應設置防溢座、廢水導流渠、廢水收集池、沉砂池及其它防治設施,收集洗車、施工以及降水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泥漿。

露天裝卸物料應當采取灑水、噴淋等抑塵措施,密閉輸送物料應在裝卸處配備吸塵、噴淋等設施。

原料轉運時轉運設施應建設封閉皮帶通廊,轉運站和落料點配套抽風收塵裝置。

5.1.2物料存儲

粉狀物料儲存應采用封閉式棚化儲存,棚內設有多個噴水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為保證內部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棚內應設置橫向防雨天窗,封閉式棚化儲存適用于環境風速較大或環境敏感地區,采取封閉式棚化物料的風蝕和作業揚塵可完全得到控制,不產生揚塵污染。

塊狀物料儲存應采用防風抑塵網儲存,露天堆場貯存過程中,必須采取灑水、遮蓋、表面硬化等措施控制揚塵。采取灑水抑塵措施的,含水率不得低于8%。

對于長期堆放的物料可采取噴灑抑塵劑的方式控制揚塵。

市區和縣城建成區的鋼鐵企業料場應全面實現棚化、倉化密閉儲存。

采取封閉式料倉、棚化應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管理辦法》。

5.2電力行業

5.2.1物料運輸

參照5.1.1中運輸、裝卸物料管理辦法。

5.2.2物料存儲

物料儲存應采用封閉式料倉、棚化、防風抑塵網+噴淋裝置等方式進行防護。

封閉式煤倉適用于環境風速較大或環境敏感地區,采取封閉式煤倉煤堆的風蝕和作業揚塵可完全得到控制,不產生揚塵污染。

棚化:棚內應設有多個噴淋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為保證內部良好的通風條件,棚內應設置防雨天窗。

防風抑塵網+噴淋裝置:港口、碼頭煤場堆放時,應根據當地風速、風向建防風抑塵網,露天堆場貯存過程中,必須采取灑水、遮蓋等措施控制揚塵。對于長期堆放的物料可采取噴灑抑塵劑的方式控制揚塵。

市區和縣城建成區的電力企業煤場應全面實現棚化、倉化密閉儲存。

采取封閉式料倉、棚化應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管理辦法》。

5.3水泥、建材行業

5.3.1物料運輸、裝卸

參照5.1.1中運輸、裝卸物料管理辦法。

5.3.2物料存儲

水泥、建材企業原材料、產品必須密閉貯存、輸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無組織排放,防止作業起塵和風蝕起塵。

粉狀物料儲存應采用棚化封閉儲存,棚內設有多個噴水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為保證內部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棚內應設置橫向防雨天窗,棚化封閉儲存適用于環境風速較大或環境敏感地區,采取封閉式棚化物料的風蝕和作業揚塵可完全得到控制,不產生揚塵污染。

塊狀物料儲存應采用防風抑塵網儲存,并設有多個噴淋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堆放時應用苫布苫蓋。

市區和縣城建成區的水泥、建材企業料場應全面實現棚化、倉化密閉儲存。

采取封閉式料倉、棚化應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管理辦法》。

5.4其他行業

5.4.1物料運輸、裝卸

參照5.1.1中運輸、裝卸物料管理辦法。

5.4.2物料存儲

粉狀物料儲存應采用棚化封閉儲存,棚內設有多個噴水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為保證內部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棚內應設置橫向防雨天窗,棚化封閉儲存適用于環境風速較大或環境敏感地區,采取封閉式棚化物料的風蝕和作業揚塵可完全得到控制,不產生揚塵污染。

塊狀物料儲存應采用防風抑塵網儲存,并設有多個噴淋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堆放時應用苫布苫蓋。

5.5廢渣、臨時堆存場

5.5.1運輸

參照5.1.1中運輸、裝卸物料管理辦法。

5.5.2存儲

對臨時堆放的易產生揚塵的渣土堆、廢渣等廢棄物,要采用防塵網和防塵布覆蓋,必要時進行噴淋、固化處理,設置高于廢棄物堆的圍擋、防風網、擋風屏等,防止造成揚塵污染。

對于長期堆放的廢棄物,要在廢棄物堆表面及四周種植植物,減少風蝕起塵。

5.5.3開展廢物綜合利用

根據節約資源,推進循環經濟的原則,積極開發新工藝,將電廠灰、工業粉塵、爐渣、礦渣等用于肥料、建筑材料制造、筑路等用途,減少堆放量。

5.6運輸路面

物料堆場的場坪、路面應鋪渣墊路使道路平整并在道路兩側種植綠化林帶,根據當地適宜物種,選擇種植楊樹、刺槐等耐旱、易活、速生植物。采用穴植坑種植技術,喬木種植穴規格為底徑50cm,深50cm,株行距1.5m×2m。路面需定期清掃、噴灑抑塵劑或穩定劑等。

5.7監督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煤塵和物料粉塵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崗位責任、環保操作規程、煤塵和物料粉塵防治管理制度、煤塵和物料粉塵防治考核制度、煤塵和物料粉塵污染源檔案、煤塵和物料粉塵防治設施運行記錄臺賬、監察報告、煤塵和物料粉塵防治設施使用維修保養制度。

2)揚塵治理設施屬于大氣污染防治環境保護設施,依據有關環保治理設施規定進行建設、驗收、運行和管理;企業應對防塵治理設施的運行管理效果進行自行監測,按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顆粒物無組織排放布點,監測、上報。

3)煤塵和物料粉塵防治設施有效運行率達到90%以上。

4)企業內部主管部門對生產運行過程中煤塵控制情況和煤塵、物料粉塵防治設施運行情況定期進行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要跟蹤落實整改情況,建立檢查整改記錄臺賬。

5)對各作業環節起塵和煤塵、物料粉塵防治設施運行效果至少每半年監測一次。

6)煤塵和物料粉塵污染源檔案、防治設施運行臺賬要全面、詳細、完整和規范。

篇3:揚塵治理責任制度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工作要求,落實公司《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揚塵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堅持施工生產與污染防治相結合,持續提升施工現場綠色環保施工水平,因此我項目部各部室要高度重視,全員要認清形勢,積極認真的落實相關文件要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我項目部無環境污染、揚塵等影響周邊環境的事件發生,并認真履行自身崗位職責,現項目施工部與你簽訂本責任制。

一、

責任目標:確保項目部在施工期間100%達到市住建委揚塵治理達標標準;并在自身環保責任區內,無環境保護及揚塵現象。

二主要職責

1、嚴格按照項目經理部揚塵治理專項方案,明確各標準條款的責任分工。

2、嚴格執行建設工地施工揚塵控制相關規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相關規定及《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相關規定要求。

3、施工現場周邊采取圍擋措施,施工現場主要道路及場地按要求進行硬處理,施工現場裸露地面、土堆按要求進行覆蓋、固化或綠化。

4、如遇有四級以上風的天氣,不得安排分包單位進行土方運輸、土方開挖、土方回填,房屋拆除等作業。

5、負責施工現場日常清掃灑水(雨雪天及地表結冰的天氣除外)的降塵工作,在土方施工、干燥天氣、風力四級以上的天氣條件下,應適當增加灑水次數。

6、負責修建現場排水設施、通道,并保證暢通、施工現場無積水。

7、房屋拆除、外架拆除、平整場地、土方開挖、土方回填、清運建筑垃圾和渣土等作業時,應安排專人對施工作業面內進行灑水,防止產生揚塵污染。

8、施工現場應設置密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應分類存放。

9、建筑物內的施工垃圾清運必須采用密閉式專用垃圾道或封閉式容器吊運,嚴禁凌空拋撒,安全網內垃圾應及時清理。10、施工垃圾清運時應提前適量灑水,并按規定及時清運消納。

11、在使用水泥、粉煤灰、灰土、砂石等易產生揚塵的細顆粒建筑材料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揚塵。

12、土方施工作業面(鉆孔、打樁、土方開挖、土方回填等)可暫不覆蓋,但應采取適度灑水等降塵措施,當天施工完畢后應按要求進行覆蓋。

13、在確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對于自然放坡的邊坡工程可酌情進行覆蓋;

14、對于土方工程,開挖完畢的裸露地面應及時固化或覆蓋。15、對于停止施工的場地,應當對其裸露土地采取覆蓋或者臨時綠化等有效防塵措施。

16、非施工作業面的裸露地面、長期存放或超過一天以上的臨時存放的土堆應采用防塵網進行覆蓋,或采取綠化、固化措施。

17、建筑垃圾運輸及土方運輸等運輸車輛,出場時必須將車輛清理干凈,確保不將泥沙帶出現場。沖洗車輛的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1)施工現場施工車輛出入口應設置車輛沖洗設施,對車輛槽幫、車輪等易攜帶泥沙部位進行清洗,不得帶土上路;(2)洗車池旁必須設置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應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18、監督檢查運輸單位,辦理渣土消納許可證,按照規定的時間、路線和要求,消納建筑垃圾、渣土。并督促運輸單位按《關于規范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標準標識的通告》的有關要求,采取措施防止車輛運輸遺撒。四統一車輛即:統一密閉、頂燈、反光車號、車門企業標識。

19、施工現場應實行封閉式管理,施工圍擋堅固、嚴密,表面應平整和清潔,高度不得低于2.5米;現場圍擋及大門每半年清洗或粉飾見新一次;施工圍擋使用材料、構造連接要達到安全技術要求,確保結構牢固可靠。

20、圍擋材質應使用專用金屬定型材料或砌塊砌筑。21、外腳手架架體必須用密目安全網(顏色為綠色)沿外架內側進行封閉,安全網之間必須連接牢固,封閉嚴密,并與架體固定。密目安全網要定期清理,保持干凈、整齊、清潔。防止施工中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等外逸,避免粉塵、廢棄物和雜物飄散。

22、負責對施工現場作業人員進行關于環保(揚塵治理)的針對性安全技術交底工作。

23、聯合其他部門開展環境保護及揚塵治理自查自糾隱患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