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張拉安全注意事項
一、預應力張拉施工存在的安全事故類型及原因
預應力張拉施工事故的主要類型(1)臺座傾覆或滑移。(2)預應力筋斷落或滑脫(3)張拉設備故障。(4)不當操作事故(閃失、碰撞等)。(5)施工機具傷人。(6)現場火災與觸電。
2、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1)預應力筋與錨具(或夾具)組裝件的錨固性能差。(2)預應力筋的質量不合格。(3)張拉機具失效。(4)在不安全的天氣條件(雷雨、雪天)下繼續施工。(5)作業面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沒有保持安全操作距離。(6)機具使用前沒有進行檢修,或操作不當。
二、預應力張拉安全操作規程
參加張拉人員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帶;特別要戴好防護眼鏡,以防高壓油泵破裂噴油傷眼。
操作人員站立位置安全,有回旋余地,高處作業張掛好安全網,設置平臺防護欄。
張拉時,構件兩端不準站人,操作人員站在側面,兩端設置防護欄(罩)高壓油泵放在離構件端部左右側。
張拉時要緩慢均勻加壓,以免發生誤差。
千斤頂操作人員要注意保持千斤頂水平狀態,待受力后方可松開,以防止受力時千斤頂偏側滑絲。
加壓時,高壓油泵操作人員注意與千斤頂操作人員保持聯系,避免過快或不協調導致失誤。
7、張拉時千斤頂后方不得站人,不得在有壓力的情況下旋轉張拉工具的鑼絲或油管接頭。8、張拉中發現張拉應力鋼筋的位置與設計不相吻合,且超過規范允許偏差范圍時,要經過技術負責同意,方能張拉。
9、懸空張拉時,必須搭設牢固的掛籃腳手架,以保證張拉人員操作安全。
10、橋面明槽內已施預應力筋,應加以保護,不得在上面堆放物件和拋物撞擊。
11、張拉時如遇臨時停電,要立即拉閘斷電,以防突然來電發生危險。
12、張拉筋的對焊接頭要符合質量要求,嚴禁用電弧切割錨頭外多余的鋼絲、鋼絞線或應力鋼筋,以免降低強度而發生意外。
13、張拉臺座前后均應設擋板,以保護張拉人員和路人安全。
14、在先張拉而后將噴嘴插入孔時,噴嘴后面的膠皮墊圈要壓緊在孔洞上,膠皮管與灰漿泵連接牢固,才能開動灰漿泵,堵灌漿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孔的側面,以防灰漿噴出傷人。
15、張拉后要拉閘斷電,關閉油門,靜停3-5分鐘后再緊鑼絲,操作人員應站側面并用板手操作,以防止鋼筋斷裂傷人。
三、預應力張拉安全注意事項及事故防范措施
(一)張拉前注意事項:
預應力筋的張拉根據設計要求,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達到90%以后才能進行,應以實驗室出具的同條件混凝土試塊強度報告為準。
張拉前只應將梁的側模拆除,以減少張拉時的牽制,底模在預應力張拉前是千萬不可拆除。
張拉前要檢驗模板有無下沉現象,構件(梁等)有無裂縫等質量問題和混凝土疵病。如問題嚴重應研究處理,不應輕率從事張拉。
加強對張拉設備及錨具進行檢查校驗。在預應力張拉做業中,必須特別注意安全,因為預應力筋被張拉后,其本身將蓄有很大的能量,萬一預應力筋被拉斷或錨具與千斤頂失效,巨大的能量就會急劇釋放,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作業人員都必須躲開預應力千斤頂
的正面,以免發生不可預見的事故。另外,由于橋梁預應力筋張拉時屬高空作業;因此,排架一定要穩固,且絕對禁止在架子上打鬧嬉戲,以防發生意外。
5、操作千斤頂油泵的人員與測量千斤頂油缸伸長值人員,應該站在千斤頂的側面操作尤其是操作千斤頂油泵的人員在油泵開動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如需離開,則必須把油門全部松開或切斷電源。
(二)張拉過程應注意事項及防范措施
張拉時,張拉區域周圍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標牌,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張拉區。
張拉時,板梁兩端嚴禁站人,并在兩端設置安全保護設置。
張拉操作人員在張拉時要嚴格按照張拉施工工藝進行張拉并嚴格遵守張拉設備操作規程。
4、張拉力的作用線應與鋼絞線中心一致,不得偏扭。
5、張拉時,油泵應徐徐加壓,使千斤頂加載平穩、均勻、緩慢,卸載時,應慢慢打開油閥,使油壓緩緩下降。
油泵運轉時,若有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停車。
張拉時,嚴禁工作壓力超過額定壓力。
預應力鋼絞線的錨固,應在張拉控制應力處于穩定狀態下進行。
9、構件張拉完畢后,應該檢查梁端部和其他部位是否有裂隙,并有專人填寫預應力鋼筋張拉記錄,并檢查各個結果是否正常,最后作為技術資料歸檔。如果發生滑絲或斷絲時候,必須卸錨并更換鋼絞線重新張拉。
篇2:預應力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1)預應力筋的切割,宜采用砂輪鋸,不得采用電弧切割;
(2)鋼絞線編束時,應逐根理順,捆扎成束,不得紊亂。鋼絞線固定端的擠壓型錨具或壓花型錨具,應事先與承壓板和螺旋筋進行組裝;
(3)施加預應力用的機具設備及儀表,應定期維護和標定;
(4)預應力筋張拉前,應提供混凝土強度試壓報告。當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且不低于設計強度等級的75%后,方可施加預應力;
(5)預應力筋張拉前,應清理承壓板面,并檢查承壓板后面的混凝土質量。如該處混凝土有空洞現象,應在張拉前用環氧砂漿修補;
(6)錨具安裝時,錨板應對正,夾片應打緊,且片位要均勻:但打緊夾片時不得過重敲打,以兔把夾片敲壞;
(7)大噸位預應力筋正式張拉前,應會同專業人員進行試張拉。確認張拉工藝合理,張拉伸長值正常,并無有害裂縫出現后,方可成批張拉。必要時測定實際的孔道磨擦損失。對曲線預應力束不得采用小型千斤頂單根張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預應力損失。在張拉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地帶,做好防護措施,注意操作人員嚴禁站在張拉時和張拉好的預應力筋前端;
(8)預應力筋在張拉時,應先從零加載至量測伸長值起點的初拉力,然后分級加載至所需的張拉力;
(9)預應力筋的張拉管理,采取應力控制,伸長校核。實際伸長值與計算伸長值的允許偏差為-5%~+10%。如超過該值,應暫停張拉;采取措施予以調整后,方可繼續張拉;如伸長值偏小,可采取超張拉措施,但張拉力限值不得大于0.8fptk值;在多波曲線預應力筋中,為了提高內支座處的張拉應力,減少張拉后錨具下口的張拉應力,可采取超張拉回松技術;
(10)孔道灌漿要求密實,水泥漿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灌漿前孔道應濕潤、潔凈,灌漿應緩慢均勻地進行,不得中斷,并應排氣通順。如遇孔道堵塞,必須更換灌漿口,但必須將第一次灌入的水泥漿排出,以免兩次灌入的水泥漿之間有氣體存在。在灌滿孔道并封閉排氣孔后,宜再繼續加壓至0.5-0.6Mpa,稍后再封閉灌漿孔。豎向孔道的灌漿壓力應根據灌漿高度確定;
(11)用連接器連接的多跨連續預應力筋的孔道灌漿,應張拉完一跨再灌注一跨,不得在各跨全部張拉完畢后一次灌漿;
(12)預應力筋錨固后的外露長度,不宜小于30mm,錨具應用封端混凝土保護。當需長期外露時,應采取防止銹蝕的措施;當鋼絞線有浮銹時,請將錨固夾持段及其外端的鋼絞線浮銹和污物清除干凈,以兔在安裝和張拉時浮銹、污物填滿夾片赤槽而造成滑絲;
(13)工具夾片為三片式,工作夾片為二片,兩者不可混用。工作錨不能當作工具錨不能重復使用;
(14)錨具要妥善保管,使用時不得有銹、有水及沾污其它雜物。工作夾片去掉包裝盒內的泡沫即可使用,但當預應力束較長,須反復張拉錨固時,建議在錨板錐孔中涂少量潤滑劑(如退錨靈),既有利于工作夾片的跟進和退錨又有利于錨具的多次錨固;工具夾片外表面和錨板錐孔內表面使用前涂上潤滑劑,并經常清除夾片表面雜物,可使退錨靈活,但當夾片開裂或牙面破壞時則需更換,不得再使用;
(15)張拉時應有安全措施,張拉千斤頂后不能站人;
(16)VLM錨固體系應配套使用,不能與其它體系混用。如要做靜載試驗,請用有機溶劑(如汽油)清洗夾片并將錨板孔的防銹油擦試干凈,否則將對錨固性能造成影響;
(17)預應力施工應由專業施工隊伍來進行,而且施工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施工前應熟讀本施工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