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交底模版
1.隧道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隧道施工一般安全技術措施
任何人進洞必須佩戴安全帽和其它防護用品,遵章守紀,聽從指揮;同時加強安全保衛,禁止閑雜人員進入。
進洞前進行登記并接受洞口值班人員檢查,經班組長點名,并執行進洞掛牌、出洞摘牌制度。
施工中發現隧道內有險情,工班長、領工員必須立即在危險地段設立明顯標志或派人看守,并迅速報告施工領導人員及時采取處理措施。若情況嚴重,要立即將工作人員全部撤離危險地段。
在洞口或適當處所,設置急救材料儲備庫,儲備防火、防水、防毒器材,支撐用料,各種適用工具等。備品要保質保量,并不得隨意挪動,使用一次后立即進行補充。
隧道掘進時要加強地質超前預報,在淺埋段指派專人觀測地面變化有無沉降,確保施工的安全。
(2)洞口土石方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洞口段土石方開挖時,注意坡面的穩定情況,每次開工前、收工后,對坡面、坡頂周圍認真檢查。對有裂隙和塌方現象或有危石、危土時立即處理。
開挖按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防止因開挖不當造成坍塌,堅決禁止掏底開挖。
洞口土石方施工時,要做好截、排水工作,并隨時注意檢查,開挖區應保持排水系統通暢,并與原有水系相連通。
在巖石破碎土質松軟地段,開挖面不能太大,不能暴露太久,及時進行防護處理,防止坍塌傷人。
做好施工中機械設備的組織指揮工作,保證道路暢通,防止發生機械碰撞、翻機、翻車及傷人事故。
(3)爆破器材運輸及爆破施工安全措施
嚴格爆破器材的管理,庫房內和施工現場設足夠的消防設備,庫房管理人員熟悉消防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庫房設置要符合要求并取得當地公安部門同意;爆破器材儲存于干燥的倉庫內,溫度保持在18~30℃,不同性質的炸藥分開;雷管和炸藥分庫儲存,運到工地的炸藥若當天未使用完,必須如數交回,不得在工地留存過夜。火工品使用、運輸過程中必須有公安人員負責押運。
在進行爆破作業之前,要取得當地公安部門的批準,并提前14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監理,提出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經監理同意后實施。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向公安局申請購買、運輸、儲存及使用爆炸物品的許可證,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受當地公安部門的檢查。
加強火工品的管理。爆破物資由爆破工程師提前2~3天上報用料計劃。建立火工品領用、發放登記制度,將雷管編號落實到每一個爆破作業人員,有關管理信息按照公安部的統一標準及時報送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備案。
爆破工要持證上崗,裝藥過程中不能抽煙,放炮前要對炮眼連線進行逐孔檢查,點炮前要由專職安全員檢查其他人員及所有機械設備是否撤至安全地帶。對啞炮要嚴格按《爆破作業規程》進行處理。
爆破作業現場設專職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裝好炸藥的炮孔必須適當地加以覆蓋和保護。在潮濕條件下作業,采用乳化、水膠等防水炸藥。
(4)隧道開挖和鉆爆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掘進是隧道安全控制的最重要環節,針對不同地質情況,采取合理的開挖方案,嚴格控制循環進尺,選擇最佳的爆破參數,確保施工安全。
淺埋段、破碎帶地段隧道開挖要采用機械開挖或淺孔控制爆破方法。爆破后加強監測,根據監測和地質情況及時調整爆破參數,保證爆破安全。不良地質隧道先治水,短開挖、弱爆破、強支護、早襯砌,穩步前進。
配備足夠的抽水設施,確保排水順暢。
鉆孔臺車或鑿巖機鉆眼時,必須采用濕式鑿巖,嚴禁在殘眼中繼續鉆眼。
隧道爆破作業按《爆破安全規程》操作施工,洞內爆破時,必須統一指揮,所有人員應撤至不受有害氣體、振動及飛石傷害的地點,安全距離大于200米。
爆破后必須經過通風排煙,且至少相距15分鐘以上,才準安全檢查人員進入工作面。經過檢查和處理確認安全后,其它施工人員才準進入工作面。
瞎炮處理必須設立警戒區,瞎炮必須由原爆破手按規定處理。視情況確定具體處理方法:將引線或電線重新接好,再行起爆,嚴禁打殘眼;在距瞎炮0.6m處打一平行炮眼誘爆,但必須注意巖層節理情況,在打眼地點不得有連通瞎炮的裂縫;安全妥善地取出堵塞物,重裝藥起爆。
爆破器材加工,應在遠離洞口100m外的加工房中進行。
隧道掘進中,圍巖量測是施工管理的主要環節。根據不同地質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隧道開挖后及時進行施工支護,圍巖量測數據有變或噴混凝土表面開裂、地表出現裂縫時,要視為危險警告信號,必須立即通知施工人員撤離現場,待加固處理后再行施工。
(5)裝碴與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采用無軌運輸方案的隧道,由于隧道內空間狹窄、作業面小,運輸量大、車輛頻繁,為保證安全,必須制定一套調度、信號、避讓、洞內物料存放等制度。
建立有效運輸規章制度、作業標準和安全操作規程;每次爆破后,先保證通風達到15min以上,再進洞,待找頂、清危和初噴完成,保證掌子面安全的情況下,再進行裝碴;工作人員進出隧道應走預設通道,不得在運輸范圍內隨意走動;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工作、運輸場地;較大坡度地段、洞口平交道、橫通道口、施工作業地段以及有障礙物地段,必須設置明顯的標志,汽車通過以上地段時,應減速鳴號。
施工現場和生活區做好防火工作,現場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消防砂箱、水池等完好有效消防設施和器材,安全標牌齊全且符合規定,油料庫、材料庫、電氣設備、機械設備作為防火重點,實行定人定責、定期檢查,嚴防火災發生。現場防火消防器材由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證完整好用。組成業余消防隊,定期培訓,保證所有施工人員熟悉并掌握消防設備性能和使用方法。
現場安全員要定期檢查防火設施及現場辦公隱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雨季成立防汛小組,設專人值班,加強與氣象部門的聯系,制定防洪預案,提前做好防洪防汛工作,備足防汛材料,避免人員及財產損失。
(6)隧道噴錨支護安全措施
作業人員均須配帶必要的防護用品。
機具設備應置于安全地段,噴射機、注漿機、水箱必須裝置壓力表和安全閥,定期進行耐壓試驗。
發生堵管時,應及時疏通;處理堵管時,噴嘴前嚴禁站人。
經常檢查管道和接頭是否有松脫和擊穿可能,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7)不良地質地段安全技術措施
本標段可能存在突水、突泥、巖爆、斷層破碎帶等問題,對施工的安全危害非常大,擬采用以下安全技術措施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按照“預支護、短開挖、快噴錨、勤量測、早襯砌”的施工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洞室開挖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采用超前鉆孔并輔以TSP203、地質雷達、紅外線探水儀等物探手段進行超前地質預報,探明前方地下水的含量、壓力、分布等,提前發現涌水、涌泥、塌方的可能性及征兆,針對不同的情況采用相應的技術措施。
斷層破碎帶采用拱部小導管注漿預加固地層,短臺階法分步開挖后及時施作噴錨支護,鋼架支撐等初期支護。同時,二次襯砌要及時施作,仰拱提前完成及早形成封閉,確保隧道結構物及施工人員的安全。
隧道穿越可能發生巖爆地段時,加強監測預報、提前鉆孔注水釋放應力,盡早進行掛網噴錨支護加固圍巖。加強安全作業防護措施,在臺車上裝配鋼絲防護網以保護鉆眼、裝藥人員及設備的安全。對于不嚴重的巖爆采取躲避鋒芒的辦法,清除巖爆松石后即可施工。
隧道內大部巖層呈寬緩波狀起伏,成拱性差,施工時采用預裂爆破超前釋放地應力,適當加長拱部系統錨桿,減短邊墻錨桿,加強支護,保證隧道拱部開挖的穩定安全。
加強圍巖監控量測頻率,隨時注意圍巖動態。嚴格按設計規定進行錨噴支護,控制圍巖的變形量,防止坍塌。
派專人負責,加強安全警戒措施,防止突發事件發生。
(8)隧道用電及照明安全技術措施
項目經理部建立和管理安全技術檔案。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并認真執行。
電工必須熟悉用電安全規程、規范,認真執行。并建立臨電檔案,及時記錄有關資料。電工負責填寫臨電記錄和維護臨電線路及操作開關。
線路開關及設備每月檢查一次,包括線路的絕緣測試,接地電阻測試,設備絕緣測試及線路設備的檢查等。
所有用電設備的外殼必須與專用的PE線相連通,總接地電阻必須小于4Ω。
手持式用電設備的保護地線應在移動電纜芯內,其截面大于1.5mm2。
維修和操作開關時,電工必須穿戴絕緣鞋、手套,必須使用絕緣工具。
在主要通道、抽水機站、橫通道等重要場所,設置安全照明。漏水地段照明應采用防水燈頭和燈罩,不安全因素較大地段必須加大照度。
現場配備滅火工具、器材,確保現場電氣設備及其他設備的安全。做好現場管理及安全用電工作,隧道內高溫潮濕,施工作業面使用36V安全電壓照明。動力線采用架空電纜線,不得使用裸線。電氣設備要有可靠的保護接地。電工、電焊工為特殊工種,必須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現場用電必須有專職電工負責,嚴禁非專業人員操作、維修電氣設備,嚴禁私自接線。
洞內電力設施定期檢查,專人負責洞內用電設施引接、維修和更換,確保洞內施工照明和用電設備的正常運轉。
洞內變壓器安裝在已開挖的洞室內,洞室上門上鎖,專人管理,變壓器洞室內要干燥,變壓器距洞室內壁及門要大于30cm以上。
1、為了保護工程、保障施工人員和群眾的安全,洞外在必要的地點和時間內,設置照明和防護、警告信號和看守人員。
篇2:某隧道大管棚施工技術交底書
隧道大管棚施工技術交底書
施工標段:**公路**合同段
施工單位:***公司
工程名稱:**隧道
施工部位:**
交底內容:大管棚施工技術交底
1、機具選擇
管棚長度20m,管棚機型號KSZ100型。
2、管棚參數
(1)鋼管布設在圓心角為150°的隧道拱部;
(2)鋼管環向間距為50cm;
(3)管心與襯砌設計外廓線間距為40cm;
(4)傾角:仰角1°(不包括路線縱坡);
(5)鋼管施工誤差:徑向不大于20cm;
(6)管棚長度為20m,熱軋無縫鋼管Φ108mm,壁厚6mm,節長4m、6m;
3、工藝流程
施工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4、施工方法
管棚施工主要工序有開挖支護明洞邊坡、仰坡;施作套拱;搭鉆孔平臺、安裝鉆機;鉆孔;清孔、驗孔;安裝管棚鋼管;注漿。工序技術要求高,工藝復雜,現分別敘述如下。
(1)明洞邊坡仰坡開挖支護
a明洞段開挖應在洞頂截水溝施工完成后進行,應盡量避開雨季施工。
b邊坡防護應與明洞開挖同步進行:及時施工明洞邊坡的錨桿、掛設鋼筋網、噴射混凝土及時封閉坡面。
c對邊坡滲水要及時排、引到坡面外,加強對坡面的防護。
(2)施作套拱
a混凝土套拱作為長管棚的導向墻,套拱在明洞外廓線以外施作,套拱內埋設4榀工字型鋼支撐,鋼支撐與管棚孔口管焊成整體。
b孔口管作為管棚的導向管,它安設的平面位置、傾角、外插角的準確度直接影響管棚的質量。用經緯儀以坐標法在工字鋼架上定出其平面位置;用水準尺配合坡度板設定孔口管的傾角;用前后差距法設定孔口管的外插角。孔口管應牢固焊接在工字鋼上,防止澆筑混凝土時產生位移。
(3(搭鉆孔平臺安裝鉆機
a鉆機平臺可用枕木或鋼管腳手架搭設,搭設平臺應一次性搭好,鉆孔由兩臺鉆機由高孔位向低孔位對稱進行,可縮短移動鉆機與搭設平臺時間,便于鉆機定位。
b平臺支撐要著實地,連接要牢固、穩定。防止在施鉆時鉆機產生不均勻下沉、擺動、位移等影響鉆孔質量。
c鉆機定位:鉆機要求與已設定好的孔口管方向平行,必須精確核定鉆機位置。用經緯儀、掛線、鉆桿導向相結合的方法,反復調整,確保鉆機鉆桿軸線也孔口管軸線相吻合。
(4)鉆孔
a為了便于安裝鋼管,鉆頭直徑采用Φ115mm。
b巖質較好的可以一次成孔;鉆進時產生坍孔、卡鉆,需補注漿后再鉆進。
c鉆機開鉆時,可低速低壓,待成孔10m后可根據地質情況逐漸調整鉆速及風壓。
d鉆進過程中經常用測斜儀測定其位置,并根據鉆機鉆進的現象及時判斷成孔質量,并及時處理鉆進過程中出現的事故。
e鉆進過程中確保動力器,扶正器、合金鉆頭按同心圓鉆進。
e認真作好鉆進過程的原始記錄,及時對孔口巖屑進行地質判斷、描述。作為開挖洞身的地質預探預報,作為指導洞身開挖的依據。
(5)清孔驗孔
a用地質巖芯鉆桿配合鉆頭(Φ115mm)進行來回掃孔,清除浮渣至孔底,確保孔徑、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
b用高壓氣從孔底向孔口清理鉆渣。
c用經緯儀、測斜儀等檢測孔深,傾角,外插角。
(6)安裝管棚鋼管
a鋼管應在專用的管床上加工好絲扣,棚管四周鉆Φ8出漿孔(靠掌子面45m的棚管不鉆孔);管頭焊成圓錐形,便于入孔。
b棚管頂進采用大孔引導和棚管機鉆進相結合的工藝,即先鉆大于棚管直徑的引導孔(Φ115mm),然后可用10t以上卷揚機配合滑輪組反壓頂進;也可利用鉆機的沖擊力和推力低速頂進鋼管。
c接長鋼管應滿足受力要求,相鄰鋼管的接頭應前后錯開。同一橫斷面內的接頭數不大于50%,相鄰鋼管接頭至少錯開1m。
(7)注漿
a安裝好有孔鋼花管后即對孔內注漿,注漿后再施工無孔鋼管,無孔鋼管可以作為檢查管,檢查注漿質量。
b注漿參數:水泥漿與水玻璃體積的比例為1∶0.5;水泥漿水灰比1∶1;水玻璃濃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數2:4。
c采用KBY50/70液壓注漿機將雙液漿注入管棚鋼管內,初壓0.5MPa~1.0MPa,終壓2MPa,持壓15min后停止注漿。注漿量一般為鉆孔圓柱體的1.5倍,若注漿量超限,未達到壓力要求,應調整漿液濃度繼續注漿,直至符合注漿質量標準,確保鉆孔周圍巖體與鋼管周圍孔隙均為漿液充填,方可終止注漿。
d注漿結束后及時清除管內漿液,并用30號水泥砂漿充填,增強管棚的剛度和強度。
5、勞動力組織
管棚施工工序多,工種雜、技術性強、要求技術工人具有各方面獨立操作能力,又能處理管棚施工中一般的故障,管棚施工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鉆孔和注漿的質量。一臺鉆機三班作業勞力組織為:技術人員1人、機長1人、班長3人、修理工1人、電工1人、電焊工1人、鉆工15人、合計23人。
6、質量控制
(1)鉆孔前,精確測定孔的平面位置、傾角、外插角。并對每個孔進行編號。
(2)鉆孔仰角的確定應視鉆孔深度及鉆桿強度而定,一般控制在1°~1.5°,鉆機最大下沉量及左右偏移量為鋼管長度的1%左右,并控制在20cm~30cm。
(3)嚴格控制鉆孔平面位置,管棚不得侵入隧道開挖線內,相鄰的鋼管不得相撞和立交。
(4)經常量測孔的斜度,發現誤差超限及時糾正,至終孔仍超限者應封孔,原位重鉆。
(5)掌握好開鉆與正常鉆進的壓力和速度,防止斷桿。
(6)在遇到松散的堆積層和破碎地質時,在鉆進中可以考慮增加套管護壁,確保鉆機順利鉆進和鋼管順利頂進。
交底人:簽收人:日期:
篇3:隧道工程洞身開挖技術交底書
隧道洞身開挖技術交底書
施工標段:***高速公路**合同段
施工單位:**公司
工程名稱:**隧道
施工部位:**
交底內容:隧道洞身開挖
1.施工工藝
臺階法開挖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
超前支護施工
上臺階開挖
上臺階支護
下臺階開挖
下臺階支護
監控量測
數據處理
信息反饋
仰拱開挖澆注
防水層施工
襯砌施工
1.錨桿準備
2.鋼筋網準備
3.鋼架準備
4.噴砼準備
2.施工工序
臺階法開挖施工工序見下圖。
仰拱
上臺階開挖
噴錨支護
下臺階開挖
噴錨支護
開挖掌子面
下臺階開挖斷面
上臺階開挖斷面
初期支護
二次襯砌
3.施工方法
根據地質情況,先施作拱部超前小導管,然后開挖上部土石方(有必要時預留核心土),及時施作初噴3cm厚砼,再在拱部1800范圍內打眼施作φ25中空注漿錨桿并按要求完成其注漿;安裝鋼架;再在拱部掛鋼筋網,網格間距20×20cm;最后復噴砼至設計厚度,上斷面每循環進尺為一榀鋼架。
待上部進尺一段距離后,及時開挖2部土石方,并及時施作初噴3cm厚砼,然后在邊墻按設計安裝Ф25中空注漿錨桿并按要求完成其注漿,安裝鋼架;再在拱墻、仰拱掛鋼筋網,網格間距20×20cm;最后復噴砼至設計厚度。
仰拱、結構防水及二次襯砌:初期支護完成后,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施工仰拱,仰拱完成后按要求施作結構防水設施,主要是鋪設防水卷材、橫縱波紋管、安裝施工縫止水帶或止水條,待結構防水設施安裝完成后綁扎二襯鋼筋、液壓襯砌臺車就位進行二襯砼澆筑。
仰拱填充:在二襯及仰拱完成后,且對洞內其他工序施工影響不大的情況下,及時進行仰拱填充,仰拱填充砼強度較低時,在其上架設移動棧橋,以便洞內掌子面的出碴車通過。
4.技術措施
超前支護等施工輔助措施,應首利用上一循環架立的鋼架施作,再開挖;開挖方式采用弱爆破,爆破時嚴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裝藥量。
鎖腳小導管可根據需要設置,以確保下臺階施工的安全;各臺階依次開挖要嚴格控制開挖進尺,臺階開挖后仰拱應緊隨。
施工中,按有關規范要求,進行監控量測,及時反饋結果,分析洞身結構的穩定,為支護參數的調整,灌筑二次襯砌的時機提供依據。
交底人:簽收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