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翻轉機:安全操作規程

翻轉機: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5028

1作業前

1.1操作者必須經過翻包機使用安全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1.2操作者要正確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袖口、領口、下擺要扎緊,長發牢固盤好置于工作帽內。

1.3在接通電源前,應檢查機械、電氣部分和防護保險裝置是否完好、可靠;如各部按鈕開關、限位器、緊急開關等主要附件失靈,嚴禁操作。

1.4工作前,應檢查翻包機工作區域內有無障礙物和閑雜人員,如有立即清理和告知無關人員離開工作區域,工作臺面無雜物。

2作業中

2.1開機時點動,觀察各個傳動部件和操控系統是否正常,確認無誤后方可聯動。如有異常立即停機,通知維修人員檢修,不得擅自處理。

2.2翻包機轉到正面位置到底,叉車將待翻鐵板送入規定位置,按下進料將鐵板送入合適位置。鐵板到位后放入反向木托。

2.3壓緊及翻包過程中時,統一指揮協調一致,不得將肢體伸入翻包機內。

2.4按下壓緊按鈕壓緊鐵板,待鐵板壓緊按下旋轉按鈕旋轉方向。

2.4在使用過程中,操作者應注意觀察,如有緊急情況,應立即按急停按鈕或關閉總電源開關。

2.5翻轉到位后按下松開按鈕,待鐵板松開后按下出料按鈕送出鐵板,叉車將鐵板叉出翻包機。

3作業后

3.1停止作業或檢修時,關閉總電源開關;

3.2將翻包機恢復非工作狀態,翻包機應在最低位置處;

篇2:旋轉機械技術監督細則

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鄂溫克電廠旋轉機械技術監督的基本原則、職責分工、監督任務和各階段技術管理內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5578固定式發電用汽輪機技術條件GB7520汽輪機保溫技術條件GB8117電站汽輪機熱力性能驗收試驗規程GB9782汽輪機隨機備品備件供應范圍GB11120L-TSA汽輪機油GB/T8174設備及管道保溫效果的測試與評價GB/T11348旋轉機械轉軸徑向振動的測量和評定GB/T13399汽輪機安全監視裝置技術條件GB/T14541電廠用運行礦物汽輪機油維護管理導則GB/T17116管道支吊架GB/T50102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DL438火力發電廠金屬技術監督規程DL441火力發電廠高溫高壓蒸汽管道蠕變監督規程DL612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監察規程DL647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檢驗規程DL5000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DL5011?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汽輪機機組篇)DL/T561?火力發電廠水汽化學監督導則DL/T571?電廠用抗燃油驗收、運行監督及維護管理導則DL/T586?電力設備用戶監造技術導則DL/T606火力發電廠能量平衡導則DL/T616火力發電廠汽水管道與支吊架維修調整導則DL/T641電站閥門電動裝置DL/T711汽輪機調節控制系統試驗導則DL/T801大型發電機內冷卻水質及系統技術要求DL/T834火力發電廠汽輪機防進水和冷蒸汽導則DL/T838?發電企業設備檢修導則DL/T855?電力基本建設火電設備維護保管規程DL/T863汽輪機啟動調試導則DL/Z870火力發電企業設備定檢定修管理導則DL/T892?電站汔輪機技術條件DL/T1051?電力技術監督導則DL/T5026?電力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規定DL/T5054火力發電廠汽水管道設計技術規定DL/T5072火力發電廠保溫油漆設計規程JB/T8188汽輪機隨機備品備件供應范圍DL/T1055-2007發電廠汽輪機技術監督導則國家電網公司《技術監督工作管理規定》國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技術監督工作制度》國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技術監督工作標準》國家電網頒布的《發電廠重大反事故措施(試行)》3總則3.1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斷研究推廣新技術,提高監督水平。3.2監督工作涉及面廣,應自上而下,分級建立技術監督網絡,明確各級技術監督機構、監督人員的職責和職權,以及相互的配合關系。3.3旋轉機械技術監督是電力建設、生產中技術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發電廠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應實現設計、選型、制造、監造、安裝、調試、試運行及運行、檢修、停(備)用、技術改造的全過程監督和管理。3.4本標準是根據旋轉機械技術監督有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廠家標準技術監督規定,并結合我廠的具體情況制訂的,適用于我廠已投產機組和在建機組,各部門有關人員均應熟悉并認真貫徹執行。4監督機構及其職責分工和權利監督機構依據國網能源開發公司規定,鄂溫克電廠成立以總工程師為組長的公司技術監督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單位的技術監督管理工作。建立旋轉機械技術監督網,監督網成員由電廠安生部、工程部、運行部、維護部相關人員組成,形成公司、部門、班組三級監督網絡。技術監督網由電廠安生部歸口管理。職責分工4.1總工程師的職責4.2.1.1組織貫徹執行國家或地方的有關環保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和上級主管部門有關環保的規定和要求,總體負責本廠旋轉技術監督工作的開展并檢查推動本廠的旋轉技術監督工作。4.2.1.2組織制定本廠旋轉技術監督的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4.2.1.3審批本廠旋轉技術監督的各項規章制度、措施、規劃等。4.2.1.4組織研究解決重大設備治理問題和旋轉機械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4.2.1.5發生旋轉機械事故時,組織調查,批準處理方案。4.2旋轉機械技術監督負責人的職責4.2.1協助總工程師做好所列各項工作。4.2.2組織、制定、編寫和審核本單位旋轉機械技術監督細則、各類規程、監督總結、機組大修方案、大修總結及報表,并監督實施。4.2.3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措施,指導旋轉機械監督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4.2.4掌握本電廠旋轉機械技術監督情況,監督、檢查和推動電廠的旋轉機械監督工作,提高專業管理水平。4.2.5參加與旋轉機械技術監督有關的重大技術事故分析,查明原因,制定反事故措施。4.2.6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及技術指導,不斷提高電廠旋轉機械技術監督隊伍的水平,組織技術情報交流,研究推廣新技術,更新技術監督手段,指導重要測試儀器的選型。4.2.7監督我廠轉動機械軸承使用年限及油脂更換工作。監督內容詳見我廠編制的《轉動機械加油手冊》。4.3運行部汽機/鍋爐專工的職責4.3.1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措施,推進旋轉機械技術監督進步和技術改造。4.3.2每年應對旋轉機械運行規程、圖冊進行復查、修訂,并把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有關人員。4.3.3根據機組具體的各種工況可能發生的旋轉機械損壞事故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4.3.4制定年度反事故技術措施,完善事故預想工作。4.3.5機組正常啟動、運行中應定期測試軸系振動、軸承溫度,建立檔案。4.3.6負責做好(或配合)運行中油脂的管理、凈化和防劣等工作。4.4.7做好汽輪機DEH定期實驗工作(表A和表B)。4.3.8對重要輔機如電動給水泵、循環水泵、凝結水泵、引送風機等定期進行狀態監測和分析,建立設備臺賬和技術檔案。4.4維護部電氣專工的職責4.4.1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措施,推進旋轉機械技術監督進步和技術改造。4.4.2監督旋轉機械電機的正常運行,整體試轉時,必須以書面形式通知機務、運行等有關單位,嚴謹私自試轉。4.5維護部熱工專工的職責4.5.1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措施,推進旋轉機械技術監督進步和技術改造。4.5.2監督旋轉機械熱工測量、保護正常投入,并每年對數值進行復查、修訂,并把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有關人員。4.6安生部化學監督專工的職責4.6.1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措施,推進旋轉機械監督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4.6.2監督旋轉機械等熱力設備腐蝕、結垢、積鹽預防工作。4.6.3做好全廠潤滑脂、潤滑油(包括抗燃油)監督、維護工作。4.7安生部金屬專責人的職責4.7.1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措施,推進旋轉機械監督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4.7.2對旋轉機械等熱力設備出現的損傷、疲勞、磨損、裂紋、變形等情況位進行監督工作,做好應力消除工作,并進行強力校核,同時以書面通知形式通知轉動機械負責人及上級領導是否可以運行。4.7.3做好大小修金屬監督工作,對重要的轉動機械(汽輪機大軸、葉片、水泵葉輪、引送風機葉輪)做好探傷工作。4.8監督機構的權利4.8.1公司技術監督領導小組的權利4.8.1.1公司技術監督領導小組對本公司技術監督機構的設置及技術監督工作中出現的重大技術問題,有決策權。4.8.1.2公司技術監督領導小組授權電廠安生部全面負責各項技術監督工作的檢查與考核。4.8.1.3有權否決本單位不符合技術監督規定的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4.8.2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專責人的權利4.8.2.1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專責人有權對本電廠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工作是否按監督制度和規程規定的試驗項目、試驗周期、控制標準和試驗方法開展實施進行檢查,并按相關規定進行考核。4.8.2.2對各部門違章操作、超標運行有權提出建議,制止其行為;發現監督指標嚴重超標或監督管理規定未有效執行,有權向設備管理部門下發“技術監督異常通知單”,提出異常報警,并根據相關規定上報上級主管部門。4.8.2.3對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部門、個人和因監督不力、措施不當造成事故的單位或責任人,有權向技術監督領導小組提出獎、懲意見。4.8.2.4對質量不符合規定要求的設備、材料及安裝、檢修、改造等工程,尤其是有可能危及人身、設備安全或有可能嚴重污染環境的,有權拒絕在驗收單上簽字。如問題得不到解決,有權組織召開旋轉機械技術監督會議,研究解決辦法,上報公司技術監督領導小組。5旋轉機械技術監督的主耍內容主要監督項目:汽輪機組?給水泵組?凝結水泵?引送風機?磨煤機?空冷島?機力通風塔?脫硫增壓風機5.1轉動機械軸承振動、溫度的監督5.2轉動機械油脂型號、油位、更換周期監督5.3轉動機械動、靜平?的監督。5,4轉動機械葉片(葉輪)腐蝕、磨損、裂紋、汽蝕的監督。6旋轉機械技術管理6.1技術資料6.1.1應結合電廠具體情況,根據廠家技術資料,國家,行業標準、技術管理法規,編制轉動機械維護手冊、運行規程、檢修規程等。6.1.2每年應對旋轉機械規程、圖冊進行一次復查、修訂,并書面通知有關人員。不需修訂的,也應出具經復查人、批準人簽名“可以繼續執行”的書面文件。。6.1.3制定年度反事故技術措施,建立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制度,完善機組事故檔案。6.1.4設備正常啟動、運行中應定期測試軸系振動、軸承溫度,建立技術檔案。6.1.5設備技術檔案、事故檔案及試驗檔案齊全。7旋轉機械技術監督異常告???7.1二級告警條件7.1.1軸承振動、溫度已超出正常標準值,在較長時間內不再有增長趨勢。7.1.3旋轉機械存在缺陷,但不影響整體運行。7.1.4滾動軸承、軸承箱油脂沒有定期更換。7.1.5滾動軸承已接近使用年限。7.1.6汽輪機油、抗燃油任一指標已接近標準最低極限值。7.2一級告警條件7.2.1軸承振動、溫度已超出正常標準,并在一定時間內有上升趨勢。7.2.2調節系統異常,影響機組出力。7.2.3調節保安系統異常,影響機組安全運行。7.2.4旋轉機械存在重大缺陷,影響出力,影響人身、設備安全。7.2.5滾動軸承、軸承箱油脂已到更換年限,油脂溫度已超出標準。7.2.6汽輪機油、抗燃油任一項指標已超標。7.2.7汽輪機進汽品質惡化,影響設備安全運行。8旋轉機械技術監督報表、報告8.1軸承溫度、振動報表8.2油脂分析報表8.3轉動機械運行狀態(流量、壓力、揚程)報表。附錄A(規范性附錄)汽輪機調節系統FDEⅡ重要定期試驗周期及內容汽輪機調節系統/DEH重要定期試驗周期及內容見表A。表A汽輪機調節系統/DEH重要定期試驗周期及內容試驗名稱試驗內容試驗周期或條件備?注?汽門活動/松動試驗利用就地試驗裝置或DEH試驗邏輯活動汽門10%~20%行程每天白班進行,對于沒有設計調節汽門活動試驗裝置的機組,應定期(一般每天或每周)進行一次幅度較大的負荷變動汽門嚴密性試驗按制造廠,行業標準進行?A級檢修前后,正常運行每年進口機組建議按我國有關標準進行注,充油試驗利用注,充油試驗裝置在不提升轉速的情況下試驗危急保安器的動作運行每2000h帶負荷進行時,須注意確認危急保安器確已復位后,再復位試驗裝置提升轉速試驗按制造廠,行業標準進行1.?新建機組或輪機A級檢修后:2.?危急保安器解體或調整后:3.停機一個月后再啟動;4.進行甩負荷試驗前:5.機組運行2000h后機組運行2000h、EHC油油質較好的機組,停機一個月后再啟動,可用危急保安器注,充油試驗代替液壓調節系統遮斷閥、轉換閥等活動試驗利用設計的試驗裝置對遮斷閥、轉換閥等進行部分活動每天白班進行DEH遮斷(AST)電磁閥、OPC電磁閥活動試驗利用DEH試驗邏輯,對冗余串并聯設計的每個電磁閥進行真實動作試驗每天白班進行,僅對DEH冗余的串并聯電磁閥設計有效,如設計有低潤滑油壓、低真空遮斷等,也應納入主汽門、調節汽門全行程活動試驗利用就地試驗裝置或DEH試驗邏輯對汽門進行全行程活動每周僅對有左右兩個主汽門的機組,輪機廠家應承諾適應單側進汽,對于中間再熟機組,一般主汽門和調節汽門同時單側進行抽汽止回門關閉/活動試驗利用試驗裝置部分活動,或直接操作關閉每月抽汽止回門關閉試驗和安全門校驗至少半年一次附錄B(規范性附錄)汽輪機調節系統汽門關閉時間合格值1?高、中壓調節汽門和主汽門總關閉時間f為動作延遲時間tl和自身關閉時間t2之和。動作延遲時間的計時起點可以是:a)就地手動遮斷危急保安器;b)就地/遠方動作電氣跳閘裝置瞬間;c)AST電磁閥動作(DEH高壓純電調系統)。2進行汽門關閉時間的測量時,主汽門處于全開位置,調節汽門的位置可以是:a)油動機額定負荷位置,全開(液壓型);b)汽門全開(DEH高壓純電調系統)。3進行汽門關閉時間的測量時,須同時記錄相應汽門開度、控制油壓、油溫等。4測試儀器、儀表的動、靜態精度均應滿足測試要求。5汽輪機主汽門、調節汽門關閉時間合格值列于表B。表B?汽輪機主汽門、調節汽門關閉時間合格值機組額定功率(MW)調節汽門(S)主汽門(S)機組額定功率(MW)調節汽門(S)主汽門(S)<100(包括100)<0.5<1.0200—600(包括600)<0.4<0.3100—200(包括200)<0.5<0.4>600<0.3<0.3收銀制度

篇3:翻轉機:安全操作規程

1作業前

1.1操作者必須經過翻包機使用安全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1.2操作者要正確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袖口、領口、下擺要扎緊,長發牢固盤好置于工作帽內。

1.3在接通電源前,應檢查機械、電氣部分和防護保險裝置是否完好、可靠;如各部按鈕開關、限位器、緊急開關等主要附件失靈,嚴禁操作。

1.4工作前,應檢查翻包機工作區域內有無障礙物和閑雜人員,如有立即清理和告知無關人員離開工作區域,工作臺面無雜物。

2作業中

2.1開機時點動,觀察各個傳動部件和操控系統是否正常,確認無誤后方可聯動。如有異常立即停機,通知維修人員檢修,不得擅自處理。

2.2翻包機轉到正面位置到底,叉車將待翻鐵板送入規定位置,按下進料將鐵板送入合適位置。鐵板到位后放入反向木托。

2.3壓緊及翻包過程中時,統一指揮協調一致,不得將肢體伸入翻包機內。

2.4按下壓緊按鈕壓緊鐵板,待鐵板壓緊按下旋轉按鈕旋轉方向。

2.4在使用過程中,操作者應注意觀察,如有緊急情況,應立即按急停按鈕或關閉總電源開關。

2.5翻轉到位后按下松開按鈕,待鐵板松開后按下出料按鈕送出鐵板,叉車將鐵板叉出翻包機。

3作業后

3.1停止作業或檢修時,關閉總電源開關;

3.2將翻包機恢復非工作狀態,翻包機應在最低位置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