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叉后段加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前,操作人員必須了解各開關的功能及操作方法,并觀察資深員工操作設備。
2、油壓設備開機前先檢查油泵馬達是否有聲音異常,油路管道是否有裂紋,液壓油是否在儲油箱刻度紅線以上,如有異常立即處理或報告。確認正常后方可起動油泵馬達。氣壓設備操作前先檢查氣壓部分有無漏氣現象;進、退是否靈敏可靠。
2、調試模具或設備,更換模具或配件等情形,一般應關閉設備電源進行。需要開機的,也必須調整在手動狀態。
3、設備如是腳踏開關的,必須操作一次,腳移開一次。嚴禁腳一直放在開關上方。
4、幾乎所有設備都有夾緊裝置,或者夾緊豎管,或者夾緊鉤爪,嚴禁將手或其它物品放入夾模內。應避免手離夾模過近的情形,如有應安裝防護裝置。
5、豎管滾字機操作應注意:⑴更換滾字機內數字條模或調整模具高低時必須在關閉電源下進行,防止因誤操作而引起夾傷事故。⑵操作過程中,當前叉豎管插入滾字機內啟動前進按鈕時,前叉會旋轉。操作人員的身體任何部位不要靠近前叉叉骨,防止因前叉在旋轉過程中打傷操作人員。
6、在對眼工序中,禁止將手放在夾持前叉鉤爪的夾具內,防止夾傷事故的發生,初次操作前應認真研究該夾具的結構。
7、前叉測線過程中,如需使用鉆床刻磨鉤爪,必須遵守鉆床安全操作規程。
8、在鉆剎車孔前必須佩戴防飛濺眼鏡,防止飛濺的金屬屑、條擊傷眼睛。纏繞在鉆頭上的金屬絲條不得用手扯拽,可用鉤子去除。
9、銑碟剎時,也必須佩戴防飛濺眼鏡,防止飛屑擊傷眼睛。
10、裝工件的臺車要按指定店面擺放,嚴禁停留或擺放在安全通道上。
11、較長時間不用的設備應關閉設備電源和壓縮空氣開關。
12、下班應進行崗位整理和設備的日保養,關閉電源,氣源開關方可下班。
核準:審核:編制:宋秀紅
篇2:加工高含硫原油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設計管理第一條加強設計部門的安全管理,落實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第二條凡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應嚴格執行國家和集團公司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安全、環保、消防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用。第三條設計必須考慮原油硫含量的不決策(不均勻性)所帶來的影響,裝置匹配能力應按可能達到的苛刻條件考慮,按SH/T3096-1999《加工高含硫原油重點裝置主要設備設計選材導則》規定,合理選用設備、管線材質。第四條液化氣、干氣脫硫裝置、含硫污水汽提裝置、酸性氣回收制硫裝置的設計能力應確保產品質量合格、環保達標。第五條在設計時應同時考慮設備防腐措施,對于硫化氫富集的設備、管線,選材宜升高等級,防止硫化氫腐蝕泄漏。第六條設計新裝置時應配備適量的設備防腐檢測、檢查工具、硫化氫和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安全防護器材等。第七條加氫裝置的高熱分、冷高分液面計、界面計應采用雙儀表測量系統。第二章生產管理第八條原油采購部門應根據加工高含硫原油的能力合理組織資源,原油資源配置部門應做好均衡搭配進廠工作,以使硫含量不超過裝置設計規定值。第九條加工高含硫原油的直屬企業必須根據原油進廠情況,制訂相應的加工技術方案,生產允許時應采取高低硫原油混煉措施,把蒸餾裝置加工原油硫含量控制在設計值以下。同時優化生產平衡,使下游裝置原料硫含量也控制在設計值以內。第十條加工硫含量高過裝置設計值的新品種原油時,應根據原油評價報告制定加工方案,方案中應包括從原油進入罐區到液體、氣體產品儲罐全流程硫的分布情況,并提出安全防護措施。第十一條加工高含硫原油(原料)的裝置,應按規范做好蒸餾裝置“一脫三注”和含硫化氫的分餾塔、汽提塔頂的注緩蝕劑等防腐工作。第十二條煉油企業應按不同品種原油繪制沿工藝流程硫的分布圖,制定有關工藝管理規定,嚴格崗位操作法,合理采用工藝防腐技術措施。第十三條加工高含硫原油(原料)的裝置,生產的含硫化氫氣體必須進行脫硫處理后使用,禁止不脫硫直接做燃料。加熱爐、鍋爐所用燃料油(氣)應控制硫含量在設計水平以下。第十四條加工高含硫原油的蒸餾裝置,“三頂”冷凝污水必須經污水汽提裝置處理。第十五條加工高含硫原油的企業,應完善工藝措施,嚴格工藝控制,確保液化氣和輕質油硫含量不超標。正常情況下,嚴禁不脫硫液化氣進球罐;如果由于裝置停工或其他異常情況,導致液化氣硫含量超標,應改入不合格專用球罐,并對該球罐制訂專門的監測、檢修、維護和使用規定。第十六條加工高含硫原油(原料)的裝置,在停工檢修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對設備存積的硫化亞鐵進行化學清洗處理,并對該設備保持嚴密監控,避免打開設備后硫化亞鐵自燃而造成設備損壞或發生火災事故。第三章設備管理第十七條認真做好設備管道材質的核查和確認工作,嚴格執行《加工高含硫原油部分裝置在用設備及管道選材指導意見》(試行)(石化股份煉〔20**〕89號)的規定,對存在的問題限期整改,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詳細的材質升級計劃,消除隱患,確保裝置安全運行。第十八條認真執行《加工高含硫原油裝置設備及管道測厚管理規定》(試行)(石化股份煉〔20**〕89號)和《關于加強煉油裝置腐蝕檢查工作的管理規定》(試行)(石化股份煉〔20**〕89號),切實做好設備腐蝕狀態監測工作,掌握設備管道的腐蝕規律。第十九條加強設備安全監測。充分考慮硫腐蝕的特點、機襾,采用先進防腐技術,加強腐蝕監控和預防性檢修工作。第二十條部分長期停工和暫不開工的生產裝置,應切實采取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防止因長期停工造成裝置嚴重腐蝕和設備損壞。第二十一條嚴格執行《加工高含硫原油儲罐防腐蝕技術管理規定》(試行)(石化股份煉〔20**〕89號),落實含硫油罐的防腐措施。對原油罐、中間產品罐、產品罐、污油罐、含硫污水罐和氣柜等均應采取相應的防腐措施,避免腐蝕引發事故。第二十二條對難以避免產生硫化亞鐵的油品儲罐,應進行內防腐處理,并考慮使用內浮頂罐加氮封。第二十三條對可能產生低溫硫化氫應力腐蝕開裂的設備管道以及由硫介質引起的露點腐蝕問題,直屬企業應高度重視,嚴格執行規范、標準,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第四章安全管理第二十四條直屬企業應對加工高含硫原油遇到的安全難題組織技術攻關。第二十五條加強防硫化氫中毒管理,嚴格執行《硫化氫防護安全管理規定》,結合本單位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和事故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并定期進行演練。第二十六條應對所有相關人員應進行防止硫化氫氣危害的教育,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第二十七條加強脫硫、制硫、尾氣回收、污水處理裝置的安全管理,嚴禁無組織排放,防止硫化氫泄漏對人員的傷害。第二十八條加工高含硫原油的單位應確保有足夠的脫硫能力,保證產品硫含量達標。第二十九條對所有含硫污水應全部經污水汽提裝置處理,凡污水汽提(包括氨精制)能力不足的企業必須限期整改。第三十條煉廠酸性氣必須100%回收制硫,制硫尾氣應達到國家和地方的排放標準。第三十一條按集團公司環境監測工作條例,加強對加工高含硫原油過程中企業污染源、排放口及廠區環境的監測、綜合分析,確保數據準確。第五章附則第三十二條本規定所指高含硫原油系指含硫量大于或等于1%(質量)的原油。第三十三條本規定適用于集團公司所有加工高含硫原油企業和設計、施工單位。第三十四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原《加工高含硫原油安全管理規定》(中國石化〔20**〕安字227號)和《關于嚴格高硫(含硫)原油加工安全管理的通知》(中國石化〔2000〕安字500號)同時廢止。
篇3:油品加工試驗室安全管理規程
為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正常科研及教學秩序,所有人員在進入實驗室務必遵守以下規程:
一、進入實驗室應先熟悉本實驗室的水、電開關,以及實驗室基本設施,了解設備性能及操作中可能發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預防和處理事故的方法。
二、用電安全注意事項
1.經常檢查電路、插頭、插座,發現破損立即維修或更換;保險絲燒壞要查明原因,更換保險絲要符合規格。
2.使用烘箱、電爐、馬沸爐及高壓反應釜等高熱電器要有專人看守;烘箱、高壓反應釜如長時間使用,需確認恒溫后方可過夜使用。
3.凡電器動力設備超過允許溫度時,應立即停止運轉;不用電器時必須拉閘斷電或拔下插頭。
4.手上有水或潮濕請勿接觸電器用品或電器設備;盡量減少使用水槽旁的電器插座(防止漏電或感電)。
三、化學藥品試劑使用管理事項
1.化學藥品應分類存放入藥品柜,相互混合或接觸后可以產生劇烈反應、燃燒、爆炸、放出有毒氣體的兩種藥品試劑不能混放。
2.藥品柜和試劑溶液均應避免陽光直曬及靠近暖氣等熱源。要求避光的試劑應裝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紙或黑布包好存于柜中。
3.發現試劑瓶上的標簽掉落或將要模糊時應立即貼好標簽。無標簽或標簽無法辨認的試劑都要當成危險物品重新鑒別后小心處理,不可隨便亂扔,以免引起嚴重后果。
4.搬運和使用腐蝕性藥品如強酸、強堿及溴等,要戴橡皮手套等防護措施,且搬運酸、堿前,應仔細檢查裝運器具的強度、裝酸或堿的容器是否封嚴、容器的位置固定是否穩,搬運中要輕要穩。
5.開盛放酸堿、溴、過氧化氫、氫氟酸、氨水和其它苛性溶液溶器時,瓶口不能準對人;移取時,要防止溶液濺出。
6.在稀釋酸(尤其是硫酸)時,應當一面攪拌冷水,一面慢慢將酸注入,禁止將水注入酸內。
7.量取堿金屬及其氫氧化物和氧化物時,必須用鑷子夾取或用磁匙量取。
8.腐蝕性物質觸到皮膚上時,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四、油品安全注意事項
石油產品是易燃、易爆、易產生靜電和對人體有一定毒害作用的物品。在儲存和使用中,要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有關操作規程,以杜絕事故的發生。
1.實驗室儲存的桶裝輕質油品,要經常檢查,發現滲漏及時換裝;對在量取油品操作中發生的跑、冒、滴、漏、溢油,應及時清除處理。
2.實驗室要保持通風良好,避免油氣積聚;長時間無人在實驗室,第一次進入實驗室一定要首先打開門窗,保持通風一段時間后才能接通總電源,使用實驗室電氣設備(防止電火化引起燃燒和爆炸)。
3.油品儲存區域附近,要清除一切易燃物,如報紙、紙箱和雜物等;且禁止在附近試驗臺使用加熱實驗設備。
4.對實驗中用過的沾油棉紗、油抹布、油手套、油報紙等物,不能隨意擺放,應統一放入垃圾桶內,并及時清理出實驗室。
五、壓力設備安全使用
1.高壓氣瓶安全使用
(1)氣瓶應專瓶專用,不能隨意改裝其它種類的氣體;各種氣壓表一般不得混用。
(2)氣瓶應存放在陰涼、干燥、遠離熱源的地方,易燃氣體氣瓶與明火距離不小于5米;
(3)開啟氣門時應站在氣壓表的一側,不準將頭或身體對準氣瓶總閥,以防萬一閥門或氣壓表沖出傷人。
(4)氣瓶搬運要輕要穩,放置要牢靠;經常檢查管路是否漏氣,壓力表是否正常。
2.高溫高壓反應釜安全使用
(1)反應釜裝入反應介質時應不超過釜體2/3液面。
(2)控制儀在接通電源的前提下,即使不打開加熱攪拌等開關,控制儀后面板的輸出端子也是帶電的,在運行中不允許拔動觸摸任何插頭。
(3)反應完畢后,先進行冷卻降溫,再將釜內的氣體通過管路使用球囊收集或泄放到室外,使釜內壓力降至常壓,嚴禁帶壓拆卸,再將主螺栓、螺母對稱地松開卸下,然后小心的取下釜蓋(或升起釜蓋)置于支架上,卸蓋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保護密封面。
(4)釜內的清冼:每次操作完畢用清洗液(使用清洗液應注意避免對主體材料產生腐蝕)清除釜體及密封面的殘留物,應經常清洗并保持干凈,清洗高壓釜時,應特別注意勿將水或其它液體流入加熱爐內,防止加熱爐絲燒斷。
(5)定期對壓力表、控制儀表,氣體泄放管路,釜體的氣密性及電源接線進行檢測,以保證其準確可靠的工作,設備的工作環境應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
六、實驗室內不得使用明火取暖,嚴禁抽煙;蒸餾、高溫合成反應等加熱過程不得離人,以防溫度過高爆沸甚至爆炸或冷卻水突然中斷;必須使用明火的實驗,須經遠離易燃易爆物品。
七、進行有危險性的實驗,如危險藥品的取樣、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實驗等應有人陪伴,陪伴者應處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點的地方并觀察操作的全過程;實驗操作中不得離開崗位,必須離開時要委托能負責任者看管。
八、保持實驗室整潔,垃圾廢物及時清理,凡易燃或有毒性廢物應特別處理;實驗完畢,應把儀器整理和清洗干凈,保證試驗臺干凈、實驗架整齊。
九、每日實驗完畢,最后離開實驗室者檢查水、電、氣、窗等,確認無安全隱患方可鎖門離開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