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編車間安全操作規程
1、整經
1.1、搬運長絲時,注意叉車重物邊上不要站人,以避免長絲傾覆;在叉車或液壓搬運車行徑路線上的工作人員應盡量避讓.
1.2、戴長絲筒管時,尤其是在筒管架頂部作業時,應集中注意力,保持身體重心以防跌倒。
1.3、起頭擦盤頭時,集中注意力并盡量用零布擦拭,以防纏繞;一旦發生纏繞,立即停車。正常整經時,放下安全扶手。
1.4、落盤頭時,集中精神,不要放任盤頭自行滾動以免對人和盤頭造成損害。
1.5、主機上不放茶杯等雜物,機內電氣元件遇水會短路導電,易引起火災或觸電事故。
2、擋車
2.1、了解經編機上急停開關位置,熟悉本操作規程及各按鈕的功能;開機前檢查設備處在正常狀態。
2.2、機器穿頭,上盤頭時,必須鎖定停止按鈕,以免誤操作,引起安全事故。
2.3、擋車工上班不得穿裙子、拖鞋等,衣服下擺、袖口扣好紐扣,以免被牽引羅拉、卷布軸等卷進,造成安全事故。
2.4、上班時不得坐在機器的任何部位及布卷,有的機器卷取架上沒有急停控制,一旦衣服被卷入,將無法自救。
2.5、鉤針、剪刀、鋼絲等工具使用完畢后必須放到規定位置,以免引起意外傷害。
2.6、當班時不要相互串崗、聊天、嬉鬧,因設備高速運轉,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大的傷害。
2.7、機頭電器控制箱上不能放置茶杯等雜物,一旦進水,電氣元件會短路導電,引起火災、觸電等傷人事故。
2.8、不要在機器運轉時進行去廢絲、臟物等操作,必須停機操作。
3、保全
3.1、運輸盤頭時,須確認行徑路線上的人員、設備和產品的安全;快速滾動的盤頭會造成傷害,一般一人一盤,不得無人駕駛。
3.2、上盤頭、維修時應注意鎖定停止按鈕,如必須進行帶電維修的可由兩人以上在場,一人進行監護,以免誤操作帶來傷害。
3.3、使用起重機時先檢查確認起重機狀況(吊具、鋼絲繩、電動葫蘆等);起重過程中注意重物下不得有人,注意重物運動中的慣性,避免傷人傷機。
3.4、隨時檢查每臺設備的運行情況,安全防護設施、措施等,確保正常、到位;隨時提醒、糾正和制止各崗位員工的不安全、不正確操作和行為。
3.5、設備前停放盤頭,必須防止滾動。
3.6、設備維修好后,必須清理和檢查工具、零配件、緊固件等,并按照規定存放,因為設備的震動會使上述物品移位、掉落影響人員和設備安全。
3.7、成品織物下機后,應及時入庫;隨意放置在現場會對員工和成品質量帶來影響。
4、消防常識
4.1、車間及成品庫內嚴禁煙火。
4.2、熟悉車間消火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的位置,了解其使用方法,專管員經常查看其狀況。
4.3、滅火器只對初起火有最大效果(剛著火的火苗);如有電焊、氣割等在車間使用明火操作的,必須事先報公司安全負責人,同時在做好充分防范準備的情況下,至少一人準備好滅火器在旁監控方可實施。
4.4、經常清理車間地面、機臺下的各種雜物,如紙管頭、商標、膠帶芯及其它廢紙、廢布等可燃物品,以免引起火警。
4.5、滅火器一經使用,立即報車間主任及公司安全部門補充,并放置原位。
4.6、消防水龍等設施不得用于除消防外的其它用途,以確保性能不受影響急時可用。
4.7、導熱油、電器等易成火源,需經常檢查,確保安全運行。
4.8、一旦發生導熱油起火,必須先關閉進油閥門,切斷油泵電源。以ABC干粉滅火器進行撲滅,千萬不能用消防水龍沖,事后用干木屑鋪地吸干即可。
4.9、如遇火情較大,難于撲滅的,必須及時打119火警,請求幫助。
篇2:磷酸車間罐區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熟悉掌握罐區各槽、罐的準確位置及用途;熟悉各管道、閥門的作用及會正確操作使用;會操作使用各槽、罐攪拌器及輸送泵等設備。
2、適用范圍
適用磷酸罐區所有設備、管道、閥門、電器、儀表等全過程的控制。
3、崗位職責
1)負責本崗位至罐區的管道、閥門、儀表、設備等的安全操作使用;
2)負責與本崗位生產相關的槽、罐、攪拌器、泵等設備的正確操作管理;
3)負責認真、準確、及時的填寫好罐區設備相關操作記錄;
4)負責與本崗位有關的所屬設備、電器、儀表、管道、安全消防裝置、建筑物和地面衛生。
4、管轄范圍
本崗位設備出口到罐區的相關設備、電器、儀表、管道、建筑物及地面衛生。
5、罐區工藝流程圖
附:磷酸罐區管道及儀表流程圖、設備布置圖、管道布置圖等。
6、操作程序
6.1開車前的檢查與準備
1)檢查各槽、罐內是否有人檢修,人孔蓋是否蓋好,人孔螺栓、管道法蘭螺栓有無松動,罐體、管道是否試漏;
2)檢查各運轉設備潤滑是否符合要求,管路是否暢通,閥門開關是否靈活;
3)檢查所屬設備、電器、儀表等是否完好;
4)檢查確認所轄設備無卡阻,潤滑、密封、冷卻符合開車要求;
5)檢查現場照明及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完好;
6)其余配套工作是否完成。
6.1開車
一、正常開車
1)開車前聯系硫酸車間先向硫酸槽打入≥93%H2SO4到足夠的液位,根據生產消耗及時補入硫酸,以滿足生產需要。
2)反應崗位正常開車投料,向反應槽加入稀磷酸淹沒攪拌器槳葉時,啟動攪拌器,停止補稀磷酸,關閉稀磷酸貯槽底部閥門;打開硫酸泵進口閥門,啟動硫酸泵,再打開泵出口閥門,用變頻器或反應槽現場閥門調節控制,通過預混器向反應槽加入硫酸;同時通知原料崗位啟動礦漿貯槽礦漿給料泵向反應槽進料。
3)過濾崗位過濾后的濾液通過濾液泵送到稀磷酸陳化槽貯存,根據工藝要求調節其閥門開度大小。液位淹沒槳葉后啟動攪拌器,再經罐側旁的稀磷酸泵打至稀磷酸沉降槽a/b沉降,液位淹沒槳葉后啟動攪拌器。
4)濃縮崗位打開沉降槽側面的1、2、3閥門,通過稀磷酸加料泵向濃縮閃蒸室補稀磷酸進行濃縮提濃,待濃縮至濃度≥45%以上時通過濃磷酸輸送泵送至濃磷酸沉降槽a/b貯存,液位淹沒槳葉后啟動攪拌器。
5)當第一氟吸收塔循環槽氟硅酸濃度達8~10%H2SiF6時,打開氟硅酸槽頂部閥門,打開第一氟吸收塔循環泵出口岔管閥門分送部分10%H2SiF6去氟硅酸貯槽貯存。
6)於渣壓濾崗位進行稀磷酸壓濾過濾時,先將稀磷酸沉降槽底部的於渣排放底閥打開,排出於渣至地下槽,啟動地下槽攪拌器和泵將於渣打至壓濾機進行過濾澄清后再返回稀磷酸陳化槽。進行濃磷酸壓濾過濾時,同樣先將濃磷酸沉降槽底部於渣排放底閥打開,排出於渣至地下槽,啟動地下槽攪拌器和泵將於渣打至壓濾機進行過濾澄清后返回濃磷酸沉降槽或脫氟磷酸槽貯存,液位淹沒槳葉后啟動攪拌器。於渣壓濾裝置地面地槽收集的酸性水送反應槽使用。
二、正常停車
1)反應崗位停止硫酸給料泵,關閉進出口閥門,關閉密封水閥門;聯系原料崗位停止料漿給料泵停止供料,及時清理干凈預混器。
2)過濾崗位待濾液磷酸泵流量為零時,停過濾磷酸泵,關閉進出口閥門和密封水閥門,打開排污閥排空。
3)濃縮崗位因鍋爐崗位停車停止供汽后,停下稀磷酸補給泵和濃磷酸輸送泵,關閉進出口閥門和密封水閥門,打開排污閥排空。停止第一、第二氟吸收塔循環泵,關閉進出口閥和密封水閥門。
4)於渣壓濾崗位根據稀、濃磷酸沉降槽於渣排放底閥排出的於渣情況來決定是否停止於渣壓濾操作,停下地下槽攪拌器和泵后,關閉進出口閥門和密封水閥門,及時清理干凈壓濾機濾餅。
5)若是要清洗各崗位設備,先將工藝水加入洗滌液槽至淹沒槳葉啟動攪拌器,再啟動硫酸泵按一定比例加入硫酸配制濃度在5~8%H2SO4的洗滌液,調整好需要清洗崗位設備的相關閥門,然后打開洗滌液泵進出口閥門和密封水閥門,啟動洗滌液泵向需清洗設備內注入足夠循環的洗滌液進行清洗,清洗結束后再將洗滌液打回洗滌液槽貯存,關閉進出口閥門和密封水閥門,打開排污閥排空。
三、緊急停車
若遇設備故障,先停故障設備,然后按正常停車程序停止其它與本崗位相關設備。
篇3:注塑車間安全操作規則
1、防炸傷
1.1脫模劑、清洗劑及脫模劑、清洗劑空瓶子屬于易爆品,應遠離注塑機溶膠筒燈高溫部位,防止發生炸傷事故!
2、防摔傷
2.1機修、操作工上班不得穿拖鞋進入車間,更不可以穿拖鞋攀爬機器。
2.2任何注塑操作工人不得攀爬機器,若有機械故障請及時通知機修。
2.3發現地上有油時,要及時清理,防止踩到油上滑倒摔傷。
3、防撞傷
3.1不得站立在機械手運行區域,防止被機械手撞上頭等。
3.2啟吊模具時候技術人員要檢查繩子是否牢固且扣緊,操作工要盡量遠離,技術員應盡量減少模具在空中的距離及高度,行車前后左右移動時要盡可能慢些,減少模具晃動,以防撞傷人。
4、防割傷
4.1在清理粉碎機時必須切斷電源、戴手套,在清理過程中不得直接按下接觸器。
4.2削毛刺時要使用包裹好的刀片,并戴手套防止割傷手指。
5、防燙傷
5.1機修在換拆止退環的時候,必須佩帶安全頭盔、手套,防止物料濺出燙傷;在沖料時要提醒周邊其他人員遠離。
5.2操作員在調機及打開安全門的情況下,必須佩帶安全頭盔、手套,防止燙傷臉部及手部。
5.3如發現模具粘模或需要噴脫模劑時,應透過安全門,待看到機械手夾到產品后,再打開安全門,并將全自動轉換為半自動,(不可以設定“手動”,防止碰到手動功能下的射膠鍵)!故障處理好后,再轉換為全自動并關閉安全門。
5.4若發現機器有漏料(冒料)情況時,操作工人應該及時通知機修,切不可以將手伸到熔膠筒下觀看,防止物料噴濺時燙傷。
6、防觸電
6.1任何注塑操作工不得私自拉接電風扇電線,一般簡單線路拉接由機修完成,較難線路必須由電工完成。
6.2不得將配電柜門打開,必須保持配電柜門周邊不被其他物件堵住。
6.3遵守車間標識的其他用電安全注意事項!
生產部印制
201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