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泥泵底流泵介質循環泵(渣漿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煤泥泵底流泵介質循環泵(渣漿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2821

一、一般規定

1、離心水泵操作工、維修工必須經過有關培訓,經考核合格后發證、持證上崗。

2、凡操作人員都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包括工作服、安全帽、防砸鞋、手套等)用品,女工發辮要盤入帽內,工作服要整齊利索。禁止帶圍巾、穿高跟鞋和拖鞋或赤腳在現場作業。

3、清掃工作現場時,嚴禁用水沖洗電氣設備、電纜、照明、信號線路以及設備傳動部件,不得用水淋澆軸瓦降溫。

4、工作現場應經常保持整齊清潔,地面做到“四無”(無積煤、無積水、無積塵、無雜物),設備做到“五不漏”(不漏煤、不漏水、不漏油、不漏電、不漏氣)。

5、所有液位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溫度保護、壓力表(傳感器)等閉鎖監測保護裝置必須保證齊全完好,動作靈敏可靠,嚴禁甩掉不用。

6、離心泵應盡量避免重載時啟動。運轉中嚴禁超負荷運行。泵的入水管要設置可靠合理的過濾網,并定期檢查清理,避免雜物進入。

7、離心泵在運轉中發生故障,必須停機處理。任何檢修或維護,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

8、離心泵所有外露的轉動部位必須設置安全可靠的防護罩或網。在摘除防護罩的情況下不準開機運轉。特殊情況下必須有詳細嚴格的監督預防措施。

9、嚴禁用人體或工具接觸運轉的設備部件。

10、離心泵在出口閥門關閉的情況下不得長時間(3分鐘)運轉。

11、離心泵嚴禁頻繁啟動,以免電機溫度升高和對傳動、密封等部件造成損傷。

12、LCC型和SP型離心泵的旋轉方向應嚴格按照泵體標明的執行,任何情況下都嚴禁反轉。

二、操作程序

(一)開車前檢查

1、檢查煤泥泵前后閥門應處于停車時的位置,并應靈活、好用、嚴密。

2、檢查三角帶的數量、松緊度,要求配齊、長短一致,松緊適宜。

3、各零部件應齊全,無脫落、無松動現象。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可靠。

4、各潤滑點的潤滑情況應是油量充足,油質好并潔凈。

5、冷卻水、密封水供應良好,水質、水量、水溫均符合要求。

(二)啟車、停車

啟車

1、該泵的操作分集控自動操作、集控手動操作和就地手動操作三種操作方式。正常生產期間采用集控自動操作或集控手動操作方式,只有在檢修和有故障的情況下才可采用就地手動操作方式。集控和就地兩種方式的轉換由集控室點擊相應設備圖標然后選擇集中或就地完成,或由控制主頁中選擇整個系統的操作方式為集中或就地完成。集控自動和集控手動兩種方式的轉換由集控室點擊相應設備圖標然后選擇閉鎖或解鎖完成。

注意:在手動操作方式下運轉時各設備的前后閉鎖關系解除,生產中應盡量避免使用!

2、集控自動操作方式:在接到集控室程序啟車的命令后,在檢查確定本設備附近及前后關聯設備無檢修或其他人員作業的前提下,將設備控制按鈕的閉鎖打開,通知集控室可以啟車。啟車過程由程序控制自動完成。

3、集控手動操作方式:將該設備控制方式轉換為“集控手動”方式,集控室內點擊該泵的啟車按鈕即可。

4、就地手動操作方式:首先與集控室聯系確認本設備是否在就地方式下。在檢查確定本設備附近及前后關聯設備無檢修或其他人員作業的前提下,將設備控制按鈕的閉鎖打開。首先全部開啟入口閥門,然后按下泵的啟車按鈕,待泵轉速達到最高時再慢慢打開出水閥門到合適位置。(注意:LCC型和SP型泵可以在出口、入口閥門均打開的情況下啟車。)

5、對于配有高壓水封系統的泵,采用任何啟車方式時,應首先打開相應水封泵,待水壓正常后方可啟車。

停車

1、集控自動停車由集控室點擊相應系統的系統停車按鈕后自動順序完成。

2、集控手動停車由集控室點擊相應設備的停車按鈕即可完成。

3、就地手動停車:在接到集控室停車命令后首先完全關閉出口閥門,然后按下泵的停車按鈕,待泵完全停止后再關閉入口閥門,最后停止水封系統。(注意:LCC型和SP型泵停車時可不關閉出口、入口閥門。)

4、緊急停車:任何情況下只需現場按下泵的停車按鈕均可實現停車。

三、運轉中注意事項

1、確認檢查無誤后方可以程序起車。以水封泵開啟后密封處每分鐘出水30滴左右為正常,主泵可以正常運行。

2、泵開啟后排料閥門的開啟應緩慢,打開至正常排量即可。此過程應注意各儀表的指針變化,以觀察泵的工作狀況。發現異常立即關閉或停車。

3、注意電機和泵聲音、振動和溫升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停車處理。

4、注意各軸承的潤滑情況和軸承溫度,溫升不大于30℃,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5、盤根要松緊適度,過緊會造成過熱甚至冒煙;過松則漏水進氣,適宜的松緊度以每分鐘滴水10-20滴為宜。

6、煤泥泵的排料不宜過大、過小,以保持均勻為宜,其電流不應超過額定值。

7、注意冷卻水、密封水的工作情況,保證水量、水質、水溫符合要求。

8、為了防止泵內生銹或冬季凍泵,長時間停泵時應及時打開煤泥泵放料閥門,將泵內煤泥水全部放出,然后關嚴。

9、對于輸送高濃度煤泥的底流泵,開車前應開啟高壓沖洗系統對泵的入料管進行反沖,待其完全疏通后再開啟主泵。開車后應先打開清水入料閥門輸送清水,等泵的負荷降到最低和排漿口出清水后,再將正常礦漿入料閥門適當打開。停車之前再將入料改為清水,待泵和管路內全部為清水后再停車。停車后打開泵和管路排放閥門,將其內礦漿放空,以免沉積堵塞。

篇2:循環泵:操作規程

循環泵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執行此規程:

(一)啟動前檢查

1、電機及泵基礎螺絲牢固,周圍清潔,無障礙物。

2、搬動靠背輪回轉輕快、靈活、無卡現象;安全罩牢固,電機接地線良好。

3、軸瓦油環完整,油質良好,油位在指示器規定油位兩條刻線內(2/3油位)。

4、盤根冷卻水及回水暢通。

5、電機軸與泵中心軸同心。

6、出水門全關,進水門全開。

(二)泵的啟動及運行監視。

1、操作開關應在指定人員的監護下進行;

2、檢查各部位正常后,緩慢開啟出口門;注意電流不超過最高額定電流。

3、根據規程及調度指令逐步達到指定壓力。

4、注意檢查泵出口壓力不低于(0.5Mpa)。

5、保持供水壓力(0.5~0.7Mpa),回水壓力(0.2~0.3Mpa)。

6、循環泵運行正常,法蘭不熱,盤根不漏,油質良好,油位不小于2/3,軸瓦不熱。

(三)循環泵停止:

1、按熱源廠廠長指令停止熱網運行時,應在站長監護下進行操作。

2、先關出口門,注意電流降至空負荷電流。

3、斷開操作開關,停泵,關入口門。

4、如室內溫度低于50C,應放凈泵中積水,以防泵凍裂。

篇3:熱水循環泵:安全操作規程

一、熱水鍋爐循環泵是確保鍋爐安全運行的重要設備,鍋爐運行期間循環泵應保持始終運轉,設專人操作看守,防止偷停及事故發生。

二、如有特殊情況(故障處理、節電等)發生時,鍋爐壓火停爐后,不應立即停止循環泵的運轉,應使管網循環水在系統中繼續循環一段時間,待鍋爐出口水溫降到50°C以下時,才能停止。循環泵的停止與啟動要聽從當班領導及司爐人員指揮。

三、開動前應遵守下列各項規程

1、用手轉動對輪松緊轉動情況,若不易轉動時,不可強行開動,啟動前須用起動器將泵先作一次試運轉。

2、開泵前要檢查軸承潤滑是否正常,起動補償器、電流表、電壓表、壓力表是否正常可靠,各部螺栓有無松動現象。

3、開泵前要檢查出入口閥門,泵間內各采暖管道閥門是否正常可靠,各部潤滑部位注入適量潤滑油。

四、開動時應注意下列各項:

1、起動水泵電機后,慢慢開啟閥門并觀察電流、電壓是否正常。

2、水泵運行時要隨時觀察水泵運轉情況及電流、電壓是否有異常。

3、開動電機時,如電動機不轉動,應立即拉開電源,以免燒毀電機。

4、開動水泵時應先將吸水閥門打開,出水口閥門微開,防止管路因突然增壓而發生故障,待運轉正常后,再慢慢開啟出水閥門。

5、開泵后要觀察轉向是否正確,轉速是否正常,監聽有無異聲,以防水輪、風葉及軸承損壞。

五、運轉時應注意下列各項:

1、電動機及水泵有無異聲、異味及顫動。

2、注意壓力表、電流表及電壓表指針是否在正常位置。

3、滾動軸承,油量及轉動狀態,經常檢查電機是否過熱,外殼及軸承溫升不得超過65°C,水泵軸承溫度不應超過60°C。

4、盤根壓蓋松緊均勻適度,不可泄漏過量。

六、停止運轉時應遵守下列各項:

1、先將閥門關閉,然后停止電動機,并檢查各種儀表、針是否回到正常位置。

2、將設備各部擦凈,保持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