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除塵安全操作規程
一、崗位介紹:電除塵設備操作工崗位,隸屬煉鋼廠煤氣作業區,由煤氣柜主控工、煤氣區域維修及點巡檢工共同負責電除塵系統設備開關工作,協調配合本作業區人員做好煤氣柜電除塵系統設備的日常維護、隱患排查點檢工作,確保生產安全。
二、工藝流程:電除塵崗位屬于煤氣作業區,主要負責煤氣操作系統設備開關工作。
煤氣柜煤氣---出口管道---氧含量連續分析儀—管道—電除塵—管道—運轉煤氣加壓機
三、崗位職責范圍:
負責電除塵系統設備開關、除塵排污工作,協調配合本作業區人員做好煤氣柜電除塵系統設備的日常點檢、維護、隱患排查工作,確保生產安全。
四、安全操作規程:
1、進入廠區穿戴好勞保用品、檢查煤氣報警儀是否完好,是否能正常工作。關閉除塵器進、出口閥門;
2、打開氮氣管道閥門,吹掃20分鐘;
3、在頂梁等處最不利排氣點取樣分析氧含量,直到不大于1.8%;
4、含氧量確認后,打開除塵器進出口閥門,同時關閉氮氣閥門和本體上排氣閥門;
5、啟動電除塵器頂部保溫箱中的加熱器,使保溫箱達到規定溫度,再打開噴水系統閥門;
6、再逐漸打開電除塵器出口控制閥,使并入網絡的電除塵器流量與在線的使用流量達到近似值時,開始向電除塵器送電,使電壓穩定在30KW以上的狀態下工作,即投入正常操作程序。
五、事故的應急及處理
5.1煤氣事故的處理規則
5.1.1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氣等事故,應立即報告調度室和煤氣防護站。如發生煤氣著火事故應立即報告、掛火警電話,發生煤氣中毒事故應立即通知附近衛生所。發生事故后應迅速查明事故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5.1.2搶救事故的所有人員都應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指揮人應是企業領導人(廠長、車間主任或值班負責人)。
5.1.3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布置崗哨,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進人煤氣危險區的搶救人員應佩帶呼吸器,不應用紗布口罩或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
5.1.4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應向煤氣設施恢復送氣。
5.2煤氣中毒者的處理
5.2.1在佩戴呼吸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將中毒者迅速及時地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搶救場所應保持清靜、通風,并指派專人維持秩序。
5.2.2中毒輕微者,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直接送往附近衛生所急救。
5.2.3中毒較重者,如出現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癥狀,應通知煤氣防護站和附近衛生所趕到現場急救。
5.2.4中毒者已停止呼吸,應在現場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蘇生器,同時通知煤氣防護站和附近衛生所趕到現場搶救。
5.2.5中毒者未恢復知覺前,不得用急救車送往較遠醫院急救,就近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應有醫務人員護送。
5.3煤氣著火事故的處理
5.3.1煤氣設施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通人大量蒸汽或氮氣,但設施內煤氣壓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10.2mmH2O)。不應突然關閉煤氣閘閥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5.3.2煤氣隔斷裝置、壓力表或蒸汽、氮氣接頭,應有專人控制操作。
5.4煤氣爆炸事故的處理
5.4.1發生煤氣爆炸事故后,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迅速將剩余煤氣處理干凈。
5.4.2對爆炸地點應加強警戒。
5.4.3在爆炸地點40m以內不應有火源。
篇2:槽下電除塵工安全操作規定
1.工作前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2.熟悉本崗位生產工藝流程和生產技術操作規程。
3.交接班時,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4.工作中認真執行操作牌和檢修牌制度。
5.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嚴禁帶負荷停總閘。
6.滅火器材必須保持完好,并外于備用狀態。
篇3:電除塵放灰系統: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保用品;
2、有電器設備室內,不得用水沖洗衛生,不得用濕手操作電器設備,電器設備外殼接地必須良好;
3、嚴禁一人入除塵器內部作業,為確認檢修人員全部離開之前嚴禁送電;
4、開除塵器前,設備周圍不能有非相關人員;
5、嚴禁接觸轉動部位和從轉動部位跨越,除塵器運行時嚴禁打開人孔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