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砌片石擋墻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技術交底交底編號Z*SJ-1-A工程名稱正安至習水高速公路A12標段項目部主送單位大臨作業隊交底部位桃子埡隧道出口便道頁數第1頁共2頁交底主要內容一、針對性針對本工程漿砌片石擋墻作業。二、施工準備1、首先,根據項目部施工員指導下,安排施工隊伍中施工技術人員熟悉圖紙、技術要求,對圖紙進行仔細研究,制定出詳細的施工方案。對參與本次施工的所有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技術安全教育。2、根據圖紙及有關文件要求,項目部施工技術人員利用全站儀對開挖斷面進行準確、詳細的施工放樣工作,放樣后應報項目技術負責人進行考核、認定。要求施工隊伍技術負責人一定牢記放樣的位置、施工時能準備按照放樣位置施工。3、對施工現場搞好清潔工作,對材料堆放地進行對面處理。材料堆放地應選擇在地市較高的地方,嚴防水流沖刷,造成不必須要的損失。且場地要平整、堅實,不允許有雜草、雜物,礦石材料應分開堆放,嚴禁混雜,各種砂石材料應堆放整齊,并設置標示牌。三、基礎開挖在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放樣進行復核認定后方可進行基礎開挖工作,首先采用挖機根據現場技術人員利用測量數據指導開挖,挖到設計標高以上30cm左右時停止,由人工進行削坡及基礎清理工作。如果遇有堅石是,應有人工進行打眼放炮,打淺眼,放小炮,嚴禁放大炮。以防止破壞已完成的穩定。放炮時應由有經驗的專業人員進行裝藥穩定。放炮時應由有經驗的專業人員進行裝藥引爆,爆炸去周圍應該有安全警示牌,有專業人員及車輛進行指揮。待人工清基達到設計標高后,應由項目實驗室人員進行對地基承載力試驗及基坑斷面的驗收,合格后方可砌筑工作否則要根據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的要求進行修整、處理,直到滿足設計要求為止。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復核人:審批人: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安全人員一份,安全質量部一份存檔。
安全技術交底交底編號Z*SJ-1-A工程名稱正安至習水高速公路A12標段項目部主送單位大臨作業隊交底部位桃子埡隧道出口便道頁數第2頁共3頁四、材料要求1、首先應掌握好砂漿配合比,砂漿拌合要用砂漿拌合機活小型滾筒式拌合機,嚴禁人工拌合,水泥和砂要進行檢測。使用合格材料,不合格材料嚴禁進場。2、片石宜選用結構密實、干凈、質地均勻、不易風華且無裂縫的硬質石料,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五、砌筑工程1、砌筑前每一石塊應用干凈水清洗并徹底飽和之其墊層應干凈并潤濕。采用座漿擠漿法砌筑,嚴禁采用灌漿法施工,所有石料均應座于新拌砂漿之上,在砂漿凝固前所有裂縫應填滿砂漿,石塊固定就位,垂直縫的滿漿系先將已砌好的石塊就位后灌入砂漿。2、泄水孔的設置:泄水孔直徑Φ10cm,孔眼間距2~3m,上下交錯布置,最下排泄水孔的出水孔應至少高于地面30cm,泄水孔采用Φ10cmPVC排水管橫坡采用4%,入水孔周圍設置砂礫和碎石濾層,并用無紡土工布包裹,最低層泄水孔下部應填筑黏土以防滲水。六、質量要求1、施工應按圖施工,并滿足相關規范要求。2、石料規格和質量應符合有關規定。3、地基與基礎必須滿足圖紙要求。4、砂漿或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實驗室規定。5、砌石分層錯縫,漿砌時做漿擠漿,嵌填飽滿密實,不得有空洞。6、墻背填料符合圖紙要求。7、沉降縫、泄水孔的位置和數量應符合圖紙要求8、砌體堅實牢固,勾縫平順,無脫落現象;混凝土表面平整,無蜂窩麻面。9、泄水孔坡度向外,無堵塞現象。10、沉降縫整齊垂直,上下貫通。11、位于彎道處的擋土墻要平順、圓滑。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復核人:審批人: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安全人員一份,安全質量部一份存檔。安全技術交底交底編號Z*SJ-1-A工程名稱正安至習水高速公路A12標段項目部主送單位大臨作業隊交底部位桃子埡隧道出口便道頁數第3頁共3頁七、安全要求1.所有進入施工場地的員工必須戴安全帽。2.施工現場必須設置施工圍欄隔離措施和醒目警告標志,確保行人車輛與施工互不干擾。夜間施工必須設置好照明設施。3.作業前應檢查運輸道路和工具,確認安全。自卸車運送片石時,現場道路應平整堅實,現場指揮人員應站在車輛側面。自卸車卸車時,現場指揮人員確定卸車位置沒有人員走動,隨時準備突發情況。4.漿砌作業必須設專人指揮,分工明確。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復核人:審批人: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安全人員一份,安全質量部一份存檔。
篇2:漿砌片石擋墻技術交底
單位名稱:杭瑞高速貴州省畢節至都格(黔滇界)BD-14項目經理部工程名稱M7.5片石擋墻里程樁號設計文件圖號施工部位濫壩至核桃寨施工便道擋墻防護一、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基礎采用人工開挖,砌體時應分層自下而上進行砌筑,砌筑上層時,不應振動下層。
(一)、基礎開挖
1、基礎開挖之前通知現場領工員和技術員,確認基礎平面位置。
(二)、擋土墻砌筑
1、擋土墻砌筑前先進行現場勘察根據現場施工放樣,砌筑時應先兩面立桿掛線或樣板掛線,外面線應順直整齊,逐層收坡;砌筑過程中經常校正線桿,以保證砌體各部尺寸符合技術交底要求。
2、片石一般采用爆破或楔劈法開采的石塊,厚度不應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鑲面的片石,應選擇表面較平整、尺寸較大者,并應稍加修整。石料在使用前要澆水潤濕,表面有泥土、水銹等雜物時要清洗干凈。且進行試驗檢測,要求片石的飽和抗壓強度不得低于30Mpa,風化片石嚴禁使用,及時清除。
3、砌體應自下而上逐層砌筑,直至墻頂。砌體應分層坐漿砌筑,砌筑上層時,不應振動下層,不在已砌好的砌體上拋擲滾動、翻轉和敲擊石塊。對于基礎的第一層砌塊時如基底為巖層或砼基礎,應先將基底表面清洗、濕潤,再坐漿砌筑;如基底為土質,可直接坐漿砌筑。
4、片石分層砌筑,一般20-30cm組成一個工作層,每一個工作層應大致找平。應選用具有比較整齊的大尺寸石塊作為角隅石或鑲面石,長和短的石塊應交錯鋪在同一層并和幫襯石、腹石交錯鎖結。各工作層豎縫應相互錯開,不得貫通。平縫與豎縫寬度不大于40mm,可以用厚度不比縫寬大的石片填塞寬的豎縫,且石片應被砂漿包裹。砌塊要錯縫、坐漿擠緊、嵌縫料和砂漿飽滿,無空洞、寬逢、大堆砂漿填隙和假縫。
5、各砌層的砌塊應安放穩固,砌塊間應砂漿飽滿,粘結牢固,不得直接貼靠或脫空。砌筑時,底漿應鋪滿,堅縫砂漿應先在已砌石塊側面鋪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塊放好后填滿搗實。
6、砌筑工作中斷后恢復砌筑時,已砌筑的砌層表面應加以清掃和濕潤。
7、所有石料均應座漿在新拌的水泥砂漿上,砂漿采用重量比配料,砂漿拌和機拌制,控制拌和時間,保證拌和出的砂漿均勻飽滿。砂漿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以標準圓錐體沉入度表示,用于石砌體時宜為50~70mm氣溫較高時可適當增大.零星工程用砂漿的稠度,也可用直觀法進行檢查,以用于能將砂漿捏成小團,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鏟上流下為度。砂漿的拌和宜用機械拌和,拌和時間宜為3~5min。砂漿配制應采用質量比,砂漿應隨拌隨用,保持適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內使用完畢;在運輸過程或在貯存器中發生離析、泌水的砂漿,砌筑前應重新拌和;已凝結的砂漿,不得使用。每50m3砌體取試件1組,砂漿中砂料宜用中砂或粗砂,砂的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mm。8、砌筑現場必須具備四樣,攪拌機、混盤、配合比牌、磅秤。
9、擋土墻外露部分和轉角石,選擇表面較平整及尺寸較大的塊石,并加以粗鑿,在沉降縫處所有的塊石,修鑿出規則的棱角線。墻體的沉降縫應符合圖紙規定或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設置。同時施工時應根據地基和墻高變化情況,每隔10-15m設置伸縮縫或沉降縫,縫寬2cm,縫內填塞瀝青木板,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
10、擋土墻高度大于2m時應設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10cmPVC-U管,水平間距3m。泄水孔設在常水位30cm以上。
11、擋土墻墻背填筑應與砌體同步進行。
12、墻胸外露面應用同標號水泥砂漿進行勾縫。砌體隱蔽面砌縫可隨砌隨刮平,不另勾縫。墻頂用同標號水泥砂漿進行抹面。同時要及時進行灑水養生。
13、砌體完工后及時清除積土,疏通排水溝,整理現場。(三)、施工工藝框圖現場勘察
測量放樣
基礎開挖
擋土墻砌筑材料、設備準備勾縫、抹面、養生(四)、施工安全管理①、進入施工區域的人員要穿戴整齊,戴安全帽;高處砌筑需要搭架子作業時,現場做好安全防護,鋪設木板,竹夾板,掛安全網等安全防護設施。必須檢查腳手架的穩定性,并配安全繩;②、轉運片石時,注意安全,避免被片石砸傷;③、施工現場用電必須有專人進行管理和使用,并符合安全用電規定;
(四)文明施工管理
①應盡量減少破壞遠地貌,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
③、做好現場的安全文明施工,標志、標牌齊備。
其他:請嚴格按設計圖紙及技術交底進行施工附:擋墻圖擋墻參數表位置擋墻長度擋墻高度備注第1處20m1m見圖一第2處28m1m見圖一第3處32.5m1.5m見圖二第4處15m1.5m見圖二第5處35m1m見圖一第6處30m2m見圖三第7處25m2m見圖四備注:擋墻參數表僅供參考,實際情況根據現場情況適當調整。交底人/日期復核人/日期接收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