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管理規定范本
干部管理規定
華交黨字[2005]4號
關于干部管理的暫行規定
為貫徹落實《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逐步建立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干部任用機制,提高干部整體素質,加強干部管理,特制定本暫行規定。
一、強力推進干部能上能下的競爭機制
1、在規定的班子職數內出現空缺時,采取公開、公平、競爭、擇優原則公開選拔、任用中青年干部。
2、所選拔的人員必須具備德、能、勤、績、廉等特別突出的綜合素質。
3、條件:①具有三年以上工齡;②一般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③身體健康;④年齡男在40歲以下,女在38歲以下。
4、考察考核:對所擬任對象,局黨委要組織考察考核,對考察考核結果提交黨委會集體研究決定。
5、新任班子成員一律試用一年。試用期間,履行相應職責,行使相應權力,享受相應待遇。在這一年中年度考核不稱職的、民意測驗(民主測評)中不稱職票超過10%的,或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應免去其試用職務,不再保留試用職務相應的待遇。
6、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則選配領導班子,采用“兩推一選”的辦法選配職數。具體方法為:局黨委根據該單位班子考察情況,確定候選人,提交單位召開的“兩推一選”會議測評、推選,參加測評人員為本單位全體班子成員、在崗人員中的全體黨員、班組站隊股室以上骨干、退休、退線干部黨員代表。測評結果當場公開。測評成績在末位者,給予免職處理。
8、局機關干部退線、離崗按照縣委組織部的規定執行;
9、局屬單位班子成員正職男年滿52歲、女年滿50歲,副職男年滿50歲、女年滿48歲的均退線、離崗休息。其他由于有特殊需要的工作崗位,由局黨委集體研究后,可以留用1―2年。
二、科學運用班子考察民主測評的考察成果
1、局黨委每年至少對局屬單位班子進行1―2次考察考核。
2、考察考核的辦法是:個人述職、民主測評、個別接觸、廣泛座談等。
3、民主測評結果當場公開。
4、考察考核的結果作為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據。凡考察結果好、局黨委意見統一的干部,給予會議表彰、優先提拔使用等獎勵;凡民主測評中有5%以上的票數為不稱職、或基本稱職和不稱職票數在25%以上的干部,一律由局黨委進行誡勉談話,提出問題,限期改正。
5、誡勉期限一般為一年。干部被誡勉期間,不能提拔、調動,不得參加各類先進個人的評比。
6、誡勉期滿后,被誡勉的干部要對其誡勉期間的思想、工作情況及改正錯誤的情況,實事求是地進行總結,并形成書面材料上報局黨委,經認真考察后,決定是否解除誡勉。對認識有差距沒有明顯改進的,或又出現其他問題的,給予降職或免職。對誡勉期間進步明顯,工作表現突出的干部,經組織考察確認后,可提前解除誡勉。
7、對全局觀念不強,組織觀念、紀律意識淡薄,在班子中鬧不團結的;或不能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因主觀原因而使單位損失重大的;或思想作風、道德品質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在社會上影響惡劣的干部,在調整其職務的同時,并由局紀委依紀依規從嚴追究責任。
三、全面推行集體決策個人分工政務公開的民主監督機制
1、各單位每月至少應召開一次工作報告會,向干部職工或班子成員通報當前工作進展情況。
2、工作決策實行個別醞釀、集體研究、民主集中、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3、健全工會組織,充分發揮職代會作用,實行政務公開。單位財務、重大決策等情況,都要及時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4、班子成員一律不得兼任本單位財務工作。
四、努力加強干部自身學習增強素質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
1、爭當“學習型”干部,努力提高五個方面的工作能力,即吃透兩頭、科學決策的能力;求真務實、狠抓落實的能力;依法辦事、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體察民情、動員組織群眾的能力;標準兼治、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
2、學習的內容為政治理論業務知識,重點是與本單位、本職工作密切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技能等。
3、學習的方式以業余自學為主,組織參加上級集中培訓為輔。
4、對運用所學知識促進本職工作效果明顯,或取得國家承認學歷、職稱的人員,酌情予以表彰獎勵。
5、積極鼓勵系統干部職工參加國家公務員、注冊會計師等招聘或職稱考試。對參加公開考試而調出的人員酌情予以經濟獎勵。
二○○五年三月十八日
主題詞:交通干部管理規定華容縣交通局辦公室2005年3月18日印發
篇2:干部值班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了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治安管理,保證企業生產安全和財產安全,提升公司領導干部值班管理,正確、有效處理突發事件。
2范圍
適用于公司的節假日、特殊時期等值班管理。
3責任
公司中層以上干部都有參加值班的責任
4程序
4.1管理內容
4.1.1干部值班是指公司領導及部門負責人在節假日、特殊時期或特殊工作狀況下的值班工作。
4.1.2人事部是公司干部值班的歸口管理部門,對值班人員的值班紀律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考核;統一安排值班時間表,注明值班人員聯系電話。
4.1.3值班人員應堅持崗位,克盡責守,工作要認真負責,不得擅自離崗和睡崗,要堅持原則,按章辦事,認真做好值班記錄(附件1)。
4.1.4明辨是非,提高警惕,遇到復雜情況,要分清真假正確處理。要仔細巡邏,巡邏次數不得少于4次,發現可疑線索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對現行違法分子要敢于和善于斗爭。
4.1.5要了解業務,熟悉本公司生產品種和原輔料的基本化學化學性質及處理方法,要了解有關制度和辦理程序,熟悉門窗通道,消防設施和要害及重要部位。
4.1.6外來施工隊伍的物品及職員個人購買的舊材料及借物不得拿出公司。值班人員的應嚴格執行值班時間。
4.1.7要害部位:配電房、鍋爐房、危險品倉庫(劇毒品倉庫)。
4.1.8重要部位:成品(原料)倉庫、財務科、冷凍間、精烘包車間、檢測中心、辦公樓。
4.1.9值班人員要按巡查頻次規定,對要害部位和重要部位進行巡查,做好記錄。
4.1.10值班干部負責處理和協調值班期間發生的緊急問題,并根據職責分工,及時與主管領導和主管部門溝通情況。
4.2消防方面
4.2.1熟悉本公司常用消防器材并會正確使用。
4.3突發性事件處理方法
4.3.1火警:首先看清情況后報警,若不能自行撲救,應及時向專業消防隊報警,電話:119。
4.3.2治安方面發生問題,應及時向公安、派出所報警。
干巷派出所電話:,金山區公安分局:
4.3.3一旦發生重大的突發性事件,除向有關部門報警外,還應向廠部、EHS等部門負責人聯系,及時應向總經理迅速報告,并按程序要求迅速啟動公司應急預案。
4.4附件
4.4.1行政值班記錄
5其他
5.1本制度由上海萬代制藥有限公司EHS部負責修訂和解釋。
5.2本制度自2012年8月1日起實施。
篇3:師范大學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規定
師范大學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
為了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督,正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促進領導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準則》、《高等學校有關行政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和《*zz師范大學委員會干部管理工作暫行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本規定所稱黨政領導干部,是指經濟活動較多的學校機關黨政職能部門、群眾團體、教學科研單位、后勤產業部門、直屬和附屬單位的主要行政負責人和分管經濟、財務工作的負責人(以下簡稱領導干部)。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是指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對其所在部門、單位財務收支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關經濟活動應當負有的責任,包括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
第三條領導干部任期屆滿,或者任期內辦理調動、退休、辭職、免職、撤職等事項前,應當接受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第四條根據干部管理、監督工作的需要和學校黨委、行政的決定,由學校組織人事部門委托審計處對領導干部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以近兩年的情況為主,必要時可延伸審計至其它年度。
第五條審計處在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依法獨立實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被審計的領導干部及其所在部門必須積極配合。
審計處在審計中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公道、保守秘密,并遵守審計回避制度。
第六條審計處應在實施審計三日前,向被審計的領導干部所在部門、單位送達審計通知書,同時抄送被審計的領導干部本人。
第七條接到審計通知書后,被審計的領導干部所在部門、單位應當按照審計處的要求,及時如實提供有關資料;領導干部本人應當按照要求,寫出自己負有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的財務收支事項的書面材料,并于審計通知書送達后三日內送交審計處。
第八條審計處實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應當通過對其所在部門、單位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情況審計,分清領導干部本人應當負有的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
第九條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是:
(一)對一般部門、單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
1.是否依法履行財務管理的職責;
2.財務收支計劃的執行情況和決算;
3.預算外資金的收入和管理情況,有無私設“小金庫”、濫發錢物等問題;
4.專項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5.各項支出是否納入預算管理,是否真實、合法,效益如何,有無違規違紀和損失浪費現象;
6.經濟決策是否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有無重大失誤;
7.國有資產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況;
8.各項合同、協議的執行情況如何,債權、債務是否清楚,有無糾紛和遺留問題,有無提供擔保、未決訴訟等或有事項;
9.各項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10.本人是否遵守財經法規和財務制度,有無違紀違規問題;
11.提請審計的部門和審計處認為需要審計的其它事項。
(二)對財務管理部門領導干部還應審計以下內容:
1.學校預算的編制、調整和執行是否符合規定;
2.資金管理是否符合規定,有無亂設銀行帳戶和出租、出借、轉讓銀行帳戶及公款私存等問題,現金和支票的管理是否合規,有價證券的購買及其資金來源是否合法,管理和使用是否安全、妥善;
3.年度決算和財務報告及有關的會計報表、會計帳簿、會計憑證等會計資料是否完整、真實、合法,并按規定報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三)對產業經營部門領導干部還應審計以下內容:
1.是否按照國家有關法規和學校規定對產業進行管理;
2.產業的效益和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及盈虧狀況,能否按照規定、協議或合同及時足額向學校上交有關費用和利潤;
3.有無無償占用學校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現象。
(四)對基建、后勤、資產管理部門領導干部還應審計以下內容:
1.基建、修繕項目是否納入計劃管理,基建、后勤、資產投資計劃是否履行了報批手續,有無自行改變項目或擴大建筑面積、提高建設標準等問題;
2.基建、修繕、物資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是否符合規定,有無截留、挪用等問題,使用效益如何,工程質量、工期如何,工程概預算、竣工結算是否真實、合法并按規定經審計后付款;
3.工程招(議)標、承包、物資采購是否符合規定,有無損害學校權益的問題,手續是否完備、合法,合同、協議的執行情況如何;
4.對基建財務、后勤財務、材料和設備管理的情況如何。
第十條在審計的基礎上,查清領導干部任職期間是否依法履行經濟管理的職責,財務收支工作目標完成情況以及遵守國家財經法規和學校財務制度情況等,分清領導干部對本部門、本單位財務收支中不真實、資金使用效益差以及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和學校財務制度問題應當負有的責任;查清領導干部在財務收支中有無侵占國家、集體資產,違反領導干部廉政規定和其他違法違紀的問題。
第十一條審計處在對領導干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時,應當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并充分利用國家審計機關、上級內審機構和自己的有關審計成果,以及經核實后的社會審計組織的有關審計成果。
第十二條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初稿應征求委托部門意見,經審計處修定后,報主管審計的校領導批準形成正式報告,交委托單位并抄送有關部門和被審計人。
第十三條被審計人對審計報告如有異議,可在收到審計報告之日起十日內向委托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部門提出書面意見;被審計人在規定期限內沒有提出書面意見的,視為無異議。
第十四條本規定學校授權審計處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