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控制
準備工作
(1)學習有關圖紙、技術資料、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淮。
(2)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3)選購水泥,進場須有出廠合格證或進場試驗報告,并應對其品種、標號、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檢查驗收。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時,應復查試驗。
(4)組、細骨料準備,注意粗骨料的最大粒徑和級配。進場后按品種、規格分別堆放,不得混雜,骨料中嚴禁混入煅燒過的白云石或石灰塊。
(5)外加劑及摻合料根據需要準備。
(6)通過試配確定配合比,注意有無抗凍、抗滲要求,是否采用泵送。
(7)檢查腳手架及道路。
(8)對模扳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污等應清理干凈;對模板的縫隙和孔洞應予堵嚴;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
(9)澆筑前對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和預埋件等進行檢查和專業會簽。
(10)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混凝土拌制
(1)須保證原材料稱量的準確。
(2)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需符合有關要求。
混凝土運輸和澆筑
(1)混凝土應以最少的轉載次數和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到達澆筑地點應符合澆筑時規定的坍落度,當有離析現象時,還須在澆筑前進行二次攪拌。
(2)采用泵送混凝土時:1)輸送管線宜直,轉彎宜緩,接頭應嚴密,如管道向下傾斜,應防止混入空氣,產生阻塞;2)泵送前應先用適量的與混凝土內成份相同的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潤滑輸送管內壁;3)預計泵送間歇時間超過45min或當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時,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4)在泵送過程中,受料斗內應具有足夠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氣產生阻塞。
(3)在地基或基土上澆筑混凝土時,應清除淤泥和雜物,并應有排水和防止措施。對干燥的非粘性土,應用水濕潤;對未風化的巖石,應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積水。
(4)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2m。當澆筑高度超過3m時,應用串簡、溜管或振動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5)澆筑層的厚度按搗實混凝土的方法不同而加以控制。
(6)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避免出現冷縫。
(7)采用振搗器搗實混凝土時:1)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2)當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應注意控制移動間距;應避免碰撞鋼筋、模板、芯管、吊環、預埋件或空心膠囊等;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應不小于50mm;3)當采用表面振動器時,其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能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
(8)木工、鋼筋工跟班檢查,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9)施工縫的位置宜留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其具體位置應在施工前按有關規定確定。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應按規定作相應的處理。
(10)冬季施工應按有關規定進行。
(11)按規定預留混凝土試塊。
養護
對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應加以覆蓋和澆水養護。
質量評定
執行有關質量驗評標準,對缺陷進行修整,不合格的應返工處理。
資料整理
(1)材料合格證及試驗報告;
(2)試塊的試壓報告;
(3)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4)施工記錄;
(5)自檢記錄;
(6)質量評定記錄。
篇2:預拌混凝土生產質量控制應急處理方案
預拌混凝土生產和質量控制的應急處理方案
根據我司程序文件對預拌混凝土在生產、運輸、泵送、澆筑及新拌混凝土的性能、坍落度、強度等可能出現的問題作了詳盡的應急處理方案。
1、現場管理
1.1我司在施工現場設有專職前場工長,主要負責與施工現場銜接砼澆筑事宜及組織協調管理我司進入該現場的其他工種,如泵工、管工和罐車司機等,使其按照施工單位的相關要求進行相關配合,確保砼澆筑順利進行。
1.2在供應該施工現場砼時,隨時預備1臺柴油輸送泵作為備用泵,如遇施工現場停水、停電或輸送泵發生故障(經判斷修復用時在2小時以上)時緊急調至現場,保證砼的連續泵送性。
1.3施工現場如果因施工單位或我方機具故障原因造成了到達現場砼在1.5h不能卸料時,我方將在最短時間內派出專職技術員攜帶外加劑到達現場,對停留在現場的砼進行有效的處理(即二次摻合),使之能達到泵送及施工要求。
2、攪拌站
2.1我站配備有200T蓄水池一座,以便在市政網停供的情況下應急使用。
2.2我站建有3個100T的水泥儲存罐,2個100T粉煤灰儲存罐,2個10T的泵送劑儲存罐。與此同時,材料員嚴格按照本司的"物資采購管理程序"進行材料組織采購,以便隨時保證后續材料及時到位,滿足生產需要。
2.3設備部執行嚴格的值班制度,24小時都有專人對攪拌設備、運輸設備、泵機進行巡查、檢測、維護、保養,建立有一套有效設備保障制度,使砼供應能連續正常生產。
3、質量控制
3.1我司對原材料倉進行全封密,能有效的保護原材料不被太陽暴曬和雨水浸泡,使混凝土原材料的含水率和體外溫度保持一致,能有效控制砼出機坍落度保持穩定,并能控制砼出機溫度和入模溫度。
3.2我司嚴格按照程序文件ZG/ZTC*-2004-017A對每批混凝土作開盤鑒定,并把好出廠檢驗過程關,能有效控制砼出廠質量,對不合格產品堅決不出場,對送到現場施工地點經復檢不合格,可無條件退貨。
我司從總經理到各部門經理、中高層等管理人員都是從事砼生產行業達10年以上,實踐工作經驗相當豐富。我司建有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配有完整齊全的試驗檢測儀器及先進的檢測手段,整個砼生產從投料--計量--拌合的所有生產工序由計算機全程監控,并與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進行了技術合作,從而確保生產的砼質量全部優良可靠。
篇3: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
混凝土澆筑工程質量控制
1、質量管理點的設置:包括水泥的品種、標號和砂、石、外加劑的質量;攪拌時應重點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計量、坍落度;澆筑時應重點控制澆筑高度和振搗棒插入間距、深度、順序。
2、預控措施:檢查原材料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必須保證各項材料指標的穩定性;攪拌時應嚴格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計量和坍落度;澆筑前應檢查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注意固定墊塊,墊塊位置必須合理,分布均勻;下料一次不得過多,自由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過2m,應分層搗固,掌握每點的振搗時間;預留洞處應在兩側同時下料,采用正確的振搗方法,嚴防漏振;鋼筋密集處可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筑,應選配適當的石子;
為防止鋼筋移位,振搗時嚴禁振搗棒撞擊鋼筋,操作不得踩踏鋼筋,以免模板變形或預埋件脫落;在模板上沿施工縫通條開口,以便清理雜物和沖洗;混凝土澆筑后12h內覆蓋澆水養護,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方可在已澆筑的結構上走動;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應根據工程特點采用分段分層澆筑方法,控制澆筑厚度,超過2m時應加串筒、溜管等,結合層澆筑要細致振搗,特殊情況時預留后澆施工縫;大體積混凝土冬季保溫應經熱工計算并覆蓋養護,高溫季節要澆水降溫,經熱工計算降低入模溫度并選用水化熱低的水泥或摻加緩凝劑、減水劑,選擇適當的砂石級配,盡量減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熱。
3、相關人員的質量保證措施與鋼筋工程基本相同。
4、做好管理點的質量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