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環境管理體系:施工噪聲的監測

施工環境管理體系:施工噪聲的監測

2024-07-12 閱讀 4887

施工噪聲的監測

項目安全環保部負責對施工現場進行場界噪聲測量并填寫測試記錄。

a)測試的時間:結構、裝修等各施工階段,于施工開始后3日內進行1次;

各階段施工正常進行后再進行一次,測量時間分為晝間及夜間兩部分,夜間測量為在22時以后進行。測試應選在無雨、無雪及輕風時進行,當風級超過三級時,應加防風罩,超過四級應停止測試;

b)測試的方法:測量應在噪音最大時進行,在同一測量點,連續測量5-10個數值,每次讀數的間隔時間為5秒,測量值為5-10個數的平均值;

c)測量點:設在施工現場的邊界線上,且距離噪聲源最近地方;

d)噪聲測試儀器選用環境噪聲監測儀;

e)監測記錄:按附表要求由測試人填寫記錄;背景噪聲應比測量噪聲低10分貝以上,若小于10分貝,應按本單位《環境保護作業指導書》中說明進行修正;

f)測試后的處理:當測試結果高于規定指標時,則應采取更嚴格的降噪措施;

g)在施工正常期間,由安全環保部邀請當地環保部門到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測試,并索取測試報告,以證明項目是否守法;

篇2:防塵防噪音噪聲措施規定

一、凡在本部施工作業中,屬粉塵作業或作業中及有害氣體一律執行本規定。

二、執行篩白灰,拌制白灰漿、工人要穿防塵衣服,系圍裙,戴口罩,戴眼鏡后才能投入作業。

三、上述有關粉塵作業地點,盡可能在人少僻靜地點進行,不可以在人員集中或者潮濕環境下作業。不要對居民區及施工現場造成太大污染。

四、工地攪拌機、砂漿機式搗制砼,只可采取消音設備,在未消除前盡量在白天施工,防止深夜給居民帶來干擾。

五、本項目部在熬制瀝清時,盡量安排在班前、班后減少有害氣體對工人的污染程度,遇有砼中摻與亞硝酸鈉等劇毒外加劑,作業時須派專人看管,配合溶液,防止中毒事件發生。

篇3:文明施工防塵防噪音噪聲環保規定

防塵、防噪音、噪聲措施規定

一、凡在本部施工作業中,屬粉塵作業或作業中及有害氣體一律執行本規定。

二、執行篩白灰,拌制白灰漿、工人要穿防塵衣服,系圍裙,戴口罩,戴眼鏡后才能投入作業。

三、上述有關粉塵作業地點,盡可能在人少僻靜地點進行,不可以在人員集中或者潮濕環境下作業。不要對居民區及施工現場造成太大污染。

四、工地攪拌機、砂漿機式搗制砼,只可采取消音設備,在未消除前盡量在白天施工,防止深夜給居民帶來干擾。

五、本項目部在熬制瀝清時,盡量安排在班前、班后減少有害氣體對工人的污染程度,遇有砼中摻與亞硝酸鈉等劇毒外加劑,作業時須派專人看管,配合溶液,防止中毒事件發生。

環保措施方案

本工程周圍用磚墻圍擋,為防止白灰粉塵污染,磚砌體采用白灰膏,不存在白灰粉塵。

施工過程中,保證了道路暢通,危險處設置警告牌,醒目牌,禁令標志,夜間有路燈,構配件不隨地堆放,做到垃圾及時清運,夜間作業不超過十點鐘,避免了周圍干擾。

振動器、攪拌機、園盤鋸、電刨等發音機械按天定期不定期的檢修,經常性進行潤滑,降低機械硬磨擦的噪音。

經創建文明工地領導小組驗收,符合要求。環保部門有關規定、規程,符合達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