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管道安裝施工工藝標準(二)
4.1一般規定
4.1.1本章適用于廠區及民用建筑群(住宅小區)的飽和蒸汽壓力不大于0.7MPa、熱水溫度不超過130℃的室外供熱管網安裝工程的質量檢驗與驗收。
4.1.2供熱管網的管材應按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管徑小于或等于40mm時,應使用焊接鋼管。
2管徑為50~200mm時,應使用焊接鋼管或無縫鋼管。
3管徑大于200mm時,應使用螺旋焊接鋼管。
4.1.3室外供熱管道連接均應采用焊接連接。
4.2管道及配件安裝
4.2.1平衡閥及調節閥型號、規格及公稱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后應根據系統要求進行調試,并作出標志。
檢驗方法:對照設計圖紙及產品合格證,并現場觀察調試結果。
4.2.2直埋無補償供熱管道預熱伸長及三通加固應符合設計要求。回填前應注意檢查預制保溫層外殼及接口的完好性。回填應按設計要求進行。
檢驗方法:回填前現場驗核和觀察。
4.2.3補償器的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按設計要求或產品說明書進行預拉伸。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和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并查驗預拉伸記錄。
4.2.4檢查井室、用戶入口處管道布置應便于操作及維修,支、吊、托架穩固,并滿足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觀察檢查。
4.2.5直埋管道的保溫應符合設計要求,接口在現場發泡時,接頭處厚度應與管道保溫層厚度一致,接頭處保護層必須與管道保護層成一體,符合防潮防水要求。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觀察檢查。
4.2.6管道水平敷設其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用水準儀(水平尺)、拉線和尺量檢查。
4.2.7除污器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位置和方向應正確。管網沖洗后應清除內部污物。
檢驗方法:打開清掃口檢查。
4.2.8室外供熱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2.8的規定。
表4.2.8室外供熱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坐標(mm)敷設在溝槽內及架空20用水準儀(水平
尺)、直尺、拉線埋地502標高(mm)敷設在溝槽內及架空±10尺量檢查埋地±153水平管道
縱、橫方向
彎曲(mm)每1m管徑≤100mm1用水準儀(水平
尺)、直尺、拉線
和尺量檢查管徑>100mm1.5全長
(25m以上)管徑≤100mm≯13管徑>100mm≯254彎管橢圓率管徑≤100mm89%用外卡鉗
和尺量檢查管徑>100mm5%折皺不平度
(mm)管徑≤100mm4管徑125~200mm6管徑250~400mm7
4.2.9管道焊口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范表5.3.8的規定。
4.2.10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縫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焊縫外形尺寸應符合圖紙和工藝文件的規定,焊縫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縫與母材應圓滑過渡;
2焊縫及熱影響區表面應無裂紋、未熔合、未焊透、夾渣、弧坑和氣孔等缺陷。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4.2.11供熱管道的供水管或蒸汽管,如設計無規定時,應敷設在載熱介質前進方向的右側或上方。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觀察檢查。
4.2.12地溝內的管道安裝位置,其凈距(保溫層外表面)應符合下列規定:
與溝壁100~150mm;
與溝底100~200mm;
與溝頂(不通行地溝)50~100mm;
(半通行和通行地溝)200~300mm。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
4.2.13架空敷設的供熱管道安裝高度,如設計無規定時,應符合下列規定(以保溫層外表面計算);
4.2.13.1人行地區,不小于2.5m。
4.2.13.2通行車輛地區,不小于4.5m。
4.2.13.3跨越鐵路,距軌頂不小于6m。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
4.2.14防銹漆的厚度應均勻,不得有脫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
檢驗方法:保溫前觀察檢查。
4.2.15管道保溫層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范表4.4.8的規定。
4.3系統水壓試驗及調試
4.3.1供熱管道的水壓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檢驗方法:在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壓力下檢查,不滲不漏。
4.3.2管道試壓合格后,應進行沖洗。
檢驗方法:現場觀察,以水色不渾濁為合格。
4.3.3管道沖洗完畢應通水、加熱,進行試運行和調試。當不具備加熱條件時,應延期進行。
檢驗方法:測量各建筑物熱力入口處供回水溫度及壓力。
4.3.4供熱管道作水壓試驗時,試驗管道上的閥門應開啟,試驗管道與非試驗管道應隔斷。
檢驗方法:開啟和關閉閥門檢查。
5.1安裝好的管道不得用做吊拉負荷及支撐、蹬踩,或在施工中當固定點。
5.2蓋溝蓋板時,應注意保護,不得碰撞損壞。
5.3各類閥門、附屬裝置應裝保護蓋板,不得污染,砸碰損壞。
6.1管道坡度不均勻或倒坡。原因是托吊架間距過大,造成局部管道下垂,坡度不勻。安裝于管后又開口,接口以后不調直造成。
6.2熱水供熱系統通暖后,局部不熱。原因是干管敷設的坡度不夠或倒坡,系統的排氣裝置安裝位置不正確,使系統中的空氣不能順利排出,或有異物泥沙堵塞所造成。
6.3蒸汽系統不熱,原因是蒸汽干管倒坡,無法排除干管中的沿途凝結水,疏水器失靈,或干管及凝結水管在返彎處未安裝排氣閥門及低點排水閥門。
6.4管道焊接彎頭處的外徑不致。原因是壓制彎頭與管道的外徑不致,采用壓制彎頭,必須使其二外徑與管道相同。
6.5地溝內間隙太小,維修不便。原因是安裝管道時排列不合理或施工前沒認真審查圖紙。
6.6試壓或調試時,管道被堵塞。主要是安裝時預留口沒裝臨時堵,掉進雜物造成。
7.1應有材料及設備的出廠合格證。
7.2材料及時性設備進場檢驗記錄。
7.3管路系統的預檢記錄。
7.4伸縮器的預拉伸記錄。
7.5管路系統的隱蔽檢查記錄。
7.6管路系統的試壓記錄。
7.7系統的沖洗記錄。
7.8系統通汽、通熱水調試記錄。
8.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
8.2.在拉設臨時電源時,電線均應架空,過道須用鋼管保護,不得亂拖亂拉,以免電線被車輾物壓。
8.3.電箱內電氣設備應完整無缺,設有專用漏電保護開關,必須按“一機一閘一漏一箱”要求設置。
8.4.所有移動電具,都應具有二級漏電保護,電線無破損,插頭插座應完整,嚴禁不用插頭而用電線直接插入插座內。
8.5.各類電機械應勤加保養,及時清洗、注油,在使用時如遇中途停電或暫時離開,必須關閉電門或拔出插頭。
8.6.使用切割機時,首先檢查防護罩是否完整,后部嚴禁有易燃易爆物品,切割機不得代替砂輪磨物,嚴禁用切割機切割麻絲和木塊。
8.7.煨彎管時,首先要檢查煤炭中有無爆炸物,砂子烘干,以防爆炸。灌砂臺搭設牢固。以防倒塌傷人。
8.8.在高梯、腳手架上裝接管道時,必須注意立足點的牢固性。用管子鉗裝接管時,要一手按住鉗頭,一手掌住鉗柄,緩緩板撳,不可用雙手拿住鉗柄,大力板撳,防止齒口打滑失控墜落。
8.9.現場挖掘管溝或深坑時,應根據土質情況加設擋土板,防止倒塌。如土質不良,管坑深滿1m時,均應采用支撐或斜坡。地溝或坑須設置明顯標志。在電纜附近挖土時,事先須與有關部門聯系,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能施工。
8.10.材料間、更衣室不得使用超過60w以上燈泡,嚴禁使用碘鎢燈和家用電加熱器(包括電爐、電熱杯、熱得快,電飯煲)取暖、燒水、烹飪。
篇2:壓力管道安裝關鍵問題規范
壓力管道安裝中的關鍵問題
壓力管道安裝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程,在安裝過程中的幾個關鍵問題都要認真把好質量關,才能確保壓力管道安全運行。在施工過程中,每條管道都要嚴格把關,按照作業程序有步驟、有計劃地安裝,才能確保工程安裝質量和達到壓力管道安裝驗收標準。
在進場前,應檢查各種材料的質量證明書和出廠合格證。工業管道安裝前,與工業管道有關的土建工程應施工完畢,并經土建與管道安裝單位有關人員共同檢查合格,辦理工序交接手續。管件、閥件在安裝前必須經“四預”合格方能進場進行安裝。在安裝過程中,應執行先地下管道,后地上管道,先大管后小管,先高壓管后低壓管,先不銹鋼管后碳素鋼管,先夾套管后單體管的安裝順序原則。安裝前應對管材和管件進行清理、檢查和調試,逐件清除管道組成部件內部的砂土、鐵屑、熔渣及其它雜物。按照設計或規范,對管道支架、吊架及導向支架進行檢查,該固定的支架必須按要求固定牢實。
管道組對焊接時,管口組對時應在距管口中心200mm處測量平直度,當管子DN小于100mm時,允許偏差為1mm;當管子DN不小于100mm時,允許偏差不得大于10mm。管口焊接應執行焊接工藝規范,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按照設計規范執行。法蘭組對前,應檢查法蘭密封面及密封墊片,不得有影響密封性能的劃痕、斑點等缺陷。法蘭連接應使用同一規格的螺栓,螺栓安裝方向要一致。在直立管道上安裝單頭螺栓時,單頭螺栓的頭部宜在法蘭的上方。螺母緊固應與法蘭緊貼,不得有楔縫。需要加墊圈時,每個螺栓不應超過1個。緊固后的螺母與螺栓端面宜齊平。
閥門安裝之前,應按規范要求進行試驗或檢查。特別是對氮氣、蒸汽等高、中壓閥門要做壓力試驗。
閥門在安裝前,要根據閥門的結構形式與管道介質,確定其安裝方向及閥桿方向。當閥門與管道以法蘭或螺紋方式連接時,閥門應在關閉狀態下安裝。當閥門與管道以焊接方式連接時,閥門應在開啟狀態下安裝,焊接宜采用氬弧焊打底。
工程中采用的管道補償器多為平面鉸鏈波紋管補償器,安裝時應按設計文件進行預拉伸試驗。預拉伸受力應均勻,預拉后應臨時固定,待管道安裝固定后再拆除臨時固定裝置。補償器應與管道同軸不得偏斜,嚴禁用補償器來調整管道的安裝偏差。
壓力試驗必須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采用液體介質進行試壓時,應緩慢升壓至試驗壓力。采用氣體介質進行試壓時,應逐步緩慢升壓,當壓力升至試驗壓力的50%時,如未發現異常或泄漏,可繼續按試驗壓力的10%逐級升壓,并每級穩壓3min,直至升至試驗壓力。液體、氣體穩壓均為10min,然后檢查各個焊口、閥門、法蘭、補償器等(以發泡劑檢驗),不泄漏、不冒泡為合格,如有漏點,需要焊補時,必須泄壓后才能進行。
管道安裝完畢且試壓后,必須認真吹掃或清洗干凈,氣體管道吹掃用空氣或氮氣,末端用靶板涂上白漆,沒有鐵屑、鐵銹等臟物即為合格。液體管道用潔凈清水沖洗,直至末端出口呈現清水為合格。但也有氣體管道使用潔凈水沖洗,在這種情況下,以再用氣體介質吹干為佳。
篇3:鍋爐設備和管道保溫安裝施工方法
鍋爐設備和管道保溫安裝施工方法
1作業程序
施工準備→固定件和支撐件的安裝→保溫層安裝→保護層安裝→工程驗收
2施工前準備
準備工作包括保溫材料外觀檢驗、質量文件校核、保溫材料復檢,保溫設備和管道表面清理及干燥,設計有要求防腐的進行防腐,臨時防護設施的設置。
3主要施工節點工作安排
(1)鍋爐水壓前,受熱面上的保溫釘、保溫支撐件必須焊接完畢。
(2)水壓后、風壓前,完成爐本體管道及四大管道保溫、附屬設備保溫、爐本體的耐火材料澆注,其中重點項目為爐頂密封。
(3)風壓前,應完成電除塵器、煙風道的保溫鉤釘、保溫支撐件的焊接。
(4)汽水管道保溫在水壓或上水試驗后進行。
(5)汽輪機汽缸保溫在油循環后進行。
(6)點火吹管前,所有保溫項目均應完成,吹管臨時管道做好臨時保溫。
4保溫鉤釘、支撐架安裝
(1)首先根據設計要求對設備和管道壁面進行劃線標注,然后將鉤釘垂直點焊于設備管道上,逐件自上而下進行施工,對于不允許施焊的設備和管道,可采用抱箍式結構,用螺栓、螺母固定,再在抱箍上焊接鉤釘。鉤釘長度按實際要求選取,無設計時為保溫厚度加60mm。具體形式見下圖所示
(2)支撐托架不能裝在焊縫或附件的位置上,托架的環面安裝保持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對于不允許施焊的設備和管道,采用抱箍式結構,用螺栓、螺母固定。支撐件的形式見下圖
(3)在水壓前、風壓前必須焊接完畢。
5保溫施工工藝
保溫工作必須在安裝完畢驗收合格后進行,堅持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先管道后閥門、法蘭的三先三后原則。
保溫層施工時,同層應錯縫,上下層應壓縫,其搭接的長度不宜小于50mm。
保溫材料用鍍鋅鐵線進行綁扎,綁扎間距不應大于300mm,且每塊保溫材料上的捆扎件不得少于兩道。
軟質氈墊的保溫層厚度和密度應均勻,外形應規整,經壓實捆扎后的容重必須符合設計規定的安裝容重,安裝后的棉必須平整,接縫必須嚴密。
雙層或多層的絕熱層的絕熱制品應逐層捆扎,并應對各層表面進行找平和嚴縫處理。
當彎頭部位絕熱層無成型制品時,應將直管先加工成蝦米腰敷設。公稱直徑等于小于70mm的中低壓管道上的短半徑彎頭部位的絕熱層,可采用軟質墊綁扎敷設。
封頭保溫層的施工應將制品板按封頭尺寸加工成扇形塊,并應錯縫敷設。
保溫層單層的保溫厚度不應超過60mm,如超過60mm,建議分層施工。各保溫結構見下圖
6外護板安裝
外護板安裝位置、尺寸符合設計要求,熱膨脹位移足夠,無錯焊、漏焊。開穿管孔位置、尺寸合適,預留管子膨脹位移量足夠。
施工中管線直段部分要橫平豎直,誤差不得超過5mm并把搭接口部位放到暗處,以美觀平整為宜。
在安裝過程中,外護板的搭接處要嚴密無縫,釘距要均勻成線,釘距要求(150mm~200mm)。
有障礙處,應把剪切口放在暗處,如果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不能把剪口留在暗處的,應用加短節的方法。
兩根或兩根以上成排管道時,外護鐵皮安裝線與線應對齊,以確保美觀。
所有管線的外護板在實際安裝過程中每3m~5m必須留一處膨脹節,膨脹部位搭接應在100mm以上。
豎直管道的外護板應固定在托架上,防止外護板脫落。
彎頭安裝要求線與線之間要相接吻合,嚴密無縫無松動現象,對口整齊,鉚接牢固,均勻美觀。
彎頭外護板的角度應與管道的實際角度相符,誤差不大于3°,不得有勾頭或揚頭的現象。
管徑在400mm以上的彎頭外保護層內部必須加加固條。
罐體封頭應扣槽均勻,搭接一致,無縫隙。
波形板必須留有足夠膨脹縫。
外護板安裝在其它工序完工后進行,避免二次污染。
7耐火砼施工
設備表面清理→材料檢驗及準備→支模→耐火層的支模→耐火砼拌制→澆砼→耐火混凝土養護→拆模
8色環、介質名稱及介質流向箭頭的涂刷。
油漆顏色、管道色環、介質名稱、箭頭位置形狀按設計要求執行。
管道拐彎、穿墻及管道密集,難以辨別的部位,涂刷色環或介質名稱及介質流向箭頭,管道外護上涂刷前先進行模型刻制再均勻涂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