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組件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安全對措施
1概述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電力作為最清潔便利的能源形式,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而傳統的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的,終歸要走向枯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發新能源、加強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解決各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日益凸顯的能源需求增長與能源緊缺、能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必然選擇。目前,以光伏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形式正蓬勃興起,它解決了一系列能源問題。但是,由于運行經驗的不足,其安全生產具有特殊性。對光伏發電站的核心部分光伏發電組件的運行安全性進行研究分析就顯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光伏發電組件的構成,然后分析了其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最后提出了相關的安全對策措施。本文內容能夠為今后光伏發電站安全運行管理提供一定參考。
2光伏發電組件構成
光伏電站安裝單晶硅或多晶硅太陽能電池若干塊,構成光伏陣列。光伏陣列分為若干個發電單元,每個發電單元設置防雷直流匯流柜、逆變器、升壓變壓器組成。先通過光伏陣列匯流箱進行匯流,再經電纜接至直流匯流柜,然后再與逆變器相連。再通過電力電纜并聯敷設接至升壓變壓器。接入升壓變電站或開閉站,將電能送入電網。
3光伏發電組件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3.1光伏支架危險因素分析
支架基礎的設計應考慮工程地質條件、環境條件、荷載等因素,支架采用鍍鋅螺栓連接,若未按圖紙施工、螺栓連接不牢固、強度不夠,螺栓未按要求鍍鋅、安裝完成后未
進行整體調平等,都可能使支架發生傾倒現象,影響電池組件對太陽能輻射的接收;若遇強風等災害天氣,會使支架不穩,坍塌,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若支架制造材料存在缺陷,表面未采取防銹處理,支架加固不符合規定,運行期未定期巡視和維護、未按氣候條件進行事故預測和采取對策,當電站遭遇不良氣候條件或超標準地震時,可能導致支架傾倒,嚴重時會發生光伏方陣整體傾倒現象。
3.2光伏組件危險因素分析
光伏組件也就是太陽能電池組件,是光伏電站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件。光伏電站在運行過程中,由于設計缺陷、太陽能電池組件質量缺陷、安裝質量不合格、清理不及時、性能測試不合標準,都可能會影響光伏組件的性能;設計安裝時未考慮荷載、風速、沙暴等惡性天氣帶來的影響,也將會對光伏電池造成損害,影響電站的運行。若光伏組件支架設計安裝時為考慮地質條件,環境條件,荷載等因素,可能造成光伏組件不穩、傾覆,影響電池組件對太陽能輻射的接收效果。逆變器是直交流轉換的設備,若設計制造不合理,元件調整、操作和保養不善、加熱或通風不良,防護等級不夠,可能影響逆變器轉換效率、性能的穩定性。
4光伏發電組件安全對策措施
光伏組件安全對策措施主要依據《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GB50797-2012)等規范和標準提出,主要有:
①光伏方陣接地應連續、可靠,接地電阻應不小于4Ω。
②集中敷設于溝道、槽盒中的電纜宜選用C類阻燃電纜。
③光伏組件之間及組件與匯流箱之間的電纜應有固定措施和防曬措施。
④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宜分開排列。
⑤匯流箱應具有下列保護功能:a應設置防雷保護裝置;b匯流箱的輸入回路宜具有防逆流及過流保護;c匯流箱的輸出回路應具有隔離保護措施;d宜設置監測裝置。
⑥充電控制器應具有短路保護、過負荷保護、蓄電池過充(放)保護、欠(過)電壓保護及防雷保護功能。
⑦對光伏發電站送出線路,應在系統側配置分段式相間、接地故障保護;有特殊要求時,可配置縱聯電流差動保護。
⑧光伏發電站調度管轄設備供電電源應采用不間斷電源裝置(UPS)或站內直流電源系統供電,在交流供電電源消失后,不間斷電源裝置帶負荷運行時間應大于40min。
⑨光伏發電站應具備頻率適應性、電壓適應性、低電壓穿越能力。
⑩光伏發電站動態無功響應時間應不大于30min。
5結語
本文介紹了光伏發電站的中的光伏發電組件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具有的危險有害因素,并提出了相關安全對策措施,可以為光伏發電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
篇2:帶有有害氣體抽堵盲板安全規定
1進行工作前由單位指定專人進行監護。
2抽堵盲板時不準帶壓工作,一定將氣體壓力卸掉或保持略高于大氣壓,防止負壓空氣被吸入管道和設備內。
3抽堵盲板的管道內溫度應在40。C以下。
4如果抽堵盲板在空中進行,須按下列規定搭設走梯和架子。
4.1管道直徑在500mm以上架子寬度為1.5米。
4.2管道直徑在500mm以下架子寬度為1米。
4.3架子搭設必須做到便于工作和搶救,架子周圍要有欄桿,木板要鋪平,并互相靠近捆牢。
4.4走梯與地面之角不得超過30℃,走梯寬度在0.6米以上,走梯應釘橫木條以便行走。
.5盲板厚度不得小于管壁厚度,必須有足夠的強度,材質合乎要求。
6備好有關防毒面具及工具。
7不準用鐵器敲打內部有易燃易爆炸性物料的管道,須用銅質工具,如沒有銅質工具,應在工具上涂以黃油,防止敲擊時發生火花。
8使用照明時須用36V以下防爆燈具。
9工作點周圍25米以內不準動火,如在室內應打開門窗。
l0如遇特殊情況(管內壓力在0.05公斤以上,0.4公斤以下)抽堵盲板時,車間須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安全措施。
11工作前無關人員一律離開毒區,并掛上明顯的警告牌,并有專人看守。
12工作中輪班休息時,要離開毒區。
13工作前車間負責人要向參加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篇3:實驗室有毒有害物品標準管理規程
1.有毒、有害物品的購買
1.1依據實際使用情況,由實驗人員填寫計劃單,報實驗室負責人批準。
1.2經實驗室負責人批準后,送交采供部購買。
1.3采購此類藥品需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從經營單位購買。
1.4采供部門二人持“毒品購買證”或麻醉、精神藥品購買證件到指定單位購買,運送途中需實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安全交至倉庫管理部門。有限購買證件嚴禁轉借他人。
2.有毒、有害物品的接收
2.1此類藥品保管員應由二人擔任,負責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
2.2此類藥品保管員須具備較高的素質和品質,工作認真負責,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安全知識。
2.3保管員驗收
2.3.1二位保管員先后核對實物與購買計劃單是否一致。
2.3.2檢查有毒、有害物品包裝完好,封口嚴密,標簽清晰,文字完整,易于辨認,無污染、無滲漏、無破損、無混雜、無啟封痕跡。
2.3.3精密稱定(未開口狀態)重量,四人(兩位保管員,兩位采購員)核對確認。以上有一項驗收不合格,保管員拒絕接收,報主管領導進行調查,直至符合規定。
2.3.4驗收合格,填寫接收記錄,四人簽名。
2.3.5瓶外貼上標簽。內容包括:編號、購進日期、重量、有毒標志。
3.有毒、有害物品的貯存保管
3.1此類物品須置于保險柜中貯存,分類碼放整齊,有存放編碼記錄。建立出入庫帳目,及時盤點,做到帳物相符。帳目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3.2貯存環境及條件:嚴格按《化學試劑管理規程》中的要求進行貯存;特殊品種按其產品說明書規定的要求進行貯存。
3.3保險柜要雙人、雙鎖保管,二人各有一把鎖的鑰匙。
3.4保管員對化學性質不夠穩定的藥品每月檢查一次,性質穩定的每季檢查一次。做到帳、卡、物相符,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并報告主管負責人。
3.5不準在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室內休息、飲食、嚴禁吸煙。
3.6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室內。
4.有毒、有害物品的發放
4.1使用者需二人領用并在收發記錄上簽名。
4.2實驗室負責人批準簽名。
4.3二位保管員(發料人)核對后簽名,二人開鎖,取出試劑,交給領用人。
4.4領用人復核原包裝重量(在分析天平上稱重),應與原包裝驗收重量相符,否則不準開封,并立即報告實驗室主管和采供部負責人調查處理,直至符合規定。
4.5檢查原包裝的完整性,封口嚴密,封條完好,標簽完整,外標識完整等無誤后方可開封取樣。
4.6取樣完畢后加貼封口條,注明封口人、封口日期、剩余毛重等,退回保管員處。
4.7保管員填寫發放記錄、注明剩余量(毛重),兩人簽字確認。
4.8未經批準領用的試劑不得發放。
4.9所有的記錄均保存至有毒、有害物品用完后五年方可銷毀。
4.10有毒、有害物品的銷毀
4.10.1凡超過有效期或使用期的有毒、有害物品均應銷毀。
4.10.2因某種原因致使其改變物理化學性質的有毒、有害物品應銷毀。
4.10.3使用完畢后的有毒、有害物品內包材嚴禁擅自丟棄,必須交保管員統一管理,統一銷毀。
4.10.4此類藥品的銷毀需登記造冊,經所在地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并監督銷毀。
?5.有毒有害廢液及廢舊化學試劑的收集
5.1實驗室的廢棄化學試劑和實驗產生的有毒有害廢液、廢物,嚴禁向下水口傾倒或隨垃圾丟棄,不可將廢棄的化學試劑放在樓道、陽臺、庭院等公共場合,違者將受到嚴格追查和處罰。5.2有毒有害廢液及廢棄化學試劑應按下述規定放置:
5.2.1.固體,一般應保存在(原)舊試劑瓶中,并注明是廢棄試劑,暫存在試劑柜中。
5.2.2.液體,化學學院統一購置塑料桶(分三類并印有標志),用以分別收集含鹵素有機物、一般有機物、無機物廢液。廢液收集桶應隨時蓋緊,并放于實驗室較陰涼的位置。
6.實驗室廢物、廢液的處理
6.1污染物的一般處理原則為:分類收集、存放,分別集中處理。盡可能采用廢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燒處理,在實際工作中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檢測,盡可能減少廢物量、減少污染。廢棄物排放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排放標準。
6.1.1化學類廢物。一般的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空氣稀釋排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必須通過與氧充分燃燒或吸收處理后才能排放。廢液應根據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通過密閉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貯存,容器標簽必須標明廢物種類、貯存時間,定期處理。一般廢液可通過酸堿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鈉氧化處理后排放,有機溶劑廢液應根據性質進行回收。
6.1.2生物類廢物。生物類廢物應根據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地點,專人分類收集進行消毒處理,日產日清。液體廢物一般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處理。固體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處理。固體非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處理。滿足消毒條件后作最終處置。可重復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消毒液浸泡2-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廢棄。盛標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消毒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滌劑及流水刷洗、瀝干;用于微生物培養的,用壓力蒸汽滅菌后使用。微生物檢驗接種培養過的瓊脂平板應壓力滅菌30min,趁熱將瓊脂倒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