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1、目的
為了加強放射源的管理,預防放射源泄漏、丟失事故的發生,保障企業和員工生命財產的安全,特制定本控制措施和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云南文山鋁業有限公司放射源運輸、管理時發生泄漏、丟失事故的緊急救援工作。
3、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
《放射事故管理規定》
《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GB/4792-84)
4、事故救援指揮部
4.1總指揮:***
4.2副總指揮:***
4.3成員單位:安全環保部、裝備能源部、保衛部、經營管理部
5、指揮部職責
5.1總指揮
5.1.1應急事故的最高指揮,負責全面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5.2副總指揮
5.2.1協助總指揮進行應急救援指揮。
5.3安全環保部
5.3.1負責組織云南文山鋁業有限公司放射源安全檢查,督促整改危險隱患和抓好安全措施的落實。
5.3.2負責放射源泄漏事故的調查和對事故提出處理意見,并予以考核。
5.3.3負責檢查涉及放射源的各區應急預案的培訓演練工作。
5.4裝備能源部
5.4.1負責技術、大修工程項目中放射源安全設施計劃,任務的安排。
5.4.2對有關放射源點施工計劃的執行、落實情況進行監督與檢查。
5.4.3會同安全環保部做好放射源點安全設施工程竣工后的驗收等工作。
5.4.4負責做好現場使用的放射源的檢查巡視。
5.4.5負責源庫的檢查巡視,負責臺賬的建立并進行崗位責任制,臺賬的動態管理。
5.4.6負責云南文山鋁業有限公司其它放射源及輔助設備的檢查工作。
5.4.7負責本單位涉源員工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以及應急預案的演練工作。
5.5保衛部
5.5.1負責在線放射源及源庫放射源的安全保衛工作。
5.5.2負責應急救援過程中安全區域的建立及保衛工作。
5.5.3會同安全環保部、裝備能源部做好應急事故的救援工作。
5.5.4負責放射源及射線裝置出、入廠區的檢查、登記,防止放射源泄漏事故擴大。
5.6經營管理部
5.6.1負責放射源及射線裝置出、入庫登記,做到賬物相符,并對源庫存物品備案。
5.6.2負責放射源庫的日常管理,對放射源庫實行“雙人雙鎖”制度,并對出、入放射源庫人員登記備案。
5.6.3負責放射性廢源及放射性污染物的后續回收處置工作。
6、應急服務部門
安全環保部、裝備能源部、保衛部。
7、放射源安全防護措施
7.1放射源庫需設置24小時紅外線監控設備,裝備能源部,經營管理部每天對放射源庫進行巡視檢查。并在放射源庫巡檢記錄上簽字。裝備能源部每天對在線放射源進行巡視檢查,經現場人員簽字并認真做好巡檢記錄。對射線裝置進行定期巡視檢查,發現放射源有泄漏或其它輻射現象時,要及時進行處理并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備案。
7.2各使用單位在裝備能源部的技術指導下,負責在線同位素儀表的日常維護及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加強放射源現場使用的安全管理,防止放射源泄漏,搞好安全監護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與裝備能源部聯系妥善解決。
7.3使用單位建立點巡檢制度,崗位人員每班巡視一次,按規定進行交接班,并在交接班記錄上簽字,發現放射源設備指示異常或標牌丟失等情況應及時向裝備能源部匯報,裝備能源部派專業人員到現場進行處理,避免放射性事故的發生,保證人身安全。
7.4在線放射源若遇大、中、小修或其他施工項目時,使用單位應提前以書面形式報告裝備能源部,對在線放射源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或妥善處理后方可進入現場施工。
7.5放射工作場所及設施、設備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放射防護要求。
7.6裝備能源部定期對放射工作場所及其周圍環境進行放射防護監測和檢查,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需持有放射工作證,佩帶個人劑量計,有可能受較強外照射時,必須攜帶劑量檢測儀或劑量報警儀。
7.7制定并落實放射源泄漏事故預防措施與應急預案,發生放射源事故,應當按有關規定報告。
7.8涉源工作單位,必須定期對放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及身體檢查。
7.9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工作時要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實施安全監護,一人監護,一人作業。作業時必須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技術規程、動作標準及管理規定進行防護、巡視、檢查等。
8、放射源泄漏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8.1使用或維護單位發現盛裝放射源的容器有破損或放射源已裸露在容器外面時,就可能發生泄漏事故(包括放射源庫放射源泄漏及作業中放射源泄漏)。首先要做好現場保護工作,懸掛明顯的標志,劃出禁區并嚴格限制無關人員進入,避免更多人員受大劑量照射。同時應立即通知裝備能源部、生產調度室,調度應立即安排同位素技術人員進入現場。事故處理人員進入現場要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佩帶放射性同位素輻射監測設備進行現場測定。
8.2如果事故現場有人員受大劑量射線照射,應立即組織送往醫院急救。
8.3同位素技術人員進入現場后,首先要檢測放射源是否在原安裝位置,如果不在原安裝位置,使用輻射探測儀器,順著輻射場升高的方向尋找放射源,直到找到放射源。找到放射源后,事故處理人員應盡快用現有的工具或屏蔽材料,迅速將其放回容器內。暫時無法放回容器內的放射源,要放在暫存罐內,并運往放射源源庫內。如果屬于現場容器有破損時,要立即更換容器。整個工作中要做好事故處理的劑量監測工作,以收集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和評價事故后果的資料。
8.4使用及維護單位應盡快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對此事進行妥善處理。
8.5成立由安全環保部、裝備能源部、保衛部、使用單位組成的事故分析小組,對事故產生原因進行調查了解,分析事故原因,并杜絕事故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8.6裝備能源部對事故經過及處理情況要詳細記錄,填寫事故報告,建立檔案。
8.7對事故責任者要給以處理。
9、附則
9.1本制度由經營管理部部制定,報總經理批準實施。
9.2本制度自?年月日起執行。
篇2: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安全規定
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單位,必須先將有關資料上報生技室,由生技室審核后上報安環部。放射防護設施的設計、放射源的安裝作業方案,必須按“三同時”的要求,經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公安等部門審查同意,并由衛生主管部門放射防護人員到現場進行監護監測,獲得許可登記證才能實施。
2生產裝置凡有安裝放射性同位素射源的地方,必須按規定掛“放射源標志”,無關人員不得接近射源,并安排人員進行定期巡檢,確保放射性同位素(料位計)的安全使用。
3生產裝置內的放射性同位素(射源)鉛罐活門(閘門)的鑰匙由射源維護單位的車間安全員或班長管理,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放射性同位素活門(閘門)鑰匙的管理和操作開關源室的安全措施。生產期間從事維護、檢修放射性同位素儀表設備時,要穿戴射線防護用品,要盡量減少工作時間并盡量增大工作距離以減少照射劑量。
4生產裝置檢修時,放射性同位素設備的拆除、安裝、移動等工作,設備維護單位要根據拆裝射源的具體情況,制訂詳細的操作方案和安全防護措施,經生技室審核后報安環部審批,并且要有省射線防護所來人現場監測,才允許實施。
5對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省射線衛生防護部門的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崗后要定期接受放射衛生防護知識的培訓考核。
6參加放射性同位素作業人員(主要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放射工作人員證”才允許從事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在作業前,應組織多次模擬練習,至熟練符合要求為止。作業時,作業人員應按規定穿戴射線防護用品和佩帶射線劑量章。
7放射源取出生產設備期間,要裝入專門用來盛射源用的鉛罐內,要停放在專用源庫,專用源庫鑰匙由專用源庫管理單位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建立射源保管進、出庫登記制度和指定專人定期進行巡檢,并向上級保衛部門報告,以防被盜丟失。
8對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員,要按規定時間進行體檢,要嚴格控制職業禁忌癥,具有以下情況者不宜從事放射衛生崗位工作,若已參加工作,可根據情況給予減少接觸、短期離崗,嚴重者要調離放射衛生崗位等處理。
8.1血紅蛋白低于120g/L或高于160g/L(男),血紅蛋白低于110g/L或高于150g/L(女)。
8.2紅細胞數低于4×1012/L或高于5.5×1012/L(男),紅細胞數低于3.5×1012/L或高于5×1012/L(女)。
8.3準備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白細胞總數低于4.5×109/L或高于10×109/L者,已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白細胞總數持續(指六個月)低于4×109/L或高于1.1×1010/L者。
8.4準備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血小板低于110×109/L;已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血小板持續低于100×109/L。
8.5患有心血管、肝、腎、呼吸系統(慢支、哮喘等)疾患、內分泌疾患、血液病、皮膚疾患和嚴重的晶體渾濁或高度近視者。
8.6嚴重神經、精神異常如癲癇、癔病等。
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安全規定共2頁第2頁
8.7其它氣質性或功能性疾患,由醫療衛生部門根據接觸放射性的具體情況確定。
9放射性同位素維護單位對放射性同位素進出源庫要有專車運送,不準隨身攜帶搬運或人與放射源混載運輸(駕駛員除外),要制定預防和處理意外事故的安全措施。
10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單位,因放射源強度衰變減弱不能滿足生產要求,需要更換放射源時,設備維修單位的技術管理部門必須將放射源的有關資料、實施方案等上報生技室,經生技室審核后報安環部。從生產設備上更換下來的“廢源”不得自行處理,應由前來換放射源的廠家負責運走,因故不能運走的“廢源”,必須妥善保管,并上報安環部等待處理。
11發生放射事故和丟失放射源事故的單位,必須立即采取防范措施,控制事故影響,保護事故現場,并及時向生技室和安環部報告事故發生的經過,對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必須同時向環保部門報告。
12凡新建、改建、擴建的放射性同位素工程項目或儲存場所,必須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建,其防護措施必須做到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并經放射防護部門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13各生產裝置內的放射性同位素(料位計),由設備維護車間負責日常放射衛生防護管理工作,各車間要按照有關文件精神制訂《放射性同位素衛生防護安全管理措施》,確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14生技室負責本規定的監督管理,對違反上述規定的單位或個人根據情節輕重進行處罰。
15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執行,以前頒發的《儀控中心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同時作廢。
16本規定解釋權歸生技室。
篇3:煉鐵廠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和適用范圍
1.1?目的
為了加強對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安全管理,保障人身安全健康,特制定本辦法。
1.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煉鐵廠范圍內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安全防護管理。
2?相關文件和術語
2.1?相關文件
2.1.1?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污染防治法
2.1.2?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防護條例(國務院05年449號令)
2.1.3?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國家環保總局06年31號令)
2.1.4?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防護管理辦法
2.2?術語
2.2.1?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核技術在生產中應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如料位儀、液位計、核子秤、測厚儀等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如*光探傷儀、醫用射線裝置等)。
2.2.2?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生產活動造成物料、產品、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射線。
3?職責
3.1?煉鐵廠成立放射防護領導小組,小組由煉鐵廠主管領導及安環科、技術科、設備科、綜合辦(保衛)、使用車間、維護車間主管領導組成,負責全廠放射安全和防護以及放射環境管理領導工作。
3.2安環科是煉鐵廠放射源使用、報廢安全的歸口管理部門,其主要職責包括:
a)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對煉鐵廠放射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b)按照公司規定對煉鐵廠放射源定期檢查、檢測評價,發現隱患及時督促整改并進行考核;
c)負責組織、協助對放射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并將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登記并上報。
d)負責組織開展放射工作人員射線個人劑量監測,定期組織該類人員體檢;
f)負責組織放射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按規定程序上報。
g)負責向公司安環部報告辦理廢舊放射源的相關手續和新增放射源的相關手續,做好放射源登記工作。
h)負責申請配備放射防護用品。
i)負責制訂放射性同位素崗位安全防護規程并進行檢查和考核。
3.3?綜合辦負責放射源的安全保衛工作,具體負責:
a)負責建立放射源保衛制度,并對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考核,同時要建立放射源登記臺帳。
b)負責協助公安機關對丟失和被盜放射源的立案、偵查和追繳。
c)參與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應急工作。
3.4?設備科
a)負責對含放射源設備使用的管理,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處理,保證放射源裝置及其防護設施正常運轉,并達到技術指標要求;
b)負責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維護檢修的安全管理。做好放射源登記管理工作。
c)煉鐵廠需新添置放射源和報廢放射源設備或更換放射性設備時負責向公司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報告,批準后組織實施。
d)參與涉及煉鐵廠的工程項目中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及其防護設施項目的竣工驗收。
e)負責制訂放射性同位素操作、維護及防護規程并檢查督促實施和考核。
3.5?放射源設備所在(使用)單位,應將其視同其他設備一樣,負有安全監管、保管、看護的責任,不得丟失,不能允許無關人員損壞和移動。
3.6?放射源設備維護(保修)單位或個人,負責對現場在用的放射源設備的日常檢查、維護、確保現場安全防護裝置完好,并做好記錄;對放射源負有保管責任;建立放射源臺帳并上報主管科室;負責放射源更換、移送工作,并做好協助檢測工作;負責現場設置放射防護警示標志;負責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對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檢測,體驗工作,督促放射工作人員工作時穿戴防護用品以及防護用品申報工作;負責督促放射工作人員遵守放射工作有關規程和制度,并檢查和考核。
4?工作程序及管理要求
4.1?技術設備科參與鐵廠新、改、擴建工程放射源設備和場所的驗收,代表煉鐵廠提出安全使用和現場防護措施的整改要求。
4.2?設備科要加強對放射源裝置維修單位的監督、檢查和管理,每月至少深入現場檢查一次,禁止現場亂放放射源污染環境和危害職工身體健康的情況發生。
4.3?設備科要搞好放射源及其防護設施日常運轉管理工作,放射性裝置維修的安全管理工作。設備科每年要做好下一年度放射防護和維護費用的資金預算計劃。
4.4?綜合辦(保衛)必須制訂放射源保衛制度,設專人管理,每周開展一次檢查,并做好記錄。
4.5?安環科要制訂放射源及其防護裝置安全防護工作制度和崗位安全規程。每月對放射源及其防護裝置、維修單位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對存在的隱患要督促整改。
4.6?安環科要按照國家有關從事放射工作的防護要求為放射防護人員配備個人防護用品。
4.7?安環科要對放射工作人員進行登記管理、組織或協助開展放射工作人員的培訓,放射工作人員培訓合格后才能從事放射工作(持證上崗),培訓周期為兩年一次。
4.8安環科協助、配合安環部開展射線個人劑量監測工作,建立個人劑量檔案。
4.9?根據公司制度規定,安環科配合安環部安排放射工作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體檢,并將體檢結果存檔,對體檢有異常的情況要及時向廠領導和公司有關部門報告。
4.10安環科要對從事放射工作人員根據公司有關制度進行監督管理。
4.11?放射源使用維護車間要加強日常安全防護管理工作,每周至少對現場和班組日常維護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并作好記錄;要督促放射工作人員維護時穿戴好防護用品;發現放射源丟失、被盜,應立即向鐵廠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
4.12?放射源維護單位和放射工作人員要認真執行各項制度和規程,每班加強檢查、巡查、并做好記錄。搞好交接班,經常檢測放射源所在區域,發現射線超標和泄漏要立即向煉鐵廠領導和部門報告,采取防護措施。
4.13?現場設備檢修時檢修人員進入到放射源危險區域前,現場檢修單位或負責人要通知放射工作人員,放射工作人員接到通知后要到現場根據實際情況關掉放射源光門或采取其他防護隔離措施,避免發生人員受射線傷害。
4.14?禁止在現場拆卸放射源源體,以免污染環境和傷害現場人員。放射工作人員更換放射源源體時,換下的放射源不能隨意丟在現場,要有專人看管并及時送交公司放射源專用存放庫。如果移送時,有放射源光門關不嚴或源體射線超標等情況出現,放射工作人員要用專用材料(鉛板)包扎或采取其他有效防護措施才能送交。
4.15?外來單位檢修放射源體必須經公司主管部門審批后才能檢修,禁止外來單位在煉鐵廠區域拆卸放射源體。
4.16放射工作人員必須在放射源現場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
4.17放射工作人員檢查確定要更換放射源及其防護裝置前要先向煉鐵廠有關科室報告,待上級批準并辦理相關手續后才能實施。
4.18放射工作人員要配合放射事故的調查和放射源丟失的調查。
4.19現場發生放射源丟失、被盜、泄漏,煉鐵廠領導和有關科室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防止事故擴大。
5?檢查與考核
5.1?鐵廠技術科、設備科、安環科、廠辦(保衛)、使用維護單位按照各自職責開展放射防護檢查。
5.2?對不認真履行職責和違反本規定的單位或個人,視情節輕重,每項次對責任單位或個人扣款100-1000元。
5.3?對違反本規定和有關制度造成放射污染事故的,對責任單位和個人,包括單位領導按公司《責任事故管理標準》進行處理,情節特別嚴重構成犯罪的責任人將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6?記錄
6.1?放射源登記表
6.2?放射源檢測記錄臺帳
6.3?放射工作人員登記表
6.4?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