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企業安全技術措施編制交底制度

建筑企業安全技術措施編制交底制度

2024-07-11 閱讀 7724

建筑企業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與交底制度

1、安全技術措施,就是為實現安全生產,在防護上、技術上和管理上采取的措施。

1.1.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安全技術措施內容

1.1.1根據基坑、基槽、地下室挖土的深度和土壤種類,選擇土方開挖方法、同時確定設置邊坡的坡度或采用固壁支撐的方法,以防止土方坍塌。

1.1.2腳手架、吊藍、吊架、橋架的強度的設計及上下道路主要安全技術措施。1.1.3安全平網、立網、封閉網的架設要求,架設層次和段落。

1.1.4外用電梯的設置及井、門式架等垂直運輸設備拉結要求及防護技術措施。

1.1.5"四口""五臨邊"的防護和立體交叉施工作業場所的隔離防護措施。

1.1.6施工工程包括外架與高壓輸電線路的間距,當電壓為10KV,間距小于5米時,必須搭設絕緣隔離防護棚或防護網架。

1.1.7凡高于周圍避雷設施的施工工程、暫設工程、井架、龍門架等金屬構筑物,所采取的防雷措施。

1.1.8易燃、易爆、有毒作業及其場所采取的防火、防爆、防毒措施。

1.1.9季節性施工,如雨季施工防雨、防洪、冬季施工防凍、防火、防中毒等所采取的措施。

1.1.10施工工程與周圍通行道路及民房防護隔離措施。

1.1.11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個人的安全防護措施。

上述安全技術措施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1.2特殊工程必須編制單項安全技術措施。特殊工程主要有:

1.2.1深基礎工程,如沉箱、擴底樁等工程。

1.2.2高大塔類構筑物,如水塔、煙窗、冷卻塔、電視發射塔等。

1.2.3爆破工程。

1.2.4拆除工程/

1.2.5大型吊裝工程。

1.2.6大型建筑物、構筑物的摸板工程。

1.3季節性安全技術措施內容

1.3.1夏季安全技術措施,主要是預防中暑措施。

1.3.2雨季安全技術措施(防觸電、防雷擊、防腳手架、井字架龍門架倒塌及防止槽、坑、溝邊坡坍塌的措施)。

1.3.3冬季安全技術措施(施工及現場取暖爐安全運行措施,煤爐防煤氣中毒措施、腳手架、井架龍門架、大模板、臨建、塔吊等的防風倒塌措施、斜道、通行道、爬梯、作業面的防滑措施、現場防火措施、防誤食亞硝酸鈉等防凍劑中毒的措施)。

1.4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施工單位必須編制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有:

⑴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

⑵土方開挖工程;

⑶模板工程;

⑷起重吊裝工程;

⑸腳手架工程;

⑹拆除、爆破工程;

⑺臨時用電工程;

2、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編制與審批

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施工生產的安全,負技術責任。分別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的安全技術措施及施工方案,必須經過上一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后方能執行。經過批準的安全技術措施,不得隨意修改或拒不執行,否則,發生人身事故,要追究其責任、如果由于安全技術措施內容有問題,發生傷亡事故,要追究編制人與審批人的責任、根據需要必須修改已審批的安全技術措施時,應按編制與審批程序辦理。

3、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的交底

2.2.1工程開工前,工程技術負責人要將工程概況、施工方法、安全技術措施等情況向全體施工人員進行詳細交底。

2.2.2分項、分部工程施工前,工長要向班組長進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

2.2.3兩個以上施工隊或工種配合施工時,施工隊長,工長要按工程進度定期或不定期的有關班組長進行交叉作業的安全技術交底。

2.2.4班組長每天要對工人進行施工要求、作業環境的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技術交底必須形成書面資料,應由項目工程師、生產班組、現場專職安全員三方簽字認可后各留一份,歸入安全技術資料。

篇2: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審批貫徹復審制度

一般規定

1、嚴格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進行安全技術申報和審批。

2、編制地質說明書、設計、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

3、審批人員必須是從事各專業多年,具有一定專業學歷的技術管理人員。

二、地質說明書審批制度

1、地質說明書由地質工程師或地質技師進行編制。

2、地質說明書編制完畢首先由地質負責人審批。

3、地質負責人簽字后的地質說明書由地測科負責人審批后上報總工程師審批。

三、設計審批制度

1、礦井水平設計由公司設計院設計。

2、采區設計由生產技術科設計,并由技術科技術主管和科長進行初審。

3、初審合格后的設計,報采掘、機電、通風副總復審。

4、復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公司審批。

四、采掘修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采掘修作業規程由采掘修技術負責人或技術員(機、運、通部分由機、運、通技術員或技術負責人)負責編制。

2、作業規程編制完畢后,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規程,上報生產技術科、機電科、安全科進行復審。

4、復審后的規程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作業規程必須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貫徹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五、機電、運輸安全、技術審批制度

1、機電、運輸安全、技術措施由機電、運輸系統工程技術人員或單位技術負責人進行編制。

2、編制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機電科復審。

4、復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安全科和機電副總工程師進行終審。

5、與井下其它系統有關的安全、技術措施,機電副總工程師終審后,還必須上報總工程師進行審批。

六、“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一通三防”專項措施必須由通風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編制。

2、措施必須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措施,必須經安全科和通風副總工程師進行復審。

篇3:探放水工程設計措施編制內容審批制度

1.探放水地區的積水范圍、積水量和水壓,并規定探水線。

2.探放水地區的地質及水文地情況。

3.探水巷道的布置、斷面規程、支護形式、坡度和施工工序。

4.說明探水鉆的超前距。

5.說明探水鉆布置原則、個數、方向、傾角和孔徑。

6.提出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

7.后附必備圖紙,包括探放水工程平面圖、相應的地質或水文平面圖。

8.各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可能出水的情況時,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制訂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應有先探后采設計,掘進工作面應有有掘必探設計。

9.探水眼的布置應根據水頭高低,煤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必須在探放水設計中具體規定。

10.探水眼的數量、角度、深度、位置應根據本工作地點的實際情況制定,編制在作業規程或措施中。

11.由生產、安全、調度、總工程師、礦長、探放水隊隊長負責人統一對探放水措施進行審批。

12.探放水措施一式三份,分別交檔案室、調度、生產或探放水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