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大橋預制場混凝土工:安全操作規程

大橋預制場混凝土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1 閱讀 1361

大橋預制場混凝土工安全操作規程

為了zz預制場制梁施工的順利進行,保證灌注混凝土員工的生命安全,特制訂此規程。

一、適用范圍

此規程只適用zz預制場混凝土澆注工班。

二、一般規定

2.1混凝土班施工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2.2工班在接受生產任務時,應同時組織班組全體人員聽取安全技術措施交底講解,凡沒有進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或未向全體作業人員講解,班組有權拒絕接受任務,并提出意見。

2.3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培訓,掌握本工種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能。

2.3.1新工人或轉崗工人必須經入場或轉崗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實習期間必須在有經驗的工人帶領下進行作業,帶領時間不少于三個月。

2.3.2龍門吊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取得主管單位頒發的資質證后持證上崗。

2.4服從領導和安全檢查人員的指揮,工作時思想集中,不得打鬧,堅守作業崗位,未經許可,不得從事非本工種作業,嚴禁酒后作業。

2.5施工工人必須熟知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制度,不違章作業,對違章作業的指令有權拒絕,并有責任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2.6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系好下頦帶;按照作業要求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著裝要整齊;在沒有可靠安全防護設施的高處[2米以上(含2米)]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高處作業不得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不得從高處向下方拋扔或者從低處向高處投擲物料、工具。嚴禁赤腳、穿拖鞋、高跟鞋進入施工現場。

2.7施工現場行走要注意安全,不得攀登腳手架、龍門架等。

2.8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設施、設備和警告、安全標志等未經領導同意不得任意拆除和隨意挪動。

2.9震動器、空壓機機械應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2.10嚴禁在禁止煙火的地方吸煙動火。

2.11嚴禁使用龍門吊來拖拉各種物品,嚴禁斜吊大于15o的重物。必須經常檢查龍門吊軌道的平整度,相差較大的(高差不能大于20mm)時必須用鋼板調平。必須及時清除軌道上的障礙物,保證龍門吊正常運行。

必須保證鋼軌頂面高于地面50mm,以保證減速箱或電機不碰到電面。

必須經常檢查龍門吊主電纜是否有磨損,不能有金屬線裸露、斷絲等缺陷存在。

必須經常起重小車卷揚機剎車裝置是否正常,如有剎不緊或不剎車(電磁不動作)應及時維修,杜絕帶病工作。

必須經常起重鋼絲繩是否有磨損或斷絲,如磨損較大或斷絲超過規定數量的,應立即更換鋼絲繩。

2.12作業前必須檢查工具、設備、現場環境等,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2.13作業時應保持作業道路通暢、作業環境整潔。在雨、雪后,露天作業時必須先清除水、雪、霜、冰,并采取防滑措施。

2.13夜間作業場所必須配備足夠的照明設施。

2.14作業中出現危險征兆時,作業人員應暫停作業,撤至安全區域,并立即向上級報告。未經施工技術管理人員批準,嚴禁恢復作業。緊急處理時,必須在施工技術管理人員的指揮下進行作業。

2.15作業中發生事故,必須及時搶救人員,迅速報告上級,保護事故現場,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如搶救工作可能造成事故擴大或人員傷害時,必須在施工技術管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搶救。

三、具體規程

3.1澆注作業必須專人指揮,分工明確。

3.2澆注混凝土前應檢查振動器運轉是否正常,電源線是否有破損(有破損應由電工修改好后才能作業),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3.3澆注高度2米以上的梁時應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站在腳手架或平臺上作業。

3.4使用輸送泵輸送混凝土時,應由2人以上人員牽引布料桿。管道接頭、安全閥、管架等必須安裝牢固,輸送前應試送,檢修時必須卸壓。

3.5澆注人員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撐上操作。不得直接在鋼筋上踩踏、行走。

3.6模板倉內作業時必須穿膠靴,戴安全帽。

3.7向模板內灌注混凝土時,作業人員應協調配合,灌注人員應聽從振搗人員的指揮。

3.8預應力灌漿應嚴格按照規定壓力進行,輸漿管道應暢通,閥門接頭應嚴密牢固。

3.9澆注混凝土作業時,模板倉內照明用電必須使用12伏低壓。

3.10混凝土振搗器使用前必須經電工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插座插頭應完好無損,電源線不得破皮漏電;操作者必須穿絕緣鞋(膠鞋),戴絕緣手套。

3.11混凝土養護

3.11.1使用覆蓋物養護混凝土時,預留孔洞必須按規定設牢固蓋板或圍欄,并設安全標志。

3.11.2加熱用的蒸汽管應架高或使用保溫材料包裹。

3.11.3用軟管澆水養護時,應將水管接頭連接牢固,移動皮管不得猛拽,不得倒行拉移皮管。

3.11.4蒸汽養護、操作和冬施測溫人員,不得在混凝土養護坑(池)邊沿站立和行走。應注意腳下孔洞與磕絆物等。

3.11.5覆蓋物養護材料使用完畢后,應及時清理并存放到指定地點,碼放整齊。

交底單位:zz預制場施工處承接單位:

交底人:承接人:

時間:二O**年月日時間:二O**年月日

篇2:飲水土建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規程

飲水土建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1概述

本標混凝土工程量不大。

2施工程序

砼工程

鋼筋工程

鋼筋在鋼筋加工廠加工成型,送至現場,按規范及設計要求安裝、綁扎及焊接。

(2)模板工程

模板主要采用標準鋼模板P1015、P2015、P3015,少量異型結構處、邊角處等地方,采用木模板。變形縫瀝青杉板填料由加工廠加工成型并浸淋瀝青,現場用熱瀝青粘貼于已澆變形縫砼面上。

(3)砼工程

砼拌制采用0.4m3移動式拌和機拌制,砼的水平運輸采用手推車運至倉中,人工推入倉內。砼的振搗采用插入式軟軸振搗器搗實砼,外露面采用人工抹面提光。

3混凝土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中質量檢查建立以自檢為主的三級檢查制度,制定并認真執行嚴格的質量獎懲制度。施工班組做好各工序施工記錄,各級質檢部門對各工序質量嚴格把關,每道工序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簽證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做好材料、設備管理工作,各類施工主材應有廠家材質報告,嚴禁不合格材料進入工區,定期檢驗設備,確保設備運行狀況良好。

(3)不合格的混凝土料嚴禁入倉,已入倉的不合格混凝土土料堅決予以清除,控制砼入倉高度,防止骨料分離,入倉后的砼料及時予以振搗。

(4)根據設計要求及施工具體情況認真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試驗,不斷優化配合比。

(5)嚴格遵守設計文件、施工規范和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施工程序的規定,并以此作為控制混凝土質量的主要依據。

(6)雨天混凝土施工,凡是遇到雨天,需對骨料采用蓬布遮蓋。當降雨量不大,倉面無積水時可繼續施工,但要對骨料加強含水量測定,及時調整配合比中的加水量;當降雨量較大,倉面有積水時則停止澆筑,此時應立刻由人工及時將倉內積水排清并用蓋模、塑料布、草袋保護倉面,防止雨水沖蝕。

雨停之后繼續澆筑之前,將蓋模前被雨水侵蝕的混凝土重新振搗;若停歇時間超過4小時則按施工縫處理,同時測定骨料含水量,及時調整配合比中的加水量。

4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4.1原材料質量控制:

(1)外購材料:

外購材料(鋼筋、水泥、粉煤灰、外加劑等)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并由試驗室對原材料進行抽樣試驗,不合格原材料嚴禁使用。不能使用失效的原材料。外購材料的運輸、貯存應按合同及相應的規范要求進行。

(2)水:凡適宜飲用的水均可使用,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不得使用。拌和用水所含物質不應影響混凝土和易性和混凝土強度的增長,以及引起鋼筋和混凝土的腐蝕。

4.2混凝土拌合質量控制:

(1)配合比

各種不同類型結構物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須通過試驗選定其試驗方法應按SD105-82有關規定執行,施工中需要改變經監理人批準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須得到監理人的重新批準。水工混凝土水灰比的最大允許值應符合要求。

混凝土膠凝材料的最低用量應通過試驗確定,須報送監理工程師認可,本合同段均為小體積混凝土。

混凝土的坍落度,應根據建筑物的性質、鋼筋含量、混凝土運輸、澆筑方法和氣候條件決定,盡量采用小的坍落度,混凝土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可按下表選定。

4.3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

嚴格執行"三檢制"驗收倉號,未經監理工程師同意,不得進行上層混凝土的澆筑;注重倉面工藝,嚴格按操作規程施工,各工序嚴格執行質量自檢,經工程質檢部門驗收合格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4模板工程質量控制:

常規鋼模板應使用專門的連接件,并在澆筑前涂刷脫模劑;模板嚴格按照設計測量放點支立。支立固定完畢進行復測,確保建筑物位置及偏差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重要部位的模板,對其剛度、支撐加固方法和牢靠程度、面板的光潔平整度、接縫的密實度等進行重點檢查,并做好詳細的施工記錄;設定監測控制點,進行澆筑過程中的變形移位觀測。確保澆筑過程模板的變形及位移控制在規范允許的范圍之內;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指派專人監護模板,對過程中的位移進行及時的調整及加固。

4.5其它

加強氣象監測和氣象預報,及時根據出機口混凝土的溫度控制范圍,采取相應的運輸、澆筑、養護等環節的溫控措施,以滿足設計和規范規定。加強對混凝土的養護,采取適用于當地條件的養護方法,嚴格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混凝土澆筑前將倉號內的所有雜物清理干凈,并以高壓水進行沖洗,在鋼筋、模板、埋件等所有工序施工完畢后進行倉號驗收,倉號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澆筑前要保持老混凝土的濕潤。澆筑段鋼模與鄰倉老混凝土面平順連接,混凝土澆筑時保證倉面飽和潮濕,避免積水;卸料時,做到一次到位,避免頻繁擾動。加強混凝土振搗,使混凝土內部氣泡全部排出,以混凝土不下沉、不出氣泡開始泛漿為止。在平倉振搗時,加密插振點數,防止振搗不足或漏振。建筑物建基面必須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加強混凝土養護,防止混凝土產生早期塑性開裂。根據施工條件采用灑水噴霧養護,以控制倉面空氣溫度。養護時間不少于21天,炎熱季節延長至28天。

5施工質量檢查及驗收

為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達到圖紙和監理工程師規定的設計要求,必須對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過程中的各項主要工藝實施及硬化后的混凝土質量進行控制和檢查。

養護混凝土用水,除經常按規定進行水質分析外,每季度檢查一次,在水源改變或對水質有懷疑時,隨時進行檢查。檢驗采取砂漿強度試驗的方法。

現場混凝土質量檢驗以抗壓強度為主,每一澆筑塊內同標號混凝土試件數量應符合有關規定。對混凝土原材料和生產過程中的檢查資料,以及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成果,及時進行統計分析。對原始資料的統計方法及其質量評定標準按照規范規定執行。設立混凝土質量控制的專門機構,擬訂必要的制度,在混凝土施工期間及時整理上述規定的各項試驗成果,并按月報監理工程師。一旦發現混凝土質量不符合要求,應查明原因,及時報送監理工程師,并提出相應措施,征得監理工程師同意后執行。

篇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要求規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要求

(1)材料

1)水泥

使用品質較穩定的轉窯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性能指標必須符合《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92)標準的規定。使用的水泥應抗水性能好,泌水性小,水化熱低和具有一定的抗侵蝕性。

水泥進場時應向監理提交水泥質量證明書。水泥應盡量避免受潮。

2)粗骨料

碎石和卵石地質量應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驗收方法》的規定,石子最大粒徑不宜大于40mm,針片狀顆料含量不大于15%,所含泥土不得成塊狀或包裹石子表面,含泥量不大于1%,泥塊含量不大于0.5%,吸水率不應大于1.5%,堅固性重量損失率不大于8%。

所使用的碎石和卵石應進行堿活性檢驗,當集料判定有潛在危害時,屬堿-碳酸鹽反應的,不宜作混凝土集料。

3)細骨料

細骨料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的規定,應選擇級配合格、質地堅硬、顆料潔凈的天然砂或硬質巖石軋碎成的人工砂,料徑宜為0.16~5.0mm。

含泥量不大于3%,泥塊含量不大于1%,砂的堅固性重量損失率不大于8%。砂中有害物質含量不得超過規定值。

4)水

拌制混凝土使用的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PH值大于9的堿性水、硫酸鹽含量(按SO42-計)超過水重量1%的水,以及海水均不得使用。

5)外加劑和摻合料

根據施工實際情況,通過試驗確定可適當加入外加劑和摻合料。外加劑的摻量不超過5%,且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應遵守JGJ/T55-95用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3)混凝土的拌合與運輸

按照招標要求,混凝土由業主和監理考核審查推薦的商品混凝土供應商供應。

混凝土采用攪拌運輸車運輸。裝運混凝土時,不應漏漿,并應防止離析。澆注時如發現離析,必須進行二次拌合。混凝土從攪拌機出料后到運至澆筑地點澆筑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不得超過規定值。

(4)混凝土灌注

1)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模板、支架、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能澆筑。同時應清除模板內的垃圾、泥土和鋼筋上的油污等雜物。

2)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傾落高度,即從串筒、溜槽等卸料口傾落入模的高度,不得超過2.0m。

3)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因故必須間歇時,其允許間歇時間應根據試驗確定。

4)當采用插入式振搗時,混凝土澆筑層厚度應不大于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應將混凝土搗實至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止;且移動間距不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插入振搗器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更不得放在鋼筋上;振搗機頭開始轉動以后方可插入混凝土內,振完后應徐徐提出;振搗靠近模板時,機頭須與模板保持5~10cm距離。

(5)混凝土的養護

1)混凝土澆筑完后,應在12h內加以覆蓋澆水。底板混凝土采用蓄水養護;其余結構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小于7天。

2)養護用水的質量與拌制混凝土相同。每天澆水次數,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經常處于濕潤狀態為宜。

(6)防止混凝土腐蝕措施

綜合管溝通過的地層,據地質資料顯示,地下水質對混凝土有侵蝕性,但僅為弱侵蝕。所以,要求隧道結構的材料應選用抗碳酸性。澆注砼時應加強振搗,并注意砼的密實度,并確保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