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低壓自動空氣開關檢修規程辦法

低壓自動空氣開關檢修規程辦法

2024-07-11 閱讀 3841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1.1本規程規定了低壓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周期、檢修項目、檢修方法、檢修工藝及質量標準。

1.2本規程適用平頂山鴻翔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現場DW系列低壓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DZ10型及抽屜式空氣開關亦應參照執行。

2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周期與項目

2.1檢修周期

低壓空氣開關的大修周期為每三年一次,小修每年1次~2次。

2.2大修項目

2.2.1主觸頭檢修

2.2.2滅弧觸頭,副觸頭檢修。

2.2.3操作機構檢修。

2.2.4消弧裝置檢修。

2.2.5接觸器的檢修。

2.3小修項目

2.3.1吹灰、清掃開關。

2.3.2開關觸頭檢查。

2.3.3輔助開關檢查。

3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

3.1觸頭的檢修和質量標準。

3.1.1消除觸頭表面的氧化膜和灰塵,修整燒傷麻點。

3.1.1.1消除銅質觸頭的氧化膜,可用刀子將氧化膜刮去,若用細砂布擦拭,則必須將觸頭上的砂粒清除干凈。

3.1.1.2鍍銀及銀接觸面,不準用刀子和砂布處理,只能用干凈的布和汽油擦拭即可,否則會造成人為的損壞銀層。

3.1.1.3觸頭表面如有灰塵油垢等,應用毛刷,布和清洗劑清洗干凈。

3.1.1.4檢查有燒傷的觸頭應用細挫刀或砂布進行處理,將燒毛的凸出麻點磨平,并要保持接觸面的形狀和原來相同。

注意:觸頭(鑲嵌的銀塊)厚度,勿挫磨過度,若其厚度小于1mm,則必須進行更換。新觸頭應與原觸頭規格相同。

3.1.1.5觸頭檢修完畢后,在接觸面上涂少許凡士林膏,以防止觸頭表面氧化。

3.1.2檢查和調整觸頭的開距和壓力,更換損壞彈簧。

3.1.2.2開距和壓力的調整要按主觸頭、副觸頭、滅弧觸頭的順序進行。

3.1.3開關同期的測試和調整。

操作開關、測量調整三相主觸頭、副觸頭和滅弧觸頭的同期性,其不同期誤差應小于2mm。

3.1.4檢查調整觸頭的動作順序。

當開關閉合時,觸頭的接觸順序依次為:滅弧觸頭、副觸頭、主觸頭。分閘時觸頭的斷開順序與開關閉合時相反,若不滿足順序要求,則必須進行調整。

3.1.5對于抽屜式空氣開關應檢查。

3.1.5.1一次隔離觸頭動、靜側高度應一致,三相中心線間距離應相等。固定牢固水平。

3.1.5.2檢查動、靜觸頭是否有過熱、氧化等,如有可用細銼刀及砂布進行處理,并將接觸面清擦干凈,檢查觸指彈簧應壓力均勻,彈性良好,觸頭檢修結束后,在接觸面涂凡土林膏。

3.1.5.3二次插接件應接觸良好,膠殼無破裂、變形。

3.2操作機構的檢修與調試。

3.2.1檢查機構應操作靈活可靠,各部件應無卡澀、磨損現象。操作電機分閘線圈無過熱、變色、碰傷,掛鉤、彈簧應無損壞,彈性良好,彈簧間隙均勻,各轉動、滑動部分的軸面要加注潤滑油。

3.2.2操作機構的調試。

3.2.2.1檢查開關在合閘狀態下,掛鉤應可靠、掛牢,其掛鉤深度,應滿足圖1中A、B、C要求,否則應調整掛鉤上的調整螺絲,以滿足要求。

1、掛鉤軸;2、支架;3、調節螺釘;4、掛鉤;5、側板;6、軸;

7、彈簧;8、杠桿;9、主軸;10、軸;11、杠桿;12、軸;13、軸(斷路器連動軸);

A不小于2mm;B為1.7mm~2mm;C為2mm~2.5mm;

3.2.2.2檢查自由脫扣機構應靈活可靠,否則應將其解體檢查清洗。注意一般情況下不準改變機構內小彈簧(失去彈性,損壞時,可更換)的長度。

3.2.2.3調節傳動機構連桿的跳閘限位墊片,使自由脫扣機構在斷開后,順利地形成再合位置,準備下次合閘。

3.2.2.4檢查調整分勵脫扣器聯桿的長度,使其在操作電壓的65%Ue~105%Ue的范圍內應可靠動作。

3.2.2.5檢查調整失壓脫扣器,其動作電壓應滿足電壓的65%Ue~105%Ue時吸合,低于額定電壓的40%時,瞬時斷開,若不滿足要求時,可調整失壓脫扣器的彈簧長度。

3.2.2.6檢查調試輔助接點的動作連桿的上、下高度,以滿足分、合閘時間的要求。

3.2.2.7電動機操作的開關,檢查電機的轉動方向應正確,制動裝置的松緊應滿足制動要求,當送入合閘脈沖時,電機旋轉至合閘位置應剛好把終端開關打開,電動機剎車停止轉動。

3.2.2.8如果開關的操作行程不合適,應按照下列方法進行調整。

a)對于電動機操作的合閘機構,應調整傳動拐臂的長度。

b)對于電磁操作機構,應調整電磁線圈鐵芯連桿的高度。

3.3滅弧裝置的檢修

滅弧裝置的滅弧罩受潮、碳化或破裂、滅弧柵片燒毀或脫落,弧角脫落等都會造成不能有效滅弧。

3.3.1滅弧罩是用水泥、石棉板或陶土制成的,容易受潮或破裂,開關檢修時應將滅弧罩作相對標記,取下放在干燥安全的地方,以防受潮和碰壞,若發現受潮時,應進行烘干處理。

3.3.2檢查滅弧罩,若有碳化現象,可用細銼刀把燒焦、碳化的部分挫掉或用刀子刮掉,必須嚴格保證表面的光潔度。

3.3.3檢查滅弧柵片,如被燒毀或脫落應及時補上,應用鐵片按原尺寸制作(不準用銅片,因無磁吹作用,不能將電弧拉進滅弧室)。

3.3.4檢查弧角脫落丟失時,可用紫銅片按原尺寸配制。

3.4輔助開關觸點的檢修。

用毛刷清理灰塵,必要時用汽油擦拭,砂布處理。

檢查常開常閉觸點位置,應正確接觸良好,無燒傷現象,動作時間上應滿足開關分合閘時間的要求,否則應進行處理和調整。

3.5直流接觸器的檢修。

3.5.1觸頭、滅弧裝置的檢修,按空氣開關相應部分標準進行。

3.5.2清掃接觸器,檢查電磁線圈無過熱、燒焦、斷線等現象。

3.5.3用500V兆歐表測量線圈絕緣應良好。若低于0.5MΩ應進行干燥。

3.5.4用萬用表測量線圈直流電阻應與上次測量值相符。

3.5.5檢查接觸器連接線螺絲應緊固,接觸良好。

3.5.6操作接觸器應動作可靠,觸頭接觸良好。

3.6開關各部檢修調試全部結束后,用手動和電動操作開關,檢查應動作正確、可靠。各位置指示信號正常,最后用電動操作連續三次,應可靠動作。

篇2:低壓自動空氣開關檢修規程辦法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1.1本規程規定了低壓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周期、檢修項目、檢修方法、檢修工藝及質量標準。

1.2本規程適用平頂山鴻翔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現場DW系列低壓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DZ10型及抽屜式空氣開關亦應參照執行。

2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周期與項目

2.1檢修周期

低壓空氣開關的大修周期為每三年一次,小修每年1次~2次。

2.2大修項目

2.2.1主觸頭檢修

2.2.2滅弧觸頭,副觸頭檢修。

2.2.3操作機構檢修。

2.2.4消弧裝置檢修。

2.2.5接觸器的檢修。

2.3小修項目

2.3.1吹灰、清掃開關。

2.3.2開關觸頭檢查。

2.3.3輔助開關檢查。

3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

3.1觸頭的檢修和質量標準。

3.1.1消除觸頭表面的氧化膜和灰塵,修整燒傷麻點。

3.1.1.1消除銅質觸頭的氧化膜,可用刀子將氧化膜刮去,若用細砂布擦拭,則必須將觸頭上的砂粒清除干凈。

3.1.1.2鍍銀及銀接觸面,不準用刀子和砂布處理,只能用干凈的布和汽油擦拭即可,否則會造成人為的損壞銀層。

3.1.1.3觸頭表面如有灰塵油垢等,應用毛刷,布和清洗劑清洗干凈。

3.1.1.4檢查有燒傷的觸頭應用細挫刀或砂布進行處理,將燒毛的凸出麻點磨平,并要保持接觸面的形狀和原來相同。

注意:觸頭(鑲嵌的銀塊)厚度,勿挫磨過度,若其厚度小于1mm,則必須進行更換。新觸頭應與原觸頭規格相同。

3.1.1.5觸頭檢修完畢后,在接觸面上涂少許凡士林膏,以防止觸頭表面氧化。

3.1.2檢查和調整觸頭的開距和壓力,更換損壞彈簧。

3.1.2.2開距和壓力的調整要按主觸頭、副觸頭、滅弧觸頭的順序進行。

3.1.3開關同期的測試和調整。

操作開關、測量調整三相主觸頭、副觸頭和滅弧觸頭的同期性,其不同期誤差應小于2mm。

3.1.4檢查調整觸頭的動作順序。

當開關閉合時,觸頭的接觸順序依次為:滅弧觸頭、副觸頭、主觸頭。分閘時觸頭的斷開順序與開關閉合時相反,若不滿足順序要求,則必須進行調整。

3.1.5對于抽屜式空氣開關應檢查。

3.1.5.1一次隔離觸頭動、靜側高度應一致,三相中心線間距離應相等。固定牢固水平。

3.1.5.2檢查動、靜觸頭是否有過熱、氧化等,如有可用細銼刀及砂布進行處理,并將接觸面清擦干凈,檢查觸指彈簧應壓力均勻,彈性良好,觸頭檢修結束后,在接觸面涂凡土林膏。

3.1.5.3二次插接件應接觸良好,膠殼無破裂、變形。

3.2操作機構的檢修與調試。

3.2.1檢查機構應操作靈活可靠,各部件應無卡澀、磨損現象。操作電機分閘線圈無過熱、變色、碰傷,掛鉤、彈簧應無損壞,彈性良好,彈簧間隙均勻,各轉動、滑動部分的軸面要加注潤滑油。

3.2.2操作機構的調試。

3.2.2.1檢查開關在合閘狀態下,掛鉤應可靠、掛牢,其掛鉤深度,應滿足圖1中A、B、C要求,否則應調整掛鉤上的調整螺絲,以滿足要求。

1、掛鉤軸;2、支架;3、調節螺釘;4、掛鉤;5、側板;6、軸;

7、彈簧;8、杠桿;9、主軸;10、軸;11、杠桿;12、軸;13、軸(斷路器連動軸);

A不小于2mm;B為1.7mm~2mm;C為2mm~2.5mm;

3.2.2.2檢查自由脫扣機構應靈活可靠,否則應將其解體檢查清洗。注意一般情況下不準改變機構內小彈簧(失去彈性,損壞時,可更換)的長度。

3.2.2.3調節傳動機構連桿的跳閘限位墊片,使自由脫扣機構在斷開后,順利地形成再合位置,準備下次合閘。

3.2.2.4檢查調整分勵脫扣器聯桿的長度,使其在操作電壓的65%Ue~105%Ue的范圍內應可靠動作。

3.2.2.5檢查調整失壓脫扣器,其動作電壓應滿足電壓的65%Ue~105%Ue時吸合,低于額定電壓的40%時,瞬時斷開,若不滿足要求時,可調整失壓脫扣器的彈簧長度。

3.2.2.6檢查調試輔助接點的動作連桿的上、下高度,以滿足分、合閘時間的要求。

3.2.2.7電動機操作的開關,檢查電機的轉動方向應正確,制動裝置的松緊應滿足制動要求,當送入合閘脈沖時,電機旋轉至合閘位置應剛好把終端開關打開,電動機剎車停止轉動。

3.2.2.8如果開關的操作行程不合適,應按照下列方法進行調整。

a)對于電動機操作的合閘機構,應調整傳動拐臂的長度。

b)對于電磁操作機構,應調整電磁線圈鐵芯連桿的高度。

3.3滅弧裝置的檢修

滅弧裝置的滅弧罩受潮、碳化或破裂、滅弧柵片燒毀或脫落,弧角脫落等都會造成不能有效滅弧。

3.3.1滅弧罩是用水泥、石棉板或陶土制成的,容易受潮或破裂,開關檢修時應將滅弧罩作相對標記,取下放在干燥安全的地方,以防受潮和碰壞,若發現受潮時,應進行烘干處理。

3.3.2檢查滅弧罩,若有碳化現象,可用細銼刀把燒焦、碳化的部分挫掉或用刀子刮掉,必須嚴格保證表面的光潔度。

3.3.3檢查滅弧柵片,如被燒毀或脫落應及時補上,應用鐵片按原尺寸制作(不準用銅片,因無磁吹作用,不能將電弧拉進滅弧室)。

3.3.4檢查弧角脫落丟失時,可用紫銅片按原尺寸配制。

3.4輔助開關觸點的檢修。

用毛刷清理灰塵,必要時用汽油擦拭,砂布處理。

檢查常開常閉觸點位置,應正確接觸良好,無燒傷現象,動作時間上應滿足開關分合閘時間的要求,否則應進行處理和調整。

3.5直流接觸器的檢修。

3.5.1觸頭、滅弧裝置的檢修,按空氣開關相應部分標準進行。

3.5.2清掃接觸器,檢查電磁線圈無過熱、燒焦、斷線等現象。

3.5.3用500V兆歐表測量線圈絕緣應良好。若低于0.5MΩ應進行干燥。

3.5.4用萬用表測量線圈直流電阻應與上次測量值相符。

3.5.5檢查接觸器連接線螺絲應緊固,接觸良好。

3.5.6操作接觸器應動作可靠,觸頭接觸良好。

3.6開關各部檢修調試全部結束后,用手動和電動操作開關,檢查應動作正確、可靠。各位置指示信號正常,最后用電動操作連續三次,應可靠動作。

篇3:機組現場檢修箱改造方案

機組現場檢修箱改造方案

1、機組現場檢修箱配置現狀

(1)、機組由兩臺單元機組8#爐5#機、9#爐6#機構成。于20**年投入運行。當時江蘇電力設計院按照常規的檢修方式考慮,在每個單元機組分別設置現場檢修箱17只,具體檢修箱網絡圖如下:

(2)、其每只檢修箱的標準配置如圖:

2、機組檢修箱改造的必要性

(1)、根據我公司近年來鍋爐、汽機檢修的實際情況,檢修工作量相對原來設計院的設計大大地超過了,因此現場的檢修箱無論是數量還是布置的位置,都滿足不了現在的檢修工作的需要。因此,造成臨時電源的電線電纜亂拉亂放,嚴重地違反了6S的管理規定。同時也增加了用電不安全的因素。

(2)、考慮到以前的檢修箱設計標準都是三相四線制的配置,此次檢修箱的配置嚴格按照建設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的規定,新增加的檢修箱全部采用三相五線制的配置,提高了了用電的安全性。

(3)、按照一般檢修箱的三相五線制標準配置如圖:

(4)、本次檢修箱改造考慮到實際檢修工作的需求與改造費用的綜合考量,采取減少一部分配置降低費用來滿足需求,具體配置如圖所示:

3、135MW機組新增檢修箱具體改造實施方案

(1)、根據實際需求,在8#爐5#機的現場,新增加7只檢修箱。

(2)、根據實際需求,在9#爐6#機的現場,新增加6只檢修箱。

(3)、新增加的檢修箱電源進線電纜采用3×25mm2+1×16mm2。

(4)、具體新增加的檢修箱布置網絡圖如下:(紅色虛線部分為新增加的檢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