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保護新投驗收檢驗項目要求
新投驗收檢驗項目及要求
繼電保護的檢驗分為:新投驗收檢驗、定期檢驗、補充檢驗三種。下面我介紹一下新投驗收檢驗的項目及要求。其目的有兩個:
其一、新投驗收檢驗包括內容最全、覆蓋范圍最廣,有助于我們對保護檢驗的各個部分充分了解;同時新投驗收檢驗標志著一次設備正式運行的開始,因此在我們保護專業來說它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做好了新投驗收檢驗,會給我們日后的運行維護帶來很大的方便,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誤動、拒動。
其二、我想通過介紹新投驗收檢驗,讓大家形成一種整體理念:繼電保護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它首先來自于對一次系統故障時狀態的分析,然后通過具體的保護裝置以及裝置所要求的特定二次接線形成繼電保護直接反映一次系統故障時的特征而動作。
下面我分兩大部分來說明繼電保護新投驗收檢驗:二次回路檢驗和裝置檢驗。但并不是說這是兩個獨立的部分,而是說我們實際工作中可以分兩個工作組來完成驗收工作。
檢驗前準備工作:
1、了解工作地點一、二次設備的運行狀況及其相鄰設備的情況。
2、圖紙資料齊全完整并與實際情況相符。
3、對于擴建改造設備的調試驗收,特別要注意與運行設備的聯接,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
4、合格的儀器儀表,足夠容量的交、直流實驗電源。
5、制定周密詳細的驗收檢驗實施方案及人員分工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安全措施。
二次回路檢驗:
1、電壓互感器及其回路的檢驗:(展開)
A、了解互感器的類型,是電磁式還是電容分壓式因為如果是電容分壓式電壓互感器,那么在二次接線箱內應有專接結合濾波器端子,對于母線PT這兩個端子是不用的,因此常被保護專業忽略,同時一次檢修人員也只是將PT的末屏接地,而忽略該對端子。
B、了解PT共有幾組二次線圈,二次線圈的準確等級、容量,檢查PT的極性、變比,結合二次回路查看PT負荷分配是否合理準確等級使用是否合適。
C、根據圖紙檢查并記錄PT三次線圈接線方式、極性抽取方式以及接地方式(是極性端接地還是非極性端接地)這對我們進行零序方向保護功能檢驗是非常重要的。
D、根據圖紙檢查PT二次回路接線,是否為各個二、三次繞組分別引入控制室,并在控制室一點接地;檢驗各個金屬氧化鋅避雷器的放電電壓。實驗方法:準備1000V及2500V搖表各一只,首先用2500V搖表搖測避雷器兩端應可靠擊穿,然后用1000V搖測應絕緣良好。操作步驟不得顛倒,否則不知道避雷器絕緣是否恢復,有可能造成PT兩點接地。
E、檢查電壓互感器二次接線盒內所有端子及其接線不應有相碰現象。
F、根據圖紙檢查PT二次電壓回路各級熔斷器(微型開關)的容量及選擇性配合是否合適。
G、根據圖紙校對PT二次電壓回路導線;并檢查電纜屏蔽層兩端應可靠接地。
H、電壓二次回路整體通電檢驗,進行這一步檢驗時首先應保證可靠斷開至PT二、三次繞組的連線,并量取各相間、芯間應無短路或接地現象。通電時各相通入不同的電壓值,然后根據圖紙到各個用到該電壓的設備端子量取電壓值。
2、電流互感器及其回路的檢驗:(展開)
A、了解并記錄互感器的安裝方向,一次極性端安裝在母線方向還是線路方向。
B、了解并記錄互感器一、二次是否有抽頭、抽頭的連接方式。
C、檢驗電流互感器的變比、伏安特性、及極性,每個二次繞組的準確等級、直流電阻、對地絕緣及繞組間絕緣。
D、了解并記錄互感器二次線圈分布,根據圖紙檢查各個CT二次側使用組別、準確等級是否正確(準確等級不能用錯,因為計量、測量準確等級一般為0.5及以下,伏安特性較低容易飽和,這樣在發生短路故障時,由于CT飽和可能造成保護誤動、拒動),電流互感器在特定安裝方向下是否存在保護死區(如母差保護所用繞組同線路保護所用繞組應使兩種保護的保護范圍有重疊)
E、根據定值單所載變比及一次抽頭的連接方式,檢查各個CT二次側使用變比是否正確。
F、檢查電流互感器二次接線盒內所有端子及其接線不應有相碰現象。
G、根據圖紙校對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回路導線;并檢查電纜屏蔽層兩端應可靠接地。
H、由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處向保護屏測量各個回路的直流電阻,計算二次負擔,以確定是否滿足10%誤差曲線要求。
I、由保護屏處結合具體保護裝置的要求檢驗電流互感器在特定安裝方向下的整體極性,(例如RCS-915母差保護:要求各出線均以母線為極性,母聯CT以一母為極性;而BP-2B母差保護:要求各出線均以母線為極性,母聯CT以二母為極性。);通常線路保護以母線為極性抽取二次電流回路極性端,變壓器保護分別以各側母線為極性抽取二次電流回路極性端,測量、計量回路以電源端抽取二次電流回路極性端。
J、測量并記錄各個二次電流回路的直流電阻、絕緣。
K、檢查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回路的接地點及接地狀況,應保證只有一個接地點;一般接地點設在端子箱內,對于電氣上有直接聯系的電流回路接地點應設在保護屏上,(如3/2接線的和電流)。
L、對于多套保護共用一組電流二次繞組應進行整體通電檢驗,進行時從保護室電流互感器來線的第一面保護屏端子通入不同的電流值,然后根據圖紙到各個用到該電流的保護讀取電流值。
3、直流回路的檢驗:
A、了解并確認斷路器的最低分、合閘電壓不低于30%Ue,不高于65%Ue。
B、測量并記錄斷路器的分、合閘線圈電阻,計算分、合閘電流;并據此整定斷路器操作箱中的防跳繼電器及合閘保持繼電器的分、合閘電流。
C、了解(液、氣壓機構)斷路器的閉鎖重合閘、閉鎖分、合閘的各級壓力值,及SF6斷路器壓力報警、閉鎖值。
D、了解斷路器的分、合閘時間,及三相不同期時間。
E、根據圖紙校對斷路器至各保護、監控及操作箱直流二次回路導線;并檢查電纜屏蔽層兩端應可靠接地。
F、由遠方及就地分別檢驗斷路器三相合、跳的正確性。
F、由保護屏分相合、跳斷路器,檢驗斷路器相別是否正確、跳合閘位置指示是否正確;檢驗非全相保護的連接方式是否正確、動作時間是否正確;檢驗各相防跳功能是否正確。(防跳實驗方法:由保護屏分相進行,測試某相時先短接該相跳令(或由保護發該相跳令),然后短接該相合閘令,開關合、分一次(且只能合分一次),然后被閉鎖于跳閘位置。
G、由斷路器機構箱實際卸壓或短接相應行程開關檢驗閉鎖重合閘(動作行為是重合閘應放電)、閉鎖分、合閘(動作行為是不能分、合斷路器)等壓力閉鎖回路的正確性。
H、由斷路器機構箱實際分合或短接相應繼電器接點檢驗斷路器本體信號回路的正確性。
I、隔離刀閘輔助接點的檢驗:(有條件的直接操作隔離刀閘進行)校對隔離刀閘機構箱至各相關保護直流二次回路導線,并檢查電纜屏蔽層兩端應可靠接地;檢驗保護及儀表電壓切換回路的正確性;檢驗母差、失靈保護雙位置切換回路的正確性;檢驗刀閘聯鎖回路的正確性;對于母聯隔離刀閘檢驗PT并列回路的正確性。
J、各保護屏間開入、開出、聯跳回路、信號回路檢驗:校對各保護屏間開入、開出、聯跳回路、信號回路導線;開入、開出正確性檢驗(總的原則是從提供該開入的源頭開始試驗,由使用該開入的保護窗口檢驗,從發出開出命令的保護開始試驗,觀察被控制設備的動作行為。例如,壓力閉鎖重合閘,從斷路器機構箱試驗,由保護窗口檢驗閉鎖重合閘開入變位。);對于聯跳回路,進行檢驗時應特別注意,作好安全措施。有條件的直接帶斷路器、或由另一套保護窗口觀察(有條件指另一套保護或斷路器同樣是檢修設備),沒條件的可以使本保護動作,由另一套保護屏處電纜側量取,要有防止誤碰運行設備的可靠措施。信號回路直接由保護裝置發出動作信號觀察監控計算機或中央信號光字牌。
K、變壓器非電量回路的檢驗:校對變壓器本體非電量保護(如差動繼電器、壓力釋放繼電器、啟動風冷繼電器、閉鎖調壓繼電器等等)繼電器接線端子至保護屏直流二次回路導線,并檢查電纜屏蔽層兩端應分別接地;根據變壓器類型檢驗差動繼電器整定值及各有關繼電器的整定值;使非電量繼電器動作或從繼電器接線端子處短接檢驗非電量保護的動作行為。
L、通道設備的檢驗:檢驗阻波器的阻塞頻帶及特性阻抗(可以由通訊專業幫助測試);檢驗結合濾波器、高頻電纜的輸入、輸出阻抗,傳輸衰耗及其整體性能;檢查高頻電纜屏蔽層應兩端接地;了解線路的特性阻抗、了解耦合電容器的電容量。在通道設備的檢驗中我們需要牢記如下幾個關系:
1)功率電平與電壓電平的轉換關系:
功率電平=電壓電平+10lg600/Z
阻抗Z(Ω)
功率電平(dbm)00000
電壓電平(db)0-1.76-6-7.78-9
因我們的測試設備選頻表實際測試的是電壓電平,例如通道故障查找中測試結合濾波器的工作衰耗,可以簡單的以測試電壓電平的方法代替,假如說收發信機發出40dBm的功率,我們用選頻表測出結合濾波器電纜側電平為30dBv,結合濾波器線路側電平為31dBv,表面上看來似乎結合濾波器沒什么問題,其實結合濾波器工作已經不正常了,大家都知道對于四端網絡來說(可以看成是一個變換器)實現的是功率平衡而不是電壓平衡,輸電線的特性阻抗一般為400Ω,高頻電纜的特性阻抗一般為75Ω,那么按上表轉換為相應的功率電平,則有電纜側電平為39dBm、線路側電平為32.76dBm,這樣就很容易看出結合濾波器的衰耗有6dB之多,所以應仔細檢查結合濾波器是否損壞。
2)功率電平dBm與功率(W)的轉換關系:
功率電平=10lgP/PodB(Po=1mW)
功率(W)0.00010.00020.001151020
功率電平(dbm)-10-7030374043
75Ω時電壓電平(db)-19-16-921283134
通過上表可看出,功率電平每減少3dB,功率降低一半。所謂負功率電平并不是負功率,而是小于1mW大于0W
M、直流電源二次回路的檢查:校對從直流分電屏至各保護裝置的直流電源二次回路導線;根據圖紙檢查各級微型開關的容量及相互配合級差是否合適;檢查直流電源分配是否合理(基本原則是雙保護配置的線路,每套保護取自不同的母線段,啟動失靈保護的電壓切換回路與失靈保護取自相同母線段,且使用二段直流母線。單套保護配置的線路,控制電源與保護電源應取自相同的母線段。)
保護裝置檢驗:
1、常規保護的檢驗:
A、檢測保護屏體應與變電站地網經100mm2銅排可靠連接;屏體內不應有電壓回路短路、電流回路開路現象。
B、檢查屏體上設備標志齊全正確,與圖紙相符,把手、壓板名稱描述與功能相符合。
C、檢驗保護屏體內各回路對地絕緣、各回路間絕緣應符合要求,不應有接地或短路現象。
D、保護屏體內交流電流回路直流電阻的檢驗:各相間直阻應平衡,不平衡度不應超過10%
E、測量元件的檢驗:檢驗電壓、電流回路的相別及相對極性是否正確;檢驗測量元件的動作特性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根據定值單將測量元件的動作值、返回值調整到要求值;結合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的實際極性及二次回路的連接方式檢驗方向元件的動作特性。
F、各直流繼電器的檢驗:檢驗線圈間、線圈對接點、接點間、各元件對外殼絕緣應符合要求,不應有接地或短路現象;各線圈的極性連接是否正確,動作(或保持)性能是否可靠(如防跳繼電器);將各直流繼電器的動作值、返回值調整到規定范圍;根據定值單將時間繼電器的動作值調整到要求值。
G、重合閘繼電器的檢驗:充、放電檢驗;充電時間檢驗;動作時間檢驗。
H、各繼電器接點工作可靠性檢驗。
I、直流電源檢驗:拉合直流電源開關,保護裝置不應有誤動作或信號誤表示現象。
J、回路檢驗:根據圖紙檢驗保護裝置有配合要求的各元件在靈敏度及動作時間上是否能滿足配合要求;檢查保護屏上是否存在寄生回路;重合閘能否按設計方式動作并保證不發生多次重合;檢驗整組動作特性,由保護屏交流端子通入定值單要求值,由端子排處用萬用表量取開出接點,檢驗包括跳合閘回路、信號回路、啟動及閉鎖重合閘回路工作的可靠性;由外部保護裝置輸出檢驗本保護開入回路的正確性,判斷整組動作行為是否符合設計所要求動作特性。
2、微機保護的檢驗:
A、檢測保護屏體應與變電站地網經100mm2銅排可靠連接;屏體內各保護裝置外殼可靠接地;屏體內不應有電壓回路短路、電流回路開路現象。
B、檢查屏體上設備標志齊全正確,與圖紙相符,把手、壓板名稱描述與功能相符合。
C、檢驗各回路對地絕緣、各回路間絕緣應符合要求,不應有接地或短路現象。
D、保護屏體內交流電流回路直流電阻的檢驗:各相間直阻應平衡,不平衡度不應超過10%
E、直流電源檢驗:拉合直流電源開關,保護裝置不應有誤動作或信號誤表示現象;測試各級電壓的輸出值,應符合技術說明書要求。
F、定值錄入功能檢驗:保護裝置鍵盤操作應靈活正確,能正確輸入和修改整定值,在直流電源失電后,不丟失或改變原定值;根據最新整定通知單錄入定值并核對正確,對于不用的保護段電流置于整定范圍最大值,阻抗置于整定范圍最小值。
G、程序版本檢驗:應符合網局要求版本。
H、交流元件檢驗:將保護裝置的電流、電壓輸入端子開路,從顯示菜單中檢查或打印各交流通道零漂值應符合裝置技術說明書要求;檢驗電壓、電流回路的相別及相對極性是否正確(各相通入不同輻值互差120度的正序量檢查);模擬單相接地檢驗零序電壓、零序電流回路的相對極性;檢查交流元件的精度、平衡度及線性度(選取不同輻值分別通入三次交流量,每次各相通入相同輻值互差120度的正序量觀察顯示值與通入值誤差應不大于5%,且各相平衡;三次通入量的線性度良好)。
I、開關量輸入回路檢驗:壓板開關量檢驗(通過投入、退出保護屏上相應壓板的方法進行檢驗);按保護屏上的按鈕、切換把手;其余開關量輸入應在保護屏端子排上用+24V接通對應開關輸入端子的方法進行檢驗;監視液晶屏上顯示的相應開開關量輸出回路檢驗:用萬用表在端子排處測量。(包括保護出口回路、信號回路、與其它保護聯系的開出量回路及告警回路)關量的變位情況,應與裝置技術說明書及圖紙相符
J、開關量輸出回路檢驗:用萬用表在端子排處測量。(包括保護出口回路、信號回路、與其它保護聯系的開出量回路及告警回路)
K、定值試驗:根據定值單及技術說明書檢驗各保護功能段的動作值、動作時間及各段在靈敏度及動作時間上的配合應符合設計要求,液晶屏上顯示的故障時刻、故障類型、動作時間、故障測距與通入模擬故障情況相符;各種保護的動作特性符合設計要求;結合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的實際極性及二次回路的連接方式檢驗方向元件的動作特性。
3、高頻收發信裝置的檢驗:
A、閉鎖式專用收發信裝置的檢驗:結合保護裝置的具體要求檢驗收發信機的相關連線(如南瑞LFP-901保護與收發信機單接點聯系(保護發信接點導通發信,接點斷開停信),遠方啟信回路由保護邏輯實現,收發信機只受保護的控制,故收發信機的遠方啟信回路應取消不得使用,三跳停信功能由保護實現,不再接至收發信機;而四方W*B-11C、CLS-101保護與收發信機采用雙接點聯系(保護啟動接點導通發信,停信接點導通停信),遠方啟信回路由收發信機實現,故收發信機的遠方啟信回路必須使用,且三跳停信功能由收發信機實現。);根據裝置技術說明書的要求調整相應點電平值(主要包括發信電平一般為31dBv、收信靈敏啟信電平一般為-5dBv、收信裕度一般為15dBv以及3dB告警電平、通道告警電平等等);測試收發信機的通頻帶及收發信頻率;檢驗收發信機收信輸出繼電器的動作、返回電平值及接點工作的可靠性。
B、允許式專用收發信裝置的檢驗:根據裝置技術說明書測試收發信機監頻信號的頻率、跳頻信號的頻率應符合要求;檢驗收發信機收信輸出繼電器的動接點工作的可靠性;檢驗保護裝置啟動收發信機發信控制回路的可靠性及正確性。
保護裝置與通道設備的聯調檢驗:
A、閉鎖式專用收發信裝置的檢驗:測試通道連通后本側收發信機的發信電平;測試對側發信時本側的收信電平(此值不得低于10dBv,但也不宜太高,一般在20dBv左右);根據收信電平調整裝置內部衰耗器,使進入收信回路電平值等于約10dBv;檢測遠方啟信回路的工作可靠性;測試告警輸出回路的工作可靠性;檢測保護裝置對收發信機的發信控制及收信輸入開入量的變位情況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測對側斷路器在跳開位置時,對側保護裝置的三跳停信功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保護裝置在區內故障、區外故障時的工作情況應符合設計要求。
B、允許式專用收發信裝置的檢驗:測試通道連通后的通道傳輸時間;測試對側跳頻信號消失后,收信輸出是否存在展寬現象;測試告警輸出回路的工作可靠性;檢測保護裝置對收發信機的發信控制及收信輸入開入量的變位情況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測對側斷路器在跳開位置時,對側保護裝置的三跳回授功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保護裝置在區內故障、區外故障時的工作情況應符合設計要求。
保護裝置間的聯調檢驗:
1、同一條線路的各套保護間及與重合閘配合的聯調檢驗。總的要求是:在同一類型的故障下,應該同時動作于發跳閘命令的保護,在模擬短路故障中是否均能動作,其信號指示是否正確。各保護間的相互開入開出是否滿足配合要求,是否與設計相符。
2、線路保護、變壓器保護與母差、失靈保護的聯調檢驗;與自投裝置的聯調檢驗。有條件的直接作用于斷路器,沒條件的在被作用保護屏處的電纜上測量(例如失靈保護運行,若測試某線路啟動失靈保護回路,切不可將該回路接入,并且做好防止誤碰運行設備的措施,然后同時使該線路的失靈判別裝置、保護裝置、電壓切換裝置動作,由失靈屏處測量該線路啟動失靈回路電纜芯的通斷)
3、線路保護同期回路的檢驗。
保護整組試驗:
總的要求是:除由電流、電壓端子通入與故障情況相符的模擬故障量外,保護處于與運行完全相同的狀態下,檢驗保護回路、整定值及保護動作特性的正確性。
模擬各種故障,檢驗保護裝置、收發信機、斷路器的動作情況:試驗時兩側收發信機和保護裝置均投入正常工作,投入本側保護屏所有保護連接片,投入重合閘,合入本側斷路器,分別模擬A相瞬時、B相瞬時、C相瞬時、C相永久、AB相瞬時故障,檢驗保護裝置、重合閘裝置的動作行為、顯示的動作信息,中央信號、遠方監控系統的動作信息,斷路器跳合閘相別、位置指示、動作信號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總之:保護整組試驗是檢驗二次直流回路正確與否的最后一道防線,其基本原則是有一根直流回路線,就要從啟動源頭傳動,由使用終端觀察其動作情況。例如,在端子箱處,有跳合閘線,那么可以帶保護傳動使開關真正跳合;有電壓切換及母差切換,那么在隔離刀閘處短接,由母差保護屏查看母差窗口開關量變位,由線路保護屏量取電壓切換繼電器接點導通情況等等。直至將端子箱所有二次直流回路線全部傳動完畢。然后換至保護屏重復上述工作,在端子箱已傳動回路不需要再傳動。直到在每個直流回路匯集點都傳動完畢,該套保護即全部檢驗完成。
帶負荷向量檢查:
經過上述檢驗,保護系統基本可以投入試運行,但在真正運行前還需要根據負荷性質,利用正常工作電壓及負荷電流進行向量檢查,通過它我們可以判定每組電流互感器的接線是否正確、回路連接是否牢靠、使用變比是否符合定值單要求、電壓互感器與電流互感器的相互相位是否正確、相別是否正確;以及差動保護、縱聯保護、距離保護、方向保護的相對極性關系及變比是否正確。
總之:帶負荷向量檢查是檢驗二次交流回路正確與否的最后一道防線。
帶負荷向量檢查包括由保護屏端子排處進行向量檢查(這只能保證二次交流回路的正確性)及由保護裝置內部查看電壓、電流的向量。對于常規差動保護裝置向量檢查時測裝置差壓或差流;對于常規距離、縱聯、方向保護可將保護出口壓板退出后,臨時將定值改大,切換通入的電流,觀察裝置在負荷電流作用下的動作行為應與事先根據負荷狀態擬好的動作情況相符。(詳見技術問答199頁);對于微機保護則比較簡單直接查看裝置內部菜單電壓、電流的向量即可應與外部端子排測試結果相同。
我上面所講到的新投驗收檢驗項目及要求覆蓋范圍比較廣泛,實際工作中大家可以有針對性的刪減,主要是要學會檢驗的一種思路以及清楚檢驗中必須關心的問題。
下面我就著重介紹一些保護的檢驗根據及方法,主要是針對檢驗項目中測量元件動作特性檢驗部分的延伸,其他部分參照上述新投驗收檢驗項目及要求。
篇2:低壓檢漏繼電器安全運行管理制度
1、礦機電監區成立電氣管理組,負責對井下低壓檢漏裝置的安裝、運行、維護與檢修工作。機電科負責監督管理。
2、井下380V、660V供電系統必須全部使用檢漏繼電器。沒有檢漏保護嚴禁送電。
3、電管組維修人員每天應對檢漏繼電器的運行情況檢查試驗一次,并作記錄。堅持日報制度(報機電科一份,電管組存根一份)。對漏報漏查責任者漏一次罰一元,并追究其安全責任。
4、在瓦斯檢查員的配合下,每月一次檢漏繼電器最遠點人工漏電試驗,確保檢漏保護靈敏可靠,并作記錄備查。
5、按《漏電保護細則》規定,運行中的檢漏繼電器每年應上井進行檢修一次。
6、發現漏電事故應及時查明原因,消除故障點保證人身、礦井的安全,不準帶病運行,強行送電。嚴禁甩掉檢漏繼電器
7、為確保檢漏繼電器安全運行,非專業人員不得亂動。對私自亂動或甩掉檢漏保護的責任者給予經濟處罰,并作違章登記。
8、檢漏繼電器由電氣管理組統一管理,進行編號、建立臺帳,實行牌板管理。
9、“電管組”應明確分工負責到人,確保檢漏繼電器零部件完整無缺陷,接地裝置合格,動作靈敏可靠,符合“細則”標準。
篇3:繼電保護定值管理辦法
一、定值的計算、審核、審定
1、全公司110/10/0.4kV電氣系統及設備的保護定值實行三級核準制度:保護定值的計算、保護定值的審核、保護定值的審定。
2、110/10kV電氣系統及設備的保護定值(包括各低壓變電所的低壓進線及母聯開關)由電氣車間安排技術人員對原設計保護定值進行計算復核,對發生系統變化上的電氣設備或新增設備的保護定值進行計算,經專業分管主任審核,公司專業總工審定后,由保護設備所在班組的分管技術人員負責將定值輸入到保護裝置內,并組織進行模擬電流跳閘試驗,確保保護二次回路完好、保護動作可靠。
3、0.4kV電氣系統及設備的保護定值(各低壓變電所的低壓進線及母聯開關除外)由電氣車間安排技術人員對原設計保護定值進行計算復核,對發生系統變化上的電氣設備或新增設備的保護定值進行計算,經車間副主任審核,車間主任審定后,由保護設備所在班組的分管技術人員負責將定值輸入到保護裝置內,并組織進行模擬電流跳閘試驗,確保保護二次回路完好、保護動作可靠。
二、定值單的管理
1、經三級核準的110/10kV電氣系統及設備的保護定值(包括各低壓變電所的低壓進線及母聯開關)應以定值通知單的形式一式兩份下發實施并存查:車間存查一份、班組存查一份;保護定值計算一式兩份技術員存查一份;保護設備所在班組存查一份。
2、經三級核準的0.4kV電氣系統及設備的保護定值(各低壓變電所的低壓進線及母聯開關除外)應以定值通知單的形式一式兩份下發實施并存查:車間存查一份,班組一份;保護定值計算一式兩份技術員存查一份;保護設備所在班組存查一份。
3、定值單應統一編號,上面應注明生效日期、原作廢定值單編號及作廢日期。三級簽字欄必須為手寫,不能打印簽字名。被保護設備的名稱應實行雙重編號。
4、車間、班組應建立保護定值通知單檔案,妥善保管,車間、班組保護定值通知單應24小時方便備查。
5、已下發的定值保護通知單在確認內容無誤后,應在該通知單上注明的生效日期起24小時內實施完成。特殊情況下不能按要求時間完成的,110/10kV部分須經公司專業總工同意,0.4kV部分須經車間分管主任同意。
三、定值單應填寫的內容
修改前裝置的參數、修改后裝置的型號參數;
修改前的定值、修改后的定值;
修改前裝置的組態情況、修改后裝置的組態情況;
修改前控制字的狀態、修改后控制字的狀態;
修改前軟壓板的狀態、修改后軟壓板的狀態;
保護定值的修改原因。
四、后臺監控微機
1、后臺監控微機分三級管理:日常維護管理及操作由班組負責;日常維修組態由保護設備所在班組的分管技術人員負責;系統權限由車間分管主任管理。
2、后臺監控微機所配事故報警音響,任何情況下不準關閉聲音或將聲音旋到很小。值班人員任何情況下不準擅自將后臺監控微機退出監控畫面,更不準在微機上安裝或刪除任何程序;任何情況下不準擅自停系統通信機、集線器、網關的工作電源,不準擅自改變系統網絡上的各類插頭、開關的狀態。
五、間隔微機保護裝置
1、間隔微機保護裝置分兩級管理:日常維護管理及非定值內容的查看由班組負責;保護定值的查看、輸入及修改由保護設備所在班組的分管技術人員負責。
2、保護設備所在班組的分管技術人員對間隔微機保護裝置內的保護定值和保護定值單內容的一致性負責,其它任何人無權在間隔微機保護裝置上查看或修改定值。特殊情況下要得到專業總工同意。
3、值班人員僅能在間隔微機保護裝置上僅能查看與定值無關的內容,值班人員如需查看定值,應在后臺監控微機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