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工程的施工技術措施(2)
砌筑工程的施工技術措施(二)
設計為空心陶粒砼砌塊維護墻,砌筑砂漿使用M7.5混合砂漿。進場陶粒砼砌塊必須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在復試達到設計要求的容重、導熱系數等各項要求后方可使用。提前進行內外墻體位置放線,在樓面上用墨線彈出雙面邊線。砌筑前先清掃干凈樓板上的浮塵,澆水濕潤后按線進行砌筑。砌筑時單面掛水平線以保證水平標高。砌筑砂漿經實驗室試配確定配合比。
采用整塊規格水平掛線砌筑,上下皮豎縫相互錯開1/2砌塊長度(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于90mm)。不趕模數出現1/4或3/4塊長時用無齒鋸切割,對錯縫使用的1/2塊長砌塊,從廠家直接進使用。墻體頂部斜砌一皮紅磚。
砌筑時砌塊孔洞垂直于水平平面,底朝上扣砌。內墻轉角處錯縫搭接,隔層咬槎。門窗處根據設計要求留設預埋件及防腐木磚。
每天砌筑高度不得超過1.8m,在砂漿終凝前將灰縫用軟管勾壓平整。砌筑時每一層留置一組標養砂漿試塊。
砌筑時做好墻體與柱的拉結,保證間距600mm壓一層拉結筋,壓入墻內不小于500mm。為保證砼工程的表面觀感、質量及施工速度,主體施工時砼柱、墻處不預留甩筋,砌筑前按標高線在柱、墻上拉結筋位置要求處用沖擊鉆(12mm鉆頭)打眼,孔深80-100mm,用外力把φ10鋼筋釘入孔內,外露50mm長與φ6拉結筋焊接,要求焊縫長度3cm(雙面),焊接質量良好。
門窗過梁選用圖集《LG25》中相應過梁(Ⅰ級荷載),當門口上設拉梁時,拉梁替代過梁。
砌體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校正必須在砂漿終凝前進行,每完成一道墻操作者自檢合格后,質檢員復檢,合格后做好標識才能撤跳進入下一道墻的施工。
質量允許偏差:表面平整度8mm,垂直度5mm。水平灰縫與豎向灰縫寬度為10mm,最大不能超過12mm,最小不能超過8mm。
內外墻交接處不能同時砌筑時留成凸槎,設拉結筋。拉結筋設置:100mm厚墻體φ6@600,200mm、300mm厚墻體2φ6@600,埋入墻體內長度不小于1000mm,末端做90?彎鉤。
篇2:某砌筑工程冬期施工技術措施
砌筑工程冬期施工技術措施
(1)一般規定
除冬期施工期限以外,當日最低氣溫低于0℃時,也按冬期施工規定執行。
砂漿中用的水泥宜優先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冬期砌筑工程不得使用無水泥拌制的砂漿,標號不得低于M5。
冬期施工的砌體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2m。
冬期施工的砌體應按"三一"法施工,灰縫厚度不大于10mm,每日砌筑后應及時清除砌體表面砂漿,并用草簾等保溫材料覆蓋。在砌筑前應掃凈砌筑凍塊。
(2)外加劑法
工程的冬期施工宜采用外加劑法(砌筑砂漿外加劑摻量見附錄2)。若使用用鹽類外加劑拌制砂漿。摻鹽砂漿的摻鹽量(占用水重量%)見下表:
鹽及砌體材料日最低氣溫(℃)
≥-10-11∽-15-16∽-20-21∽-25
氯化鈉(單鹽)磚、砌塊357-
砌石4710-
復鹽氯化鈉磚、砌塊--57
氯化鈣--23
拌和砂漿時,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的溫度不得超過40℃,砂漿的稠度宜較常溫適當增大。
摻鹽砂漿砌筑時砂漿溫度不低于5℃。當設計無要求且最低氣溫≤-15℃時,砌筑承重砌體砂漿強度等級應按常溫施工提高1級。
配筋砌體不得采用摻鹽砂漿法施工。
(3)暖棚法
地下工程、基礎工程以及量小又急需砌筑使用的砌體結構適用于暖棚法:采用暖棚法施工時,磚石和砂漿在砌筑時的溫度不應低于5℃,而距離所砌的結構底面0.5m處的棚內溫度也不應低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