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住宅樓測量工程施工方法

住宅樓測量工程施工方法

2024-07-11 閱讀 5606

小區住宅樓測量工程施工方法

1.1測量依據

業主提供的現場紅線樁的樁點位置及控制位置。建設單位提供的施工圖紙。施工規范和規程:《工程測量規程》GB50026-93;《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01-21-95等.

1.2測量設備及人員配備

(1)所用測量儀器如光學經緯儀TDJ3E3臺,精密水準儀DES36臺等進場前應有經業主認可的法定計量檢測部門的檢驗合格證,現場專職計量員隨時對檢測儀器進行抽查;項目技術組必須制定所有測量器具的檢測計劃,把施工測量的客觀誤差控制在規范允許的范圍之內。

(2)項目經理部設有一名測量工程師全面負責施工測量工作,并制定施測方案報業主及監理工程師審定,工程項目主任工程師審批。施工測量成果報業主及監理公司工程師,經復測無誤后辦理簽字驗收,方能使用。

1.3場區平面控制網的建立

1.3.1場區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

(1)平面控制網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

(2)布設平面控制網首先依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基礎及首層平面布置圖中的關鍵部位。

(3)選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

(4)樁位必須用混凝土保護,必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并用紅油漆做好測量標記。

1.3.2場區平面控制網的測設

該控制網按Ⅱ級建筑方格網進行測設,測角中誤差±10",邊長相對中誤差1/20000。采用直角坐標法測設出基礎外輪廊線,經角度、距離校測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后,依據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及軸線加密方法,布設場區平面矩形控制網。

1.4高程測量:

(1)水準點引入采用往返測量,即由一個水準點出發,將標高引入施工現場內的高程控制點,控制點測設完畢后,測至另一個水準點,用另一個水準點校核;再原路測回第一個水準點。測量結束后,校核這幾個點的控制點標高,引入施工現場的高程控制點標高統一使用±0.000。

(2)水準點引入按國家四等水準測量要求施測,即用水準儀中絲讀數,塔尺雙面讀數,每站觀測順序為"后一后一前一前"。每站前后視距離在50m左右。

(3)場區內至少設三個水準點,水準點距離建筑物不小于25m,距回填土邊線不小于15m。

(4)主體結構標高傳遞:

主體結構標高控制線全部采用+50cm線,在每層柱筋上抄+50cm線,用紅油漆標識,作為墻體鋼筋綁扎和焊接的控制依據及頂板支模標高的控制依據。首層拆模后,由室外高程控制網點,上返50cm,在主體墻體上抄測+50cm標高控制線,用另一個控制點校核,以此類推。

1.5沉降觀測設計

1.5.1根據施工圖紙設計要求位置布設沉降觀測點,分布于外墻上,其中布置在±0.000m的沉降點為永久觀測點;基礎采用封閉的二級水準測量,視線長度宜為15~20m,視線高度不宜低于0.3m.

1.5.2沉降觀測的步驟:

(1)編制沉降觀測施工技術方案,沉降觀測要保證"四固定"即儀器固定、人員固定、水準點固定和觀測線路固定。

(2)建立二級水準網。

(3)進行沉降觀測,結構每施工完三層進行觀測一次,施工全過程的觀測次數應不少于四次。

(4)整理沉降觀測成果,繪制觀測點沉降過程曲線。

(5)沉降觀測工作經現場測量工程師及業主、監理工程師批準進行。

1.6工程定位

(1)定位前先將市政基準控制點進行校核,校核無誤后,方可進行工程定位。

(2)依據甲方提供的紅線樁位置進行。根據現場地形條件,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網中的軸線控制樁為準,定出基槽位置及寬度。

(3)主軸線定位按初測、復測、精測三步進行,在精測階段,對鋼尺進行在標準拉力下的三校正,對經緯儀進行閉合校正,盡可能減少測量誤差,把軸線誤差控制在△<2mm。

篇2: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審查監理工作制度

工程中擬用的測量、計量儀器、主要施工機械、安全用具進場使用前,施工項目部應向監理部進行報審,附上齊全、完整的質量證明文件和檢驗證書,監理部審查同意并備案后,方可進場使用。

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主要從選型、主要性能參數、定期校準及使用操作四方面進行監理檢查,并要求施工單位對檢測儀器、工機具等指定專人進行管理。

1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的選型:

1.1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選型對工程的適用性;

1.2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選型保證工程質量的可靠性;

1.3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選型使用操作的方便性;

1.4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定期校準的準確性、安全性。

2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的主要性能參數:

2.1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主要性能參數能否滿足施工需要;

2.2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主要性能參數能否保證工程質量要求。

3檢測儀器、工機具的定期校準和維護:

3.1檢測儀器、工機具必須具備合格證和有資質的部門出具的在有效期內的檢驗證書,監理應進行核查和確認后方可使用;

3.2檢測儀器、工機具等應建立臺帳,同時按規定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

4檢測儀器和工機具的使用操作:

4.1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的狀態是否良好;

4.2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的使用操作是否實行定人、定機、定崗的三定制度,嚴禁無證上崗操作。

篇3:施工測量復核制度

1、施工測量是每個項目施工前的關鍵工序,測量工作關系著工程構筑物施工的準確性,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

2、施工測量根據設計單位的設計進行復測,必須對設計高程,設計埋設的樁橛是否符合施工的需要,復測要認真、詳細、記錄準確、計算無誤。

3、施工測量的儀器、鋼卷尺等必須要進行校驗,確保誤差在規范之內,沒有進行校驗的儀器不能直接使用,其中包括新購的儀器,應先校驗再使用。

4、儀器校驗必須在國家規定有校驗資質的計量單位進行,并出具合格證方可使用。

5、測量及復測應進行換手測量,嚴禁同一個儀器及視鏡人進行,數據計算也要進行換手計算,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6、換手測量要分工明確,誰視鏡、誰視點、誰記錄,必須在記錄上簽字認可,嚴禁涂改記錄。確保原始記錄的真實性,做好保存被查。

7、復測的樁橛埋設應考慮施工中無意的損壞,應選擇在永久、堅固、穩定的地方埋設,并根據有關規定要定期進行復查及校準,防止各種因素引起的變化,造成樁橛移動、下沉或丟失等,致使施工定位測量時誤用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