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及隔墻工程施工方法
砌筑及隔墻工程的施工方法
本工程室內隔墻形式有陶?;炷量招钠鰤K隔墻和增強水泥空心條板隔墻兩種。
一、陶?;炷量招钠鰤K隔墻施工
(一)、砌塊砌筑前的準備工作
1、砌塊砌筑前,要備好相應的施工機具及材料,并檢查砌筑用磚(砌塊)是否符合質量要求。不合格的材料堅決不用。
2、根據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設計出施工配合比,確定各種材料的用量。
a、確定每立方米砂漿中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計算:
砂漿強度等級(Mpa)
水泥用量(kg)=×1000
K(調整系數)*水泥標號(Mpa)
調整系數K值按表1選用。
b、確定每立方米砂漿中的石灰膏用量可按下式計算:
石灰膏用量(kg)=350-每立方米砂漿中的水泥用量(kg)
c、確定每立方米砂漿中的砂用量可按表2選用:
表1水泥標號砂漿強度等級
M10M5M2.5
425#0.9530.8110.632
325#0.9890.8420.690
表2水泥砂漿砂漿強度等級
M10M7.5M5.0M2.5
425#1:5.51:6.71:8.61:13.6
325#1:4.81:5.71:7.11:11.5
3、根據墻體尺寸、砌塊規格、結構凈空高度、門窗洞口尺寸等妥善安排砌筑平面排塊設計,盡可能減少現場切割量。
(二)、砌筑施工
本工程砌體砌筑采用整磚平砌法。
1.砌塊的排列順序
砌塊砌筑前要預先排列。排列按以下原則進行:
a、使墻體受力均勻,整體性、穩定性好,并盡量對稱;
b、盡可能采用規格砌塊,不足一塊時可用副規格代替,并盡量不鑲磚,如一定要鑲,也要分散布置;
c、上下皮砌塊應上下錯縫搭砌,搭砌長度不小于1/3砌塊高;
d、縱橫墻交接處也應錯縫搭砌。如不能搭砌,應采用鋼筋網片加強。
2.砌筑
a、砌筑前,在基礎平面或樓層平面上,按砌塊排列圖放出第一皮砌塊的軸線、邊線和洞口線;
b、砌筑砂漿的稠度控制在5--7cm。砌筑順序按先頭角后墻身,先下后上;
c、每層隔墻的底部至少砌3皮實心磚。外墻勒腳部位也應砌實心磚;
d、砌筑時從轉角處或定位處開始按順序推進,不應在兩塊中間插砌塊。內外墻應同時砌筑,縱橫墻交錯搭接;
e、砌塊砌筑時先鋪灰,后安裝就位。就位時應緩慢垂直下落,避免沖擊。砌筑時,表面拉通線,并用靠尺校正水平度和垂直度;
f、砌體的全部灰縫應填滿砂漿。水平灰縫的飽滿度不低于80%。砌體每日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8m;
g、砌筑門窗洞口時,應用標準磚錯縫鑲砌,以保證洞口穩固,方便預埋木磚;
3、砌筑施工注意事項
a、砌筑前對砌塊進行外觀檢查,并澆水濕潤。砌塊表面的污物、泥土及孔洞毛邊應清除干凈;
b、當砌體較長較高時,應在墻中加砌實心磚帶或鋪設拉結條。實心磚至少砌3皮。拉結條可用3φ8鋼筋。
c、門窗口兩側3/4磚和轉角1/4磚范圍內,不得留設腳手眼。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選用整塊砌筑;
d、墻中的洞口、溝槽和預埋件等,應于砌筑時正確留出或預埋。
e、砌體的接槎:
砌體的轉角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若不能同時砌筑又必須留槎時,可砌成斜槎,斜槎的長度不小于高度的2/3。若墻體的臨時間斷處留斜槎有困難,轉角處也可留成直槎,但必須設置拉結條,沿墻高每500mm設置2φ6鋼筋,埋入長度每端不小于500mm,末端做成彎鉤狀。外墻轉角不得留直槎。
二、增強水泥空心條板隔墻施工
1、產品規格及選用
增強水泥空心條板隔墻的厚度按圖紙要求,寬度為600mm,長度為各層凈高減去50mm。
2、節點構造
a、條板隔墻上、下部位連接
條板隔墻上、下部位的連接采用"粘結下楔法",即在板的上端抹粘結砂漿,與樓板或梁底部粘結,板的下端先用木楔頂緊,再在下端木楔空間內填入細石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強度后取出木楔,補填混凝土。
b、轉角和"丁"字墻節點連接
條板隔墻的轉角和"丁"字墻交接處,采用粘結砂漿粘結固定。
c、條板隔墻板材間的連接
條板隔墻采用垂直安裝法安裝,板與板之間用粘結砂漿粘結固定。
d、門洞口過梁塊的連接構造
門洞口的過梁塊用墻板根據具體尺寸切割,連接構造見后頁圖。
3、安裝工藝
①、按照圖紙要求,在樓板(或梁)底部和樓面上彈好墻板位置線;
②、采用"粘結下楔法"安裝,其步驟如下:
【門洞口過梁塊的連接構造】
a、墻板安裝前,先將粘結面用鋼絲刷刷去油污并清除渣末等;
b、采用"粘結下楔法"安裝墻板。使用下楔法安裝條板時,應使條板垂直向上擠壓嚴實。即在條板的上頂部及一側涂上已調配好的膠粘劑后,將條板對準預先彈在樓(地)面上的邊線就位,一人在另一側推,一人用撬棍在條板底部向上頂,一人在下打木楔使條板擠緊,以手推板不再移動為準。于此同時,還應有一人用靠尺檢測墻面的平整并用托線板檢測立面的垂直,以便及時校正。如需調整,必須在膠粘劑未凝固前調整完畢。
c、板與板間的拼縫要滿鋪粘結砂漿,拼接時要以擠出砂漿為宜縫寬不得大于5mm。擠出的砂漿應及時清理干凈。
d、墻板固定后,在板下填塞1:2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待填塞的砂漿或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強度后,再將木楔撤除,用1:2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堵嚴木楔孔。
e、墻板的安裝順序,當有門洞口時,應從門洞口處向兩端依次推進;當無門洞口時,應從一端向另一端順序安裝。
f、每塊墻板安裝完畢,應用靠尺檢查墻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g、有門窗洞口的墻體,門窗采用后塞法安裝,洞口余量最多不超過10mm。
h、墻板原則上不得橫向開槽埋線管。當豎向走線時,開槽深度不宜大于25mm。
4、條板隔墻安裝注意事項
①、條板安裝前,應進行合理選配,將誤差較大、受潮變形的條板挑出,以保證隔墻的安裝質量。
②、墻位放線位置應準確、彈線清楚。隔墻下端較為光滑的樓面應先鑿毛,再填細石混凝土,最后粘膠。
③、粘結砂漿前,應將樓面(或樓板底)的雜物、塵土、油漬等清除干凈,并灑水濕潤。如粘結縫隙較大,可分次填灌砂漿。
篇2:漿砌片石砼板塊砌筑安全規定
一、砌基礎墻,操作前必須檢查槽幫,如發現土壁裂紋。水浸或變形等有坍塌危險時,應先采取措施有效地安全處理,并應檢查清除槽邊有墜落的危險后再進行操作。
二、墻身砌體在1.2米以上時,應由架子工按承重架子標準搭設腳手架,高度超過4米,必須支搭防護網及護身欄、擋腳板。
三、在架子上不準向外打石料、板塊、護腳欄上不得坐人,不準站在砌筑的墻上操作或行走。
四、邊坡防護作業,必須搭設牢固的腳手架,砌石工程必須自下而上砌筑,片石不得在架子上進行,墻下嚴禁站人,抬運石塊上架、跳板應堅固,不陡異有防滑條。
五、抹面、勾縫作業必須先上后下,嚴禁在砌筑好的坡面上行走。上下必須用爬梯。架上不準有人操作,不得上面砌筑下面勾縫。
六、噴漿防護巖面時,作業人員應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嚴格操作順序,不得單人作業,作業面內他人不得逗留。
篇3:砌筑施工安全作業規定
1.所有作業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勞動紀律、技術標準以及安全防護用品使用等崗位要求的培訓教育;
2.砌筑操作前,必須檢查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品是否齊全;
3.基礎砌筑時必須檢查和注意基坑土質的變化情況;堆放磚石材料必須離開坑邊1米以上;
4.墻體砌筑高度超過地面1.2米以上時必須搭設腳手架進行施工作業,不準勉強在超過胸部的墻上進行砌筑,以免將墻體碰撞倒塌或失手掉落砌塊材料傷人;
5.腳手架上堆放材料不得超過規定荷載,堆磚高度不得超過三皮側磚,同一塊腳手板上的操作人員不得超過2人;
6.嚴禁用不穩固的工具或物體在腳手板上墊高作業;
7.嚴禁使用磚、石材料作腳手架的支架;
8.嚴禁站在墻頂上做劃線、刮縫以及清掃墻面或檢查大角垂直度等工作;
9.砍磚或修整石塊時必須面向墻體,防止發生飛石傷人;
10.嚴禁在新砌筑的墻體上行走;
11.工作完畢時必須及時清理腳手板或墻體上的碎磚等雜物,防止掉落傷人;
12.冬期施工時必須注意腳手板上的冰霜、積雪,必須清除干凈后才能上架進行操作;
13.雨天或每日工作后應做好新砌墻體的防雨措施,預防因雨水沖走砂漿造成墻體垮塌事故;
14.砂漿攪拌機械必須安裝穩固,電源線必須架空設置以及做好接地保護并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