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隧道風水電作業通風防塵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風水電作業及通風防塵
1)高壓風供應
根據本隧道開挖斷面小的限制,隧道開挖采用多功能臺架配風槍打眼移動方便、效率高。
由于隧道開挖工作面多,同時考慮到初期支護用風量及風管損失,按每個隊同時有兩個工作面同時用風,每工作面有8臺鑿巖機、2臺注漿機工作,供風管長最長400m計算,保證機械用風壓不小于0.5Mpa要求,則需安裝3臺20m3/min空壓機。
2)高壓水供應
為保證機械用水壓在0.3Mpa以上,考慮到水管轉彎、密閉等因素影響,高位水池需建在高于隧道40m左右的山上。
施工時,黃河取水,經離心泵將水通過Ф50水管抽至山頂水池沉淀過濾后,再經Ф100水管將水引至洞內及洞外各用水點。
3)供電及照明
在隧道進口各安裝一臺500KVA變壓器,接引地方電力;
洞內供電采用400/230V三相四線系統,動力設備為三相380V;
照明電壓在小斷面時用小于36V的安全電壓,成洞和非作業地段用220V。
在主要通道、洞內抽水泵站處,增設安全照明;
漏水地段用防水燈頭和燈罩。
4)通風防塵
隧道施工通風采用管路壓入式通風,作業面輔以噴水霧降塵等。
施工通風方案:采用管路壓入式通風方式,在距洞口30m外側方設置軸流式通風機,與風機連接段50m采用鐵皮風管,其余地段采用高強、阻燃、抗靜電軟管,風管直徑為1.2m,節長30~50m,拉鏈式接頭。由于左右洞開挖不同步,加上中墻隔擋,需在左右洞各安裝通風機,左右洞風機錯開安放。
選用山西侯馬產的SDF(C)N010型軸流通風機,風量:1500m3/min,風壓3500pa,功率74kw,每個洞口配置2臺。
采用濕式鑿巖和濕噴法施工,減少鑿巖噴砼時產生的粉塵。
對爆破時產生的炮煙和粉塵根據國家一級《隧道施工降毒除塵綜合治理工法》進行水幕降毒除塵。
洞內定期灑水除塵,防止因車輛行駛揚起灰塵。
選用排氣達標的機械進行施工,加強機械的保養,盡可能減少車輛排出的有害氣體。
篇2:通風防塵安全管理制度
1、保證井下通風質量,空氣成分氧氣比值不低于18%。一氧化碳空氣含量低于24ppm。
2、井巷和采掘作業面空氣中含塵量不超過0.5mg/m3。
3、掘進作業面和通風不良的采礦,必須安裝局部通風設備。
4、局部通風的通風口與作業面的距離,壓入式通風不得超過10米,抽出式通風不得低于15米。
5、掘進作業面、采礦作業面及易產生粉塵的作業面,出貨前應噴霧灑水降塵,同時刷洗巷道壁20米。
6、局部主扇主通風道通風有效風量不低于60%。
7、通風降塵作業人員,作業前應檢測好空氣中氧氣含量及一氧化碳濃度,并填寫好記錄,禁止單人作業。
篇3:通風防塵管理制度范本
通風防塵工作是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做好通風防塵工作對于保證礦山正常生產,保護職工身體健康,提高經濟效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我礦目前的生產實際,特制定本制度。望礦山部嚴格按照制度執行。
1、督促建立完善井下機械通風系統。
2、負責井下通風系統的年測任務,并經常檢查井上井下的通風和防塵設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每處必須測定儀此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
4、每季測定一次礦井總進風量,總排風量和主要通風道的風量。
5、每月測定一次工作面的氧氣含量及一氧化碳含量。
6、督促或參與各項工程設計的“三同時”工作。
7、負責職業衛生的歸口管理,組織研究防塵、防毒、防物理性危害技術措施的實施。
8、督促檢測個體防護品德質量和發放佩帶使用情況。
9、負責編制中長期通風防塵計劃。